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时小椴

首页 >>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亿万盛宠只为你 高危职业 大夏第一假太监 铁十字 无敌天下 抗战之烽火 日月风华 乱世枭雄 明朝那些事儿 谍影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时小椴 -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全文阅读 -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txt下载 -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9章 配子月念四日(兽庐与兽绝)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兽庐位于归义坊西北角,自永徽年间开始,各国遣唐使跨越千山万水,不仅携来琳琅满目的瑰宝,队伍中还常常伴有各类奇珍异兽。永徽二年,吐火罗国的使者便曾献上一只巨鸟,其身姿巍峨,高达七尺,羽色深邃如夜空,足似骆驼稳健,振翅之间,日行三百里,能啖铁而无惧,被异邦称为“驼鸟”,其神异之姿,令人叹为观止。

而拂菻国之地,自武朝以降,每隔数年,便以猞猁狲为礼,献于唐宫,成为皇室成员共享的雅趣。这些来自远方的珍奇,除却少数有幸入主宫廷外,余者皆汇聚于兽庐之中。遵循三省之制,这兽庐算是隶属于内侍省,由宫中内宦专门悉心照料。

裴煊带着李稷一路往归义坊策蹇而去,只瞧进了坊路往西北,角落里有一座占地极广的院落,用夯土墙单独圈成一地,里面多是瓦舍错落,豢养不同的异兽,有狮子老虎大象鸵鸟,更有宫中于此豢养的狩猎细犬,长吻细腰,未及近前,已闻其吠声如雷,异常凶猛,瞬间惊扰了瓦舍内的宁静,引得内宦匆匆而出。

这位年迈的内侍,闻得裴煊之言,即刻引领二人步入那幽深的兽庐之中

“敢问兽绝此刻身在何处”裴煊轻声向那背影略显佝偻的老内侍询问。

“此刻时分,应是在照料那猞猁狲的兽舍中,说来也怪,近日庐内猞猁狲性情大变,暴戾之气四溢,偶有伤人之举。”老内宦边走边答,未曾回眸,话语中夹杂着对兽性的几分忧虑。

裴煊伴行于侧,缓缓向李稷细述这位兽绝。此人说医不是医,但也是医,只因此人从不医人,只医兽,是一名兽医坊的兽医,却凭一“绝”字,傲然跻身长安百绝榜之列。长安城内见过此人的次数屈指可数,只知道此人是栗特血统,医兽之术超群,于禽兽间游刃有余,在兽医坊更是整日与禽兽为伍,精通多种飞禽走兽的习性。

此人曾为巡疗司麒麟台训练出可以传递消息的鹧鸪,为长安牙绝训练出了可以替人拔牙的爪哇国鹦鹉,而最有名气的就是他驯养的八头猞猁狲。

此兽是从拂菻国(东罗马帝国)运送到大唐而来,在唐国十分罕见,不过猞猁狲对于腐肉气味十分敏感,就连朱雀大街水沟里的死耗子都能发现。

随着内宦步入最深处的瓦舍,眼前豁然开朗,木栏围起的兽舍内,一群雄壮的猞猁狲或静卧或嬉戏,有黄毛黑斑的,硕大黑鼻孔随着呼吸轻颤,琥珀色的眼眸如同猫眼般闪烁着几缕凶光,紧盯着突如其来的两人。

几头猞猁狲在舍内追逐嬉戏,身姿矫健,未见丝毫赘肉,速度之快,令人咋舌,李稷只觉眼前一花,它们已窜入树丛,无影无踪

裴煊的目光在兽舍中环顾,总算在一只狞猫身旁发现了兽绝普松。李稷不由得皱起眉头,仔细打量眼前这位兽医。

普松年约三十岁,高鼻深目,下颌瘦削,一圈浓密的络腮胡如同硬鬃,为此人平添了几分粗犷之气。加之头顶白尖毡帽,身形更显得挺拔,恍若九尺男儿,威严自生。

他仅仅是看了一眼裴煊与李稷,依旧自顾自地搅拌着狞猫的食料,对两人不理不睬。

年迈的内宦脸上露出几分尴尬,连忙为裴煊解释起来:“上官勿怪,普松此人性情向来如此,对于诸多外朝行署官员向来都不假以辞色。”

裴煊只能硬着头皮向普松说出了请求动用兽庐内八只猞猁狲寻找贼踪的请求,普松这才抬眼看向了两人,冷冷地说:“你这裴姓小子,是在跟我说笑?”

裴煊摆正脸色:“这是眼下我们能想到的唯一办法了!”

“你要知道长安城有多大,就算这八只猞猁狲嗅觉敏锐超群,可长安城内胡汉杂居百万众,一百零八坊纵横如棋盘,莫说一月,便是一年,也找不到,何况气味这种东西,随天时而变,你们的办法根本就行不通!”

李稷连忙插嘴:“若不是整个长安城,而是只针对单独一坊呢!”

听着李稷的话,普松犹豫起来,思忖片刻:“这八只猞猁狲皆是我精心培育,若是放到一坊之内,不出半日,定能查到你们要寻找的东西!”

“如此,还请帮忙,通融一下!”裴煊冲着普松抱拳。

普松却冷笑起来:“今日下午梁王在城中设宴,点名要宴请扶桑遣唐使阿倍仲麻吕,特意派人来说,要这八只猞猁前去表演,世人皆知梁王爱猫成痴,猞猁与猫同源,深得梁王宠爱,此事若是出现差池,梁王定会怪罪,所以……兽庐之责所在,怕是难以从命!”

李稷心念电转,察觉其中蹊跷:“梁王观赏猞猁,何须选在今日?此等巧合,未免太过牵强!”他心中暗忖,前脚刚踏出懿德寺麒麟台,意欲借猞猁之力追踪盗贼,后脚梁王便差人索猞猁入府,世间安得双全法,怎会有如此精准的“巧合”!

裴煊洞悉了李稷言外之意,心中明镜高悬,可这巡疗司麒麟台,乃是他掌控的司所,称得上如臂使指,若梁王暗植棋子,岂能逃过自己的洞察?而此刻,若失去猞猁之助,阎六等济善道余孽,将如游鱼归海,踪迹难觅,线索尽断。

他一咬牙从怀里掏出了圣人亲赐的金牌,亮在了普松的眼前:“此乃圣人亲赐金牌,特许我行事便宜之权,今日这八只猞猁狲,我裴煊调定了!”

普松眼神微眯,似有深意:“裴司令此举,恐扰梁王清欢,不虑其怒?”

裴煊现在哪里还顾得上梁王,自菖蒲之死,他与梁王间已筑高墙。今为长安安宁,即便是与梁王正面交锋,乃至生死相搏,他亦将义无反顾,不惧一切。

圣命难违,金牌之下,八猞猁调动无阻。普松亲点兽庐八杰,各牵猞猁引绳,听命于裴煊。李稷紧随其后,二人疾步向崇化坊进发,沿途通知了各坊卫生僚,让宴安带着人马赶过来,一干狩虎卫佯装做各坊的商贩,分别跟随一只猞猁与驯兽人入坊,而每一队狩虎卫手上都有沾染坛尸气味的布帛,由带着尉斗的司医亲自让这猞猁嗅这上面腐烂的尸味。

驯兽人轻抚猞猁,令其铭记此味,只见猞猁琥珀瞳仁骤亮,双耳如剑,獠牙毕露,对腐尸之气反应之强烈,令人咋舌。

裴煊一声令下,八支精锐如离弦之箭,分散于长安各坊。猞猁领路,驯兽人相随,狩虎卫伪装其后,悄然潜入。坊间街道上,民众惊叹于猞猁威猛,纷纷驻足,以为又是祈天大典前夕,哪家酒肆的别出心裁之举,殊不知,一场无声的追捕已悄然拉开序幕。

裴煊静守卫生僚僚楼,运筹帷幄,坊间一旦风起线索之澜,长幡便于僚楼之巅挂起,指引他麾下精锐,疾驰响应。而李稷则带着叁爷叁壹肆,朝着最远的丰乐坊而去。

这一坊是这次搜索范围内最后一个,因为其毗邻朱雀大街,嫌疑反而是最小的。

叁壹肆要远比其他猞猁更加敏锐,几乎是带着李稷放足猛跑。每一次跨越街角,都会停下来仔细闻着周遭的气味,然而坊内气息纷繁复杂,酒香、食香、市井烟火交织成一张无形之网,加之暗渠污浊、马粪之腥、脂粉之香,层层阻碍,让猞猁的辨别难上加难。

按理说成百的巫蛊坛尸堆放在一起,所产生的腐臭味道,哪怕是瓮坛口用河泥跟木塞封死,也会因为量变产生质变,若叁壹肆铭记此味,定能如鹰击长空,一击即中。然此刻,它的迟疑渐增,仿佛迷失于这气息交错的迷宫里。

李稷紧随叁爷身后,穿梭于丰乐坊的曲折巷弄,只见叁爷喘息间显露出疲惫之态,只能勉强支撑着步伐,直至一处十字路口前驻足。它昂首细嗅,大喘着粗气,发出阵阵呜咽,随即焦躁地原地踏步,前爪猛刨尘土,旋即瘫倒在了地上。

李稷望着这一幕,心中五味杂陈,知是猞猁已达极限。目光环顾四周,见是附近便是坊内的大开业寺,寺庙内钟声悠扬,塔影婆娑,寺外香火鼎盛,人流不息。他转身来到寺门口,朝着寺门前的小沙弥处讨来一碗清泉,放在了叁爷面前,见其咕咚饮水,心中稍安。

李稷抬头看了看日头,虽然风是冷的,但这么沿街窜巷的跑,终归是累得出汗,里面的汗水先是被汗水打透,冷风一吹又是冰冷渗人,身上早已经湿腻得难受。

他此时恨不得打自己一巴掌,利用猞猁去查坛尸的想法是好的,可实际操作起来不见得是容易,长安城实在太大了,就算锁定了那伙贼子逃跑转移地范围不会很远,但一坊一坊的这么查下去,还是太笨。

他瞧着累得趴在地上的叁爷,蹲下身子,伸手搂住它脖子,温言安抚:“叁爷,此番若成,定让你畅享十只鸡腿的盛宴。”他摸了摸叁爷的脑袋,从怀中取出一块腊肉,细细撕下,喂食给叁爷,歇息不到片刻,重新起来一人一猞猁,继续朝着丰乐坊搜下去。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上门女婿都市至尊 女主黑化:男神,请出刀 混沌狂尊 带着物资穿到年代搞事业 高岭之花不近女色,背地日日暗撩 亡命枭徒 霄渊剑 太古玄荒录三部曲之一荣耀传奇 大民富商苏半城 风水特卫局 深海世纪 仅此一月功成 邪王盛宠 ,庶女狂妃 娇软雌主太甜,众兽夫圈养上瘾 北胤前传 总裁的三嫁新娘 我能提取熟练度 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 强爱之独占娇妻 末世纵横之桃色悍女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 妃本佳人 汉逆之吕布新传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风云朝堂 偷听女主吃瓜,竟躺成千古仁帝? 麾下一万大宗师,赵高汗流浃背了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三国之重振北疆 重生之成为现代女神 逍遥侯内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大唐岭南王 古今中外奇案录 回到明末做枭雄 世子请叛逆 迷踪谍影 
最近更新大宋:开局金军围城,宰相辞职 幸福生活从穿越开始 不良人之大唐麒麟侯 平推三国,没人比我更快 边军悍卒:开局被女将军盯上了 史上第一祸害 状元一心打猎,皇帝三顾茅庐 秦世风云录 我在古代当镇令 穿越饥寒小破屋,系统非让我振兴宗门 暖房丫环,建社团当大佬 重生六9:倒爷翻身路 穿越成献帝,我为大汉再续三百年 一世豪权,一世月明 乱世红颜之凤临三国 军户庶子,我靠征召定鼎天下 大秦海晏:嬴傒复辟记 边关兵王:从领娶罪女开始崛起 穿越成淫贼,开局征服高傲公主 水浒杀好汉就变强:从宰宋江开始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时小椴 -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txt下载 -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最新章节 -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