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信息有点延误,关羽一直到了西乡县,才知道孟达投降,南郑落入曹操之手的消息。不过,关羽却并没有停下来而是下令急行军,想要争取抢先进入成固县。
然而,才走了不到十里,便有前出的斥候来报,曹操手下大将乐进已经夺取了成固,并正向西乡赶来。
考虑到刘备的后军尚未赶到,关羽不敢造次,率军退回西乡固守。而乐进得知关羽到了西乡,也退回成固,意欲等待曹操大军一起行动。
两天之后,曹操亲率七万大军赶到西乡,而恰在此时,刘备也率领五万大军赶到。两军在西乡城外大战一场,互有伤亡,难分胜败,因天色已晚,各自鸣金收兵。
曹操率军后退,在离城十里处扎下营寨,而刘备则率军进入西乡城中。
至此,汉中之地,曹操与刘备各占一半。
……
进入城中之后,刘备问计于众人。
魏延上前一步,对刘备和诸葛亮道:
“曹操兵犯汉中,长安必然兵力空虚。属下愿率一支人马走子午谷,直击长安。纵然不能攻破长安,也能起到围魏救赵的效果。”
这已经是魏延第二次提起走子午道奇袭长安了。上一次是诸葛亮出祁山时提过,被诸葛亮直接否决。
不过,这一次,诸葛亮却没有直接否决,而是在心中仔细地权衡着这种可能性。
因为这一次的情况,与上一次有些不同。上一次,曹操的主力都在关中,就算能顺利通过子午谷,也难以攻破长安。但是这一次,曹操的主力是在汉中。
也正如同魏延所说,就算不能攻破长安,但至少会令曹操忌惮,并起到围魏救赵的效果。
但风险也是有的。
子午谷道路难行,已经有很多年没人走过了,估计现在连路都找不到了。
想到这里,诸葛亮便皱了皱眉头,对魏延道:“计是好计,但很可惜,恐怕连向导都找不到。”
“军师放心!”
魏延道:“末将既然提出这个计划,身然是有准备的。早在去年,末将就派了一队亲兵,秘密前往探路,历时两个多月而回。
道路确实难行,有不少人掉进山崖摔死,去时100人,回来时仅剩60人,减员多达四成。
不过,如今道路已经找到,若是再走子午谷道,路上减员应该会低于两成。”
诸葛亮仔细权衡良久,难以决定。
不过,就在此时,却见沙摩柯站出来说道:“不就是山路难走点嘛,我五溪族兵翻山涉水如履平地!”
诸葛亮闻言,顿时眼中一亮。
当初派人招募沙摩柯兄妹的五溪族兵,是为了攻打夷道和猇亭。但是,后来因为荀攸给黄忠送来了大量连弩和弩矢,使得五溪族兵死伤惨重,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但是,现在用这些五溪族兵来走子午道,却是恰好合适。
遂令魏延为主帅,沙摩柯为副将,挑选七千精兵再加上五千五溪族兵,共计一万二千人。多带粮食物资,于夜间悄悄出发,绕道西城县,秘密进入子午谷道,前往奇袭长安。
如图所示:
……
(附录图片:魏延的行军路线图。)
……
此时已是冬季,气候非常寒冷。本就难行的山道,在结冰之后变得更加艰险。
不过,也正因如此。
更能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
一路之上,不断有人掉下山崖。历时一个多月,减员一千多人,终于在农历十一月底到达了出口附近。
魏延下令军队停下来。
在山谷中休整一天一夜。
第三天凌晨寅时,天尚未亮,军队再次出发,披星戴月而行,又用了一个时辰,终于来到子午谷道的出口,即:“子口”。
子口,也就是后世西安的子午镇。
离长安城仅15公里!
……
子口也是有座哨所的,不过,守军并不多。
没有人想到蜀军会走子午谷道。
更没有人想到在这严寒的冬天、冰天雪地之中,会有人走子午谷出现在子口。
所以,哨所里的守军都很松懈。
几乎所有的人都在睡觉。
沙摩柯的五溪兵善于攀爬,神不知鬼不觉地攀上哨所,将值哨的戍卒尽皆杀死。
夺取了哨所之后,魏延留下一千人驻守子口,守住自己的后路,然后,换上早就准备好的曹军旗帜和衣袍,出了子口,直奔长安城。
沿途的百姓,都以为是曹军。
没有人想到会是蜀军。
就这样,用了一个多时辰,很顺利地抵达了长安城的城门外。然后,突然发动攻城。
……
长安城的守军也很警惕,看到有军队过来,便关闭了城门,并派人汇报负责昏留守长安的钟繇。
钟繇也很是纳闷,不知道为何有一支上万人的军队来到长安城,正要让人去核实时,城门附近已经传来了震天的喊杀之声。
蜀军进城了!
原来,城门口的守军本来不多,被那些五溪族兵突然袭击,射死了不少。
随后,那些五溪族兵们如同猴子一般攀上城墙,杀散城墙上的守军,打开城门,放魏延大军冲进了城内。
长安城很快就乱了起来。
钟繇得到消息,赶紧跑到军营,带着守军前往迎击,双方就此在城内展开了一场大战。
长安地区虽然兵力空虚,但长安城做为都城,军队还是很多的。城内有守军三万。
最后,魏延的蜀军寡不敌众,还是被迫退出城外。但是,魏延在退出长安城后,并没有退回汉中,而是挥军攻打周边县城。
那些县城守军都不多,被魏延连破三座县城,夺取了大量粮草物资。
前后折腾了八天。
直到钟繇集结大军前来征剿时,魏延才率军退回子午谷。却只是屯扎在子午谷中,并没有退回汉中。
……
此时的曹操,正在汉中与刘备作战,得知魏延曾经一度攻破长安,大为震惊。
恰在此时,又传来了孙权投降的消息。
曹操仰天长叹:“时机逝矣!”
叹息完了之后,便赶紧派人去找刘备议和。
因为孙权投降,意味着王通的兵力可以从江东抽调出来,用于关中和益州战场。如果曹操与刘备继续恶斗,只会让王通坐收渔翁之利。
曹操所担心的,也恰好是刘备所担心的。
双方一致认为不能内斗,要重新结盟,共同对付王通。
经过一番磋商后。
曹操从汉中退兵,魏延从长安退兵。
双方重新约定:
彼此要做一辈子的盟友,今生今世绝不背叛,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