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失败的打压,让高傲的美资认清了双币联盟的相互支援体系,也了解对方在金融市场的实力。
击穿能源锚的失败,并没有让他们放弃。
在布伦特原油的进攻,本就是一场试探性的金融进攻,是为了寻找到双币联盟的弱点。
华盛顿政府很快从民间资本的骚扰转向了正规的贸易战争模式。
……
五角大楼的经过一番分析,觉得在大西洋上继续进行军事施压没有任何意义,转而投入重兵进入亚太地区,为‘商品锚’制造不安定因素,打击‘商品锚’投资者信心和加强亚太盟友的合作。
华盛顿海军将军马蒂斯站在沙盘前,用激光笔划出三条航线:“里根”号航母战斗群从横须贺港出发,穿南海直抵马六甲海峡,“林肯”号从夏威夷出发,威慑东盟的能源运输线。
“约翰·斯坦尼斯”号则开赴西太平洋,停泊在关岛附近,“我们需要确保五眼联盟不继续出现叛徒。”
航母威慑很快见效,雅加达迅速倒戈,决定加入华盛顿主导的能源体系之中。
而在马六甲,原本计划用双币支付原油货款的马六甲石油公司,突然收到华盛顿驻新大使的“拜访通知”——对方暗示,若继续使用双币,其在美上市的股票将面临SEc的严苛调查。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华盛顿特使前往莫斯科,敲定“美俄印尼温哥华原油联盟”。
协议内容简单直接:莫斯科将对欧洲的原油出口价降低5%,但仅限美元结算,并要求莫斯科加大对欧洲的能源输送力度。
印尼暂停与拉卡的能源合作,转而从加入华盛顿主导的能源产业联盟。
温哥华航运负责为联盟原油提供转运保障,所有交易通过纽约运通银行清算。
随后,华盛顿的小动作不断。
安全顾问沙利文秘密飞抵阿布扎比,向公主的娘家承诺:若阿布扎比退出拉卡联盟并恢复石油美元结算,华盛顿将为其提供价值200亿美元的军火订单,并协助其研发超级武器,保障自身安全。
这一筹码击中了阿布扎比高层的要害,让对方心动无比。
但沙利文在谈判结束返回机场的路上,乘坐的车队遭到了来自于天空的十几枚反坦克导弹袭击,整支车队陷入了火海之中。
这一突发事件,瞬间让阿布扎比高层眼神清澈,也让华盛顿官方愤恨不已。
他们立刻通过外交途径向拉卡政府提出抗议。
不过,拉卡政府强硬的表态,让事件最终也只能停留在抗议层面。
在这次事件过后,华盛顿在中东地区的小动作就变得谨慎许多,不敢有丝毫的越界行为。
不过,小动作也好,能源联盟也好,这些都是为石油美元争取转型时间的策略。
美元的真正杀手锏,还是在南美洲和五眼联盟身上。
华盛顿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会议室里,全息投影正闪烁着全球粮食贸易的热力图。
美洲大陆与五眼联盟国家以刺眼的红色标注,代表着它们掌控的粮食净出口量已占据全球70%的份额。
当莫斯科代表在《粮食出口协作协议》上签字的画面出现在屏幕角落时,华盛顿财长的钢笔在笔记本上划出重重一笔:“83%,这是我们的新筹码。”
这份协议的含金量远超纸面数字。
莫斯科作为全球最大小麦出口国,其每年4500万吨的小麦出口量与华盛顿的玉米、里约热内卢的大豆形成互补。
而五眼联盟中的温哥华和澳洲,则补上了油籽与杂粮的缺口。
农业部长维尔萨克敲击键盘,调出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的数据:“全球粮食贸易额从8000亿美元增至1.2万亿美元,而我们控制的份额每提升1%,就意味着新增120亿美元的美元结算需求。”
“这个盘子虽然比能源市场差距两三倍,但只要我们合力拉升粮价,足以承接美元的流通。”
……
为来配合华盛顿经济战略,华盛顿军事威慑的机器早已启动。
在南海与暹罗湾的交界处,“里根”号、“林肯”号、“约翰斯坦尼斯”号三支航母战斗群组成的环形编队正缓缓巡航,舰载机升空的轰鸣在河内与曼谷港清晰可闻。
华盛顿代表在视频会议中向河内与曼谷当局发出最后通牒:“加入粮食出口协调机制,或……”
对于河内而言,这个选择毫无余地。
他们每年800万吨的大米出口中,40%依赖粮食巨头加工企业的采购订单,而曼谷香米的高端市场更是被粮食巨头垄断了定价权。
当“里根”号的舰载机在曼谷上空完成低空通场后,曼谷政府连夜发布声明:“将遵循国际粮食贸易协调规则,确保出口稳定性。”
这两个东南亚仅存的粮食净出口国,就此被纳入华盛顿的粮食联盟版图。
而德里则遭遇了更隐蔽的绞杀。
华盛顿法院正式驳回德里提出的“核污染农业赔偿”诉求,理由是“证据链不足”。
同时,世界银行暂缓对德里农业灌溉项目的贷款。
德里农业部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恒河三角洲的核污染导致数百万公顷稻田减产,而没有贷款修复。
此时的德里粮食自给率,甚至低于百分之九十,根本无力出口。
华盛顿驻德里大使在记者会上的表态暗藏杀机:“只要德里配合粮食贸易结算体系,我们可以重新考虑赔偿问题。”
华盛顿布局粮食的信号在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率先引爆,华盛顿农业协会突然发布“全球粮食库存预警”,将大豆库存预估下调30%,早已潜伏的美资投行随即开始疯狂拉涨。
短短48小时内,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从每蒲式耳14美元飙升至32美元,小麦价格突破每蒲式耳25美元关口,创下数十年新高。
真正的杀招在结算体系中悄然落地——粮食锚定美元。
华盛顿财政部联合SwIFt系统发布公告:“自即日起,参与国际粮食贸易的机构需使用美元进行结算,非美元交易将面临额外的合规审查。”
这一规定精准打击了双币联盟——拉卡联盟的能源锚依赖原油出口,华国的商品锚依靠工业制成品贸易,双币体系的粮食产量是明摆着,只能勉强维持内部供应,而无力出口。
然而,粮食作为全球人口的生存刚需,尤其是在乱世,是任何商品都无法替代的硬通货。
开罗的困境成为粮食美元政策下的第一个牺牲品,这个粮食自给率不足50%的国家,原本计划用黎元从拉卡联盟购买原油,再用原油换取国际市场的粮食。
但在华盛顿的结算禁令下,埃及央行不得不紧急抛售30亿美元外汇储备,以满足进口粮食的美元需求,导致黎元在外汇市场单日贬值8%。
类似的场景在许多粮食进口国接连上演,双币联盟的货币流通网络出现裂痕。
但作为双币联盟的主体,一方保持耕地红线,早就防着这一天,而另一方……
粮食这把杀手锏,虽然看似刺中了双币联盟的软肋,但双方真正的金融决战,才刚刚进入白热化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