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凌烟志

凌云朗月

首页 >> 大唐凌烟志 >> 大唐凌烟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逆青春 清穿皇妃要娇养 一条四爷,二饼福晋 大清第一纨绔. 在斗罗大陆玩王者荣耀 师娘,别玩火 传奇 恶魔少爷别吻我 全职法师之吾妻穆宁雪 我的老婆是双胞胎 
大唐凌烟志 凌云朗月 - 大唐凌烟志全文阅读 - 大唐凌烟志txt下载 - 大唐凌烟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70章 宇文化及成为“鬼见愁”,唐朝首位名相离世惹君愁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唐高祖李渊在长安城称帝,建立了唐朝,唐朝政权迅速扎稳根基,稳健发展,那么其他割据势力又发展的如何呢?

我们先来看一看如残烛般存在的东都洛阳政权。

前文讲过,为了稳定军心,宇文化及率众想要回到关中老家,厚着脸皮四处宣扬要赶走已经扎根长安城的唐高祖李渊。结果他们行至黎阳仓附近,便被李密部署在那里的瓦岗军击败,不得已,谁都不待见的宇文化及掉过头来,又向着东都洛阳方向挺进。

东都洛阳杨侗已称皇泰帝十多日,只因宇文化及要来东都的消息传来,城中一片慌乱,人们神色匆匆,街头巷尾都被一种压抑的氛围所笼罩,因为谁都不想像隋炀帝那样被宇文化及给勒死。

宇文化及的名字仿佛就代表着死亡与灾难,他在江都的恶行让人们谈之色变,如今他的兵锋即将逼近东都,满朝上下听闻此事,就如同惊涛中的扁舟,每个人都震惊得瞪大了眼睛,恐惧紧紧地揪住了他们的心。

此时,担任文臣的盖琮思索良久之后,终于鼓起勇气上书朝廷。他言辞恳切地在奏疏中向皇泰帝汇报道:“如今敌我形势严峻,那宇文化及来势汹汹,而我东都兵力空虚。但我们还有一位可用之人,那就是瓦岗军首领李密,他麾下兵强马壮,若朝廷能够赦免他的罪行,给予他一个机会,让他知道朝廷尚有接纳之意,相信他定会与朝廷联合起来,能够在正面与宇文化及的军队展开殊死搏斗,如此一来,我们便可化险为夷。”

盖琮字仲璵,是赵郡平棘(今河北省赵县)人。他出身于一个地位显赫的家族,其曾祖父、祖父和父亲都曾在隋朝不同的州担任刺史,被誉为“冠盖朝伦,俨作模楷”。盖琮本人以孝顺、诚信、仁爱着称。他注重自身修养,待人真诚,乐于助人,在当地享有很高的声誉。他曾被郡将郦伯伟任命为功曹,他在任职期间表现出色,深受郦伯伟的信任和尊敬。

郦伯伟是隋朝末年的一位官员,曾任冀州刺史。他因举荐刘昼而闻名,刘昼在郦伯伟的推荐下获得了秀才的称号。刘昼起初热衷儒学,但后来悔恨自己“不学属文”,在四十八岁时才获得秀才举。郦伯伟发现了刘昼的才华,并举荐了他,使他得以在学术界崭露头角。郦伯伟的举荐对刘昼的职业生涯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使他能够在学术界获得一席之地。

刘昼是北齐时期的一位着名文学家,字孔昭,渤海阜城(今河北泊头市交河镇)人。他自幼家贫但酷爱学习,曾师从多位学者,研习《三礼》和《服氏春秋》等经典。尽管刘昼学识渊博,但在朝廷的考试中屡试不第,十年未能考取秀才。

在多次科举失利后,刘昼悔恨自己未能早点学习写作,于是发愤撰写《高才不遇传》。他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冀州刺史郦伯伟的赏识,郦伯伟在看到刘昼的作品后,极力举荐他,刘昼最终在四十八岁时获得了秀才的称号。

刘昼的经历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采的重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风气盛行,士人们纷纷学习写作诗文,以应对朝廷的选拔标准。刘昼的经历也展示了这一时期“以文取士”的选士制度。

刘昼的生平事迹不仅是个人的励志故事,也反映了南北朝时期文学风气的变迁和社会对文采的重视。

盖琮此刻的上书和建议,仿佛给这令人窒息的氛围带来了一丝曙光,也引起了朝廷中一些人的关注与讨论。

元文都站在一群大臣之中,此时他的脸上带着一种别样的神情。他缓缓地对卢楚等人说道:“诸位,你们也知道,如今我们对宇文化及的仇恨还没有洗刷,而兵力又不足。如果赦免李密的罪行,让他去攻打宇文化及,那么他们两个贼寇就会互相争斗。我们可以慢慢等待他们两败俱伤,坐收渔翁之利。等宇文化及被打败后,李密的军队也会疲惫不堪;而且他的将士们都贪图我们的官职和赏赐,很容易被我们离间,到时候连李密也可以被我们擒获了。”

卢楚等人听了都觉得有道理,于是就任命盖琮为通直散骑常侍,带着皇帝的敕书去赐给李密。

卢楚等人听了元文都的这一番分析,不禁纷纷点头。

他们也都意识到,在这艰难的局势下,这似乎是一种无奈却也最为可行的办法。于是,众人商议之后,便决定任命盖琮为通直散骑常侍。

通直散骑常侍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官职,主要职责包括在宫廷内规谏皇帝的过失、担任顾问,同时在外则随皇帝骑马出行。这一职位在曹魏时期设立,并在晋武帝时期形成了“通直散骑常侍”这一名称,由两名员外散骑常侍与散骑常侍共同轮流值班

这个职位在朝廷中也算是较为重要的角色,赋予盖琮这样一个使命,也是对他的信任与期待。

随后,杨侗精心准备好皇帝的敕书,盖上皇权的玉玺,将敕书郑重地交给盖琮。盖琮接过敕书,感受到了其中的沉重与期望,带着这项重任,向着李密所在的方向出发而去。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盖琮前脚刚走,东都洛阳便又收到了雪上加霜的消息:隋朝安阳令吕珉带着相州投降了唐朝,信都郡丞麴棱也投降了唐朝,唐朝朝廷分别任命他二人为相州刺史和冀州刺史。

吕珉任职的相州,其治所主要在现今的河南省安阳市。相州始建于北魏天兴四年(401年),治所在邺城(今河北省邯郸市临漳县西南)。隋朝建立后,相州治所迁至安阳(今河南省安阳市)。隋开皇十年(590年),分置相县,治所在安阳城。

安阳市在1974年发现了隋代瓷窑址,窑址位于安阳市北郊洹河南岸。南北长约350米,东西宽约260米,面积达9万平方米。瓷窑略呈圆形,内径约1米,窑壁厚0.15米,残迹高1.1米。发掘文物包括支烧具、支棒、器托、垫饼及范模等,显示了先进的烧瓷技术。

安阳隋代瓷窑址的发现,不仅为研究北方青瓷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也揭示了隋代瓷器产业的繁荣和安阳在当时社会的文化地位。

麴棱任职的冀州,即隋朝的信都,位于今天的河北省衡水市冀州区,历史上曾被称为信都郡或冀州。信都的名字最早起于战国时期,赵国成侯将邢(今邢台市)改为信都,以表达他“言必信,行必果”的决心和信心。

隋开皇六年(586年),信都分为长乐县。大业三年(607年),废信都入长乐县。唐初,信都复为信都县。武德四年(621年),改信都为冀州,领信都、堂阳、南宫、枣强、武邑、衡水9县。

麴棱投降唐朝不久,在窦建德攻打冀州时,麴棱固守城池,誓死不降。不过荒唐的是,麴棱采用了迷信的抵抗策略,但最终城池还是陷落了。这里作为历史中的趣事我们可以了解一下。

窦建德攻打冀州时,唐朝初建,朝廷兵力尚未能顾及到冀州地区,未能及时支援。眼看城池将被攻破,麴棱的女婿崔履行自称有奇术,可以使进攻的敌人自己失败,麴棱信以为真,同意女婿采取迷信行为施展“法术”破敌。

崔履行命令守城的官兵放下武器,全员席地而坐,不得随意作战,自己则穿着丧服,登上城墙北的城楼恸哭,并让妇女们登上房屋四面抖动裙子。

这种荒诞的抵抗方式反而让窦建德感到困惑,命令军队停止攻城。原来他认为麴棱在生死存亡之际,以此“祭奠”方式来向隋朝和已经殒命的隋炀帝示忠,窦建德心中满是感动,极力夸赞麴棱是个忠臣。

在窦建德攻陷冀州见麴棱后,对麴棱礼遇有加,非常尊重,并任命为麴棱内史令。

麴棱女婿的法术可谓“弄巧成拙”,不但救了麴棱的性命,也救下了满城百姓,免遭贼寇屠戮。

再说唐高祖李渊,不费一兵一卒意外获得相州、冀州,心中甚是欢喜。可是,他还没有来得及庆祝,在公元618年农历六月二十八日这天,高祖突然接到丧报,内史令、延安靖公窦威去世了。

不久前,高祖李渊得知窦威卧病时,心中甚是忧虑,便亲自前往探望。高祖带着满心的关切缓缓踏入窦威府中的那一刻,整个府邸顿时肃穆起来。

府中的家人和侍从们赶忙跪拜行礼,引领皇帝来到窦威的卧榻前。

卧榻之上,窦威面色苍白,身形消瘦,眼中已无往昔的睿智与光芒。

李渊走到他身旁,轻轻握住窦威的手,眼中满是关切与疼惜,缓缓说道:“窦公,你且安心养病,朕深知你有治国之才,朝廷离不开你。”

窦威微微抬起手,虚弱地摇了摇头,轻声说道:“臣受陛下厚恩,本当倾尽全力,奈何身体已是不堪重负,恐难再为朝廷效力。”

李渊听了,心中满是无奈与痛惜,轻抚窦威的手背,许久无言,只是叮嘱府中的医者务必全力以赴,务必保窦威周全。

待高祖李渊离开后,窦威向家人嘱托遗言,并告知家人,他死后只需简单安葬,不得大肆宣扬,铺张浪费。

命运似乎总喜欢在不经意间给人以沉重的打击,这才几日,窦威便撒手人寰。高祖听闻窦威死讯,那满心的欢喜被击得粉碎。

窦威,字文蔚,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人,是唐高祖李渊的太穆皇后的叔父。他的曾祖父北魏少保窦略,祖父为汉朝大鸿胪窦章,父亲窦炽是隋朝太傅。窦威自幼嗜学文史,被诸兄讥为“书痴”。他早年出仕隋朝,历任秘书郎、蜀王府记室、内史舍人、考功郎中等职。后因事免职。

窦威在李渊起兵反隋和建立唐朝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唐朝建立后,窦威凭借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政治才能,参与到唐朝典章制度的构建之中。他被任命为内史令,这一职位在当时可谓举足轻重,是皇帝的近臣,负责为皇帝起草诏令,处理国家政务。窦威博学多才,朝廷的章程法律大多都是他制定的。

窦威在唐朝初年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稳重的人品,得到了唐高祖的亲近和器重,在朝堂议事之时,常常与他深入探讨国事,无论是关乎军政大事,还是民生细务,窦威总能以其博古论今、阐述清晰的能力解答高祖的疑惑,给予高祖合理的建议。李渊也因此对他产生了深深的信任。

唐高祖曾对窦威说:“北周时有八柱国,我家与你家都曾位列其中。如今我是皇帝,而你却是宰相,这岂不是不平等吗?”

窦威惶恐地回答:“窦家在汉朝时便是外戚,北魏之时又有三位皇后。如今陛下开国,臣又因姻戚的身份得到任用,臣日夜忧惧,惟恐不能胜任。”

唐高祖大笑道:“您是以三朝皇后家族的身份向我夸耀吧!”

唐高祖所说的“三朝皇后”是何来历?我们不妨了解一下。

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家族以其独特的地位而着称,那就是独孤信家族。独孤信是南北朝时期北周的重要将领,他有三个女儿分别嫁给了北周、隋朝和唐朝的皇帝,成为了历史上罕见的三朝皇后家族。

独孤信的长女独孤般若,嫁给了北周明帝宇文毓,成为北周明敬皇后。

独孤信的第四女独孤曼陀,嫁给了唐国公李昞,其儿子李渊后来建立了唐朝。

独孤信的第七女独孤伽罗,嫁给了隋朝开国皇帝杨坚,成为隋朝的开国皇后,即文献皇后。

独孤信家族的这三个女儿不仅在各自的家庭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她们不仅是三个不同朝代的皇后,而且她们的丈夫和子女们在中国历史上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独孤信家族的传奇故事不仅展示了个人的魅力和才能,也反映了古代社会政治联姻的重要性。通过这些皇后,我们可以看到独孤家族在当时社会中的显赫地位和影响力。

窦威的去世,对于李渊和整个唐朝而言,都是一场不小的损失。对于李渊来说,他仿佛失去了一位多年的至交好友,更失去了一位在政治上能够推心置腹、为他出谋划策的重要谋士。李渊沉浸在深深的悲伤之中,他为自己未能再多听听窦威的建议,未能再多享受窦威在朝堂上的辅佐而懊悔不已。

整个唐朝朝廷也因为窦威的离去而笼罩在一片哀伤的氛围之中,毕竟窦威以其深厚的学识和稳重的人品,在朝堂上赢得了众多官员的敬重,并且他为唐朝的建立和巩固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按照窦威的遗言,家人准备以简单的方式为他安葬。然而,李渊却认为,窦威为国家立下的赫赫功勋不可磨灭,应该给予他一个极为隆重而庄重的葬礼。

下葬那天,高祖下诏让太子李建成及百官一起去为他送葬。当众人来到窦威家中时,都被眼前的景象所触动。窦威身为朝廷重臣,家中却没有多余的财物,生活极为简朴。窦威死后被安葬在陕西凤翔。

安葬窦威以后,唐高祖任命将作大匠窦抗(窦抗是窦威的堂弟)兼任纳言,任命黄门侍郎陈叔达代理纳言一职。

窦威的离去,让唐朝在初立的朝堂之上失去了一位重要的人物,也为李渊的统治经历了一段最为哀痛的时刻。但即便如此,历史的车轮依旧滚滚向前,在后续的人事安排之中,朝廷也在努力适应这种变化,朝着新的方向发展。

后事将会如何,我们下章再接着讲述。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渔港春夜 恰似寒光遇骄阳 宋檀记事 官道之色戒 都市皇宫 特种兵在都市 莽荒纪 无限群芳谱 限制级末日症候 林岚秦小雅 醉吟江山 清穿皇妃要娇养 洪荒降临之最强玩家 重生之暗黑系小魔女 金粉 重生之天才神棍 重生长嫂奋斗记 锦绣医妃之庶女凰途 纵天神帝 
经典收藏逆青春 梦幻香江 网游之血御天策 团宠小医宝逃荒种田开挂了 桃运特工俏佳人 灵蛇转世镇百怪 我在香江当陀枪师妹 青梅竹马但嘴硬 走绿茶的路,让她无路可走 琳琅诡事录 海贼:我两面宿傩,乱杀 海贼:符咒恶魔面具?我全都要! 直播小姐姐穿越后被天道宠翻天 公主太子打赌,谁输谁要囚下苦 港综:我带曹达华当卧底 庶女当自强 再一次,靠近吧 修仙之鸿蒙炼神决 [综]滚开,渣男 重生庶女入侯门:谢郎,别太撩人 
最近更新重生夺回气运,冷面军少被我哄成恋爱脑 萌宝助力:冷面总裁追爱记 天命卡牌 刘三旺的屁,响天动地 公主夜夜撩,她反而虚了 幽小白传记 长兴侯府的病痨鬼风光高嫁 快穿:反派每天都在求我别死 我,正立于废墟图书馆中等你 凡修问仙 重生:轮回诀只喜欢穷困潦倒的我 快穿:宿主是你得不到的爸爸 玄幻:开局捡到战力榜 上官璃璃的际遇 穿书七零,被首长家的纨绔盯上了 综漫,从地错开始渐渐变态 在异世苟活 在异界开始抄游戏 黑莲花重生:摄政王榻上驯我 全文完结后,绝美万人嫌变团宠了 
大唐凌烟志 凌云朗月 - 大唐凌烟志txt下载 - 大唐凌烟志最新章节 - 大唐凌烟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