哈哈哈,大明

微微的薇

首页 >> 哈哈哈,大明 >> 哈哈哈,大明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庶女有毒 调教太平洋 大宋的智慧 四季锦 1908远东狂人 火影:从双神威开始 兵锋无双 崛起之第三帝国 红色帝国1924 民国军阀:从十里洋场千王开始 
哈哈哈,大明 微微的薇 - 哈哈哈,大明全文阅读 - 哈哈哈,大明txt下载 - 哈哈哈,大明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6章 余令的大计划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正月初五,商铺开门,余令也开始来到知府衙门办公。

这一天余令第一个来,等炉子生好火的时候王辅臣也来了。

当长安的钟声响起,衙门的人已经到齐了,衙门里全是红薯的香味。

林御史把同知大印归还。

等吴秀忠把茶水倒好送到每位大人的手里时,衙门的一天也就开始了。

趁着大家喝茶的空隙,余令开始看汇总。

这个活很简单。

长安府管周边十四个县,饼状图和去年对比,哪里没做好就一目了然了。

至于数据的真假余令没有时间去看,但这也并不代表余令不去查。

权力需要监督。

所有人虽然都捧着茶,却喝不出茶的滋味来,故作淡然之下,眼睛却是在偷偷的看着余令。

在狠人面前没有人不怕。

如今的这个狠人更狠了。

先前的时候大家对余令还是稍稍有些抵触的,自从看到那“状元及第”的牌匾,大家就再也没了这个心思了。

这是鼎甲。

“非鼎甲不入内阁”是大明官场人人皆知的潜规则。

不能赌余令入不入内阁,因为这么赌对所有人都没好处。

得赌余令一定入内阁。

只要余令入内阁,那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都是聪明人,都知道什么是时势造英雄。

如果真的造就了英雄,在座的各位就是余令最可靠的班底。

“大家做的很不错,我替长安府的百姓谢谢大家,在今年咱们还是按照过往的计划走,今年会拿出更多的商税来犒赏诸位!”

众人开始喝茶,茶水也变得有滋味起来。

“户部文书出来了,朝廷开始征收辽饷,合共七厘,这个数字我昨日已经和两位御史商量了,一会他们来讲!”

众人闻言一愣,觉得嘴里的茶怎么变得那么苦。

余令当初清查贪官污吏的时候杀了不少人,追缴了不少的赃款。

为了保证政务的运转,部分官吏上缴大量的赃款后既往不咎。

这是余令当同知以来的第一笔大钱。

余令在追缴了贪污的赃款之后就清查了知府衙门所有官吏的地产,全部登记了清楚。

然后按照大明田赋的制度来交钱。

他们的地多,这制度一来他们交的钱自然就多。

若在以往他们一点都不担心,在别处挪就行了,活人还能让尿憋死。

如今不行了,因为真的会死。

余令细细地查过大明的田赋,平心而论田赋并不高。

按照大明律,大明百姓的田赋税钱标准是土地年收成的四分之一这样子。

有的地方比这个还要低。

九边之地的田赋会比江南地带和中原的税收的要低。

对百姓而言田赋税不是最可怕的,他们最怕徭役。

这个比田赋税恐怖多了,哪怕你生病了不能干。

缴纳一石米才可以免役或者出钱就可以了。

这还不是最狠的,最狠的是出役之时官员要收“拜银”。

下面的各个管事也要收钱,每个人都要拿一点。

这其实并不算结束。

买办,陈设、官员交涉公差酒水钱、每个衙门之间的运作费用、差人盘缠等,这些加起来又是一笔钱。

这些钱他们问里长要,负责人组织的里长拿不出这些钱。

到最后,这自然就落到百姓的手里。

免费干活不说,还要出钱,出钱不说,还得自己准备吃的,最令人记恨的是耽误农事。

望着众人开始议论余令开口道:

“给你们手底下的人说清楚,七厘就是七厘,谁要敢跟以前说什么是九厘十厘的,巧立名目的,谁手下人犯错我杀谁全家!”

余令根本就没开玩笑,真要有人干了他就准备真的杀人。

在过往,连窗户都收税的这种法子他们都干的出来。

那朝廷规定七厘,他们就敢对百姓说是九厘甚至更多。

多出来的就是他们的。

你敢说闲话,那些想搞钱的衙役就会携带“刑具”到你家。

先以“抗粮”罪名勒索“下马钱”,再以“限期到期”索要“跑腿茶水钱”。

最后以“成色不足”克扣“火耗钱”。

到最后,再狠狠的一脚“淋尖踢斛”。

这完整的一套下来,别说丰收年了,哪怕就是亩产一万斤粮食也经不住这种扒皮法。

蚊子飞过去都得留下一条腿。

朝廷加派一钱的税收,百姓就得交一两;朝廷加派一两,百姓就得增加十两。

所以说,只要地方的官员是清廉的,这次朝廷的田赋加派是可以接受的。

余令最担心的就是底下人打着朝廷的名头……

打着朝廷的名头来发财。

众人见余令说出了要杀人全家的狠话,知道这事就是底线了,慌忙点头。

把这句话死死地记在心里,钱和命绑在一起,自然是命重要了。

杀人全家这事,这位爷是真的做得出来。

“第二件事,允许土豆交易,武功卫所会以市场价收土豆,无限收,越多越好,只要有就收!”

见众人不解,余令对着王辅臣低声道:

“辅臣,你去把大门关一下!”

随着大门关闭,余令的声音继续响起:

“大户的土地多,夏日收麦子,秋日收土豆,他们的粮食够吃,可土豆长时间吃不完就会浪费,就会发芽或者烂掉。”

余令顿了一下,继续道:

“我的意思是你们去联系大户售卖,武功卫所负责收购,晾干后揉成粉,利用商队朝各地进行售卖!”

余令深吸了一口,淡淡道:

“这个事能做成什么样子我不知道,但我可以告诉大家,所得银钱,库房留一半,剩下的我们和卫所均分!”

话音落下,大家不自觉的抬起头。

众人心里默默算了一下,缓缓地吸了口气,利润很低,但胜在量大。

如果铺开的话,是一门极好的生意。

这个土豆会越多,土豆越多,分的钱也就越多。

今年长安开始种红薯,这东西比土豆产量还高,玉米也铺开了。

玉米虽然不好吃,叶子大粮食少。

但最起码能吃。

观音土都吃过,这个自然能吃,无论怎么比,都比观音土要好的多。

“按照市场价会亏!”

“十斤土豆粉,二斤黄土,我们用这个跟草原部族换皮货,换马,换肉干,如果还觉得亏,那就改成三斤黄土!”

所有人齐齐的望着余令,这位爷真是比阎王爷还狠!

这么吃,拉屎得用手往外拽吧!

“我觉得好,黄土吃不死人,晋中的土馍也有土,吃的多了除了拉屎困难点外,好像并无什么问题!”

见所有人望着自己,王辅臣摊了摊手:

“观音土我吃过,咱们这土豆粉搅拌均匀就行!”

茹让点了点头:

“可以先试试,赚钱不赚钱的先不管,研磨成粉储藏,比烂在地窖里面要强!”

“我觉得我们应该商量出一个流程来!”

余令的话只是开头,事情不是说说就能完成的,接下来大家开始商议,商议出一个可行的制度来。

怎么收,收多少。

怎么卖,卖价是多少。

找人干活,发多少工钱。

众人离开衙门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大家走出衙门的时候还是很开心的。

因为这一次衙门众人没“减员”。

“事情很好,你为什么不开心”

“大家都多少年没升官了,现在大家有劲是暂时的,可没有人愿意在一个地方一干就是一辈子!”

茹让看着余令:“你是说没盼头是吧!”

“嗯,像坐牢一样!”

茹让看了一眼余令,也不知道为什么,他总觉得如今余令内敛了,看不到锋芒了,给人感觉突然好说话了。

“等你当了知府再说吧!”

余令无奈的笑了笑,转头道:

“今年一定要组织考试,童子,秀才什么都搞起来,咱们不能被四川赶超啊!”

见余令又开起了玩笑,茹让突然觉得余令也没变。

至于那句玩笑话,茹让也颇为无奈,大明立国到现在二百多年,四川唯一一个状元就是杨慎了。

陕西这边也差不多。

不算这次的余令,大明立国以来陕西这边就出了两个状元。

弘治十五年的康海。

他的命苦,因要搭救刘梦阳和刘瑾有了关系。

可能是因为彼此是乡党,有可能仰慕康海的才学。

刘瑾倒台后康海遭受牵连,削职为民。

刘梦阳不但不救自己的救命恩人,反过头来倒打一耙,诬陷陷害。

第二个状元就是吕柟了。

至于隔壁的山西那就更惨了,大明立国到现在一个状元都没有。

进士倒是一个接着一个,就是没状元。

四川,陕西,山西,三个紧挨一起,那真是难兄难弟。

没有状元不是这三地的文化底蕴不够。

一是大明早就存在的南北考生问题,第二个原因就是政治原因了。

自秦汉以来这三地民风就彪悍,一旦局势有了变动……

嘿嘿,那真是嘿嘿了

从衙门出来,余令决定去看看谭伯长。

短短的一年没见他的媳妇又怀上了,而且这几日就要生了。

他的这个速度让余令汗颜。

至于他们的“青楼”计划如今已经完成了一半了。

青楼开始营业了,门口有说书人了,在二楼已经有人开始拉曲了。

生意还说的过去。

谭家院子里,两个人腿上搭着毯子,怀里揣着暖手炉,坐在阳光里。

中间的炉子上的茶壶偶尔翻起一个大泡。

“京城不如意吧!”

余令不解道:“你都知道”

谭伯长笑了笑,得意道:

“别忘了我是在京城长大的,那时候虽然不懂那些弯弯绕绕,那也是年纪小的缘故,你成状元不入翰林,这就是不如意!”

“锦衣卫太让我伤心了!”

“锦衣卫先前的职责是侦查刺探情报,现在回想起来我那老爹其实都没有办过什么案子,都是在治安!”

谭伯长往嘴里扔了一颗干枣,继续道:

“考成法实行以后,锦衣卫的情报职能被文官集团的密奏制度替代。

原先让人害怕的暴力体系没了,你是被摆了一道吧!”

余令惊讶的望着谭伯长点了点头,这是当初天天挨打的人

“别看我了,以前是年轻没去细想,我认为我比我爹强。

如今我有了孩子,当了爹,我才突然明白我这一辈子都不如他。”

余令点了点头,只有挑起担子才知道担子有多重。

“帮我一个忙吧!”

“说呗,咱们两家又不是什么外人,你爹和我爹是袍泽,我在长安落脚全仰仗你,你爹又待我如子侄。”

“把你做的事情制度化,我给你放权!”

谭伯长闻言猛地坐直了身子,毯子从身上滑了下去他都懒得去捡。

谭伯长望着余令,忍不住道:

“你要做什么”

“田赋加派了,我说,我是想让长安周边十五县的百姓吃饱饭,我说我想让长安真的长安你信么”

谭伯长望着余令,过了好久才深深地吸了口气。

“我信!”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新白蛇问仙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重返天堂[希伯来神话]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独醉天涯 快穿之反派大人是病娇 大佬今天要立遗嘱了吗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我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起无敌! 国民导演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纵横古今南洋豪门的大唐风云录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相师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大宋小农民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唐枭 游龙戏唐 皇叔威武:霸宠小娇妃 我与那位尚书大人 唐晟春秋 钢铁界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重生之项羽崛起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玄宇宙 大汉咸鱼王:刘禅的全球征服日记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我的灵异笔记 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 女皇的男闺蜜 大宋必须浪 
最近更新汉疆喋血风云录 带着漫威回北宋 历史中的酒馆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从小媳妇要传宗接代开始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书圣?诗仙?首辅?没错,都是我 大楚武信君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大乾风云起苍穹 衣冠谋冢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北宋第一狠人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高门庶子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哈哈哈,大明 微微的薇 - 哈哈哈,大明txt下载 - 哈哈哈,大明最新章节 - 哈哈哈,大明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