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网红苏眉山

耕文轩主人

首页 >> 大宋网红苏眉山 >> 大宋网红苏眉山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江山美色 调教太平洋 唐砖 抗战之红色警戒 汉阙 1908远东狂人 三国之袁氏天下 游戏民国 谍影 退下,让朕来 
大宋网红苏眉山 耕文轩主人 - 大宋网红苏眉山全文阅读 - 大宋网红苏眉山txt下载 - 大宋网红苏眉山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7章 他乡遇故知的“苏轼版本”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京师的十方静因院里,大觉禅师怀琏取出所藏至宝——唐阎立本的水官画以及遗着赠予苏老泉。

苏洵兴余,作了一首后来成为其代表作之一的《题阎立本画水官》诗,专门回赠了怀琏。作完后,又特命苏轼也依韵和了一首,不难看出苏老泉在教育子女方面言传身教的高明之处。

在京师赁房住下后,闲暇之余,苏轼忙给远在家乡眉山的好友杨济甫去信叙述了近况。

杨济甫,作为苏轼老家的一位布衣百姓,之所以在此处特意提及,那是因为在今后苏轼的落难生涯中,此人还要数次出场——老杨是苏轼一生中共患难的为数不多的布衣之交。

在京师的这段时间,苏轼业余时间还经营了一个小小的园子叫南园。

后来,苏轼去了凤翔任职,苏辙与父亲和一个叫黎錞的渠江(今四川广安市肖溪乡王家坪)人住邻居。黎錞,字希声,两个儿子按当时的习俗,分别起名叫黎俦、黎侁,名字起得还是挺讲究。

闲暇下来时,在苏老泉的策划下,父子三人把自江陵陆行至京师途中所作的诗赋五十二篇,编纂成册,名为《南行后集》。

由于苏轼去了外地,该集子的引(为避祖讳,不能叫序)就只好让苏辙捉刀了。今天,我们已不能够评论苏辙的“引”水平高低与否,主要是小苏的这篇引文早就佚而不存了。

八月十七,朝廷特派翰林学士吴奎、龙图阁直学士杨畋、权御史中丞王畴、知制诰王安石在密阁考试制科,吴奎向仁宗报送本次“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考试中王介、苏轼、苏辙的各六篇论合格。

如今再读这六篇论,尽管里面充斥的全是“君子小人”、“仁义道德”、“孔孟之道”一类的软知识(纷然诵说古今),但这也是古代士子对付科举考试的不得不做的基本功。

八天后,宋仁宗亲御崇政殿主持考试。

考官分别为:胡宿(字武平,胡宗愈乃其侄)、范镇(字景仁)、司马光(字君实)、蔡襄(字君谟),闻其名都是北宋的大腕。

苏轼在殿试中进了《策》,答了《策问》,进《中庸论》等二十五篇文章。

这些论大都是按当时的主流观点评论一些历史人物的,里面会难免掺杂一些封建社会的道德标准。殊不知,苏轼几百年后也成了天下知识分子竞相品评的对象,也与想当年自己品评的圣人们站到了一样的人生高度。

皇榜放出,苏轼得御试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第三等,从原有的从九品(副县级主簙)升级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厅事(正八品)。

苏辙得第四等,除商州军事推官。对于这件事,恩师欧阳修在给门生焦千之的信中说:“苏轼昆仲,连名并中,盛事!盛事!”

皇榜发布后,苏轼连忙恭恭敬敬地给这些个考官们上了两份谢表。

苏轼在谢表中异常自谦道:我敢用我之微躯,自今日开始为国家效命,至于别的,我以菲劣之才深感羞愧而不知如何裁决。又说道,我才虽不及,侥幸得到宽容。我不是心怀官位和待遇之荣耀,私底下窃喜的无非是遇到了愿意原谅自己的人。

古人的这些谦虚之道,在今天看来似乎有些虚伪了。但在当时,苏轼这位小同志不这样从俗定然也是说不过去的。

寓居京师时,苏轼曾去拜访过一位据说很着名的小儿科医师——张荆筐,在张医师处听说了一件奇事:

话说河北大饥,有一对夫妇由于不能养活襁褓中的儿子,遂弃于道旁的空冢中。荒年过后夫妻俩又路经此冢,想去收拾儿子的骨殖。令人震惊的是,发现自己的儿子还活着,弃子看见父母便爬过来欲要投怀送抱。

再看冢中空无一物,只有一处孔洞很光滑,好像常有蛇鼠出入。于是,便抱其子求助于京师的小儿科医师张荆筐。张荆筐说,这是一只千年不吃食物且能冬眠的千年蛤蟆在给你儿子发功。按理不用用药,假如此子任凭他不吃食物,亦不娶妻,长大后必定得道。张荆筐先生对苏轼说这件事是嘉佑六年(1061),有苏轼当时作的记文为证。

人道,苏轼同志的“一食一笑皆有所记”,厉害之处,我们在此算是领教了!

紧接着,苏轼的签书凤翔府判官告下。职务为:将仕郎、守大理寺评事、签书凤翔府节度判官厅公事。随即又有任命下来:追封苏母程氏为武阳县君。

关于这种封建时代提倡孝行的做法,我认为还是有一定的进步意义的,至少能让官员获得一种精神上被认可的所谓“获得感”。

父亲苏老泉此时则与一位叫李育(字仲蒙)的缑氏县(今河南偃师市南三十四里缑氏镇)人打得火热,常一起交游。

苏轼离京赴凤翔任之前,先作别了好友陆诜。

陆诜,字介夫,余杭人,进士及第后,除知延州(今陕西延安市。北宋初期隶属陕西路,熙宁五年分陕西路为永兴军路、秦凤路,延州隶属永兴军路)。入观,以龙图阁直学士知成都,后为了蜀地百姓而反对青苗法。从这一角度来讲,陆诜的履历与苏轼基本上大同小异,因此能够成为朋友。

离京之前,苏轼专程到父亲苏老泉的寓所向父亲大人辞了行。

同行出京者有马正卿,苏轼后称其“马髯”,马正卿后来成了与苏轼相交二十年的老朋友。苏轼贬黄时,老马正在黄州担任通判,辅佐知州、太守处理政务。他非常仰慕苏轼的文采和为人,看其生活一天比一天困顿,心急如焚。

于是,马正卿请求黄州太守徐君猷,将黄州东面的几十亩荒地拨给苏轼。这本是一块无用之地,徐太守很快就答应了。马正卿先是帮苏轼造了房子,由于房子是在大雪中竣工的,苏轼遂将其名为“雪堂”,并亲自写了匾额,还在雪堂的墙上画了一幅有森林、河流、渔夫的雪景壁画。

第二年开春,马正卿又找来了工人,疏浚了原来的水井,帮助苏轼开荒,种上了蔬菜和粮食作物,栽上了树。

从此,苏轼一家方才有了安身之所,暂时算是解决了衣食之忧。这是后话。

嘉佑六年(1061)冬月十九,苏轼与弟弟别于郑州的西城门,苏辙是自京师一路送行哥哥至此的。当苏轼回首张望时,“登高回首坡垅隔,但见乌帽出复没。苦寒念尔衣裘薄,独骑瘦马踏残月。”(《辛丑十一月十九日既与子由别于郑州西门之外马上赋诗一篇寄之》)弟弟苏辙的背影已被一望无际的坡垅所遮挡,仅能看到弟弟衣着单薄,头上戴的乌帽随着马匹的疾驰而忽隐忽现了。

后人许彦周从苏轼兄弟的感情角度出发,评论这一可泣鬼神的场景堪比《国风·邶风·燕燕》中描写妹子远嫁的场景: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苏轼赴任陕西路过渑池(今属河南)时,其弟苏辙难遣手足之情,写了首《 怀渑池寄子瞻兄》寄赠。苏轼当即做了首和诗《和子由渑池怀旧》回赠。

《和子由渑池怀旧》这首诗是一首极具哲理的名诗,表达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和往事旧迹的深情眷念。全诗动荡明快,意境恣逸,是苏轼七律中的哲意名篇。

其中的“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句,是苏轼依苏辙原作中提到的雪泥引发出人生之感。查慎行、冯应榴以为用禅语,清人王文诰已指出二人的谬误,说此语实为苏轼所做精警的譬喻。

故钱钟书《宋诗选注》指出:“雪泥鸿爪”,“后来变为成语”。纪昀也评此诗道:“前四句单行入律,唐人旧格;而意境恣逸,则东坡本色。”

路过长安时,苏轼拜访了翰林侍读学士、尚书礼部郎中、永兴军路安抚使兼知军府事刘敞(字原父),刘敞时任长安守,特意留苏轼痛饮了数日。

接着刘敞还带苏轼同游麟游县东的石林亭,参观了刘敞所收藏的唐苑中石。

刘翰林博学好古,多藏古器奇物,能识古文铭识。因此,他能够考知出三代制度与先儒所说的有不同之处,以至于后来苏轼之所以喜爱古器物大概率也是受到了刘敞的影响。

腊月十四,苏轼到达凤翔府签判任上,第二天就很快办完了交接手续。接着按惯例上了到任谢执政启,这也是当时的“官场规矩”。

宋时的凤翔府属陕西路秦凤路,辖十个县:天兴、岐山、扶风、周至、郿县、宝鸡、虢县、麟游、普润、好畤。苏轼所供职的签书凤翔节度判官厅,兼管田曹、兵曹、集曹、仓曹、金曹等五曹文书,内有衙署办公处,平时最为繁忙。尤其是要把从山上伐下来的木材编成竹木排,东下渭水、黄河外运,还有加强黄河的防务,火速运送粮草至陕甘宁边区等差事要做。

苏轼到任时,郑州荥阳人宋选(字子才)接替了崔峄出知凤翔府,宋知府对苏轼很是关照与厚待。

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至和三年(1056),苏轼从四川老家进京考进士经过凤翔府的官舍时,该官舍曾经破败得无法居住。自从当年八月太守宋公到任一个多月就组织修缮,使得驿站面貌一新,整洁清爽,不复当初模样。该工程五十多天完工,用了三万多个工,二十一万多材料,却没有惊动当地的百姓。宋公是那种不论走到哪里都能随遇而安、快乐做事的仁爱君子。苏轼对此公十分钦佩,后来还专门写下了《凤鸣驿记》,记录了宋公“不择居而安,安而喜从事者”之风范。

宋选有两个弟弟,名字也极具当时的特色:宋道和宋迪。儿子叫宋子房,字汉杰。苏轼后来与这父子叔侄四人皆有交往。有点社会阅历的人都知道,但凡与某人的舅舅或叔叔投缘,那么与他们的外甥或侄子就很容易沟通。

太原人王彭(字大年)其时为凤翔府监军,他是王全斌的曾孙,王凯的儿子。

王全斌宋初平蜀有军功,而王凯数次打败赵元昊,有边功。作为武将之后,王彭亦边功卓越,但上面却没有赏赐,王彭却不以为然,这一举动自然深得苏轼的钦佩。

王彭也特别喜爱苏轼的文章,一旦苏轼有新作写就,王彭则欢然拜读终日。苏轼刚开始并不懂佛理,王彭就给苏轼讲了很多他所知道的佛法大略。

俗话说,近朱者赤。以至于后来苏轼喜好佛书,也极有可能是受到了王彭的影响。

有趣的是,“他乡遇知己”的段子也绝非空穴来风。

苏轼到任后才知道,滁州全椒人张琥(后改名为张璪)为凤翔府户曹参军(专管户籍的州县属官),而胡允文(字执中)正出任凤翔府下辖天兴县的县令。

胡允文年轻时就曾师从过苏老泉,直到苏轼到了凤翔府,才第一次见到了胡允文本人。后来胡允文无故被罢黜,再到苏轼任徐州知州时,胡允文的小儿子又在徐州府任刑狱司掌书记,胡允文又跟随儿子来到徐州居住养老,与苏轼再次有了交集,两家可谓是成了家族的世交。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恰似寒光遇骄阳 福艳之都市后宫 官道之色戒 大奉打更人 大帝姬 无限之信仰诸天 修罗武神最新章节列表 田野花香 无限群芳谱 凤还朝,妖孽王爷请让道 万古不死,葬天,葬地,葬众生 全球高考 软妹子重生记 明末边军一小兵 慕爷的小祖宗可甜可飒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都市之神级选择系统 玄幻之我来到十亿年后 都市强化系统全领域制霸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大宁第一衙内 醉枕三界 刀笔吏 萌宠狂妃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风花醉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我的灵异笔记 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 女皇的男闺蜜 乱世军阀:帝国创造者 大宋必须浪 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我是无敌的大寨主 
最近更新三国:结拜关张,开局灭黄巾 一觉醒来我在龙椅上了 开局:从揍朱元璋开始 大宋网红苏眉山 天幕出现:皇帝怒喊欺天啦! 回到古代过日子 秦末之霸王再世 唐刀陌刀 草原铁骑,生化大军 大秦:签到天下,霸临大秦 大唐:公主逆天路 大秦:开局直接坑害刘邦! 清末崛起之第二次上帝之鞭 梦回春秋当大王 这是一条神奇的天幕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宋终:一拳镇关西 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 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 
大宋网红苏眉山 耕文轩主人 - 大宋网红苏眉山txt下载 - 大宋网红苏眉山最新章节 - 大宋网红苏眉山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