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首页 >> 大唐储君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京门风月 古代美食生存手札 贞观憨婿 青鸾乱 1908远东狂人 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 快穿之反派又黑化了 穿越影视风云录 兵锋无双 唐人的餐桌 
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 大唐储君全文阅读 - 大唐储君txt下载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32章 琉球学宫 首出秀才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登州府衙前的公告栏前,挤满了翘首以盼的考生。阿麻福踮着脚,透过攒动的人头望向那张泛黄的榜单,手心攥得发白。他身上的唐式襕衫是父亲阿麻和利特意请裁缝做的,领口的盘扣磨得发亮——为了这次府试,他在琉球学宫熬了整整三年,连除夕夜都在灯下苦读《论语》。

“中了!阿麻福,你中了!”同行的琉球学子忽然尖叫起来,手指着榜单中间的位置,“登州府试第二十三名,阿麻福!”

阿麻福猛地抬头,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阿麻福”三个字用朱笔写在榜单上,赫然在目。他愣了片刻,忽然捂住脸,眼泪从指缝里涌出来——这不是普通的名次,是琉球学宫首届学子里,第一个考中秀才的!

消息像长了翅膀,先一步传回琉球。首里城的百姓们扔下锄头、渔网,涌到学宫门前,围着王夫子打听消息。当确认“阿麻福考中大唐秀才”时,人群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有人甚至点燃了火把,在街上游行,嘴里喊着:“咱们琉球人,也能中秀才!也能当大唐的官!”

阿麻和利站在县衙的台阶上,听着满城的欢腾,忽然想起五年前薛仁贵将军说的话:“等到琉球的孩子能考中大唐的功名,才算真的归化。”如今,这句话竟成了真。他转身回屋,取出一个红绸包裹的木盒,里面是阿麻福从小到大的功课,从歪歪扭扭的“人”字,到工整的《论语》抄本,每一页都浸着汗水。

登州府试放榜后的第三日,阿麻福带着府衙的文书回到琉球。船刚靠岸,就被百姓们围了个水泄不通。有白发苍苍的老者颤巍巍地摸他的襕衫,说:“这就是读书人穿的衣裳?真体面!”有年轻的母亲把孩子往他面前推:“福少爷,你看我家娃能进学宫不?也想跟你一样考功名!”

阿麻福红着脸,一一应着,心里却沉甸甸的。他知道,自己考中的不只是秀才,更是琉球百姓对“大唐”的一份期盼——他们盼着自己的孩子能识字,盼着家里能出个官,盼着这海岛上的日子能和长安一样体面。

回到学宫那天,王夫子带着全体学子在门口迎接。讲堂里的案几上,摆着一碗热腾腾的面条,卧着两个荷包蛋——这是大唐的习俗,预祝考生“顺利过关”。

“阿福,”王夫子抚着他的头,眼里满是欣慰,“你这一步,比你父亲当年归顺大唐还重要。他用刀剑没做到的,你用笔墨做到了——让琉球人知道,读书能改变命运,能和唐人一样站着说话。”

阿麻福捧着面条,哽咽道:“都是夫子教得好。若不是您把《制义精要》逐句讲给我听,我哪能写好策论?”他说的策论,题目是“如何安边海”,他在文中写道:“海疆之安,不在楼船之多,在民心之齐。琉球百姓知唐律、感唐恩,自会与大唐共守海疆,比十万兵卒更可靠。”这篇策论得了考官的赞赏,说“虽稚气未脱,却见肺腑”。

三日后,阿麻福要启程赴长安参加乡试。首里城的百姓们自发来到码头送行,有人送咸鱼干,有人送新米,还有学宫的学弟学妹们,举着自己写的“金榜题名”木牌,跟着船跑。

阿麻和利站在船头,为儿子整理好行囊。里面除了换洗衣物和书籍,还有一块琉球的贝壳砚——这是阿麻福用自己采的贝壳,请大唐工匠打磨的,砚台背面刻着“琉球学子”四个字。

“到了长安,好好考试,更要好好做人。”阿麻和利的声音有些沙哑,“别让人说咱们琉球人没规矩。考中了,是你的本事;考不中,回来教弟弟妹妹们读书,一样是光宗耀祖。”

阿麻福重重点头,忽然对着学宫的方向跪下,磕了三个响头:“弟子阿麻福,今日赴长安,立誓学成归来,必在琉球建更多学宫,教更多人识汉字、知礼仪、明法度,让咱们琉球,处处都是大唐的气象!”

码头上的百姓们听得热泪盈眶,纷纷跟着跪下,朝着长安的方向叩首。海风拂过海面,带着誓言,飘向遥远的大陆。

船队驶出那霸港时,阿麻福站在甲板上,望着越来越小的琉球岛,心里忽然涌起一股从未有过的豪情。他想起王夫子讲过的“天下大同”,以前总觉得遥远,此刻却明白,大同不是指所有人都一样,而是指无论生在长安还是琉球,都能靠着本事活出尊严——就像他,一个海岛少年,能穿着唐装,带着琉球的贝壳砚,去长安参加科举。

消息传到登州,李道宗特意写了封信给长安的国子监,嘱咐他们关照这个“琉球来的秀才”。信里说:“此子虽为夷人,却通经史、明大义,其文有海疆之风,质朴而刚劲,若得栽培,必成栋梁。”

长安的官员们也听说了这件事。裴炎在朝堂上向李承乾禀报:“陛下,琉球学宫首届学子便有考中秀才者,可见教化之功已显。这阿麻福在策论中写道‘民心齐则海疆固’,小小年纪有此见识,实属难得。”

李承乾正在翻看阿麻福的策论抄本,见上面的字迹虽不如中原学子娟秀,却笔笔有力,透着一股海岛少年的执拗,不由得笑道:“好个‘民心齐则海疆固’!这孩子说的,正是朕想说的。传旨,国子监为琉球学子备一间‘海东斋’,让他们能安心读书。再赐阿麻福一套《十三经注疏》,告诉他,长安的书,够他读的。”

旨意传到赴长安的船上时,阿麻福正在灯下读《论语》。当他接过那套烫金的《十三经注疏》,摸着扉页上“御赐”的朱印,忽然对着长安的方向深深一揖。他知道,这份赏赐不是给一个人的,是给所有琉球学子的,是大唐在说:“你们走的路,走对了。”

船队进入黄河流域时,两岸已是麦浪翻滚。阿麻福站在船头,看着田埂上劳作的农夫,看着官道上往来的商旅,看着驿站里插着的大唐旗帜,忽然觉得,琉球的海和长安的河,其实是连在一起的——就像他身上的唐装和心里的琉球,早已分不开了。

他取出贝壳砚,在灯下磨墨,铺开纸,写下临行前王夫子教的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写完后,又在旁边添了一行小字:“琉球虽远,亦是大唐。”

此刻的琉球岛上,学宫的报名处排起了长队。阿麻福考中秀才的消息,像一粒种子,落在了百姓心里,生根发芽。有渔民把准备给儿子娶媳妇的钱拿出来,送他去学宫;有部落首领主动把珍藏的贝壳屋让出来,改作新的讲堂。王夫子看着这一切,笑着对阿麻和利说:“你看,一个秀才,比十道圣旨还管用。”

阿麻和利望着学宫方向传来的读书声,点了点头。他知道,从阿麻福踏上赴长安的船开始,琉球就不再只是大唐的藩属,更是大唐文化血脉的一部分——这种血脉,比税赋更牢固,比盟约更长久。

海风再次吹过首里城,吹动着学宫门前新挂的匾额,上面“海东文枢”四个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而在遥远的长安,一场属于琉球少年的乡试,即将开始。无论结果如何,那个从海岛上走出来的秀才,已经在大唐的史书上,写下了属于琉球的第一笔——笔锋虽轻,却重逾千钧。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新白蛇问仙 娱乐人生从三十而已开始 为奴 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 火红年代:知青小医生,青梅陪我下乡 大佬今天要立遗嘱了吗 甜蜜隐婚:影后恃宠而娇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被迫嫁给前未婚夫世子之后 我医武双绝,踏出女子监狱起无敌! 国民导演 精灵:重生小智缘起城都成就梦想 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 偷听心声后贝吉塔逆转绝望未来 海贼:草帽团中的最强辅助 老婆比我先重生了 相师 战双帕弥什之渡鸦 起猛了,求生木筏怎么多了个女人 
经典收藏我在大唐有块田 大宋小农民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唐枭 三国:狱中讲课,我教曹操当奸雄 钢铁界 带着宝藏复大明王学军 开局撕婚书,我成就最强镇国公!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重生之项羽崛起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大成王朝专务司 玄宇宙 大汉咸鱼王:刘禅的全球征服日记 三国之一马平川 刀镇寰宇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三国:我靠系统漏洞艰难求生 乱世军阀:帝国创造者 
最近更新红楼:从灭十国到一字并肩王 铁血逆袭:从楚云飞开始 穿越崇祯:开局拯救大明 软饭太子逆袭记:双妃护航咸鱼帝 我也太倒霉了,竟然穿越成了溥仪 三国渔皇 神女转世,平定四方 崇祯:我的大明工业帝国 这穿越成猎户? 开局被屠村,我靠暴击成燕云南王 从玄幻大陆开始打造华夏天庭 汉土新谋无系统逆定三国 穿越大夏秀诗词 军工帝国:从流放边疆开始 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 七星大罗盘 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 开局被妻妾们逼宫 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 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 
大唐储君 自在飞花1 - 大唐储君txt下载 - 大唐储君最新章节 - 大唐储君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