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凌烟志

凌云朗月

首页 >> 大唐凌烟志 >> 大唐凌烟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汴京春深 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重生之大娱乐帝国 霸道总裁爱上我 逼婚36计,总裁的旧爱新妻 极具恐怖 武侠之气运掠夺 传奇 武魂:开局签到三足金乌 我无限回档,洞悉所有底牌 
大唐凌烟志 凌云朗月 - 大唐凌烟志全文阅读 - 大唐凌烟志txt下载 - 大唐凌烟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83章 李轨称帝王轨降唐,唐高祖女婿赵慈景战死蒲坂城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武德元年(元618年)十一月初四,凉王李轨称帝,改元安乐。唐高祖闻讯后大怒,由此断绝跟李轨的关系,并囚禁后者派遣的使者邓晓。

我们前文讲到过,早在两个多月前的八月,李轨派遣兄弟李懋前往长安进贡与高祖李渊交好,打算投靠唐朝,随后,李渊又命令鸿胪少卿张俟德,前去册封李轨为凉州总管,并封他为凉王。

张俟德是唐高祖李渊派遣的使者,持节前往凉州,前去册拜李轨为凉王、凉州总管,并称呼他为从弟。然而,张俟德尚未抵达姑臧城,李轨便已经称帝。李轨称帝后,立儿子李伯玉为太子,设置百官。

其实,李轨占据河西后,其权力欲望就开始日益膨胀,面对唐高祖李渊的封赐,他怎会满足于凉州总管和凉王的职位,而是渴望更进一步,成为皇帝,以实现更高的权力和地位。他的野心逐渐显露,开始积极谋划称帝之事。

李轨的部下曹珍等人见状,便劝说他效法南北朝时期的萧詧。表面上向强大的唐朝称臣,以示谦卑,但实际上保持自己的帝号,以此来维持河西地区的独立性和权威。

萧詧(519年-562年),字理孙,是南朝梁武帝萧衍之孙,昭明太子萧统第三子,西梁(后梁)的开国皇帝。太清三年(549年),萧詧的兄长河东王萧誉受到湘东王萧绎的攻击,萧詧率众攻伐江陵,兵败后向西魏称藩,请求援兵。西魏攻破江陵后,萧詧被立为梁主,建立西梁,年号大定。

曹珍对李轨说道:“大王,如今天下未定,唐朝虽强,但远在关中,难以直接控制河西。不如暂且称臣,以避其锋芒,同时保留帝号,以稳固人心。”

李轨听后深以为然,遂采纳了这一建议,殊不知,他这个选择已经把自己至于万劫不复的道路。

李轨称帝后,与唐朝的关系迅速恶化。唐高祖李渊对此大为不满,认为李轨此举是对唐朝权威的公然挑战。李渊愤怒地说道:“李轨不过一介边将,竟敢妄自称帝,实乃大逆不道!”

于是,他下令扣押了李轨派往长安的使者,并开始秘密策划讨伐李轨的事宜。

与此同时,李轨的内部也出现了严重的分裂。皇子李仲琰与大臣安修仁等人为了争夺权力,互相倾轧,与谋臣梁硕存在政治矛盾后,开始诬陷梁硕蓄意谋反。

梁硕是唐初的一位重要人物,主要活跃在李轨建立的大凉政权中,被任命为吏部尚书,成为李轨的主要谋士之一。梁硕以谋略着称,曾劝李轨提防从西域迁来的胡人,因而与户部尚书安修仁交恶。由于他的智谋和影响力,梁硕在李轨政权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从而引起其他政治势力的妒忌,他的策略也引起了一些内部矛盾。

李仲琰对李轨进言道:“父王,梁硕此人居功自傲,近日与唐朝使者往来频繁,恐有不臣之心。”

安修仁也趁机附和,称梁硕暗中勾结唐朝,意图颠覆李轨的政权。

安修仁是武威郡姑臧(今甘肃省武威市)人,家族在凉州地区有影响力,祖先可能是西域粟特人统治的安息国后代。在李轨建立的大凉政权中,安修仁被任命为左武候大将军、申国公。在李轨起兵过程中,他负责联络凉州附近的少数民族,里应外合占领了城垣,逮捕了当时的隋朝官员,为李轨建立了割据政权。安修仁在李轨与薛举等势力的对抗中,参与了多次军事行动,帮助李轨巩固和扩展其势力范围。安修仁虽是李轨的亲信,但在李轨集团内部斗争中,他与其他内部势力也有联系。李轨死后,安修仁被唐朝俘虏并押往长安,最终在长安被处死。

李轨听信李仲琰和安修仁的谗言,在未调查核实的情况下,命人毒死了梁硕。梁硕的死导致李轨集团内部人心惶惶,许多他的旧友同僚心怀疑惧,不愿再为李轨出力,导致其统治集团内部人心涣散,统治基础严重动摇。

面对内部的分裂和外部的压力,李轨的新政权显得岌岌可危,面对已经羽翼丰满的唐朝,他和大凉政权的结局可想而知。

十一月初七,王轨在滑州派使者向长安唐朝朝廷送来降书。前文我们讲过,王轨原为隋东郡通守,宇文化及攻打东郡时被迫投降,因看不惯宇文化及的为人,不久逃亡投靠李密,李密命其驻守滑州。

隋唐滑州是今安阳市的滑县,它位于河南省北部,滑县东邻濮阳,西界延津、浚县,南与封丘、长垣相连,北与浚县、内黄接壤。滑县是安阳市下辖县,处于黄河冲积扇的顶端,黄河故道横贯其中。古滑州治所在滑县,下辖卫南县灵昌县、韦城县、胙城县、匡城县、酸枣县、白马县。

滑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早在5000年前的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先民即在此定居。上古帝颛顼都于帝丘,夏、商封侯于韦城,西周建南燕,东周卫王建都于楚丘,秦置白马县,汉魏设东郡,北周设滑州,明降州为县至今。今滑县还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如瓦岗寨遗址、明福寺塔、欧阳书院等名胜古迹,是一个充满历史文化和自然美景的地方。

王轨听闻李密被王世充战败投降唐朝的消息后,其所在的滑州也面临着严重的军事危机,为了保全自身和部下的利益,于是选择投降唐朝。

此时的十一月已是深秋,唐朝的长安城笼罩在一片肃杀之气中。秦王李世民平定薛仁杲后,率领唐朝大军正从陇右凯旋而归,即将行至豳州。

古豳州大致位于现今的陕西省咸阳市彬州市一带,在长安城的西北方向,两地相距约110公里。根据《说文解字》和《汉书·地理志》的记载,豳州在周朝时是豳国的国都,位于今陕西咸阳地区的彬州、旬邑、长武之间。

隋开皇三年(583年),豳州被废置,白土县治迁入豳州城,大业二年(606年)撤销豳州后属宁州,三年改属北地郡,义宁二年(618年)复置新平郡于新平县。唐武德元年(618年)复置豳州。开元十三年(725年),因“豳”与“幽”字形相近易混,改为邠州。天宝元年(742年)邠州改为新平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邠州。其治所在现今的彬州市,下辖多个郡县,包括新平、麻亭、三水、宜禄等县。具体来说,其辖境相当于现今的陕西彬州、永寿、旬邑、长武等地区。

今天的陕西省咸阳市彬州市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经济发展迅速的城市。彬州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古称豳国,是周人祖先公刘的居地。西魏时置豳州,唐开元年间改为邠州,1964年改为彬县,2018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

彬州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主要景点有大佛寺石窟、豳州驿、侍郎湖、花果山、彬塔、程家川风景区、太极湾火车站彬州站、彬州东站等。大佛寺石窟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遗址,被誉为“关中第一奇观”。

彬州市逢年过节常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社火表演等,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2024年春节期间,彬州市城关街道北街村的社火队伍走街串巷,为市民送祝福,展示了浓郁的地方民俗风情,这里是体验传统文化的绝佳之地。

唐初,豳州作为边防重镇,具有重要的军事地位。唐太宗李世民曾在豳州遭遇突厥骑兵,并成功化解了突厥的入侵危机。此外,豳州在唐朝初期的政治和军事布局中也发挥了关键作用。

秦王李世民的军队旌旗猎猎,甲胄鲜明,马蹄声震得沿途百姓纷纷避让。太极宫内,皇帝李渊已获悉秦王李世民即将归来,正与群臣商议战后处置事宜。这位大唐开国皇帝眉头紧锁沉声道:“薛举父子残暴不仁,屠戮我大唐将士无数。此番虽已平定,然其党羽众多,若不严惩,何以告慰阵亡将士在天之灵?”

话音刚落,侍中李密出列奏道:“陛下,臣以为不妥。薛举及其子薛仁杲势力之所以败亡,正是因其残害无辜,失尽人心。今陛下初定天下,当以仁德服人。若效其暴行,恐失天下归心。”

李密虽已归顺大唐,但言语间仍带着几分昔日在瓦岗寨时的傲气。

李渊沉吟片刻,目光扫过殿中群臣。裴寂、刘文静等重臣纷纷点头称是。皇帝终于开口道:“李卿所言极是。传朕旨意,只诛首恶,余者皆赦。”

这时,李密又上前一步:“陛下,臣愿往豳州迎接秦王凯旋。”

李渊略感意外,但仍点头应允。

三日后,豳州城外。秋风萧瑟,黄叶纷飞。李密立于城楼之上,望着远处渐近的旌旗,心中五味杂陈。他想起自己当年在瓦岗寨时的风光,如今虽位居高官,却总觉得壮志未酬。

忽然,远处传来震天的马蹄声。只见秦王李世民大军如黑云压境,当先一骑白马银鞍,正是李世民。李密不由得眯起眼睛细看,只见这位年轻的秦王虽经战阵,却不见疲态,反而神采奕奕,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王者之气。

待李世民近前,李密连忙下城相迎。两人相见,李世民翻身下马,拱手道:“李公远道相迎,世民愧不敢当。”语气谦和,却自有一股威严。

李密心中一震,连忙还礼。他细细打量面前的秦王,只见其眉宇间英气逼人,举手投足间既有武将的豪迈,又不失文人的儒雅。回想起自己当年在瓦岗寨时的意气风发,不禁再次暗自感叹。

当夜,李密与随行的殷开山对饮。酒过三巡,李密低声叹道:“开山啊,今日一见秦王,方知何为真龙天子。观其气度,察其言行,远非常人可比。若非如此英主,又怎能平定这天下大乱?”

殷开山举杯道:“李公所言极是。秦王不仅用兵如神,更难得的是胸怀天下,爱民如子。此番平定薛仁杲,对降卒皆以礼相待,百姓无不称颂。”

李密默然,望着杯中酒水,若有所思。窗外秋风呼啸,卷起满地落叶,仿佛在诉说着这乱世将终,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十一月二十二日,李世民按照皇帝李渊的旨意,把薛仁杲押解到长安,在长安城的闹市将薛仁杲等数十人斩首示众,薛仁杲时年二十一岁。

薛仁杲的死标志着西秦政权的彻底灭亡,唐朝解决了西北地区的威胁,为后续的统一战争进一步创造了有利条件。

薛仁杲被唐朝处置后,其麾下投降的羌族首领旁企地(又称旁企地罗)得以保全性命,留居长安城。旁企地原是西北地区羌族首领,薛举割据金城时,他率领羌族势力投靠了薛举。唐朝朝廷出于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稳定的考虑,决定留其性命,但将其强制安置在长安,并对其进行了监视居住。

平定薛举父子叛乱后,皇帝李渊对秦王李世民及其麾下西征将士论功行赏,大加封赐,赏赐因忠义未降薛举的常达帛三百段。追赠壮烈战死的刘感为平原郡公,谥号为忠壮。

皇帝李渊犒劳将士时,趁机对群臣说:“诸位共同辅佐拥戴朕成就帝业,如果天下太平,你们可以一起保住富贵。假使让王世充得逞,你们难道还有子孙后代吗!像薛举父子君臣那样的下场,难道不可以作为前车之鉴吗!”

之后,李渊命令因为浅水原战败而被除名的刘文静、殷开山都恢复官职。任命刘文静为户部尚书,兼任陕东道行台左仆射;恢复殷开山的爵位。

与此同时,唐朝朝廷又下诏任命员外散骑常侍姜暮为秦州刺史。

唐初的秦州,即今天的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是隋唐时期陇右地区的重要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薛举在618年攻克秦州,并以秦州作为西秦政权的都城,这显示了秦州在当时的重要性。

秦州之名始于三国时期,魏在陇右秦人发祥地置秦州,治冀县(今甘谷县东南)。西晋太康七年(286年),秦州州治和天水郡治均设在上邽(今秦州区)。唐初,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废天水郡,改置秦州。秦州因其所处的重要地位,成为隋唐中央政府经略陇右东南部地区的桥头堡,在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唐初,秦州是唐朝控制关中西部的重要门户,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薛举据秦州时,与唐朝争关中,显示了秦州在当时的战略地位。大唐得到秦州后,便随时可以征伐河西走廊,盘踞河西走廊的凉王李轨难以进入关中平原,这决定了隋末唐初的天下归属,控制秦州意味着可以保护长安的安全,防止外敌入侵。

秦州在隋唐时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中心,许多文人墨客在此留下诗篇和故事。如杜甫《秦州杂诗》,杜甫在安史之乱后曾流寓秦州,写下《秦州杂诗》二十首,描绘了当地风土人情,如\"莽莽万重山,孤城山谷间\"等名句。王维曾任河西节度使判官,途经秦州时写下《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绝唱。李白在流放夜郎途中经过秦州,写下《秦州见敕目》\"秦州城头月,万里照人还\"等千古诗句。

另外还有岑参《秦州歌》、高适《秦州杂诗》、王昌龄《秦州曲》、白居易《秦州行》等众多诗作,这些诗篇和故事不仅展现了秦州在隋唐时期的重要地位,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对西北边塞的独特情怀。秦州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不仅是军事重镇,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驻足停留,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秦州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是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重要节点,经济繁荣。

唐初的秦州治所在上邽县,即现今的天水市秦州区。下辖的郡县包括成纪县(今秦安县西北)、上邽县(今秦安县)、陇城县(今秦安县)、清水县、伏羌县(今甘谷县东),秦州不仅在军事上具有重要地位,还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成为隋唐时期中央政府经略陇右地区的重要桥头堡。

姜暮,是一位以德政着称的地方官员。关于他的具体生平事迹,史书记载较为简略,姜暮到秦州赴任后,施政以恩信为本,不滥用刑罚,以恩德感化百姓。他体恤民情,减轻赋税徭役,招抚流亡,恢复生产,以诚信治理地方,对主动投诚的盗贼宽大处理。在他的治理下,秦州境内盗贼纷纷归顺,百姓得以安居乐业,社会秩序迅速恢复。这一政绩在当时传为美谈,也为他赢得了良好的声誉。

此时,李密瓦岗军旧部将领徐世积还在山东地区的黎阳据守,尚未归顺唐朝朝廷。魏征已随李密投靠唐朝,于是他主动请求去安抚山东地区,被皇帝李渊任命为秘书丞,带着朝廷写给徐世积的劝降信,乘驿车到达黎阳,劝徐世积早日投降。

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冬,黎阳城内寒风凛冽。徐世积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处连绵的山峦,眉头深锁。

隋炀帝大业末年,十七岁的徐世积加入翟让的瓦岗寨,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此刻这位二十四岁的年轻将领手握重兵,占据着原属李密的黎阳地盘,自见到来自长安的使臣魏征后,他却面临着艰难的抉择。

“将军,”他帐下长史郭孝恪走近道,“魏征先生以故交的身份劝您归顺大唐,您为何忧心忡忡?”

郭孝恪是唐朝初年的一位杰出将领,许州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早年参加瓦岗起义,到归降大唐,再到镇守西域,最后以身殉国,他的事迹令人敬仰。

郭孝恪年轻时便有不同寻常的志向,但因不事生产,被父兄视为无赖。隋朝末年,天下大乱,郭孝恪率领乡里数百人投靠瓦岗军首领李密。李密见到郭孝恪后非常高兴,认为他果然如传闻中颍川多奇士一样,于是让他和徐世积(即后来的李世积,被赐姓李)一同驻守黎阳(今河南浚县)。在瓦岗军的岁月里,郭孝恪一直担任长史,不离徐世积左右。

618年(武德元年),瓦岗军溃败,徐世积归降唐朝,并命郭孝恪奉表入朝。唐高祖封郭孝恪为宋州刺史、阳翟公,让他和李世积经营虎牢以东地区。620年(武德三年),秦王李世民东征洛阳,窦建德率军援救。郭孝恪进言道:“平定王世充指日可待,窦建德远来,粮运不便,这是天要亡他。大王应固守虎牢,屯军汜水,到时随机应变,歼灭他们就很容易了。”李世民听从了他的建议,最终取得了虎牢之战的胜利。郭孝恪因献计有功,被迁升为上柱国,并历任贝、赵、江、泾四州刺史,左骁卫将军。

642年(贞观十六年),郭孝恪出任凉州都督,迁安西都护、西州刺史。西州是高昌国旧都,镇兵与流放的犯人杂居,与中原又有大漠相隔,因此和朝廷音讯隔绝。郭孝恪到任后,以诚心安抚百姓,尽得当地民心。当时,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杀死沙钵罗叶护,袭灭吐火罗,又扣押唐朝使者,侵扰西域地区。郭孝恪率二千轻骑自乌骨出击,击退西突厥,乘胜进占处月俟斤所居之城,并一直追至遏索山,收降处密兵众,威震西域。

647年(贞观二十一年),唐太宗任命阿史那社尔为昆丘道大总管,契苾何力、郭孝恪为副大总管,征发铁勒、突厥等部十余万骑兵,进讨龟兹。648年(贞观二十二年),唐军攻破龟兹都城,龟兹王布失毕率轻骑西逃。阿史那社尔率军追击布失毕,并让郭孝恪留守龟兹。然而,郭孝恪在留守期间,因不听龟兹人的劝告,对那利没有加以防备,最终遭到那利和城内降兵的偷袭,在西门中流矢而死,儿子郭待诏一同战死。唐太宗得知郭孝恪死讯后,虽然责备他不加警戒,以致丧命,剥夺其官职,但后来又怜愍其战死沙场,便为他举哀。唐高宗即位后,还追赠他为安西都护、阳翟郡公。

郭孝恪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和英勇事迹。他早年参加瓦岗起义,归降大唐后建功立业;镇守西域期间威震四方;最后以身殉国,名垂青史。

徐世积面对郭孝恪的询问,轻叹一声,说道:“孝恪啊,你看这天下大势,魏公李密已败已入唐朝为官,我等该何去何从?”

郭孝恪沉吟道:“将军,李密虽败,但毕竟曾是我们的主公。若直接向唐廷献地,恐有背主求荣之嫌。”

徐世积点头:“正是此理。这些土地百姓,本就是魏公所有。我若上表献之,岂不是趁人之危,自取富贵?此非君子所为。” 他转身对郭孝恪继续说道:“不如这样,你即刻启程前往长安,将各郡县的户口、兵马数目详细登记,呈报魏公,由他自行决定。另外,再运送一批粮草给淮安王李神通,以示诚意。”

郭孝恪领命前去准备,相关官文准备齐全后,便立即前往长安,并运粮食供给淮安王李神通。李渊登基称帝后,任命李神通为右翊卫大将军,封郑国公,后又改封永康郡王、淮安王,任命为山东道安抚大使,唐朝在山东各路的兵马都接受他的节制。

数日后,郭孝恪到达长安城。

太极宫内,内侍向皇帝李渊禀报道:“陛下,徐世积的使者郭孝恪到了。”

李渊放下手中的奏章,问道:“可曾带来降表?”

“回陛下,只有一封给李密的信。”内侍答道。

李渊眉头微皱,命人召见郭孝恪。郭孝恪入殿后,拜跪唐朝皇帝,并将徐世积的用意娓娓道来:“徐将军言,这些土地百姓本是魏公所有,他不愿趁人之危,自取富贵。故特命臣将详细数目呈报魏公,由魏公自行处置。徐将军还说,'忠臣不事二主,义士不贪富贵'。 ”

李渊听罢,良久不语,忽然抚掌叹道:“好一个徐世积!不背旧主,不贪富贵,真乃纯臣也!”

他当即下诏:“赐徐世积国姓“李”,以示殊荣。郭孝恪忠勤可嘉,授宋州刺史,与李世积共谋虎牢以东事宜,所得州县,可自行选补官员。”

消息传回黎阳,李世积(即徐世积)感慨万千。他对部下说:“陛下如此厚待,我等更当尽心竭力,以报国恩。 ”从此,这位年轻的将领开始了他在大唐的仕途,后来成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为大唐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而他不贪富贵、忠于旧主的事迹,也成为千古美谈。

皇帝李渊封赐完李世积,回到寝宫休息,突然内侍前来报告,称皇帝的女婿行军总管赵慈景被隋朝河东通守尧君素杀害,李渊大怒,正欲招秦王李世民等人前来,五女儿桂阳公主已经哭红着眼睛进入殿内,看到李渊立即附身跪倒在李渊脚下,痛哭不已。

桂阳公主,本名李氏,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五个女儿,陇西成纪(今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人。她最初被封为桂阳公主,后来改封为长广公主。

桂阳公主最初嫁给了赵慈景,赵慈景是隋朝番州总管赵讷的儿子,李渊看中小赵的美貌及英武,把长广公主嫁给他。赵慈景去世后,桂阳公主改嫁给杨师道,杨师道是隋宗室观德王杨雄的小儿子,出身贵重,也是极富才华。

但是,关于桂阳公主的母亲史书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有说法认为桂阳公主的母亲是隋朝宰相杨达的女儿,但这一说法存在争议,因为正式史书中并没有提到杨氏的贵族出身,很多历史学家普遍认为杨氏可能只是杨家的奴婢或养女。

皇帝李渊总共有19个女儿,不论女儿是嫡出还是庶出,全部给予“公主”的封号。在皇族,嫡出指的是正宫(正妻)所生的子女,庶出指的是妃子所生的子女。李渊的嫡出女儿只有筹建“娘子军”的平阳昭公主,其余18位女儿都是庶出公主。桂阳公主在众位公主中排行第五,在庶出公主中只有桂阳公主聪颖有文采,所以高祖平日特别喜爱这个女儿。

李渊赶紧扶起女儿坐下,良久桂阳公主才平复心情,抽泣着说:“父皇,您一定要为您的女婿复仇啊!”

我们在前文讲过,不久前,高祖李渊任命女婿赵慈为行军总管,跟随工部尚书独孤怀恩前往河东攻打誓死不降的尧君素。

独孤怀恩与部下们一路谋划,他分析道:“尧君素久困于蒲坂城内,如今又值隆冬时节,城中的粮草恐怕早已捉襟见肘。我们只需断绝其粮草供应,不出多日,城内守军必定因缺粮而人心惶惶,混乱不堪。到那时,我们再乘机攻城,定能一举拿下。”众将纷纷点头称是。

赵慈景握紧缰绳,迟疑道:“尚书,我军急行三百里,士卒容易疲惫,长途跋涉去袭击远方敌人,会使军队劳累不堪,如果被敌人提前做好准备,就很容易失败。”

果然如赵慈景所言,尧君素听闻唐朝军马来攻,早已领兵进驻蒲坂城,屯兵固守。

唐朝时期,蒲坂城(今山西永济市)位于长安城的东北方向。根据历史记载,蒲坂城与长安城的距离大约为三百余里。

独孤怀恩并未听从赵慈景劝告,率军一路疾驰,经过几日的急行军,终于抵达蒲坂城下。经过急行军,军士们个个疲惫不堪,连口气都还没来得及喘匀,独孤怀恩便命令道:“隆冬苦寒,正是破城良机!传令全军,今夜在韦义节、段志玄驻军部侧翼扎营,掘壕立栅不得有误!”

火把在寒风中明灭不定,士卒们呵着白气夯土立栅。行军总管赵慈景踩着冻土巡查,突然驻足皱眉,唐军因连日奔波,又连夜修筑防御工事,士兵们的体力消耗殆尽,所修筑的工事也显得颇为粗糙,难以达到防御要求。

赵慈景对身边军头说道:“壕沟深不足五尺,木栅间隔逾丈,这般工事如何御敌?”

赵慈景话音未落,营地西北角骤然爆出惨叫。原来,隋将尧君素见独孤怀恩急行军至此,立刻抓住战机,亲率精兵发起突袭。

独孤怀恩面对尧君素的强攻,招架不住,仓促败走。

赵慈景见状,挺身而出,率军力战。他挥舞长枪,目光如炬,身先士卒地冲入敌阵,与隋军展开殊死搏斗。

然而,隋军人数众多,且早有准备,赵慈景所率残余部队渐渐陷入敌阵包围,力尽援绝。他身中数箭,依然拼死抵抗,但终因寡不敌众,负伤堕马,被隋军擒获。

尧君素踩着遍地唐军尸骸,睥睨被缚的赵慈景:“李渊女婿?若降,许你河东节度使。”

赵慈景啐出口中血沫,仰天大笑:“吾妻乃大唐平阳公主,岂有降贼驸马!”

尧君素被赵慈景的气场所摄,一时竟语塞。他沉默片刻,冷冷地道:“既然你不识抬举,那我便让你看看我隋朝的威严!”说罢,他下令将赵慈景在城外杀害,并将其首级挂在城外,以示威风,彰显自己对隋朝的忠诚。

高祖李渊听闻赵慈景英勇惨烈的事迹,龙颜大怒,当即派遣使臣前去谴责独孤怀恩,并追赠赵慈景为秦州刺史,谥曰忠。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肥水不流外人田 恰似寒光遇骄阳 福艳之都市后宫 宋檀记事 都市皇宫 无限之信仰诸天 修罗武神最新章节列表 魔艳武林后宫传 莽荒纪 无限群芳谱 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军官了 凤还朝,妖孽王爷请让道 软妹子重生记 第一名媛,总裁的头号新妻 都市之最强狂兵 贺总别虐了,夫人这次真的死了 明末边军一小兵 异界艳修 锦绣医妃之庶女凰途 
经典收藏逆青春 辞凤阙 网游之血御天策 渡仙玄记 桃运特工俏佳人 灵蛇转世镇百怪 离婚后她成了财阀前夫的白月光 重生逃命,竟敲开京圈太子的房门 英雄联盟电竞梦 青梅竹马但嘴硬 走绿茶的路,让她无路可走 海贼:我两面宿傩,乱杀 海贼:符咒恶魔面具?我全都要! 凤凰谋之吸血凰后 公主太子打赌,谁输谁要囚下苦 港综:我带曹达华当卧底 庶女当自强 再一次,靠近吧 [综]滚开,渣男 武侠:无敌的我终于出门了 
最近更新重生夺回气运,冷面军少被我哄成恋爱脑 快乐的寻法路没有你可不行 萌宝助力:冷面总裁追爱记 宁先生的小软糖走丢了 天命卡牌 用离婚吓我,真同意了又跪求复合? 诡异入侵之废墟重建 SM空降生:天才爱豆制霸韩娱圈 福孕娇娘嫁到,病娇太子三年抱俩 重生二婚小娇妻,被兵哥哥狠狠宠 梨园那些事 我与你之间的45厘米 灵脉?魔脉?不,我修天脉! 腹黑公子之传奇今生 闪闪果实在妖尾 八零带崽离婚,首长爱上缺德的我 快穿之身为路人的我总有隐藏身份 火影:开局在木叶卖蜜雪冰茶 修仙:我的金手指通神界 开局留学生,我的系统超神奇 
大唐凌烟志 凌云朗月 - 大唐凌烟志txt下载 - 大唐凌烟志最新章节 - 大唐凌烟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