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明眼见程遐那厮鼻孔朝天,石勒更是膨胀,一副“老子天下无敌”的架势,心知劝也是白劝,徒惹猜忌,
便索性闭了嘴,由着他们折腾去。
翌日,果不其然,寅时刚过,羯营便灶火通明,
卯时饭熟,辰时一到,营门大开!
呜呜咽咽的牛角号声中,但见五万羯人铁骑,如同决了堤的黑色洪流,汹涌而出!
人马如潮,蹄声如雷,震得大地都在簌簌颤抖!
那阵势,真个是铺天盖地,黑压压一片,遮断了天际线,浩浩荡荡,直扑北方蓟城而去!
马蹄荡起的漫天黄尘,连太阳光都透不进来。
石勒依着程遐的方略,此番排兵布阵,煞是威风:
王阳统率一万五千精锐铁骑,为左翼先锋,刀枪如林,杀气腾腾。
夔安统领一万五千剽悍骑士,为右翼策应,旌旗招展,气焰熏天。
孔苌则亲率两万铁骑为中军主力,乃是大军枪头,所向披靡!
石勒自居后军,总揽全局,又将后军一万骑分为两部分,
石邃与贺赖欢率领七千精骑,与石勒同行。
李晓明率领麾下那三千刚刚“速成”的甲骑铠马,跟在最后面压阵!
五万铁骑汇成一股摧枯拉朽的洪流,杀气盈野,蹄声如闷雷滚动,卷起蔽日烟尘,向着蓟城,向着那七万慕容联军,汹汹压去!
及至午后,大军已逼近蓟城不足十里。
早有慕容氏的探马侦知敌情,慕容家的各路大军,俱往城南集结,准备应战羯人。
石勒一声令下,五万铁骑勒马驻足,如同骤然凝固的黑色铁壁,迅速排开阵势!
石勒带着李晓明、程遐、刘征、徐光、石邃等一干心腹,策马登上一处高岗,手搭凉棚,极目远眺。
但见对面慕容氏的大营,亦是营盘连绵,军威赫赫!
七万大军铺陈开来,乌泱泱的一片,人喊马嘶,
那声势,竟丝毫不逊于石勒这五万百战精锐!
虽见旗帜杂驳,有宇文部降将的苍狼旗,
有晋人流民军的“孟”字旗,
更有慕容家辽东精骑的“慕容”大纛,
林林总总,直排出十数里地去,一眼望不到头!
更令人心惊的是,那蓟城城门洞开,仍有源源不断的兵卒,打着鲜明的慕容旗号,鱼贯而出,汇入那庞大的军阵之中!
石勒本欲依程遐之计,二话不说,全军压上,打慕容氏一个措手不及!
岂料他这边号令未发,对面慕容军阵中,竟有一将单枪匹马,扛着一面“冠军将军慕容”的大旗,“哒哒哒”策马奔出!
那人长身方面,气度不凡,正是慕容家长子,冠军将军慕容皝!
只见他在两军阵前勒住战马,气沉丹田,朗声高呼:“对面可是大赵天王当面?末将慕容皝,斗胆请与天王阵前一叙!”
程遐见状,眼珠一转,立刻凑到石勒耳边,压低声音急道:“王上!此乃天赐良机!
趁其落单,速速下令万箭齐发,或遣骁骑突袭,将此獠射杀当场!则敌军必乱!”
石勒闻言,却微微摇头,目光落在阵前那单骑独对五万铁骑、犹自挺立如松的身影上,眼中竟掠过一丝激赏,
他沉声道:“阵前斩杀来使,岂是英雄所为?
更兼其孤身前来,胆色过人,若行此阴诡之事,岂不叫天下英雄耻笑孤王?不可!”
言罢,竟也策马向前数步,扬声道:“慕容皝!你有何话说?”
慕容皝见石勒肯谈,心中稍定,在马上抱拳,声音清朗,传遍阵前:“赵王容禀!
我慕容氏僻处辽东,素来安分守己,实无心与天下英雄为敌,更不敢与王上天兵相抗!
此番大军云集,实有苦衷!恳请王上体恤,就此撤军,免动干戈。
您免了舟车劳顿,我等也省却刀兵之苦,岂不两便?”
这话说得是滴水不漏,姿态放得极低,仿佛石勒才是那个兴兵犯境的不速之客。
石勒听罢,浓眉一挑,厉声喝问:“哼!好一个‘无心为敌’!
慕容皝!孤且问你!
你慕容家为何兴兵犯我幽州?夺段氏、宇文氏之故地?
更屡遣游骑,袭扰我大赵冀州边境?如此咄咄逼人,是何道理?莫非欺我大赵无人乎!”
慕容皝早有腹稿,不慌不忙,拱手辩道:“王上明鉴!
前番棘城之战,实乃晋人贼子崔毖,包藏祸心,暗中挑拨!
是他唆使那宇文部首领宇文悉独官,勾结段部叛徒段匹磾,先行发兵,围攻我慕容棘城!
我慕容家迫于无奈,只得奋起自卫,方有反击之举!
此乃晋人崔毖奸计,意在使我北地各族自相残杀,他好坐收渔利!王上切莫被小人蒙蔽!”
石勒心中暗笑:什么晋人崔毖奸计,实是镇南将军的祸水东引之计!
又听那慕容皝顿了顿,语气越发恳切:“至于幽州之事,我慕容家深知,段氏首领段未波乃王上挚友,
故大军所至,只诛首恶叛徒段匹磾及其党羽,对其领地秋毫无犯!
今我兄弟几人,奉家父辽东郡公慕容廆之命,率军至此,只为肃清段匹磾残余,绝无觊觎冀州之意!
若王上肯高抬贵手,撤军北返,我慕容氏愿与王上歃血为盟!我部兵马,立誓止步于幽州,永世不再南下一步!
辽东、幽州,愿永为赵国北疆屏障!”
这一番说辞,真真假假,软中带硬,既推卸了责任,又许下了“美好”承诺,更隐隐点出“赵国北疆屏障”之利,试图打动石勒。
石勒本意欲与刘曜争夺关中膏腴之地,确也不愿将精锐尽数耗在这苦寒的幽、平二州。
听慕容皝说得如此“情真意切”,条理分明,心中不免意动,脸上刚露出一丝犹豫之色。
一旁的程遐见状,心中大急!
他深知石勒所想,担心石勒被慕容皝说动,大军锐气一泄,后果不堪设想!
程遐急忙上前一步,声音陡然拔高,厉声道:“王上!万万不可轻信此子巧言令色!
两军对垒,箭已在弦,岂有不发之理?
正当趁我军锐气正盛,一鼓作气,摧枯拉朽,击破当面之敌!
若因敌人几句妖言便生退意,大军一旦松懈后撤,慕容氏必如饿狼扑食,衔尾追击!
届时我军阵脚已乱,首尾难顾,必遭大败!悔之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