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1617

淡墨青衫

首页 >> 大明1617 >> 大明1617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高危职业 我在大唐有块田 四季锦 抗日之兵魂传说 无敌天下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偷香 快穿之反派又黑化了 日月风华 大明第一狂士 
大明1617 淡墨青衫 - 大明1617全文阅读 - 大明1617txt下载 - 大明1617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千七百一十一章 众正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此事确实易办。”史从质迟疑道:“也有利可图,但官府会坐视不理么?”

“我们凭本银买粮,愿买愿卖,官府凭什么管?”史从斌冷冷的道:“说和记阴谋造反,图谋不轨,好吧,咱们现在明面上与和记毫无关系,现在拿自己的银子出来做买卖,谁能说出什么不对的来?要说收粮,收的最多的还是京里的太监和勋贵,地方上来说,唐王,周王,福王,哪一家不拼了命的在收粮食?”

其实北方虽然有灾害,也年年缺粮,但基本上就是年前年后这一段时间粮食会有些紧张,朝廷稍微放点漕粮出来,物价也就平抑了。

但此次风波到如此地步,除了皇帝不太重视,朝廷本身也因为铲除阉党而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外,最大的原因就是和记大肆收粮,而且大量的太监勋贵包括皇亲和外地的亲藩们也都步步跟上的原故。

大量的北上的粮食被这些大鳄分批瓜分,根本就到不了京师,漕运路线最多到临清,而沙市到开封一路,和记希望史家能够拿出全部的实力,和诸多商人一起,替和记包圆这一路的粮食。

“真是大手笔……”其实粮食会越来越多,囤积起来的粮食迟早还是要卖的,到明年五月前后,不要说各处田地里的粮食都收获了,粮价自然会下降,就是野草瓜果一类,也足够叫人充饥饱腹,虽然营养不良在所难免,但到了夏初时也就很难再饿死人,粮价也会持续走低。

但就这数月左右的时间,和记打算要囤积的粮食会是相当惊人和庞大的数字了。

有人道:“最近这一两个月压力不大,大家都在收粮,等过了年,会有不少勋贵亲藩开始大量放粮,趁着高价出手,如果和记那时候顶不住,那就亏大了。”

史从斌道:“放心罢,明春粮价不会回落,只会涨,谁敢放,谁亏死。”

众人一想,和记除了经商的手段,还有流民和军队两把杀手锏可用,虽不能全然放心,但也几乎是可以稳赚不赔了。

“既然这般,就这样做吧。”史从质眼中精光闪烁,看似有些犹豫,但决心已经下定,只是最后他有些痛苦的道:“就是这样做的话,河南山东的百姓要受罪了,咱们史家名声都会受损的。”

“天下人皆如此,能怪哪一家?”史从斌咬牙道:“要怪也只能怪朝廷和官府,这笔帐,大伙只会算在当今天子头上。”

史从质森然道:“这话也就在这里能说,出了门,谁敢说半个字就不是史家子弟。”

“我等自是省得。”

众人面色苍白,已经是完全明白了和记的用意。

不管是太监还是勋贵,或是文武官员,或是亲藩和史家这样的士绅豪商,大伙儿收粮囤积买卖都谈不上损阴德,史家照样还会有粥棚施粥,给那些要快饿死的人免费的吃食,很多士绅家族都会开粥棚,快饿死的人上门来讨口吃的,不管怎样都不能把人再空着肚子往外推。

这是仁心,不管真假,做个样子也得做,不然大伙儿得戳脊梁骨,家门口也就立不起仁善积庆人家的牌坊。

但在商言商,拿真金白银出来买粮,囤积到高价出售,谁都挑不出这事的毛病来。

真要饿死的人,不甘心就造反,没办法也可以逃荒,但整个北方大乱,饥民遍野,这到底是谁的错?

为什么万历皇帝在时也是连年灾害,却不曾到如此地步?

为什么天启皇帝在时,大伙儿日子还过的下去?

当今皇帝,到底是嘴上没毛的小孩子,天下大乱,祸国殃民,就是他要铲除和记,祸害了整个北方商业,车马不通,物价上涨,乱象皆是自皇帝下令攻打新平堡时起。

张瀚到底是养望养成了。

现在已经无人质疑张瀚,或是抨击他有野心异志了。有那么强大的实力,理应有异志,没有异志反而怪了!

张瀚的经历,格局,家族背景,发展起步的经历,各方面都俨然成了传奇。甚至有很多人感觉上张瀚是当今天子上一辈的人,天子太嫩,张瀚已经成名多年,养望已成,诛心来说,很多人感觉能力上张瀚远在大明天子之上,只是天子现在还是在中枢正朔的位子上,张瀚差点被围剿杀死,人们都知道此人已经有了向大明动手的大义名份,对和记暂时的隐忍,反而是有人相当的失望。

和记如今有了动作,反而令人振作,虽然并不是大军南下,可是有识之士心里都清楚的很,眼下这事,完全能够要了大明一半的命。

“就怕银子……”史从质最后又念叨了一句,不过他接着又摇了摇头,不管怎样和记是怎么起家的,那位大人是以行商起家,累积起千万以上的身家,自己这一点小计较,怎么和人家比?就是家族里的老三,以前是没出息的子弟才去经商,现在俨然已经成了家族里的主心骨,这一次事情过后,老三的身份定然会水涨船高,不少家族中的机灵鬼会依附到老三身侧,不过史从质也并不担心,老三并意于家族之事,他的族长地位不会受到威胁。

“大兄,”众人散去之时,史从斌对史从质拱手道:“侄儿那里我才留了五十两,他还跑会馆住了,赶紧叫他回我的宅邸去住,再想办法带几百两银子给他,京师未来几个月会相当困难,别叫侄儿在那边受苦了。”

“吃点苦头也好。”史从质爽郎一笑,说道:“咱们这里跟着和记走,他回来了凭白多事,生出多少口舌来。”

“宪之也是,和他三叔闹什么生份。”

“他们东林党是不是与和记过不去?”

一个族兄弟面色一变,突然抛出了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张瀚养望已成,但主要还是在北方士大夫群体,特别是山陕河北根基最牢固,在河南和山东,主要还是利益牵扯勾连,真正的关系深厚还得是山西陕西等处。

这其中的关键在于张瀚是北方士大夫家族出身,浦州张家已经发达超过百年,和很多山西陕西的士绅家族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和交情。

山西帮在嘉靖年间时就是本朝一大帮派,晋党在当年可是力压北方群雄,打的江南党人节节败退,等晋党布局把张四维推到内阁首辅的时候,朝中其余各党可是明显的不是对手了。

可张四维的暴毙简直就是人算不如天算,其后江南一脉出头,申时行和王锡爵和沈一贯叶向高方从哲,然后周道登韩爌成基命,江南一脉,不分浙党东林,大抵一脉相承,后来江南籍分裂为浙党和东林,浙党和齐党楚党联手,还得投靠太监才打跨了东林。

所以东林党人在人们心里大抵就是巨无霸的存在,特别是今上登基之后铲除了阉党,重新启用东林党人的过程已经开始,很多东林党人已经在走起复的程序,明年到后年两年间,预计东林党人又要重新占据朝堂之上,所谓“众正盈朝”的局面再度呈现。

但其实史从质是多虑了!

天启四年到六年这两年间,魏忠贤对东林党的伤害实在太大了,一线的老臣如叶向高和韩爌还有刘一景等人致仕,东林党失去了顶层的实力。

然后是钱谦益等中生代被挤走或是干脆肉体消灭,东林党失去了整整一代接班的人。

只有下层来说,东林党由于是在文风昌盛的江南起家,各大家族天生的就有相当多的尚处于下层的子弟,而且他们文名盛,文章多,流传广,这就给人一种错觉,好象东林党还处于天启四年之前的统治地位,对国家气运和朝政影响还是很大。

这当然是错觉,完全的错觉。

除了崇祯元年到二年间,先后用了韩爌和周道登还有成基命等东林党人为首辅外,其余的八名东林党的阁臣都只是阁臣中的边缘人物而已,比如被拉出来救火的孙承宗,辽事一休,崇祯就叫老孙头回家继续养老去了。

何如宠和钱龙锡等人,在内阁未满一年。

还有东林阁臣如周道登,在内阁才五个月,连半年时间也没有。

这般轮换,来来回回的换人,东林党在内阁根本没有形成稳固的势力,比起当年叶向高为首辅,韩爌为次辅的格局不知道差了多远。

在中层官员来说,则由于内阁是温体仁和周延儒两人先后把持,钱谦益这样的官员被温体仁和周延儒联手防范,根本没有机会成为一部尚书,也没有办法进入内阁,前途被完全的压制,词林领袖,东林大佬,被压在乡间闲住了十几年,要是东林党有赵、南星在时的一半实力,又怎会坐视自己人被压制这么久?

在东林党盛时,内阁,都察院,六部,地方督抚,所谓老中青三代的经营都相当的成功,从掌权高位到中生代再到底层新秀,一层套一层,有掌权的大佬,有敢打敢拼命的左光斗等人,也有大量的新科进士出身江南,天生的东林党后备军。

经过几年挫折,东林党一直没有缓过气来,在崇祯朝的辅臣和诸多大臣中,东林党始终没有抢到有利的地形,被温体仁和周延儒压着打。

周延儒为首辅五年,温体仁四年,两人均不是东林党人,他们当然会任用自己人,打压其余党派的人,东林党在中枢的日子并不好过。

只有在江南东林小辈名家辈出,一家独秀,可再能写,文明再盛,进不了官场始终就是局外人,东林小辈中所名的四公子,全部没有在崇祯年间中进士,这种虚名有什么意义?

所以崇祯朝东林只是在江南一带发挥作用,这一点也坑死了南明,这倒是东林的黑锅,需得他们结结实实的背在自己身上。

不过在史从质等人眼里,东林党确实还是扞之不动的庞然大物,他家史可法就是攀上了左光斗当了入室弟子,地位已经完全不同于寻常的举人,而史家派史可法认左光斗为师,除了先君遗泽之外,当然也是想叫史可法在官场里走的更远。

如果和记与大明争天下的过程中,东林站在大明一边,就算和记武力强盛,恐怕东林党人也不会善罢干休。

一个史家族人不以为然的道:“东林确实强,不过再怎么样又能与和记的大军相比么?”

史从质摇头道:“不然,总会有些干碍之处。”

史从斌诡秘一笑,说道:“因为松江布的事,和记与东林确实闹过些意气,此次布匹价格大涨,松江布想冲回来,当然也是被挡住了。和记在这事上没得商量,不过已经和东林那边勾通过,和记让出一部份出口和份额给松江那边,那边的大户可以在家里坐着数银子,也算是合则两利了。再有,粮食的事,据说和记也是打算拉着江南的人一起做,总之,最少要挺三个月时间,和记一家未必撑的住,最好的办法是有财大家一起发,跟着和记的人吃肉,那些想自行其事的,由得他们去吃风。”

“善,大善。”史从质两眼炯炯有神,放出异样的光彩,他击掌大赞道:“早就听说张东主做事就是这样,从不吃干抹净,总是要给大家都有生发的机会。将来和记得了天下,张东主成了天下之主,我辈和普通的百姓,怕都要享福了。”

刚刚大家还对全面倒向和记充满疑虑,但在张瀚让出一部份利益之后,史从质等人已经满脸欢喜,恨不得立刻拥戴张瀚为天子了。

史从斌内心感慨,这种经营的手段和手腕,巧妙的利用每一分力量,这真的是巧夺天工般的政治和商业手段,和记根本就是在发起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可笑京师宫城里的那一位,怕是还在迷梦之中做着中兴大明的美梦罢。

“闲话不多说。”史从质杀气腾腾的道:“除了公中的银子,各家能拿出来多少,现在就报个数,数字一定,到时候就不准再加了。”

某人突然道:“现在定不下来,我得回去和家里那位商量一下。”

众人都笑起来,谁都知道找妻子商量是假,想办法筹银子是真。这一次倒腾粮食是和记在牵头,大家对和记的信誉和能力都完全没有什么怀疑。

-----------

感谢大家这几天的支持,真的,不知道如何说好,鞠躬致谢吧,谢谢每一位朋友。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与你为敌 历代风云五千年 先有后爱:豪门总裁的弃妇(全本) 逍遥人生 阿苏尔纳克斯事记 高岭之花不近女色,背地日日暗撩 爱吃香辣姜葱蟹的杨魔的新书 重生豪门女学霸 剑神在此 神秘老公,太危险 开宗立派当反派 我靠赚取功德值带飞全家 综影视知名贤惠人小秦氏穿越之旅 都市皇宫 末世虫潮 我能提取熟练度 穿到八零,麻辣警花变成反派后妈 重生之神级明星 【医宗金鉴】清代医术指南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橙心如意剑 妃本佳人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汉逆之吕布新传 风花醉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冒牌皇叔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重生之成为现代女神 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 战火与权力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红楼志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古今中外奇案录 回到明末做枭雄 世子请叛逆 迷踪谍影 
最近更新让你做赘婿,你在朝堂一手遮天? 大唐躺平王 大楚武信君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 一身反骨,你叫我爱卿 英烈传奇 明朝的名义 大唐:我有一个武器库 亡国之君?朕开局就御驾亲征 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 大明辽国公 别演了娘娘,本奴才听得见你心声! 我,乡野村夫,皇帝直呼惹不起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清宫秘史十二章 奉旨当里长:百姓的明义 我在北宋教数学 苟活乱世,从深山打猎到问鼎中原 
大明1617 淡墨青衫 - 大明1617txt下载 - 大明1617最新章节 - 大明1617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