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凌烟志

凌云朗月

首页 >> 大唐凌烟志 >> 大唐凌烟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明末边军一小兵 凡人:张铁,我有一个签到系统 一条四爷,二饼福晋 武侠之气运掠夺 港岛大亨 武侠之神级大师 嫡公主一身反骨,专爱给乾隆添堵 传奇 武魂:开局签到三足金乌 全职法师之吾妻穆宁雪 
大唐凌烟志 凌云朗月 - 大唐凌烟志全文阅读 - 大唐凌烟志txt下载 - 大唐凌烟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85章 窦建德夏国政权的崛起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武德元年(618年)十二月,河北大地正值隆冬时节,乐寿县上空突然出现了一幕奇异的景象。五只体型硕大的神鸟自东方飞来,其羽翼展开足有丈余,在冬日的阳光下闪耀着五彩光芒。

这五只大鸟在乐寿县城上空盘旋不去,引得数万只各色鸟类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形成遮天蔽日的壮观景象。群鸟鸣叫声响彻云霄,引得城中百姓纷纷驻足仰望,惊叹不已。有老者跪地叩首,喃喃自语:“天降祥瑞,必有圣人出世!”这一奇观持续了整整一日,直到夜幕降临,群鸟才渐渐散去。

当时割据河北的窦建德闻讯大喜,亦认为这是上天降下的祥瑞之兆。他召集谋士商议,他端坐于堂上,目光炯炯,环视众人道:“今日天降五凤,此乃何兆?”

众人皆言:\"五凤来仪,此乃圣王出世之兆。\"

谋士宋正本上前一步,拱手道:“主公,天意如此,主公当顺应天命,改元以应之。”

宋正本,曾任隋朝饶阳令,后投靠窦建德势力。在窦建德起义初期,宋正本向窦建德献定河北之策,帮助窦建德稳定了河北局势,与王世充、李渊形成鼎立之势。宋正本因博学有才气被窦建德引为谋主,其在军事和政治上的建议对窦建德的崛起起到了关键作用。因好直谏,常常向窦建德提出直言不讳的建议。然而,这也引起了窦建德身边某些人的嫉妒和不满,最终导致他被诬陷并杀害。

窦建德听罢宋正本之言,心中暗喜,但仍故作沉吟,缓缓道:“若果真如此,我当如何行事?”

另一谋士孔德绍接过话头,朗声道:“主公可改元‘五凤’,以示顺应天意,凝聚民心。”

孔德绍是隋末唐初时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主要生活在隋开皇年间至唐武德年间,具体生卒年不详,大约为公元580年至621年,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值得一提的是,孔德绍是孔子的第34世孙,出身于一个书香门第,家族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他在隋朝曾任景城县丞,后来加入了窦建德领导的农民起义军,窦建德称夏王后,孔德绍被任命为内史侍郎,负责诏诰书檄的撰写。

孔德绍还是一位有才华的诗人,存有多首诗作,如《送蔡君知入蜀》、《夜宿荒村》、《赋得涉江采芙蓉》等,这些诗作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窦建德在621年被唐军击败后,孔德绍也被杀,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但他的生平和作品为我们了解隋末唐初的社会背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窦建德最终听从了群臣的建议,遂决定改元“五凤”。

不久,宗城县又传来喜讯。有百姓在田间耕作时,掘得一方通体黝黑的玉圭。

唐初的宗城县是现今的河北省邢台市威县。宗城县原称广宗县,隋仁寿元年(601年),为避当时还是太子杨广的名讳,更名为宗城县。唐武德四年(621年),置宗城县,治所在宗城县,位于今河北威县东南二十里古城。

今威县位于邢台市东南部,威县东临清河县,西接广宗县,南与临西县和邱县毗邻,北与南宫市相连,成为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早在西周时期,这里就有人类活动的踪迹。西汉后期,汉平帝封宗亲刘如意为广宗王,置广宗国,威县地属之。威县拥有多个历史景点,如鲧堤遗址、王亚平故居、义和团运动纪念馆等。这里还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民俗活动而着称,如春节期间的舞龙舞狮和庙会等。威县不仅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县城,还在现代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建设方面取得了显着成就,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潜力的地方。

宗城县百姓挖出的玉圭是古代帝王、诸侯在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玉制礼器,象征着权力与等级。其形制长条形,上尖下方,也作“珪”。当代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玉圭多为净面,少数在下端饰有阴线弦纹,精美者刻有兽面纹。夏代的玉圭多为软玉,顶端呈等腰三角形,丧葬时置于死者胸腹间。商代的玉圭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平首,一种是尖首平端,常见于妇好墓。西周时期的玉圭以尖首长条形为主,双面刻有凤鸟纹和龙纹,常置于墓主人腹部。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玉圭广泛用于盟誓活动,起简册的作用,显示出当时用玉制度的复杂性。汉代以后玉圭在日常生活中不再常见,只有王公贵族为显示地位而雕造少量玉圭。宋朝之后基本不再使用,所以宋朝至今出现的玉圭多为仿制品。

在用途上,玉圭的形制因时代不同而异,常见的有大圭、镇圭、桓圭等,尺寸和名称因用途不同而有所不同。在朝聘礼见中,玉圭作为身份等级的象征,大臣所持玉圭也不相同,持有特定名称的玉圭代表不同的权力和职能。在祭祀盟誓中,玉圭用于盟誓篆刻,记录盟辞。

近代考古发现的玉圭在商周时期的墓葬中常有发现,如河南省安阳市妇好墓出土的槽纹玉圭,显示出当时礼仪用玉的精美工艺。

史书记载中,宗城县百姓挖出的玉圭,质地温润,上刻古篆,经识者辨认,竟是上古时期大禹治水时所用的礼器。

谋士宋正本与景城县丞孔德绍听说后,便联名上表窦建德,称:\"昔大禹受命,玄圭告功。今黑圭重现,再次正应天命。请大王改国号为夏,以承禹德。\"

窦建德深以为然,心中豪情顿生,拍案道:“好!天意如此,我当承之!”遂于五凤元年(619年)正月正式改国号为\"夏\",自称夏王。为表彰献策之功,窦建德任命宋正本为纳言,位列宰相;擢升孔德绍为内史侍郎,执掌机要。

这一系列祥瑞的出现,使得窦建德在河北地区的威望大增。百姓纷纷传言:\"五凤来朝,黑圭现世,此乃真命天子之兆。\"

各地豪杰听说此事后,便争相来投,致使窦建德夏国势力迅速扩张。窦建德在乐寿大兴土木,修建宫室,设立百官,俨然已有一统天下之志。

关于上述事件,经笔者查证史料,主要记载来源于《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其中《旧唐书》的记载最为详细,而《新唐书》和《资治通鉴》则提供了补充和印证。然而,这些祥瑞究竟是真是假,后世史家多有争议。有人认为这是窦建德为凝聚人心而精心策划的政治宣传,也有人坚信这是天命所归的明证。这些史书共同构成了对这一历史事件的主要文献依据。无论如何,这段历史为后世留下了诸多耐人寻味的传说。

窦建德在河北势力日渐壮大后,便开始谋划扩张地盘。他深知河北地区群雄割据,若要一统河北,必须首先铲除周边的割据势力。当时,同在河北发展的魏刀儿是他最大的竞争对手之一。

我们前文讲过,魏刀儿原是王须拔的部将,王须拔曾率军攻打幽州,却在战斗中不幸被流箭射中身亡。魏刀儿接替王须拔统领军队,占据深泽县,并以深泽为根据地,在冀州、定州一带四处劫掠,势力迅速扩张,部众一度达到十万人之众。魏刀儿自恃兵强马壮,遂自称“魏帝”,俨然成为河北地区一股不可小觑的力量。

隋唐时期魏刀儿占据的深泽县即今日石家庄市深泽县,位于河北省中南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县。其名称源于古代境内水泽深广,始建于西汉高帝八年(前199年),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民俗活动。

汉高祖时期,深泽为侯国,属中山郡,名为深泽。隋开皇六年(586年)复置深泽县,治所在今深泽县。唐武德四年(621年)深泽属定州,天宝元年(742年)改属博陵郡,乾元元年(758年)复置定州。

“深泽”县名因境内水泽深广而得名,早在汉高祖时期就已见于史籍。深泽县地处太行山东麓,滹沱河畔,地理位置优越,东与安平、西与无极、南与辛集和晋州、北与定州和安国等县接壤。

这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着名,深泽坠子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末期,融合了多种剧种的唱腔和表演技巧。西河肉糕也被列为石家庄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驴肉为主料,制作工艺独特,香而不腻。

深泽还拥有丰富的民俗活动,如春节期间的舞龙舞狮、跑旱船等,展示了当地独特的传统文化。

此外,深泽存留有许多历史遗迹,始建于明嘉靖年间的北极台,是深泽县的标志性建筑,登高远眺可以俯瞰整个县城。横跨磁河的永济桥,建于明万历九年(1581年),是深泽的重要历史见证。位于深泽城内的文庙,始建于宋代,是历代文人祭祀孔子的重要场所。

深泽县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还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俗活动,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窦建德考虑到魏刀儿兵多将广,若强行攻打,必然损失惨重。于是,他决定采用智取之策。他先是派使者前往深泽,向魏刀儿示好,表示愿意与其结盟,共同对抗其他割据势力。

魏刀儿见窦建德主动示好,心中颇为得意,认为窦建德畏惧自己的实力,对左右笑道:“窦建德不过如此,见我兵强马壮,便来求和。”便欣然同意结盟。双方在深泽城外举行盟誓仪式,约定互不侵犯,共谋大业。然而,魏刀儿并未料到,这只是窦建德的缓兵之计。

结盟之后,魏刀儿放松了警惕,深泽城的防备也逐渐松懈。窦建德则暗中调兵遣将,准备发动突袭。他挑选精锐部队,趁夜行军,悄无声息地逼近深泽城。待到黎明时分,窦建德突然下令发动进攻,魏刀儿的部队毫无防备,顿时大乱。窦建德的军队势如破竹,迅速击溃了魏刀儿的外围防线,直逼深泽城下。

魏刀儿仓促应战,但军心已乱,难以组织有效抵抗, 他站在城头,望着城下如潮水般涌来的敌军,心中懊悔不已,喃喃道:“早知如此,何必轻信窦建德!”

窦建德趁机包围深泽城,切断其粮草供应,城中人心惶惶。魏刀儿的部下见大势已去,便暗中商议投降。最终,几名亲信将领趁夜将魏刀儿捆绑,打开城门向窦建德投降。窦建德入城后,下令将魏刀儿斩首示众,以震慑其他割据势力,同时将魏刀儿的十万部众全部收编,纳入自己的军队。

此战之后,窦建德的实力大增,不仅消除了魏刀儿这一心腹大患,还获得了大量兵员和资源。他在河北的威望进一步提升,为日后进一步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魏刀儿的覆灭,也让河北其他割据势力意识到窦建德的强大与谋略,纷纷开始重新评估与他的关系。

当时,窦建德的势力如日中天,易州、定州等地的守将纷纷归降,而前文我们讲过的冀州刺史曲棱坚守城池,拒不投降。他为人刚正不阿,深受百姓爱戴,他决心誓死守卫冀州,绝不向窦建德低头。

然而,曲棱的侄子崔履行(崔暹之孙)却是一个不谙军事、迷信法术之人。他自称精通奇门遁甲,掌握神奇法术,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甚至能让攻城者自行溃败。曲棱虽为一方刺史,但对这位侄子的“神通”却深信不疑,待窦建德前来攻城时,竟将守城大权交予崔履行。

崔履行接手城防后,立即下令守城士兵全部静坐,不得擅自作战。他对众人说道:“即便贼兵登上城墙,你们也不必惊慌,我自有妙法让他们自缚手脚,溃不成军。”于是,他在城中搭建祭坛,夜间设坛祭祀,身穿麻衣丧服,手持竹杖,登上北楼放声痛哭,声嘶力竭,仿佛在祈求上天降下神力。他还命令城中妇女们爬上屋顶,四面抖动衣裙,声称这样可以驱散敌军的气势。

与此同时,窦建德的大军已兵临城下,攻城器械齐备,攻势如潮。曲棱见形势危急,准备率军迎战,却被崔履行强行阻止。崔履行信誓旦旦地说:“叔父不必担忧,我的法术即将生效,贼兵必会自乱阵脚!”曲棱无奈,只得听从。

然而,窦建德的军队并未受到任何“法术”的影响,反而加紧攻城,很快便攻破了城门。

城池陷落之际,崔履行仍在北楼上痛哭不止,仿佛对眼前的惨状浑然不觉。可笑的是,窦建德以为曲棱是因效忠隋朝感慨于隋朝灭亡,带领全城百姓带上孝布而哭。

窦建德率军入城后,见到曲棱,不仅没有怪罪他的抵抗,反而赞叹道:“你是个忠臣啊!宁死不降,令人敬佩。”

窦建德对曲棱以厚礼相待,并任命他为内史令,以示重用。而崔履行则被众人视为笑柄,他的“神奇法术”也成了冀州百姓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一事件不仅展现了曲棱的忠贞不屈,也暴露了崔履行的荒唐无知。窦建德对曲棱的礼遇,既显示了他的胸襟,也为他在河北地区赢得了更多的民心。然而,崔履行的愚昧行为却为这场本可避免的悲剧增添了讽刺的色彩,成为乱世中一则令人唏嘘的故事。

不管怎么说,当时窦建德得了易州、定州和冀州对其夏国政权意义重大,且在群雄割据的格局中也具有多重战略意义,既巩固了其河北霸主的地位,也为后续逐鹿中原埋下伏笔。

易州(今河北易县)扼守太行山北麓,是燕赵门户;定州(今河北定州)为河北平原南北要冲;冀州(今河北冀州)则是黄河故道与漳河流域交汇处。控制此三角地带,使窦建德军事部署得到纵深,西依太行山屏障,东控渤海盐铁之利,掌控永济渠与驰道网络,可快速调兵至山东、河南,三州互为犄角,形成对李唐东进、王世充北上的监测网。

易州,古称易水,位于今天的河北省易县境内,隋开皇元年(581年)置易州,治所在今河北省易县,下辖满城、涞水、遂城、北平四县。唐辖境相当今河北内长城以南,安新、满城以北,南拒马河以西。宋元明清时期,易县先后属保定路、保定府,清雍正时升为直隶州,1913年废为易县。

易县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着名的狼牙山五勇士跳崖壮举在此发生。

易县剪纸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易县丰富的民间艺术。世界文化遗产清西陵,是清代皇家陵寝,位于易县西部。狼牙山以险峻的山峰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而闻名。长城上的着名关隘紫荆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易县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还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俗活动,亦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

古定州即今定州市,位于河北省中部偏西,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西缘。定州历史悠久,自古以来便是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素有“九州咽喉地,神京扼要区”之称。定州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当时为鲜虞国地,战国时成为中山国的重要城市。秦统一中国后,定州归巨鹿郡管辖。北魏天兴三年(400年),拓跋珪改安州为定州,此后定州成为该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

定州归唐后,复置定州,管辖10县,分别是安喜、唐昌、北平、鼓城、恒阳、新乐、义丰、望都、无极、深泽,成为当时重要的行政区划。宋元明清时期,定州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变更,至明洪武三年(1370年)正式定名为定州,并沿用至今。

今日定州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定州贡院、开元寺塔、中山汉墓等。这些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定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定州市每年春季举办的桃花节吸引了大量游客。主要景点还包括定州博物馆、宋街、开元寺塔等,展示了定州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

冀州是河北省衡水市下辖的一个行政区,位于河北省东南部,太行山东麓,华北平原西缘。冀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古以来便是区域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上古时期冀州位列“九州”之首,大禹治水后划分为九州之一,称为冀州。春秋战国时先后属于晋国、燕国和赵国。秦朝属巨鹿郡。汉代设信都郡,成为冀州治所。魏晋南北朝时期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变更,北魏时辖长乐、武邑、渤海三郡。

隋唐时期隋朝时改为信都郡,唐代复为冀州。宋元明清时期经历了多次分合,至明洪武二年(1369年)归冀州直辖,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1993年撤县建市。

冀州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如汉代冯太后墓、孔颖达墓等。每年举办的二月二龙抬头庙会和元宵节灯会,展示了冀州独特的民俗文化。这里还是是儒家文化和燕赵文化交融之地,培养了许多着名学者和名人。同时拥有众多旅游景点,如衡水湖、冀州古城遗址和百花楼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据史书记载,河北在隋代占全国户数1\/4,三州陷落前已为窦建德提供了丰足的粮仓扩容,冀州平原年产粟米百万石,定州官仓存粮可支十年 ;易州铁冶工匠三千,定州丝织作坊冠绝北地;新增丁口四十余万,其中包含逃避辽东之役的精壮劳力 。

窦建德后在河北采取特殊治理,留用隋朝旧吏273人,包括博陵崔氏、范阳卢氏子弟;在冀州重建明堂,仿周礼行籍田之礼 ;刊发《平河北檄》,自比\"神农氏后裔,代天牧民\" ,此举使其政权从流寇武装转型为具备文化正统性的割据政权,河北士族归附率从32%骤增至67%。

这些优势,使窦建德夏国政权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转折,易、定、冀三州易主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李唐东线压力倍增,迫使唐朝皇帝李渊提前一年启动河北经略。东都洛阳王世充势力陷入孤立,与幽州罗艺的联系被彻底切断。更是让不可一世的突厥国调整策略,始毕可汗遣使赠马五千匹,试图扶植窦建德制衡李唐。

但窦建德夏国政权过度扩张也埋下隐患,619年窦建德为镇抚新附领地,不得不分兵八万驻防,导致主力部队机动性下降,间接导致次年与唐朝虎牢关之战的战术失误。这种领土扩张与核心力量稀释的矛盾,恰是隋末军阀兴衰的典型缩影。

至于窦建德及其建立的夏国政权,在这段风云激荡的历史中究竟会迎来怎样的命运,我们将在下一章继续讲述。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福艳之都市后宫 都市皇宫 特种兵在都市 西游之大娱乐家 莽荒纪 无限群芳谱 限制级末日症候 林岚秦小雅 后宫春春色 清穿皇妃要娇养 都市花缘梦 调教女王 洪荒降临之最强玩家 都市之最强狂兵 慕爷的小祖宗可甜可飒 风水大相师 重生之天才神棍 重生长嫂奋斗记 武侠从神雕开始 
经典收藏逆青春 渡仙玄记 灵蛇转世镇百怪 我在香江当陀枪师妹 重生逃命,竟敲开京圈太子的房门 青梅竹马但嘴硬 走绿茶的路,让她无路可走 琳琅诡事录 海贼:我两面宿傩,乱杀 江湖公敌,从我做起 直播小姐姐穿越后被天道宠翻天 快穿了解一下只在女尊世界做任务 凤凰谋之吸血凰后 公主太子打赌,谁输谁要囚下苦 港综:我带曹达华当卧底 庶女当自强 快穿之大佬自救系统 再一次,靠近吧 修仙之鸿蒙炼神决 [综]滚开,渣男 
最近更新重生夺回气运,冷面军少被我哄成恋爱脑 快乐的寻法路没有你可不行 萌宝助力:冷面总裁追爱记 宁先生的小软糖走丢了 天命卡牌 用离婚吓我,真同意了又跪求复合? 诡异入侵之废墟重建 SM空降生:天才爱豆制霸韩娱圈 福孕娇娘嫁到,病娇太子三年抱俩 重生二婚小娇妻,被兵哥哥狠狠宠 梨园那些事 我与你之间的45厘米 灵脉?魔脉?不,我修天脉! 腹黑公子之传奇今生 刘三旺的屁,响天动地 重生1961,开局相亲对象就被截胡! 闪闪果实在妖尾 快穿之身为路人的我总有隐藏身份 火影:开局在木叶卖蜜雪冰茶 开局留学生,我的系统超神奇 
大唐凌烟志 凌云朗月 - 大唐凌烟志txt下载 - 大唐凌烟志最新章节 - 大唐凌烟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