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声震得帐内烛火摇曳,连日来被围城压得喘不过气的压抑一扫而空。
曹操抚掌起身,目光扫过身旁的荀攸、程昱,语气中满是欣慰:“公达、仲德,你看!
公明不仅大破马超,还能审时度势,星夜回援,真乃我麾下栋梁!不愧是孤的周亚夫。
有这四万大军相助,邺城之围,指日可破!”
荀攸捋须颔首,眼中闪过赞许之色:“丞相所言极是。
徐晃将军用兵神速,此番回援,恰如雪中送炭。
只是赵云用兵素来谨慎,四万大军虽至,却不可贸然行事,需得定下万全之策。”
程昱也附和道:“赵云十数万大军围城多日,阵型严整,防备周全。
若我军贸然出击,非但难以破围,反而可能陷入夹击,需得抓住赵云的软肋,一击即中。”
曹操深以为然,三人围在舆图前,低声商议起来。
帐外的攻城声、呐喊声此起彼伏,却丝毫没有干扰到帐内的谋划。
不多时,曹操眼中精光一闪,已有了决断,转身对耿超道:
“耿校尉,你一路奔波,辛苦了。赵云攻城日急,邺城已是危在旦夕,你们来得正是时候!”
耿超躬身答道:“能为丞相分忧,乃末将本分。
徐晃将军命末将前来禀报,大军已在城外十里处待命,只待丞相下令,便即刻发动攻势,解邺城之围!”
“不必急于攻城。”
曹操摆了摆手,语气笃定,
“赵云此人,用兵十分谨慎,绝非寻常将领。
他连日攻城,虽攻势猛烈,却始终预留着一部精锐兵马,屯于大营后侧,未曾投入攻城之战。
这便是他为防备我军偷袭而设的后手。”
“所以,”曹操话锋一转,声音沉了下来,
“你回去告诉公明,万万不可想着偷袭赵云的大军。
他既已有防备,我军贸然偷袭,非但难以得手,反而会暴露援军的行踪,打草惊蛇。”
他指着舆图上赵云大军的粮道与后路,继续说道:
“让公明率军绕至赵云大军后侧,切断他的粮道与退路。
赵云生性谨慎,一旦得知后路被断,必然会担心大军陷入重围,粮草不济。
为了保证麾下十数万大军的安危,他定然会放弃攻城,率军回撤。
如此一来,邺城之围不攻自破,我等还能趁机追击,重创赵云!”
“丞相英明!”耿超恍然大悟,心中对曹操的谋略佩服得五体投地,当即躬身领命:
“末将明白!这就即刻返回,将丞相的将令告知徐晃将军!”
“去吧,务必尽快传达,切勿延误!”曹操叮嘱道。
耿超抱拳应诺,转身快步出帐,翻身上马,趁着夜色掩护,朝着城外徐晃大军的方向疾驰而去。
夜色如墨,邺城城外十里处的曹军大营内,徐晃正焦躁地等待着消息。
见耿超归来,他立刻迎了上去:“耿校尉,丞相可有吩咐?”
耿超翻身下马,气喘吁吁地禀报:“将军,丞相果然高瞻远瞩!
他说赵云用兵谨慎,早有防备,在大营后侧预留了精锐,以防我军偷袭。
我军若贸然偷袭,非但难以得手,反而会暴露行踪。
丞相令我军放弃偷袭之念,连夜行军,绕至赵云大军后侧,切断他的后路与粮道!
如此,赵云必然担心大军安危,率军回撤,邺城之围可解!”
徐晃闻言,心中暗叹一声。
他原本确实打算趁夜偷袭赵云的攻城大军,却未曾想到赵云早已防备,
若不是曹操及时点醒,恐怕真要误了大事。
“丞相所言极是,是我思虑不周了!”
徐晃当即收敛心思,沉声下令:“耿超,你即刻率领斥候大队先行,
全速探查赵云大军后侧的路径与布防,务必摸清粮道所在,为大军开路,不得有丝毫差错!”
“诺!”耿超领命,立刻召集麾下斥候,备好干粮与马匹,消失在夜色之中。
徐晃随即召集全军将士,高声道:“将士们!丞相被困邺城,赵云围城甚急!
如今我等奉丞相将令,连夜行军,抄赵云后路!
此行关乎邺城安危,关乎天下大局,尔等需衔枚疾走,不得发出半点声响!待到切断赵云后路,便是我军建功立业之时!”
四万曹军将士齐声应和,声音低沉却坚定。
随后,将士们纷纷卸下重甲,换上轻便劲装,人衔枚、马裹蹄,
在徐晃的率领下,悄无声息地离开了营寨,朝着赵云大军的后侧绕去。
夜色中,四万大军如同一条黑色的巨龙,沿着偏僻小路快速推进。
中山郡与涿郡,一属冀州,一归幽州,恰是两州交界的门户要地。
这两郡地界犬牙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境内道路纵横,河网交织,
既互为依托,又相互牵制,自古便是连通幽、冀的咽喉要道。
自赵云奉令兵分两路攻打冀州以来,涿郡便成了汉军的后方根基,
数十万大军的粮草辎重、军械补给,皆从涿郡粮仓起运,沿着幽冀古道,
经由中山郡境内的多条驿道,源源不断地送往邺城前线。
若是涿郡有失,汉军便断了补给根本;若是中山郡被破,转运通道便会被掐断。
无论哪一处出事,赵云麾下那十几万围城大军,
都将陷入后路被断、粮草不济的绝境,
届时别说攻克邺城,能否全身而退都将成为未知数。
徐晃正是看透了这一点,才奉曹操之命,率领四万大军日夜兼程,直奔中山郡而来。
为了避开沿途汉军的斥候探查,也为了不打草惊蛇,徐晃下令大军昼伏夜行,严格隐匿行踪。
白日里,每当晨曦微露,大军便会寻一处隐蔽的山谷或密林扎营歇息。
士兵们卸下铠甲,就地休整,炊事兵做饭时也需用湿柴生火,尽量减少炊烟;
外围则布置了数层斥候,严密监视四周动静,一旦发现可疑人员,便立刻上前处置。
整个营寨安静得只能听到士兵们的呼吸声与战马的响鼻声,仿佛与山林融为一体,丝毫不见大军过境的痕迹。
待到夜幕降临,月上中天,大军便即刻拔营出发。
士兵们人衔枚、马裹蹄,脚步放得极轻,马蹄踏在泥土上,只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徐晃亲自率军在前开路,目光锐利如鹰,扫视着前方的道路,生怕错过任何一处可能的埋伏。
四万大军如同一条黑色的长龙,在夜色中蜿蜒前行,速度极快却又井然有序,没有一丝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