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的种子已经在秦淮如的心里种下,那这道火苗就有冒出来的时候,到那时可就是万劫不复的境地,易中海的心情再次紧绷起来。
决不能坐以待毙,可是四合院连续的出现人命案件,早就是派出所和街道办的重点监视对象,以易中海现在的情况,绝没有动歪心思的机会。
何况往日的秦淮如跟自己还有点情分在,要是跟贾东旭那样处理,易中海也下不去这种手,看来这事还得以柔克刚,慢慢的处理才行。
隔天易中海就找上了钳工车间主任胡国华,以贾东旭师傅的名义跟厂里催促赔偿款的下达。
“易师傅,你放心,这该出的钱绝不会少,也请你回去多给东旭媳妇说说,让她别着急。”
“不是我着急,关键是我徒弟遗孀一家的日子不好过,现在又没有了经济收入,连吃饭都成了问题,还请胡主任想想办法,早点把这事给落实了吧。”
胡国华叹了口气,他何尝不想早点解决这个问题,只是他自己都因为这事受了处分,哪里还有资格去提什么建议,只是看着易中海焦急的样子,还是主动给他指了条明路。
“老易啊,不是我不帮忙,主要是我现在的情况你也知道,你来找我的话,还不如去上面反应呢。”
胡国华指了指领导办公楼的方向,把事情给挑明了,易中海心领神会,只能把思路调转了方向。
其实这事并不是厂长李怀德卡着没办,而是在副厂长廖亦凡那里出了问题。
是杨为民的家属找上了廖亦凡,用杨厂长在时的一些隐秘做交易,让他故意拖一拖厂里处理案件的进度,好为杨为民寻找弥补的机会,只不过现在尘埃落定,这种拖延也变得毫无意义。
结果等易中海鼓足勇气,找上廖副厂长的办公室时,三句话没说完就被怼了出去。
“廖副厂长,要不您再考虑考虑?”
“这是你该操心的事?一个被处分的临时工,不好好在车间里干活,跑到这里干什么?来人,把这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家伙叉出去。”
“……”
易中海满脸的窘色,恨不得原地脚指头抠出一个三室一厅出来。
偏偏以他现在的身份,还不能出声反驳,要是换成以前还是八级工时,哪怕是厂领导也不敢随意的过分指责。
就在老易不知所措时,一个厚实的身影从门口闪现进来。
“呦,老易,你咋来廖副厂长办公室了?”
“我,我来找领导问点事。”
来人正是二大爷刘海中,这老小子跟着王二宝几人,已经彻底混成了廖亦凡的嫡系人马,经常出入这间副厂长办公室。
这主要是由于老杨头突然被枪毙,在争夺厂长岗位时又落了下风,现在廖亦凡实在没有可用之人,这才破格给刘海中提了干。
“老刘,这人你认识吧,那他说的事情你去处理下。”
“啥事啊?”
“啥事你不会问啊,这种鸡毛蒜皮的事情还来烦我,都给我出去。”
“啊,是,是,我马上去处理。”
廖副厂长的心情明显不美丽,刘海中赶紧脚底抹油,推着老易就出了办公室的大门。
玛德,大清早的就没有好事情。
因为易中海的缘故,还让自己挨了顿训斥,简直是倒了血霉,刘海中的鼻子都歪到了天上。
“那个,老刘,你看我的事情?”
“啊呸,在院里你叫‘老刘’,我不跟你争理,可这是轧钢厂,公家的办公场所,该怎么称呼,心里没点数。”
“额,额,是刘干事。”
“这还差不多,以后注意点规矩。”
一连好几分钟,易中海被训的跟三孙子似的,刘海中这才开始询问起具体的事情,老易赶紧把事情又给说了一遍。
其实这事并不复杂,只要廖副厂长这里跟厂办打声招呼,把之前的说辞撤销了就行。
刘海中在听了之后,心里也有了谱。
“刘干事,咱们都是一个院的邻居,淮如家的情况你也知道,一连失去了两口人,家里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还请刘干事大人大量,赶紧把补偿给批了吧。”
“好说,好说,早这么解释不就完了。”
“多谢刘干事。”
“不着急说谢谢,就是不知道以后在四合院里,我这二大爷的话好使不好使。”
“好使,绝对好使。”
易中海违心的应承着,这才让刘海中答应把事情给办了。
500块钱的现金,一个随时顶岗的工位,这是轧钢厂给出的全部补偿,等秦淮如拿到这一切后,心里的急切心情才变得缓和起来。
甚至还有一丝丝的窃喜。
没了贾张氏和贾东旭,这下对于秦淮如来说,也许是新的开始。
以前她是贾家的人,从结婚开始,她就在为贾家活着,而现在她可以为自己选择一条出路。
从这个角度来说,贾东旭的意外死亡,并不是那么的不能接受,秦淮如看向易中海的眼神也变得缓和起来。
“这事就算到此结束,以后我代替东旭向你行师徒的情分,还望一大爷不要嫌弃我笨手笨脚就行了。”
“这个好说,等进厂后,我把该教的都教给你。”
“那多谢一大爷了。”
“呵呵,不碍事,最近家里有什么困难不?我有两天没见到棒梗了。”
“不知道在哪疯呢,自从东旭出了事,家里再也没人制得住这小子,天天在外面瞎跑疯玩。”
想起自己不省心的儿子,秦淮如心里又犯了难。
在学校不学习,还到处惹事生非的捣乱,因为劳改的原因,现在再去找学校,也没有地方愿意收他,秦淮如只能任由棒梗随便乱窜,只要没受害者找上门,那就算是祖上积德了。
总算是把秦淮如的事给安抚下来,易中海不由的放松了下来,看着一袭白衣的佳人,那份久违的情愫再次萌生。
那还是十几年前的事情,那时的易中海年轻有为、意气风发,是厂里有名的技术能手,被选出来做下乡技术扶持的先进代表。
那是秦淮如的十八岁,与易中海的初次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