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稍纵即逝,扩张一定要力度够大,“抢来”的订单也得有合理的付款条件,所以现金流必须充足。初步估计,收购核心技术团队、招募顶级人才至少得准备三百亿美元;对陷入困境的科技公司进行战略性注资、收购各项渠道至少三百亿美元起步;抄底铜、锂等战略资源,系统性地布局设计软件、高端装备这一整个产业链,需要的资金更是一个无底洞……
千亿,真的是很保守的估计了。
姜晓芸被自家外甥女这个宏伟蓝图吓得直咂舌,妈呀,千亿美元,这什么概念?这已经不是民间企业资本联盟了,这规模,绝对可以和国家级的战略力量媲美。
只是,这个货币单位的改变,给选择盟友又增加了一层难度。
目前,华国的企业,市值排在前列的几乎都是国字头,除了银行、保险以及通信公司,最多的就是石化、钢铁、石油、矿产、煤炭这类资源行业。市值前二十里面,只有两家是新兴科技领域的企业,一家是湾岛从事电子科技制造的富康公司,另一家是港岛做零售消费业务的润华集团。
洁玥集团不在排行榜上,并不是因为实力落后,而是洁玥的子公司无一上市,通过壳公司并不能精准地预估洁玥集团的市值。
不过,有人悄悄根据各子公司的营收预估了下,云枢科技去年营收约九百五十亿,按照同类科技公司给予0.75倍的市销率来算,其市值已经超过一千两百亿。云建地产更为恐怖,市值已经超过两千亿。
单单这两个子公司加起来就抵得上排在第十一位大的海洋石油公司了,如果再加上星耀资本、云阙传媒、云链物流、云美超市、云朵果萃、红星加工厂以及和别人合作的芯片、生物科技公司、文旅公司等等,不说上万亿吧,反正七八千亿是没跑了,排位少说也能窜到前八。
能排在洁玥集团前面的,只有银行、石化、通信以及保险公司,这些都是平日里鲜少合作的,也是智囊团此次抄底计划要抽血的对象,注定不能成为洁玥集团千亿联盟的合作伙伴。
既然向上不行,那便只能向下。
可是向下,能有实力和野心的企业,不多,除了她报给二姨的唐家、hw科技、华芯国际、强华集团外,余下的还真想不到能找谁。
“唉……”
胡中玥叹了口气,扔下笔,倒在座椅靠背上,双眼紧闭,眉头紧锁。
其实她和姜晓芸说的这四家里面,唐家反而是实力最弱的,但唐家是胡中玥最坚定的选择,因为唐景泽已经升任港岛政务司司长,不出意外的话,等任期结束他就要参选行政长官,这个身份可是极好用的一把大伞。港岛因为有被殖民历史,漂亮国对港资的态度远比对华国内地资金的态度好得多。这次要这么大规模的捡漏,必须得把自个儿层层伪装,避免成为漂亮国的“盘中餐”。
胡中玥发愁的时候,姜晓芸也在发愁,千亿美元啊,估计整个洁玥集团也就值这么多钱。在不影响正常经营的情况下,集团最多可以抽调出25%的现金余额,也就是五百亿华币,这离玥玥说的五百亿美元还差得远呢,她得把一些已经上市的公司股权转手,可翻来翻去,这些都是金母鸡,卖哪只都舍不得啊!
姜晓芸苦笑,真没想到,时至今日,她居然要为没钱发愁……
她把手上的投资标的按照回报率做了个排序,发给胡中玥,让外甥女自己去选择。
胡中玥看到这份文件也头疼,这里面的公司都是成长性极好的公司,过不了几年,这些公司的市值都会成几何倍增长,现在出手哪个都是极可惜的。
一边是扩张,一边是躺赚,她左右为难。
如果不减持,她还能怎么凑钱呢?
胡中玥从银行贷款想到民间融资,最终一拍桌子,“遇事不决就找妈!”
华国半导体行业要发展,只靠沪江光刻和华芯国际撑不起这片天,无论如何,国家得给予足够的支持。
她想好了,她要组建的千亿美元的财团联盟,成员一定得是长期的、战略性强的、容忍度高的资本,所以国家至少得出四成,这笔钱,甭管是外汇储备出资也好,还是其他新设的国家级投资公司出资也好,反正必须得出。
有了这四百亿美元作为压舱石,洁玥出个一两百亿美元,其他的,他们几家凑一凑,应该问题不大。再说了,还得留10%的空间给国际盟友吧,他们可是联盟的护身符!
算盘打好之后,胡中玥松了口气,集团最多可以抽出50%的现金余额,也就是千亿华币,回头让二姨再搞一款金融产品,比如主要投资于海外危机后蓝筹股、资源EtF的公募基金,让老百姓也参与一番这百年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凑个四五百亿,这样一来洁玥不用卖金母鸡也能坐到一人之下、他人之上的位置~
下一步难棋,便是怎么找妈要到这笔钱。
照他们智囊团开会商议的,国家这次也不过准备筹措两千亿美元的资金,并且要成立多个专项子基金,如专注于能源、矿产的资源投资基金,专注于参股墙街优质机构的金融稳定基金等,在全球资产的绝对底部完成一次能解决华国在资源、金融话语权方面的战略性抄底。
至于技术方面,胡中玥在会上不是没提过,但几位大佬都觉得以漂亮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华国严防死守,一旦触碰到技术层面,被漂亮国发现,可能整个抄底计划都会遇阻。
所以,取舍之间,他们建议取资源和金融,舍技术,不过他们又安慰她说,鼓励像洁玥集团这样有国际视野和整合能力的民企出击,收购技术、品牌以及市场渠道。
想到这句话,胡中玥仿佛得了圣旨,她知道要怎么去要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