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府城。
府衙之中。
登州府太守正在此间处理政务。
他是在大隋重新一统之后,由杨林选拔出来的人才。
如今大隋推行科举,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只要能力足够出众,便可金榜题名,脱颖而出。
但这也意味着,接下来官场上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政绩,想要晋升无异于异想天开。
在种种原因叠加之下,这位登州府太守无比兢兢业业。
要知道,这登州府可是曾经杨林驻扎之地,包括镇国王马展也是从此处崛起。
可以说,登州府的位置至关重要,绝对不容忽视,杨林将他安排在这里,也算是相当的重视了。
但就在这时,厅外忽然传来一阵急切的脚步声,吸引了登州府太守的注意。
他有些疑惑的抬起头,便是看见一名衙役,脚步匆匆地跑了进来。
登州府太守不由得皱起眉头,他冷声说道:
“这般急急忙忙,成何体统,是出什么事了,还不仔细说来?”
这衙役不敢怠慢,稍微喘了口气,便是立刻说道:
“启禀大人,是镇国王到了。”
“嗯?”
听到这话,登州府太守顿时愣住,他的表情有些古怪,只觉得是不是自己听错了。
但是看到衙役认真的表情,他便明白过来,这绝不是开玩笑。
等太守回过神,他才有些愕然的说道:
“你方才说的是真的,当真是镇国王到了我登州府?”
衙役十分肯定地点头说道:
“没错大人,正是镇国王到了,如今王爷已经进了王府之中,是看守之人传来消息,所以卑职才匆忙进来禀报。”
衙役的回答,证明了这绝对不是信口开河,而是确有其事。
这下子登州府太守更懵了,他完全没有想到,马展竟然会出现于此。
虽然他对靠山王府无比重视,也时常令人打理修缮,可他根本不曾想到,有朝一日马展会故地重游。
在欣喜的同时,登州府太守更有些担心,如果他做的不好,没能让马展满意,那岂不是适得其反?
但这个时候,他已经顾不上太多,如要是他不知道马展来了也就罢了,可他既然得知此事,那就必须做点什么。
没有犹豫,登州府太守正色说道:
“快,立刻传令下去,召集我太守府官员,随本太守前往王府拜见镇国王。”
如今别说是朝堂上的官员了,哪怕是寻常百姓都知道,镇国王马展才是大隋真正的掌控者。
至于其他人,那都只是陪衬而已。
包括杨林也是一样的。
杨林之所以能够执掌大权,统领天下,同样是依赖于马展的威势。
如果不是马展的话,大隋恐怕早已分崩离析,不复存在了,怎么可能碾压各路义军,重新恢复统一呢?
正因如此,登州府太守对马展是敬仰已久,他知道马展是大隋的救世主,只可惜这样的人物,不是他能够接触的。
此刻马展到了登州府,不说和马展攀上什么交情,但该有的礼节还是要有的。
很快,前方衙役立刻拱手道:
“卑职领命!”
而后,太守看着衙役离去身影,不由得吐出一口浊气,接着脸上流露出几分紧张之色,小心翼翼的整理着官袍。
这可是大隋镇国王兼摄政王的马展啊,与这样的人物往来,怎么可能不紧张呢?
——
马展等人在王府后院,倒是难得的惬意。
虽然大兴城的镇国王府,比此间更加宽敞豪气,但给人的感觉却是不同。
马展伸了个懒腰,感叹道:
“也不知道以后还有没有机会回来了。”
要知道,马展之所以会来这里,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为了祭拜秦母。
若是没有其他事,马展自然不会大费周章,专门跑到登州府来。
又是简单的聊了几句,众人都放下了心中的顾虑,此刻的马展不再是那高高在上的镇国王,就像是熟悉的朋友在此聚会。
也就是此刻,院门之外忽然传来一阵嘈杂的脚步声。
紧接着,是方才那门房,小心翼翼的来到马展等人面前。
才看到马展,他便是连忙拱手行礼道:
“启禀王爷,太守大人求见。”
“登州府太守来了?”
马展看了这门房一眼,心中已经猜了个大概。
这一路上,马展都不曾大张旗鼓,表明自己的身份,知道他们来此的,也只有这门房了。
不出意外的话,多半是这门房将此事告知登州府太守,所以人家才找上门来。
马展倒是不至于因为这点小事,就和门房斤斤计较,只是有些无奈罢了。
毕竟他隐瞒身份来到这里,就是不想招惹麻烦,可现在人家已经知道自己的身份找上门来,马展也不可能置之不理。
短暂沉默之后,马展便是有了答案,他缓缓抬起头来,看着门房说道:
“既然来了,那就让他进来吧。”
门房如释重负,赶紧说道:
“多谢王爷。”
他确实有些担心,万一自己将马展行踪泄露,惹恼了马展,那就尴尬了。
幸好马展不曾计较此事。
就这样,门房匆匆而去,将马展之言带到了外面。登州府太守一行,也是出现在王府后院之中。
太守的表情有些紧张,虽然他的官职不算小,但他和马展的接触还真不多。
当太守抬起头,看见前方那道身影,很快就确定了下来。
这位不是镇国王又是何人?
在这一刻,太守不敢有半分犹豫,他行动有些慌乱的行礼道:
“下官于文浩,拜见王爷!”
马展点点头,抬手说道:
“于太守不必多礼,本王只是恰好途经山东,所以过来看看,并没有其他意思,你们也无需太过在意。”
于文浩赶紧答应道:
“王爷放心,下官明白,王爷能来登州府,乃是我等的荣幸……”
听得于文浩的吹捧,马展则是淡然道:
“本王本就是从登州府出去的,在进入登州府之地后,本王也看到了于太守的努力,如今的登州府,确实比起当初繁华了不少。
如今朝廷唯才是举,只要于太守达到要求,必然能够获得提拔。
本王也希望,我大隋能够多一些像于太守这般的可用之才。也只有这样,大隋才能变得更好,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马展这样说,也是鼓励于文浩,同时,这也是他的肺腑之言。
虽然他对于文浩的了解不多,但从他进入登州府所看到的景象,就足以说明,于文浩并非渎职之辈。
登州府在他治理下,确实是变得越来越好。
于文浩听出了马展的夸奖之意,但他并未沾沾自喜,而是小心翼翼的说道:
“王爷过奖了,这都是下官分内之事,并且,如今登州府能够发展的这么好,其实是朝廷的功劳。
朝廷推行科举,又组建工程院,研究出众多先进的技术,对各地发展有着不小的推动作用,这其中就包括了我登州府……”
马展并未在这个话题上辩解什么,就算朝廷推行新政,确实是一件好事。但能不能将之落到实处,又是另一回事了。
于文浩能够做到这份上,已经很难得。
至于接下来的事情,也没什么意外,马展叮嘱于文浩,不要泄露他的消息,便让于文浩回去了。
而对于这位太守来说,能够得到马展的认可,亦是令他松了口气。
——
快乐的时光总是十分短暂,马展等人并未在登州府城停留太久,他们在王府之中住了三天,便是出发离开。
马展并未将这个消息告知他人,其中就包括了如今登州府太守于文浩。
他本来就不想劳师动众,既然他悄无声息来此,那就悄无声息的离开吧。
不过,在离开登州府城之后,马展并未直接赶回大兴城,他思索了片刻,便是带着众人前往海边。
当初马展就是在这里,斩杀了海寇首领,这也是他建功立业的起点。
在海岸之上,众人举目远眺,这海洋是如此的广阔,一眼都望不到边际。
就在此刻,马展忽然开口说道:
“现如今,我大隋的疆域向西已经扩展到拜占庭帝国附近了,接下来,我大隋的目标,便是出海了!”
“出海?”
此言一出,在场众人皆是面露诧异之色,他们不知道马展为什么会这样说。
这个想法在马展心中埋藏已久,甚至他连杨林都不曾告知。
主要是在此之前,大隋的局面还不足以出海对外扩张。
但随着大隋的实力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国力越发强盛。
在这个基础上,大隋已经有了向广袤海洋进军的底气。
当然了,这种事情肯定不能操之过急。
杨广的前车之鉴还在这里,虽然杨广做的有些事情并非坏事,但他太过急功近利,也太过自以为是。
他完全没有将天下百姓的死活放在眼里,这就使得 他最终陷入绝境之中,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这一切都是杨广咎由自取。
过去的事情马展也无法改变,他如今能做的,就是稳扎稳打,唯有保证大隋稳固,再对外扩张,才是真正的发展。
若是牺牲大隋内部的安定,就算疆域再怎么辽阔,也无济于事。
恐怕会和历史上的蒙古帝国一般,飞快的崛起,又突然的陨落。
马展能够感受到众人的疑惑,所以他并未遮遮掩掩,在短暂捋清思绪之后,他便是开口说道:
“你们可知道,这汪洋大海之上有什么?”
众人疑惑的摇了摇头。
在这个时代,大多数人对天下的了解都是天圆地方。
他们并不知道天地之辽阔,也完全无法想象,在遥远的海对面,竟然还有一块辽阔无比的大陆。
就这样,马展缓缓说道:
“如今大隋的疆域已经很广阔了,想要从关中之地前往镇西都护府,哪怕昼夜兼程,也需要耗费数月之久,路途何其艰难?
可若是我大隋沿海路而行,那必然轻松许多。虽然在这海洋上,有着风浪以及诸多危险,但相较于陆地也有着自己的优势。
而最重要的一点,你们可知这海的对岸是什么?
我等在此望去辽阔无际,但并不代表那里就是一片汪洋。
本王想要派人去探索新的世界,或许我大隋未来的发展便在于此。不论结果如何,总要尝试一番。”
马展笃定的话语,直接震惊了众人,在此之前,他们从未想过这个问题,但马展此刻所言,却是颠覆了他们的认知。
要知道,以往他们都觉得,唯有自己脚下的这块土地,才是天下的中心。
可若是在海的对面,还有一块陆地,那又该如何是好?
若是大隋的疆域当真能够扩展到这等程度,席卷四海八荒,将会是何等盛况?
大隋的国力又将变得多强盛?
众人脸上不由得浮现期许之色。
现如今,他们都是大隋的一员,能够看到大隋变得越来越好,百姓生活越发美满,对于他们来说,本就是值得欣喜之事。
大丈夫在世,岂能庸庸碌碌度过此生?
他们也希望自己,能够为大隋开疆拓土,建功立业,哪怕他们没有马展这样的实力,也不代表他们甘于平庸。
毕竟这天下,没有一个人能够和马展相提并论了,他们可以做力所能及之事。
但在此刻,王伯当脸上忽然浮现犹豫之色,他试探性问道:
“若真如十二哥所言,在海的对岸还有一块辽阔的疆土,但是如今我大隋的疆域,已经足够广阔了。
以我大隋的人口,维持都有些勉强,如果继续对外扩张,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王伯当的担忧不无道理,随着大隋不断对外开疆扩土,他们的疆域早就达到了大隋原本疆域的数倍之多。
虽然大隋人口不少,哪怕经历之前的大乱,仍旧有四五千万人,可是相对于这广阔的面积,仍旧显得有些渺小。
在这个时候,如果大隋的疆域进一步扩张,利弊如何说得清楚?
而王伯当这样问,显然也是想要提醒马展,在这个时候千万要谨慎,切不可重蹈杨广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