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南方有嘉年华

首页 >>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江山美色 调教女王 马前卒 调教太平洋 亿万盛宠只为你 贞观憨婿 青鸾乱 北朝求生实录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澳洲风云1876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南方有嘉年华 -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全文阅读 -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txt下载 -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83章 海边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江北,盐城县临海之地。

海边并无波涛汹涌。

盐城这一片是冲积的滩涂地,海水都是浅黄色,没一点蓝海的样子。

整个盐城县后来改市,几万平方公里,基本上都是宋之后黄河改道冲积出来的。

原本是地广人稀之处。

但今日格外不同。

过千官兵,衙役,吏员,簇拥着盐法道林如海在中间位置。

临海泥地上,跪着数十个被反绑的人犯。

这些犯人,也是身着绫罗,一看就是非富即贵。

四周黑压压的都是人群,足有过万人之多。

这些人,都是粗手大脚,满脸风霜。

此时他们的眼中都是惊疑之色,不知道官府和林大人所为何来,眼前的这大场面,又是何原故。

要知道,此时的盐城可谓真正的地广人稀。

所来之人,多半就是靠海吃饭的盐农。

种地的人很少。

主要原因也是因为良田太少。

几百年光阴过去,临河地方还有不少沼泽滩涂,不能耕作,但可以煮盐。

引海水进入一个个水塘。

然后用大锅熬煮。

盐城,淮安,扬州,形成了一个大型的产盐产业链。

明之后,特别是清中后期,清廷两大财政来源,一是淮扬之盐,二是云贵之铜。

都是稳定的财政来源。

一直到后来英国人赫德替大清梳理海关,关税大增,盖过了盐和铜的收入为止。

但哪怕到民国时期,淮扬的盐场收入一年几百万元,仍然是不可轻视的重要财源之一。

得到一战过后,校长北伐之前,这十几年民国的民族工商业因为帝国主义自己打起来放松了管制而有了大发展的机会。

加上此后的黄金十年,英美资本扶持江浙资本,本土工商业大幅度发展……

盐业的那几百万,才渐渐变得不那么重要。

但无论如何,盐业仍是重要产业。

毕竟人不能不吃盐。

长时间没有盐分摄入,人会变得虚弱,直到死去。

哪怕动物都知道找盐吃,岩羊上山,一为躲避天敌,二为舔食山壁上的盐份。

很多人忽略了林如海官职的重要性。

其实,真的很重要。

兰台寺大夫,应是三品加衔。

本职是四品巡盐御史,也就是盐法道。

明,清都是盐道,转运使等官主持淮扬盐业。

这是天下诸道台职份中最重要的一个,没有之一。

林如海能在这个职位上一坐十几年,其被倚重之处可想而知。

原本时空,林如海不死也开始重病了。

但此时此刻,海风吹拂之下,林如海的身形瘦弱,但精神矍铄,并无患病迹象。

原本时空中,他差不多要生病了。

然后贾琏带黛玉南下探病,接着林如海病逝。

前后有半年多时间。

很快。

贾琏耽搁时间久,并不是林如海拖的时间久,而是扶灵柩南下至姑苏,林家祖坟在那里。

五世单传,连近支族人也没有,林如海身后只有黛玉一人。

至此,黛玉在林如海的安排下,再入贾家荣国府。

上一次去,林如海还在,还是天子心腹重臣,所以黛玉的待遇并不低。

而且,上次去,林家还在,林如海还在,黛玉更多像是“走亲戚”,只是住的时间有点久。

待林如海病故,黛玉再与贾琏回荣国府,这就是孤女无依,上门投亲。

感觉又大为不同了。

前后两次,对黛玉的心态,成长,经历,还有境界,都是大为改变。

王夫人开始真正安排起宝钗和宝玉的婚事,越来越排挤黛玉。

而林家几代列侯,又是单传,林如海还为官多年,扬州盐法道更是肥差中的肥差,哪怕没有额外的收入,就常项银子,一年也有数万两之多。

十余年官做下来,加上祖产……

林如海留下来的财富,往少了算是有百万两左右。

往多说,最少二三百万。

贾琏的一句话也是泄露天机:多咱再发一次二三百万的财就好了。

之前在哪发过二三百万的财?

当然是在林家身上,在黛玉身上!

贾家堂而皇之的用掉黛玉的钱财,当初是因为黛玉和宝玉的婚事。

贾母有意,两小无猜,天作之合。

谁能知道王夫人引薛家入内,撮合宝钗和宝玉,并且成功了?

所以黛玉最后的伤感和因此而死,不光是气宝玉无用,也是恨贾家负盟。

将黛玉几百万两的陪嫁用的精光,转头就不认账了!

凭这些嫁妆还有林家的家世,黛玉挑什么样的夫家挑不到?

何至于一定要嫁宝玉?

很长时间内,黛玉和宝玉不过是兄妹之情,不涉男女。

是黛玉从江南返回之后,贾家又用了她的嫁妆,在黛玉眼里等若是名份已定……这时她才有着和宝玉超过兄妹般的情感。

乃至极度失望而殁。

钱用了,人不要,还有比贾家更不要脸的?

这些事,林如海不知道。

但他现在很生气。

能摆脱重病身死的噩运,还是因为贾芸的密信。

说实在的,林如海万万没想到贾芸会写信给他。

且道出贾敏之死可疑。

并直言林如海可能也已经慢性中毒。

有人毒害于他!

所为的,是林家产业,还有可以从容掌控黛玉之事。

此外,就是与扬州的盐商大族勾结,彼此各取所需。

林如海初看,简直愤怒。

贾芸这是把他当傻子?

但细细琢磨之后……林如海悚然而惊。

这事,不仅有可能,而是太有可能了!

一方出人,另一方出毒药,并且负责善后。

都是有财有权有势之人,联手对付林如海,成功的可能性当然大增。

主要是,林如海毫无防备!

外头的盐商大族,林如海向来是强力镇压,他为盐道多年,积威颇深。

整个淮扬盐商家族都被林如海压的规规矩矩服服帖帖。

当年,隆正帝为皇子时,观政户部,负责南下筹款赈灾。

原本盐商根本不配合,隆正帝大怒之余,决心蛮干。

后来是林如海出手,配合隆正帝,成功募到了数百万两钱粮,安抚了百万以上的流民。

隆正帝就是因为此事获得储位,毕竟景和帝也需要一个真正能挑大梁的继承人。

而不光是在风度仪表上学他的廉亲王。

此事过后,林如海更是简在帝心,成为隆正帝的铁杆,获得了没有保留的支持。

可以说,如果不是两江总督是王彬,这位资格更老,也是隆正帝铁杆心腹外,就算是两江政务,林如海都能染指。

就算是现在,林如海的实权也是远大于普通盐道。

嫉恨他的人岂在少数?

挡了人家的路啊。

在林如海考虑化煮盐为晒盐之前,这种恨意还不曾到一个阀值……就是说不值得拿抄家灭族的后果来冒险去消解这些恨意。

但当林如海决心化煮盐为晒盐时,这种恨意就难以遏止,要转化为实际的行动了。

很简单,这是在掘淮盐大盐商的根。

煮盐法,就是一家家的灶户,用柴薪煮海水,直到成盐。

这需要几百斤重的铁锅,还有不少专业器具,以及大量柴薪。

这些东西,就是控制在大盐商手里。

如果是王朝动荡时,就可能掌控在大私盐贩子手中。

比如唐末时,王仙芝,黄巢都是私盐贩子,而且是相当成功的私盐贩子。

他们掌握了大量的灶户和资源,可以不停的贩卖私盐,养活自己的私兵部曲。

所以王仙芝和黄巢一起义就声势浩大,而且可以和官兵正面交战。

要知道,那时是唐末!

藩镇林立,天下布武。

可不是普通的王朝末世。

流民起义,十几年没有被剿灭,岂有可能?

当然是一群私盐贩子,习武艺,勤操练,造铠甲,兵器,精锐处不逊官兵。

元末时也是一样。

盘踞姑苏的张士诚,就是起家扬州的私盐贩子。

到大周时,私盐还是有,但很明显,是那些大盐商有意放出来的。

官盐他们要交税,私盐只要养一些人手,勾结各地官府就行。

算一算成本比交税还低。

因此才能日进斗金。

前提就是,盐业生产得严格控制。

是故,虽然煮盐成本要高的多,比如柴薪就是一大成本,甚至高过人工。

没错,盐工不论是天寒地冻还是赤日炎炎,辛苦劳作,所得的工钱还没有柴薪贵重。

这些大盐商,有钱就买地,盐城一带所有空地都有主人。

所以砍柴也需要花钱,甚至越来越贵。

煮盐无法用茅草,就算茅草,盐工有几亩地,能收多少稻杆?

诸如此种种,盐价,赋税,柴薪,成为压在盐工头顶的一座座大山,盐价高涨,普通百姓吃盐越发困难……

改煮为晒,在海南,福建早就有了。

引海水入塘,分为若干个小型池塘,风吹日晒,推搅不停,盐晶自现。

比煮盐最重要的就是省了大量器材和柴薪。

有百利而只有一弊。

一弊就是盐商的利益被严重影响,甚至是掘根。

这也是林如海之前一直在犹豫的原因。

待贾芸两论一出,朝局撬动……王彬在金陵动手,开始摊丁入亩。

林如海岂是甘于人后的性格?

当然也是决意改煮为晒。

在下令同时,他感觉身体不适。

一开始,林如海还不以为意,直到收到贾芸的秘信。

这才恍然大悟。

以林如海的权术和精明,一查便查出来了。

竟是贾敏的陪嫁丫鬟,林府上下以姨相称的妾侍!

若非这等身份与外人勾结,怎么可能毒害林如海?

一问之下,这个妾侍痛快招供。

其在府中,原本是王夫人的心腹丫鬟,贾敏出嫁之前,王夫人在这丫鬟身上用心良苦,帮了她娘家不小的忙,富贵与之,结恩深厚。

那时候,贾敏看不惯王夫人,姑嫂之间意气相争,也涉及利益。

当时贾敏得宠,居然在内管家。

王夫人是媳妇,自忖该她管家。

双方产生了不小的矛盾,演化为剧烈的冲突。

在贾母的支持下,贾敏大获全胜,令王夫人心中含恨不已。

这个恨,过了多年仍然难消……也这是贾敏死因。

几年之后,王夫人密令这个陪嫁丫鬟暗中下牵机之毒,无色无味,连林如海也只以为贾敏是病逝,根本没往下毒上想。

林如海没想法,又有谁敢来查荣国公贾代善之女,兰台寺大夫林如海之妻?

至此,真相大白。

这一次再下手,是几个大盐商出手,与京师王夫人勾连,然后送入更隐秘的慢性毒药,由这个侍妾给林如海下毒。

事情搞清,林如海也是仰天长叹。

若非贾芸,自己完了。

黛玉未来的遭遇也可想而知。

没错,现在荣国府是贾母当家,但贾母还能活多久?

王淑清岂会放过黛玉?

又岂能叫黛玉当自己的儿媳妇?

想来都是毛骨悚然。

自己完了也罢了,亏得自己一直当贾家和荣国府是黛玉的后盾,自己身后无忧。

差点把女儿害惨了!

若非身负重任,林如海就会立刻将黛玉给接回扬州!

知晓敌人手段,以林如海之精明和手腕,铲除敌人不难。

侍妾,悄无声息缢死了。

不能自暴家丑。

更不能令黛玉在京蒙受危险。

一众盐商,则是翻出此辈诸多阴私不法之事,加以惩治!

捆缚跪在海边的数十人,都是盐商及其心腹。

也是被查实了大量不法之事,捆缚至此。

“林如海,我等有捐官,我是五品同知!”

“我是七品!”

“我是六品通判!”

“我纳粟万石,得七品知县!”

一众盐商,几乎俱有官身。

大周卖官,要比前明放开的多。

前明也有纳粟,但基本上就是给国子监生,或是一些虚衔。

大周只要纳粟到一定数额,官职随便捐。

当然,轻易不能实任。

眼前这些盐商,一个个都有官职在身。

但全部是五品以下的捐官。

林如海冷冷一笑,指指身边令旗:“此王命旗牌,五品以下官员有作逆,谋反,谋害大臣等事,可先斩后奏。尔等走私贩卖私盐,勾结外官多行不轨,手中俱有人命,合该处死,更复何言?”

说着,林如海将手一挥。

数十个刽子手走上前去,在叫骂声中,将一个个盐商挥刀斩首。

一颗颗首级落了下来,不少人双眼圆睁,似乎不相信林如海真敢如此杀戮!

王彬也就抄了甄家,这林如海一个瘦弱书生,胆子比王彬还大?

林如海无所谓一笑,大声道:“晓谕所有盐农,自今日起,改煮为晒,尔等此后,不必再烟熏火燎辛苦劳作,而所得收入,足以养家糊口,甚至小康!”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恰似寒光遇骄阳 福艳之都市后宫 宋檀记事 都市皇宫 特种兵在都市 修罗武神最新章节列表 莽荒纪 无限群芳谱 限制级末日症候 醉吟江山 后宫春春色 武侠之气运掠夺 全球高考 都市之最强狂兵 金粉 武侠之神级大师 玄幻之我来到十亿年后 都市强化系统全领域制霸 何秦合理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大宁第一衙内 醉枕三界 刀笔吏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风花醉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 红楼之补苍天 大秦:我,公子扶苏,新一代祖龙 三国之一马平川 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 女皇的男闺蜜 大宋必须浪 我被丧尸了100年 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我是无敌的大寨主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黑魔法三国传 水源王 烽火燃情山河虹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梦回春秋当大王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开局地主梦,朝堂强拽成幕后主宰 秦始皇荡平六国 明末:懒汉的逆袭人生 我不叫谢石头 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 锦绣商途:权色逆袭之风华再世 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南方有嘉年华 -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txt下载 -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最新章节 -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