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箭弹落点并不确定,贾钰也没有想着能够打到城墙上,能够打的就打,打不到就算了,不过这也让城市里面一阵恐慌,不知道下一刻炮弹会不会落到自己的头上。
贾钰让大军包围了暹罗之后不到一个时辰,沈海带着舰队到了,巨大的战船驶过河面,最后停留在河道中央。
“爵爷!”
沈海立刻上岸见贾钰。
“好,到了就好,不能耽搁了,让士兵登陆,合兵一处,然后立刻开炮,轰击城墙,给进攻部队打开一个缺口。”
贾钰看着城墙说道。
“好,我立刻准备。”
沈海说完,立刻跑到了战舰上面。
很快,登陆船在河岸上,放下了一万五千士兵,由贾钰统一指挥。
在完成了兵力部署之后,战舰,炮船,登陆船,运粮船上的炮口全部瞄准了暹罗首都。
“开炮!”
贾钰看了看时间,让士兵立刻发信号。
“咚咚咚!”
三声鼓声传遍了整个战场。
随后,水师的炮开始了轰鸣,炮弹宛如雨点一样砸到了城墙上和城里面。
暹罗士兵完全被这样的打击打懵了,连最基本的躲避都做不出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炮弹把城墙打的千疮百孔,最后坍塌,烟尘四起。
而舰炮调转角度,轰炸另一面城墙,上面的士兵也被炸的血肉横飞,最后那面墙也完全坍塌了。
随后,炮火开始延伸,而步兵也在这个时候冲出了战壕,向着暹罗首都冲了过去。
而此时的暹罗士兵被压制的根本抬不起头来,更别说防御了。
至于城墙上面的暹罗士兵,早就被埋在砖石下面了。
大乾士兵也是冲到了城市里面,而沈海立刻命令停止炮击,上面的士兵立刻把红色的旗子降下来,各船立刻停止炮击。
冲到城市里面的大乾士兵开始和暹罗士兵交战,而使用栓动式步枪和火枪的士兵完全压制了还在拿着大刀长矛的暹罗士兵。
战争的结局从大乾士兵冲到城市里面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了,暹罗武器和人数差大乾军队太多了。
一直到了下午,战斗结束了,这里被大乾军队拿了下来。
大乾士兵控制了城市,暹罗王从密道跑了,不知所踪,安南王则是没有跑了,被士兵活捉了。
贾钰也没有对他做什么,只是让人把他关押起来,等着圣旨过来,不过他大概率活不成了,因为南安王死在了他的手里,不管怎么说,他不能活。
知道这件事情的人不会超过十个,除了绣衣卫之外,剩下的就是贾钰和林如海等人,刘畅信任这些人,不可能下手灭口,但是安南王就不一样了。
随后,贾钰让部队休息一天,现在还没有完成任务,要是暹罗王还没有跑,那么就可以逼暹罗王下令,让暹罗前线的士兵投降,现在看来不行了,不过也没有什么大问题了,两面夹击,消灭了他们。
随后,贾钰看着地图,确定好路线,明天就出发。
当天晚上,贾钰履行了承诺,把大量的牲口宰杀,让士兵们好好的吃了一顿。
第二天中午,大军出发,这里的事情交给了水师处理,只要把前线的事情弄完,暹罗就是大乾的领土了。
而在前线的暹罗大军完全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偷家了,还在和前面和大乾军队对峙。
三天之后,大军抵达了暹罗防线后面,暹罗军队依然没有察觉。
贾钰让人去通知前面的大军,半个时辰之后开始炮击,打五轮,两边同时开始进攻。
半个时辰之后,贾钰听到了前面传来的爆炸声,无数的炮弹落到了营寨上面,直接把营寨里面的树干都被掀飞了,而里面的暹罗士兵慌慌张张的找地方躲避,已经完全没有了章法。
不过贾钰知道,这里的防御并不强,这样的营寨还有四个,需要一个个拔掉。
“杀!”
五轮炮轰结束之后,震天动地的喊杀声响彻天地,暹罗士兵刚刚抬起头,就听到了喊杀声,两边加起来八万大乾军队向着暹罗防线冲了过去。
刚刚的炮击已经摧毁了大量的防御工事和火炮之类的,现在面对两路围攻,暹罗士兵根本组织不了有效的防御,开始四处乱窜。
大乾军队冲到里面,只顾着在里面抓俘虏。
一个时辰之后,战斗结束,这里被大乾军队拿下了。
“爵爷,有圣旨,绣衣卫也过来了。”
贾钰刚刚指挥军队准备前往下一个地方,就被周福叫住了。
贾钰只好去前面去接旨。
而贾钰也猜到了圣旨的内容,让他把安南王抓住。
圣旨的内容跟贾钰猜的差不多,刘畅没有责怪贾钰,而是骂安南王,并让贾钰就算是追到天涯海角也得把安南王抓回来。
“你们去暹罗首都,拿着我的令牌,安南王已经被我抓住了,你们提走就可以,想要那边的士兵帮忙也行。”
贾钰接旨之后,对着绣衣卫的一个百户说道。
“好辛苦爵爷了,我们立刻出发。”
绣衣卫百户接回令牌,带着绣衣卫去了暹罗,恐怕这一次绣衣卫带回去的就只有安南王的头了。
随后,贾钰让士兵立刻出发,去下一个营寨。
这个营寨十分的庞大,建造的也十分坚固,里面有三万人据守,火炮等也是十分的充足。
而且这个地方居高临下,易守难攻,周围的树木都被砍光了,上去之后一点掩护都没有,完全就是活靶子。
贾钰让士兵开了几炮,但是效果不大,虽然强攻可以拿下,但是贾钰不想让士兵白白送死。
贾钰决定先把这里看起来,不打他,就把他围在这里,围上几个月,暹罗首都已经被拿下了,这里得不到粮草补给,饿死他们。
随后,贾钰让两万人看着这边,不打也不要撤退,就是上面有人出来,就打死,别管是干什么的。
交代完之后,贾钰率领军队去把其余的几个营寨拿下,之后去把暹罗其余的地方拿下,之后在南下,一口气打到马六甲海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