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子指挥官严重不合格。
牟田口廉也这个家伙属于典型的志大才疏,他就没有指挥20万人作战的能力,脑子里的战术稀少,打到最后只有一个板载冲锋。
妄图利用士兵的血肉,抵挡远征军的炮火跟坦克。
至于手头上的坦克联队,几十辆97式坦克,全被他留在了城内,用于最后的临死一击。
从开战到现在,这批97式坦克几乎没有出动。
遭遇飞机轰炸损失十几辆。
几个师团长、参谋聚在一起,吵得不可开交。
一人一个想法,每人都有不同的决策。
固守所需的粮食、弹药严重不足。
伤员缺乏救治。
急需要补充药品。
“安静点!”
牟田口廉也拍了拍桌子。
他这个指挥官头都大了,吵下去能吵出方案吗,能改变战场的结局吗?
十几万人挤在拥挤的曼德勒,要水没水,要粮食没粮食,既没留预备队,又没打通后勤通道,全都成了瓮中之鳖。
还有那些坦克,本该用于机动作战,却藏着掖着,现在连启动的汽油都快没了。
指挥上的失误是大忌。
尤其是这种规模的大战,任何失误都可能成为突破口。
鬼子之中还有不少的狂热派,坚持玉碎,即便战斗到最后,也绝对要死守阵地。
一听到玉碎,牟田口廉也就头疼。
他年轻的时候也不缺乏玉碎的勇气。
自己还是个刚从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少尉,在满洲的冰天雪地里,也曾跟着老兵喊着“玉碎”的口号冲锋。
那时的他,眼里只有天皇的荣光,觉得战死沙场是军人最体面的归宿。
可随着年纪增长,随着位置越来越高,如今已经熬到了中将的职务,越发的升不起玉碎的想法了。
吃了多少苦才熬到中将,玉碎了值得吗?
在他眼里只剩下愚蠢和不值。
鬼子的高层军官大部分都很理智。
也知道玉碎口号不过是愚弄军民的一种手段。
忠诚于天皇是口号,个人利益才是根本啊。
让他在异国他乡选择玉碎,牟田口廉也做不到。
但不能说出来,更不能打击玉碎军官的火热。
还得靠着这群人抵抗,抵挡远征军的进攻呢。
现在三路大军已经层层包围,鬼子内部死伤超过三万人,大部分伤兵得不到救治,随时都可能咽气。
继续战斗下去,死亡的速度只会越来越快。
另一个战场,隶属于日军翡翠方面军指挥部,独立混成旅团跟三万殖民军打的火热。
远东舰队提供海上舰炮掩护,并出动几十架飞机配合。
饭田祥二郎已经岌岌可危了。
自顾不暇的时候,更无力关心前线的会战情况。
李峰下达了总攻的命令,二十多个师同时发起潮水般的攻势。
日军的狂热派如疯子一般。
有的光着膀子,双手拿着炸药反冲锋。
有的头上绑着绷带,用鲜血写着玉碎二字,抱着机枪扫射。
不怕死,
这群畜生一点也不怕死。
炮弹轮番射向城区。
炸开的断壁残垣,反倒成了日军巷战的依靠。
飞机呼啸而过,扔下密密麻麻的航弹,高爆炸弹的呼啸声一波接着一波。
爆炸的气浪更是席卷各个街道。
不少畜生被气浪卷起,冲飞到半空,又落在地面,像死狗一样一动不动。
“进攻,进攻,坚守阵地。”
鬼子军官扯着脖子大喊。
手上的指挥刀不断向前下达命令。
他们已经退无可退,只能依托城市坚守。
三方的进攻异常猛烈,火炮掩护中,几百辆坦克碾压过来,掩护步兵冲杀。
随后则是大量的冲锋枪扫射,跟日军顽固的守军厮杀成一团。
到了短兵相接的地步,冲锋枪、手榴弹就是最好的武器。
巴祖卡火箭筒、火焰喷射器,也是解决玉碎狂热的有效手段。
到了这时候,李峰反而是托管了,因为战场高度集中,就聚集在这片区域。
涉及到巷战,任何微操也没意义,唯有不断凶猛的进攻,还有强横的火力。
顺着房屋,顺着街道,一层层的清扫过去。
窗外传来一阵刺耳的防空警报声,紧接着,就是飞机引擎的轰鸣声。
牟田口廉也冲到了望口,只见数十架我方的轰炸机编队正从云层中俯冲下来,机翼下挂满了航弹,像一群黑压压的蝗虫。
足有200多架轰炸机组成的庞大轰炸集群,几乎覆盖了战场上的整个天空。
鬼子指挥官张大了嘴巴,不敢相信这种密度的轰炸。
他们每次出动轰炸,也就十几架轰炸机。
跟这个比起来,小孩子过家家一样。
“空袭!快进防空洞!”
大佐大喊着,拉着牟田口廉也就往指挥部后面的防空洞跑。
他们刚钻进防空洞,外面就传来了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大地剧烈地颤抖着,防空洞顶部的泥土不断往下掉,砸在头盔上发出砰砰的响声。
牟田口廉也紧紧贴着墙壁,双手抱着头,心脏像要跳出胸腔。他活了五十多年,经历过无数次战斗,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恐惧过。
他怕的不是死亡,而是怕自己还没享受够中将的权势和荣耀,就不明不白地死在异国他乡的防空洞里。
空袭持续了整整一个小时。
城市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应该说在废墟之上,再一次轰炸成了废墟。
参谋们正忙着从废墟里抢救电台和文件,不少士兵被埋在瓦砾下,只露出一只手或一只脚,惨叫声和呼喊声此起彼伏。
牟田口廉也的心沉到了谷底。
就在这时,一名侦察兵连滚带爬地跑过来,报告说:“中将阁下,我方阵地被突破了!敌人的坦克已经冲进城区了!”
“废物!一群废物!”
他拔出指挥刀,指着城区的方向,“传我的命令,所有部队立刻组织反击,就算是拼到最后一个人,也要把敌人赶出去!”
狂热派死的七七八八后。
剩下的鬼子可兴不起反击的力度了。
投降的规模再一次扩大,在绝望和战败面前,支援师团的年轻鬼子选择了批量投降。
整个战场仿佛被按下了静止。
鬼子纷纷举起白旗,最后一丝抵抗的意志,变成本能的恐惧。
部队也开始溃散,士兵们像没头的苍蝇一样四处乱跑。
完了,一切都完了。
足足七个师团的兵力,都将葬送在这场会战级别的战役之中。
日军投入兵力20万人,阵亡、伤亡、伤损6万人,剩下的14万人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