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开学典礼的结束,今天的行程也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
毕竟张国强年事已高。从清晨天蒙蒙亮便开始奔波,视察慰问一直没停过。
陆诚清楚的看到,老人脸上露出了难以掩饰的倦容。
晚餐安排的很简单,几样家常菜肴,比较适合老年人的胃口。
席间,张国强的话不多,只是简单询问了几件事情,陆诚逐个进行了回答。
用餐结束,陆诚亲自陪同,将张国强和代表团的成员们,送回了基地招待所。
看着老人在勤务员的引导下走进房间,陆诚才轻轻带上门,对门口站岗的警卫低声嘱咐了几句。
“走吧,东子。”陆诚看了眼始终跟在身后的警卫员王东,揉了揉额角:“我们去指挥中心。”
王东利落的应了一声,紧紧的跟在了陆诚身后。
此时,暮色已经降临,营区大部分地方都已经亮起了灯光,偶尔还能看到巡逻队的手电光柱扫过。
陆诚背着手,沿着营区道路不紧不慢的向前走着。
陇南收复战役还在数百公里外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枪炮声和厮杀声虽然传不到这里,但战况却始终牵动着他的神经。
尽管他通过随身携带的个人终端,能够实时接收到指挥中心传来的各种战报和数据,但这种隔着几层的感觉,总让他觉的不够踏实。
作为一名半路出家的指挥员,虽然执掌部队的时间不算长,但他已经养成了自己特有的习惯。
亲眼看看无人机传回的实时画面,亲耳听听参谋们激烈的讨论,甚至只有置身于指挥中心内,才能让彻底安心。
指挥中心所在的大楼同样灯火通明,时不时就能看到军官和战士们匆匆进出的身影。
经过层层安检,王东推开门,陆诚迈步走进了作战室。
他一眼就看到了站在中央主屏幕前的何志刚,这位他最为倚重的参谋长,正和几名作战参谋围在一起,指着屏幕上某个区域低声讨论着什么。
因为目前点数仍然不算富裕,陆诚一直未能下决心组建完整的集团军机关。
大量的工作,都压在了以何志刚为核心的团队身上。
缺少了其他副职军官分担压力,何志刚肩上的担子重如山岳。
他几乎是把指挥中心当成了家,二十四小时连轴转,困极了就在旁边那的休息室里和衣眯一会儿,常常是刚躺下就被紧急战报叫醒。
此刻,何志刚的眼圈泛着明显的青黑色,脸色也有些憔悴,讨论的神情却极为专注。
看到陆诚进来,他立刻中止了讨论,对参谋们交代了几句,便快步迎了上来。
他抬手敬了个礼,陆诚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客套。
“老何,辛苦了。”陆诚将头上戴着的作训帽取下,随手放在旁边的控制台上,语气中满是关切之意。
这几天,他一直陪着张国强和代表团,付金年也有事情在忙,根本抽不出时间。
“职责所在,谈不上辛苦。”何志刚很是干脆的回了一句,对于他来说指挥部队纵横沙场,是最具有吸引力的事情,忙一点或者累一点,根本不值一提。
对于他这样的状态,陆诚早已经习惯了,微不可察的摇了摇头:“说说最新情况。”
闻言,何志刚示意控制台前的参谋,将主屏幕的画面切换成了陇南地区的态势图。
“首长,总体进展符合预期,甚至比计划时间略有提前。”
巨大的主屏幕上,陇南地区的高清地图清晰呈现,代表己方部队的蓝色箭头和标识,正从多个方向向心挤压着代表敌对势力的红色区域。
何志刚拿起激光笔,红色的光点落在宕昌县的位置。
“截止昨天午夜时分,宕昌县城的清理作战已经全部结束,隐藏在城区各处的残余感染者已经被彻底肃清。”
“目前,负责该区域的三营和后勤保障营,正在全力进行战后工作,主要是安置被解救出来的幸存者,数量不少,初步统计超过五千人。”
“医疗队报告说多数幸存者存在营养不良现象,总体来说身体并无大碍。”
“临时营地也已经设立,大多数人都已经住进了帐篷之中,所需的生活物资,正在全力转运。”
紧接着,他手中激光笔的光点向南移动,在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的区域点了点,然后指向了白龙江沿岸的一系列乡镇。
“四营在得到空军战斗机和陆航营武装直升机的支援后,顺利完成了对官鹅沟国家森林公园的清理任务。”
“部队没有休整,继续沿江向南推进,现已成功攻克并彻底清理了临江铺镇、甘头乡和官亭镇,正在检查装备,进行物资补给。”
随着他的手腕转动,光电继续向南跳动。
“与此同时,肃清了新城子藏族乡的一营,也按计划南下,目前已经占领并巩固了南峪乡、大川镇、两河口镇、沙湾镇一线。”
“目前,他们正沿着白龙江布防,既算是继续前进的桥头堡,也算是建立了一道向南防御的屏障。”
最后,激光笔的红点指向了地图最南端,也是整个陇南战役的关键所在,武都区附近。
“目前位置最突出,行动最迅速的是183旅的侦察营。”
“他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采取高速机动,要点突袭的战术,连续拿下了角弓镇、坪垭藏族乡和石门乡。”
“现在,他们的侦察分队已经抵近到了武都区的北郊,也就是是两水镇附近。”
何志刚顿了顿,语气满是赞许之意:“侦察营的战士们不仅进攻犀利,情报收集工作也非常出色。”
“他们正在利用携带的无人机、战场侦察雷达、光谱分析仪等先进设备,对武都区城区及其周边进行拉网式的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