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光网中的光点越来越多,星汇林的共生广场旁,特意开辟出了一片“文明初遇区”。齿轮族的工匠们连夜赶制了数十个能自动播放各族语言的符文牌,插在广场入口;沧澜族族人引来了星尘海的支流,在初遇区旁汇成了一汪浅池,池水里漂浮着会发光的记忆泡泡,泡泡里装着各族在星汇林生活的日常画面;绒羽族的孩子们则把晒干的记忆绒球串成风铃,挂在初遇区的藤蔓架上,风一吹,绒球碰撞出轻柔的声响,还会投影出星汇林的全景图。
这天清晨,第一波顺着光网赶来的新文明——“光植族”抵达了。他们的飞船像一朵巨大的透明蒲公英,船身裹着一层能随星光变色的薄膜,走下来的族人皮肤泛着淡绿色,指尖能轻轻催开身边的小花,手里捧着装着“光籽”的水晶瓶。“我们的母星能量耗尽,只能带着光籽在宇宙中漂流,光籽能感知善意,是它带着我们找到这里的。”光植族族长捧着水晶瓶,语气里满是希冀。
林小满刚接过水晶瓶,记忆鱼树就再次震颤,树干水纹中浮现出光植族用指尖护住光籽、在荒芜星域艰难前行的画面。迁徙族长老立刻上前,笑着说:“光籽喜温喜光,星汇林的向阳坡再合适不过,我们还能把岩生族星岩花的养分与光籽融合,让它长得更旺。”话音刚落,光植族族长指尖的淡绿光晕就亮了几分,他轻轻捏起一粒光籽,撒向向阳坡,光籽落地的瞬间,就冒出了嫩绿色的芽,芽尖还沾着星岩花的淡紫色花粉。
没过多久,“声鸣族”也循着光网和记忆绒球的声响赶来。他们没有实体飞船,而是乘着由声波凝聚成的“声浪船”,族人说话时会发出悦耳的共鸣音,手里拿着能记录声音的“声贝”。“我们能听懂所有文明的声音,也能把声音转化成能量,之前在光网中听到星汇林的歌声,就知道这里是归宿。”声鸣族长老递出一枚声贝,林小满接过一听,里面竟清晰记录着之前各族围在记忆鱼树下唱歌的声响。
声鸣族很快融入了星汇林:他们帮绒羽族改良了记忆绒球,让绒球不仅能投影,还能重复播放各族的故事;帮齿轮族优化了符文动力,用声波能量让符文运转更顺畅;还在忆河旁搭建了“声韵台”,每天傍晚,声鸣族族人就站在台上,将各族的笑声、植物生长的声响、星尘海的浪声编成歌谣,歌声顺着光网飘向宇宙,成了更清晰的“邀请函”。
这天午后,林小满和各族长老正在共生广场商量“文明共生手册”的编写,岩生族长老突然指着星汇林深处喊道:“快看!星岩花和光籽融合出新品种了!”大家立刻赶去向阳坡,只见原本淡紫色的星岩花,花瓣边缘多了一圈光籽的嫩绿色,花芯里还能发出声鸣族歌谣的轻响,风吹过时,花朵晃动,既会释放星岩花的养分,又能散发光籽的暖光,连旁边的记忆鱼树,叶片上都多了一圈声鸣族的声波纹路。
“这就是真正的共生啊!”赫拉克拿起一片融合了多种纹路的叶片,叶片在掌心震颤,传递着各族文明的温暖。林小满笑着点头,从口袋里掏出之前赫拉克递给她的那片最初的融合叶片,与新叶片放在一起,两片叶片的纹路竟完美契合,发出了淡淡的金光。
当晚,各族族人又一次围在记忆鱼树下,声鸣族唱起新编的歌谣,光植族用指尖催开了满坡的融合花,岩生族和迁徙族一起给光籽浇水,齿轮族和沧澜族则在光网边缘加装了“能量灯”,让远处的漂流文明能更快找到方向。林小满看着眼前的画面,将“文明共生手册”的第一页内容念了出来:“星汇林的共生,是植物与植物的相融,是文明与文明的相依,是每一颗寻找归宿的心,都能被接住的温暖。”
话音刚落,记忆鱼树顶端又结出了一颗新的文明之果,这颗果实比之前更大,色彩更丰富,里面清晰映着光植族、声鸣族与各族相处的画面。林小满知道,随着更多文明的到来,星汇林的故事还会继续,而这份跨越宇宙的共生温暖,会像忆河的水、记忆鱼树的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