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瑛儿定睛一看,眼前这母女二人,正是几年前自己在天牢之中,巧用李代桃僵之计,救出的先皇后的母亲孟氏,和先皇后的姐姐孟玉。
时光荏苒,当年的惊险场景仍历历在目,而如今在此重逢,恍若隔世。
孟氏和孟玉快步走到蔡瑛儿面前,双膝跪地。
声音颤抖地说道:“国夫人,多谢当年救命之恩,今日可算是又见到恩人了。”
那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蔡瑛儿赶忙上前,双手将母女二人扶起,语气诚恳地说道:“老夫人快快请起,当年能在天牢中将你母女救出,其实也是奉先帝的旨意行事。
先帝心怀仁慈,不忍见你们蒙冤受苦,故而有此安排。”
孟氏一听,脸上露出惊讶之色,惊道:“什么先帝,陛下他……”
她的声音戛然而止,仿佛意识到了什么。
蔡瑛儿这才猛然想起,这母女二人在这山谷中隐居多年,与世隔绝。
不知外面岁月的变迁,更不知乾坤已然变幻。
蔡瑛儿忙轻声说道:“是呀,天有不测风云,这已经是一年多前的事情了,先帝因病驾崩了。
那时候,朝堂上下悲痛万分,先帝虽年轻有为,却终究没能逃脱命运的安排。”
孟氏一听,泪水夺眶而出,哭道:“嗨,真想不到,陛下才二十出头的年纪,正值风华正茂,竟然就龙驭归天了。
当年我们母子只希望皇后,不……只希望禅儿能给陛下生下嫡传皇子,延续皇室血脉。
没有想到,被刘贵妃告了御状,使得我们一家陷入绝境。
嗨……往事如烟,一切都已过去,罢了罢了。”那话语中,满是对往事的无奈与感慨。
孟玉在一旁轻声安慰道:“是呀,母亲,以前的事全都过去了。
过去的苦难就像一场噩梦,如今我们已经迎来了新的生活。
我这就去再做些饭,再收拾下房间,这回我们可是有伴了。
啊,你们去旁边的泉水中先洗洗,一路奔波,想必身上都带着疲惫,一会回来,正好吃饭。”
她的声音温柔而坚定,给人一种温暖的力量。
“飞刀仙子”苏秋凤也在一旁说道:“可不是,一路奔波,是应该洗洗了。
这泉水清澈甘甜,洗去身上的尘埃,也能让人心神宁静。”
苏秋凤带着蔡瑛儿和朱艳凤来到了山泉处,只见眼前有一个约莫十丈大小的水池,池水清澈见底,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
三人缓缓走入水中,感受着泉水的清凉与舒适,仿佛所有的疲惫都随着水流渐渐消散。
苏秋凤站在水中,看着这熟悉的场景,不由得触景生情。
她右手轻轻抚着自己残缺的左肩,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黯然神伤。
她苦笑地说道:“以前,我总和彩凤妹妹在这潭水中捉鱼,那时的时光无忧无虑,充满了欢乐。
我们在水中嬉戏打闹,笑声回荡在整个山谷。
如今,彩凤妹妹早已不在人世,这样的场景再也不可能重现了。”那声音中,满是对往昔的怀念与对命运的无奈。
蔡瑛儿见了,心中不免一阵神伤。忽然,她想起了金台大师传给自己的少林绝学之一的“泅水术”。
这门绝学自己虽然得到已久,却从未认真习练过。
想到此处,蔡瑛儿深吸一口气,运用气息调理,让自己的身心达到一种空灵的状态。
然后,她缓缓浸入水中,只用右手和双脚,如一条矫健的蛟龙般在水中穿梭。
她的动作轻盈而敏捷,仿佛与水融为一体。
不一会儿,她便如蛟龙探海般一伸手捉了条大鱼,浮出水面后,将大鱼用力抛向了岸上。
苏秋凤见此情景,惊道:“夫人,这是什么功夫?如此神奇,我从未见过。”
蔡瑛儿笑着说道:“这是少林派七十二绝学之一的‘泅水术’。
此术讲究以气御力,以柔克刚,能在水中如蛟龙般自如行动。
来,我教给你们俩。这门绝学不仅能强身健体,还能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
蔡瑛儿说罢,便将“泅水术”的心法详细地教与二人,希望她们能领悟其中的奥秘。
苏秋凤于波光粼粼的水面之上,仅以单手便在灵动的水流中精准捕获一尾活鱼。
刹那间,苏秋凤的眼眸中绽放出璀璨的光芒,兴奋之情如决堤的洪水般汹涌,激动得难以用言语来形容内心的喜悦。
书中暗表,十年后苏秋凤行走于江湖之间。一日,她得到了周世英传来的重要消息。
原来,当朝奸臣蔡京、高俅等人心怀叵测,设计陷害卢俊义。
彼时,梁山好汉已接受朝廷招安,卢俊义凭借赫赫战功,被封为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可谓风光一时。
然而,奸臣们嫉妒他的功绩,在御酒中暗中下了水银。卢俊义饮下此酒之后,腰肾处如遭万针攒刺,剧痛难忍,身体状况急转直下,连骑马都成了奢望。
当卢俊义在泗州淮河乘船返回任所之时,因身体虚弱,一个不慎失足落入水中。
滔滔河水瞬间将他淹没,形势万分危急。苏秋凤立刻施展她那精湛绝伦的“泅水术”,如一条灵动的游鱼般迅速潜入水中。
在湍急的水流中,她凭借着高超的技艺和坚定的信念,准确地找到了卢俊义,并将他成功救起。
经此一劫,卢俊义心灰意冷,看透了官场的黑暗与险恶,毅然决定从此退出官场。
而后,卢俊义与苏秋凤一同隐居于山林之中,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争,过着宁静而恬淡的生活。
再说周侗,在苦心钻研并习得“无极神功”之后,巧妙地将华山内功和少林内功融会贯通,使其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功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这一日夜里,月色如水,洒在周侗的身上,他的心中思绪万千。
周侗暗自思忖:“时光飞逝,转眼间我来到华山已经十余日了。
此去昆仑山,路途遥远且充满了未知的危险,一路上必定会遭遇重重艰难险阻。
为了避免连累他人,不如我独自前去,去抢回少林派的至宝‘禅宗大乘经’原本,救出小世瑾。
如此,便能够了却我心中最大的心事,也算是对自己的一个交代。”
周侗想到此处,内心愈发坚定。他取来笔墨纸砚,写下了两封信。
其中一封信是留给华山派掌门“鹤发”王万烈的,信中表达了他对华山派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王万烈的敬意,并告知他自己此去昆仑山的缘由和决心。
另一封信则是留给蔡瑛儿的,字里行间满是对她的牵挂与嘱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