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凌烟志

凌云朗月

首页 >> 大唐凌烟志 >> 大唐凌烟志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误惹豪门:强娶迷糊小甜妻 掠天记 重生之大娱乐帝国 霸道总裁爱上我 港岛大亨 九炼归仙 传奇 乡村猎艳记 武魂:开局签到三足金乌 恶魔少爷别吻我 
大唐凌烟志 凌云朗月 - 大唐凌烟志全文阅读 - 大唐凌烟志txt下载 - 大唐凌烟志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45章 王世充二次攻打李密再失利,翟让因自负死于“双十一”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唐王李渊处理完眼前棘手的事情后,这几日在大丞相府中操碎了心。

他现在身兼要职,辅佐朝政,考虑的事情也多了起来。身份突然转变,从义军首领向主导天下大势的核心人物迈进,诸多的权衡与谋划都需要细致入微的考量。

在用人方面,他深知人才的重要性。他礼贤下士,广纳贤才,朝中旧臣如裴寂等得以重用,他们在稳定关中局势上贡献颇多。然而,李渊也在积极寻觅那些有不凡才能却尚未崭露头角的年轻人。他深知新政权如同新生的树苗,需要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才能茁壮成长。

于军事而言,虽然李渊的大军节节胜利,但他时刻不敢松懈。各地的割据势力犹如暗礁隐藏在即将统一的航道上。他对李建成、李世民、李神通等家族人员委以重任,李渊放手让他们去开拓疆土,平定各方。但同时,他也担心战争会造成过多的人员伤亡和民生凋敝,所以在军令中不断强调尽可能减少对百姓的侵扰。

面对复杂的政治局势,李渊还得巧妙地处理各方势力之间的关系。他既要安抚隋朝旧官僚中那些可能投靠自己但又心存疑虑的群体,给予他们适当的地位和待遇;又要防范关陇集团内部潜在的反对势力,防止内部的分裂与争斗。在他的大丞相府中,常常是各方谋士云集,他们各抒己见,为李渊出谋划策。

在经济上,李渊推行轻徭薄赋的政策。他明白战争时期百姓的负担过重的话,极易引发民乱。于是,他鼓励农耕,发放种子和耕牛给贫苦的百姓。同时,他还对商业进行一定程度的扶持,确保物资的流通,维持市场的稳定,使百姓能够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有衣穿有饭吃。

外交上,他派出使者与周边少数民族部落接触,试图通过和平的手段建立友好的关系或者结成联盟。他深知在统一天下的进程中,如果能够减少边疆的军事压力或者得到少数民族武装力量的支持,那对于他的宏伟大业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李渊在这身份转变后的重重挑战之中,一步一步向着建立自己新政权的方向稳步迈进。

这日,正在大丞相府中忙碌的李渊忽然接到驿卒报告,称王世充又和李密干了一仗,再次战败。驿卒又报告李密杀掉了翟让。

听到这个消息,大丞相李渊唏嘘不已,感慨又一英雄人物成为了争权夺利的牺牲品。

前文讲过,王世充自黑石战役兵败后,逃亡至河阳城,紧闭营门,避战不出。他知道自己如今的处境就像在狂风巨浪中的一叶孤舟,只能暂避锋芒,绝不敢轻易涉险再战。

留守洛阳城中的越王杨侗知道王世充此举一方面是战败心虚,另一方面是为了保存实力。但如今天下大乱,局势动荡不安,各个势力犹如汹涌暗流,若此时王世充再有什么变故,那这摇摇欲坠的局势恐怕会更加失控。为了稳定时局,杨侗决定派人前去慰劳王世充。

然而,王世充却因杨侗的慰劳而感到更加恐慌,他担心自己的怯战行为,再加上兵败之事造成的巨大损失,会被越王杨侗追责问政。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王世充决定主动出击。他想,与其坐以待毙,不如再赌一把。于是,他咬咬牙,上表越王杨侗,请求再次亲自率军前去攻打李密,试图以此来证明自己的忠诚和能力,同时也是为了在这乱世之中重新站稳脚跟。

公元617年十一月九日,王世充与李密在石子河(位于今河南巩县东南)两岸摆开阵势。深秋的阳光洒在石子河两岸宽阔的战场上,却丝毫带不来一丝暖意。

李密的军队如长龙般绵延十多里,气势磅礴。翟让作为瓦岗军的先锋将领,率先与王世充交战。

翟让一马当先,率领着士兵如离弦之箭般冲向王世充的军队。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杀气,口中大喊:“瓦岗军的将士们,今日定要击溃敌军,建功立业!”

瓦岗军骑兵在前,步兵在后,若狂涛巨浪般向隋军席卷而去。两军撞在一起,厮杀声响彻天际,石子河水很快被血水染红,仿佛大地流出的血泪,控诉着战场上的刀剑无情。

然而,激战片刻后,翟让的军队便看似逐渐不支,节节败退。李密这边击起退军战鼓,示意翟让率军撤兵。

翟让不敢恋战,下达了撤退命令,部队开始开始有序回撤。

王世充看到翟让败退,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他挥舞着手中的长剑,大声喊道:“将士们,乘胜追击,今日定要让瓦岗军有来无回!”

王世充的军队如洪水般汹涌追击,势如破竹,所过之处瓦岗军的士兵纷纷倒下。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瓦岗军的王伯当和裴仁基犹如神兵天降。他们率领着军队从侧面如闪电般截断了王世充的后路。

王世充的士兵们看到背后突然出现的敌军,顿时阵脚大乱。王世充这才发现中了敌军的疑兵之计。

李密见时机已到,立即指挥中军主力,会合翟让前军,一同从正面向隋军发起猛攻。

王世充陷入腹背受敌的绝境,他的军队乱作一团,四处逃窜。王世充无奈之下,只能率领残兵向西窜去,狼狈地退回河阳。

回到河阳城后,王世充觉得自己已经无颜面对越王杨侗。他走进自己的营帐,瘫坐在地上,心中满是自责和懊悔。他想:“吾本想一雪前耻,却没想到又遭遇如此大败,如今还有何颜面再见越王?”

最终,他决定命人将自己囚禁于大牢之中,并派人前往洛阳请求越王杨侗的赐罪。

越王杨侗收到王世充的请求后,陷入了沉思。他明白王世充虽然兵败,但他的军事力量和影响力仍然不可忽视。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将王世充逼得太紧,很可能会让他彻底倒向自己的对立面。而且,如今的局势如此复杂,多一个朋友总比多一个敌人好。

于是,杨侗再次派遣使者前往河阳释放了王世充,并写了一封信,信中说道:“王将军此次兵败乃兵家常事,不必过于自责。朕深知将军忠心耿耿,望将军振作起来,继续为维护洛阳的朝廷效力。”

同时,他还不忘赐予王世充大量的金帛予以安抚。

越王杨侗深知自己作为隋朝皇室在洛阳这风雨飘摇之地,就像是一面最后的旗帜,虽然还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他明白王世充就像是一颗棋子,在这复杂的棋局中有着重要的位置。

如果任由王世充在河阳城坐视不管,那么他很可能会被其他势力拉拢利用。一旦王世充投靠了他人或自立门户,那么洛阳的局势将会变得更加严峻,对自己的地位也将产生巨大的威胁。所以,他希望通过这种慰劳的手段,能够安抚王世充的心,让他继续为自己所用,共同抵御其他势力的威胁,在这乱世之中谋求一线生机。

在这个乱世之中,各方势力就像在黑暗中摸索的行者,每一步都充满了未知和危险。越王杨侗和王世充之间的这番周旋,也只是这乱世中的一小段插曲。然而,这一小段插曲却足以反映出当时局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各方势力为了生存和发展所不得不做出的权衡和抉择。

看到王世充逃回河阳,李密未下达追击命令,而是率领瓦岗军返回了洛口仓,让大军进行休整。

翟让此时虽然不再是一把手,但其在军中的威望依然很高,他所到之处,无论是训练场地还是营帐之中,士兵们都恭敬地行礼问候。

他的司马王儒信洞悉这一切,便劝说翟让自己称大冢宰,总揽各项事务,以此来夺取李密的权力。

在隋朝,大冢宰的职能被纳入三省六部制中,其中尚书省负责执行,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内史省负责起草诏令,三省长官共同构成宰相集团,共同执掌国家大权。此处王儒信暗指让翟让在瓦岗军中担任宰相职务,从而与李密争权夺利,重新掌管瓦岗军。

夜晚,王儒信悄悄进入翟让府中,昏暗的书房中,烛火摇曳,光影在粗糙的布壁上晃动,仿佛也在预示着不安定的局势。王儒信一脸急切又带着几分隐秘的兴奋,凑近翟让说道:“将军啊,您看如今这局面,您虽然暂时居于李密之下,但您在军中的威望是不可忽视的啊。只要您称大冢宰,将各项事务总揽于手中,这大权还不是手到擒来?到时候,李密又能奈何您?这可是天赐良机啊,将军可不能错过。”

翟让并未听从王儒信的建议,他深知自己的实力和地位尚未达到与李密抗衡的地步。

翟让坐在书案后面,微微皱起眉头,他的目光中透着犹豫之色。他深知王儒信的话并非没有道理,但他更清楚自己的实力不及李密目前所掌控的力量。他缓缓地摇了摇头,叹息道:“君言差矣。我翟让虽然有些许威望,但如今的李密,他智谋超群,在军事决策上屡屡站为上风,手下又聚集了一大批能征善战之士,还有诸多贤才归附。我与他的实力差距尚远,此时若是妄图夺取大权,恐怕只会引火烧身,让瓦岗军陷入内乱的深渊。这是万万不可为的事情啊。”

翟让的哥哥柱国荥阳公翟弘,是个莽撞而又粗鄙愚蠢之人。他听闻翟让拒绝了这个看似能让他们兄弟一步登天的建议后,找到翟让,脸上带着一种莫名的傲慢,大声说道:“兄弟,你可真是太过谨慎了。这天子的位置,本就应该是我们的囊中之物。想那昔日多少英雄豪杰,为了这个位置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如今这等大好的机会就在眼前,你却退缩了,还想着与他人分享功劳。你若不取,我自当取而代之!我可不像你这般谨小慎微,畏首畏尾。”

翟让听后,心中泛起一丝无奈与苦笑。他看着自己这个鲁莽的哥哥,明白他根本不明白其中利害关系。但他也并未生气,只是放声大笑起来,笑声中似乎带着一种对哥哥天真想法的不屑与宽容。他一边笑一边说道:“兄长,你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却不知这背后的危险。如今我们瓦岗军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内部需要团结,外部又面临着众多强大敌人的威胁。若是因争夺权力而内乱,只会让敌人坐收渔翁之利啊。”

然而,李密却对翟弘的言论深感厌恶,他认为翟让兄弟二人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心中不由暗道:“翟家兄弟的心思根本不在如何对抗隋朝,而是在这权力的争夺上。若不早早防范,日后必成大患!”

在当时的局势下,隋朝虽然已经风雨飘摇,但仍然有着强大的军事力量根基。各地起义军林立,彼此之间的竞争也异常激烈。瓦岗军若想在众多势力中脱颖而出,统一中原,内部团结是至关重要的。然而,翟让兄弟与李密之间微妙的关系,却如同隐藏在坚固城墙中的一道裂缝,一旦处理不好,就可能让整座城墙轰然倒塌。

李密的担忧并不仅仅是因为权力被觊觎的愤怒,更是对瓦岗军未来发展命运的一种深深的忧虑。他深知在这个乱世之中,只有坚定不移地朝着一个统一的目标前进,才能在历史的浪潮中立足。而翟让兄弟的表现,让他看到了这一目标背后隐藏的重重危机。

不久后,再次发生了几件让李密对翟让起了杀心的事情。

在隋末那个动荡不安、英雄辈出的时代,李密的势力如日中天,吸引了众多有识之士前来投靠。其中,崔世枢从鄢陵前来归附,希望能够为李密的大业贡献一份力量,同时他带着丰厚的财宝礼物代表自己满满的诚意,献给了李密。

崔世枢的到来,让李密心中自是欢喜。他热情地接待了崔世枢,并册封他为军中总管,以示对其才能和诚意的认可。然而,这一举动却引起了翟让的不满。

翟让作为瓦岗军的元老级人物,一直以来都自视为瓦岗军的领袖。他得知崔世枢献给了李密贵重的礼物,却没有自己的份,再加上李密重用崔世枢也没有征求自己的意见,心中自然有些嫉妒和不满。他心想:“我翟让为瓦岗军付出了那么多,如今崔世枢一介新人,凭什么就能得到如此重用?”

于是,翟让瞅准机会将崔世枢囚禁在自己的府中。他怒气冲冲地质问崔世枢:“你这小人,为何只将财宝献给魏公李密,却不给我这个瓦岗军的元老?你眼中无人,真是个狗眼看人低之辈!”

崔世枢被翟让的怒气所慑,慌忙解释道:“翟将军,我崔世枢对魏公和您都是一片忠心,绝无二心。只是魏公是现在的领袖,我自然先将财宝献给他。我这就去筹集一些财宝,献给翟公。”

然而,翟让并没有打算放过崔世枢,他一心想要给崔世枢一个教训,让他知道自己不是那么好惹的。于是,他逼迫崔世枢在短时间内筹集大量的钱财送于自己。崔世枢四处奔波,却始终无法筹措到足够的钱财。翟让见状,心中更加愤怒,便想对崔世枢施以重刑,后考虑到崔世枢目前是军中总管身份,此事暂且不了了之。

翟让心中烦闷,便召来了元帅府记室邢义期陪自己喝酒解闷。席间,因他心情不佳,便想通过喝酒玩耍行酒令来发泄释放一下心情。

然而,邢义期见其酒劲上头,唯恐这位大哥对自己耍酒疯,心中有所顾虑,迟迟不敢上前陪玩。翟让见状,大怒道:“你这斯也瞧不起我了吗,竟然敢违抗我的命令!”

言罢,翟让便命府兵将邢义期按倒在地,赏赐军棍八十仗。可怜这帅府记室被打得是皮开肉绽,倒地不起,痛苦呻吟。

第二日,翟让又遇到了左长史房彦藻,触景生情,想起往事,愤恨的说道:“房彦藻!你之前攻破汝南,得到了很多战利品,却只给了魏公李密,一点也没给我!魏公可是我拥立起来的,将来的事情发展到哪个地步还说不定呢!”

隋朝时期的汝南,其地理位置大致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驻马店市一带。在隋朝,汝南被称为豫州,这一名称一直沿用至唐朝初期。房彦藻确实曾引兵攻打汝南,大获全胜,缴获了不少战利品,而且也有将战利品孝敬给李密之事,没想到翟让如此小心眼,连这等放不到台面上的事都能记在心里,甚至表达了出来。

房彦藻害怕了,怕翟让因此事而嫉恨自己,说不定哪天自己的屁股也会像邢义期一样挨上军棍,再有四年自己就要五十了,这身子骨可是吃不消八十棍。于是转脸就翟让说的话告诉了李密。

翟让的这一系列举动让李密深感不安,他认为翟让已经变得越来越贪婪和残暴。

郑颋等谋士也察觉到了翟让的异动,于是联合房彦藻纷纷劝说李密尽早除掉翟让。他们表示,翟让贪婪、刚愎自用,且已经有了不臣之心,若再不除掉他,恐生后患。李密虽然心中犹豫,但最终还是决定采纳他们的建议。

十一月十一日,这原本是平常的一天,然而在李密王府中,却即将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变故。

李密精心设宴邀请翟让,他命人在宴客厅中间摆上桌案,案上摆满了美酒佳肴。那酒坛一打开,浓郁的酒香便弥漫开来,只是厅内偏房中却藏着一位壮汉,手握砍刀,静待暗号。

李密又命人抬来箭靶,放在宴会厅门外八十米开外。此时的宴客厅内氤氲着一种看似祥和却又暗藏杀机的氛围。

翟让带着哥哥翟弘和儿子翟摩侯等人欣然赴宴。翟让的心中,或许还满是对李密的信任,想着他们曾经是并肩作战的战友,自己又是李密的老领导,还在憧憬着未来在推翻隋朝大业之后的美好生活,毫无防范之心。

他一进门,就爽朗地对李密笑道:“魏公盛情,翟让岂有不来之理。”

李密也满脸堆笑地回应:“翟大哥,今日只叙兄弟之情,不谈军务,咱们许久未曾这般痛快饮酒了。”

酒过三巡,众人都有了几分醉意。李密提议大家活动活动,于是他命人取来一把制作精良的好弓,对翟让说:“翟大哥,咱们许久未练箭了,今日切磋一二如何?”

翟让欣然应允,他心想这不过是一场寻常的箭术比试,还能增添些许酒兴。

李密与翟让二人来到宴客厅厅门处站好,周围的侍从们像是得到了某种暗示,缓缓地退了下去,只留下李密的几个心腹守在一旁。

翟让并未在意,他全神贯注地拿起弓,瞄准了门外的箭靶。他的眼神紧紧盯着靶心,脑海里想着射箭技巧,一心想要在李密和众人面前露一手。

就在翟让全神贯注地沉浸在拉弓的动作之中时,突然,宴客厅偏房的门被悄无声息的打,李密的护卫蔡建德如鬼魅般从偏房内冲了出来,三步并作两步便到了翟让的身后。

蔡建德手起刀落,冰冷的刀锋瞬间斩向翟让的脖颈,翟让连哼都没哼一声,脑袋滚落在地,死尸晃了几晃,扑通一声栽倒在地,手中的弓箭还紧紧地握在收手中。翟让圆睁双眼,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五十四岁的他,在“双十一”这天,会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遭此毒手。

与此同时,李密的心腹们也迅速冲向翟让身边的人。

翟弘和翟摩侯早已魂不守舍,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幕,还未完全反应过来,惊恐地直喊:“这是何意?李密,你怎能如此?”

然而,话音未落,刀光剑影之下,他们和王儒信等人也纷纷被斩杀于宴客厅之中。

翟让的心腹将领徐世勋看到情况不妙,他毫不犹豫地转身向外逃去,可是门外早已布下了天罗地网。他刚一露头,就被门外埋伏好的士兵砍伤了脖子。那锋利的刀刃划过脖颈,一阵剧痛传来,鲜血流淌而出,他强忍着疼痛继续挣扎着想要逃离这个是非之地。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伯当从厅内冲了过来,他看到受伤的徐世勋,又看到周围准备继续举起大刀的伏兵,大声呵斥道:“都给我住手!你们这群莽夫,想让天下人都以为我瓦岗军是无信无义之辈吗?”

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在营帐外回荡,那些伏兵听到王伯当的呵斥,才缓缓停下了手中的动作。

翟让的另一位好兄弟单雄信此时已被两个士兵用刀架住,他惊恐地看着李密,大喊道:“李兄,我单雄信对你是忠心耿耿,你怎能如此对我?”

李密看着单雄信,心中有一丝不忍,但他想到翟让一派的势力以及未来的局势,还是冷冷地说道:“单雄信,你与翟让过从甚密,今日你虽无心,但也难脱干系。不过看在你往日的功劳上,今日且饶你一命,好自为之。”

说罢,他一挥手,单雄信便被伏兵松开。

接着,李密命人扶徐世勋到厅内坐下,亲自为他敷药治伤。

此时李密府中其他将兵听到翟让已死于宴会厅,大为所惊,他们不知道李密为何会突然杀掉翟让,也不知道自己命运将会如何,纷纷惊慌失措。

李密见状,立即出宴会厅,来到众将士面前,大声安抚众人:“众将士们,且听我一言。我与各位一同起兵,本就是为了铲除暴乱,推翻那腐朽的隋朝。翟让将军他,往昔确实有大功,但如今他专权跋扈,目中无人,欺凌同僚之事屡屡发生。在如今的局势下,我们急需一支纪律严明、团结一心的军队,他这样的行为已经严重违反了军纪。今天我李密做出这样的决定,只是为了维护军队的纪律和稳定,为了让我们的军队更有力量去对抗隋朝。与翟让有关的人,我已经处理完毕。其他各位与此事无关,你们都是为了大义而聚在此处的英雄豪杰,不必惊慌。我们的大业还未完成,隋朝的统治依旧摇摇欲坠,我们要团结起来,向着目标前进。”

同时,他又派单雄信即刻前往翟让的营地,安抚翟让的部下兵士。随后,李密又亲自骑马进入翟让的营地,依次抚慰将士们。他告诉大家,自己仍然信任他们,并且会继续重用他们。在他的安抚下,将士们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李密随后让徐世积、单雄信、王伯当分别统领翟让的部队,以此来稳定军心。经过一番整顿,李密的军队很快恢复了稳定。

其实,翟让的残暴和贪婪早就让他失去了部下的信任和支持,翟让死亡的那一日,他的部下没有一人为他哀伤落泪。

这也反映了翟让在用人和治理方面的失败,相比之下,李密则展现出了更加出色的领导才能和用人之道。他能够快速安抚将士们的情绪,稳定军心,并且能够重用有才能的将领,这也是他能够在隋末群雄中脱颖而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李密杀害翟让这一举动,虽然残忍而血腥,但也是为了在乱世之中迅速整肃军纪,集中权力,让瓦岗军在与隋朝以及其他诸侯势力的对抗中更具竞争力。然而,这种内部的自相残杀,也在一定程度上损耗了瓦岗军的元气,为未来的发展埋下了隐患。比如徐世勋虽在事件中侥幸逃过一劫,但脑袋差点离开自己的身体,受到了重伤,这使他对李密产生了深深的戒心。其他瓦岗军的旧部元老通过此次事件,心中也已渐渐有了异心。

翟让的死讯传到王世充耳中,他深感失望。他原本寄希望于翟让和李密之间的矛盾能够拖垮李密的军队,从而为自己创造机会。然而,现在翟让已经被杀,李密的军队反而会更加团结和稳定。

王世充感叹道:“李密天资聪颖,有决断力,未来的发展难以预测啊!”

在当时的局势下,各路英雄豪杰纷纷崛起,争夺天下。李密作为其中的一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他必须要做出明智的决策,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而翟让的死,虽然让李密失去了一位曾经的兄弟,但也让他消除了一个潜在的威胁,为他的大业扫清了一道障碍。

同时,翟让的死也反映出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在追求权力的过程中,许多曾经的兄弟和朋友往往因为利益而反目成仇。这也提醒后世人们,在面对权力和利益时,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以免因一时的得失而失去最宝贵的东西。

在历史的长河中,还有许多像瓦岗军这样雄心勃勃的将领和势力集团,在面对权力的诱惑时,往往难以保持初心,最终走向分裂、内耗甚至灭亡,这也让整个隋末局势更加混乱不堪。他们的抉择和行动就像一颗颗投入湖水的石子,泛起层层涟漪,不断改变着周围的一切。

翟让死后,李密领导的瓦岗军势力日益壮大,在河南地区极具影响力。

河南地区其他隋末郡县看到李密狠起来连自己曾经的大哥都敢杀,何况自己这些地方小吏?又考虑到自身的利益和发展前景等多方面因素后,都选择归附于李密。

然而荥阳太守郇王杨庆庆和梁郡太守杨汪却依旧坚守立场,继续为隋朝效力。

李密深知若要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荥阳和梁郡这两块地方是必须要拿下的。可是,李密与梁郡太守杨汪有着新仇旧恨,此刻智取劝降是不可能的。李密前期因参与杨玄感叛乱兵败被通缉,隋炀帝杨广下令梁郡通守杨汪负责抓捕李密,杨汪接到命令后,派兵包围了李密可能藏匿的王秀才家,但李密因外出而幸免,导致杨汪扑了个空。尽管存在敌对关系,李密不久前通过书信表达了对杨汪的尊重,并试图拉拢他。李密任命杨汪为上柱国、宋州总管,并通过书信表达了对杨汪的善意,可是杨汪并不买账,据守梁郡誓死抵抗李密的势力扩张。

没办法,李密只能从驻守荥阳的郇王杨庆入手。李密派人给杨庆送去一封信,在信中,他先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为杨庆分析当下的形势对自己和他所坚守的隋朝带来的各种利弊关系。

接着,李密在信末抛出了一个非常关键的信息。信中写道:“您家的世系呀,其实是有着特殊之处的。您的家族原本居住在山东,而且最初是姓郭的,并非现在的杨姓家族。这就好比芝草被焚毁的时候,蕙草也会为之哀叹,它们虽然不同种类,但却有着相似的境遇。您现在为隋朝坚守,可实际上您与隋朝皇室杨氏并没有真正的紧密联系,从根源上来说,您和隋朝的联系是微薄的。”

原来,杨庆是河间王杨弘的儿子,他的爷爷是周朝的杨元孙,原籍在河南弘农。杨元孙自幼丧父,是个孤儿,随母亲郭氏寄养在舅舅家中。在隋武元皇帝杨忠与周太祖在关中起义时,杨元孙在邺城,因和杨忠存在亲戚关系,害怕被齐人杀害,因而假借外祖父家的姓氏,改姓郭。北周灭亡后,恢复杨姓,成为河间王杨弘的父亲。

杨庆看到李密的信后,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动。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和选择。一方面,他意识到自己家族与隋朝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些微妙的关系,并非像自己之前认为的那般紧密和理所当然;另一方面,他也看到了李密势力的强大以及周围郡县纷纷归附的趋势。如果继续坚守下去,他不知道自己将会面临怎样的命运,也许会被孤立无援地对抗强大的李密势力,最终走向覆灭。

在这种惶恐不安的情绪下,经过短暂的思考,杨庆觉得归附李密或许是自己目前最好的选择。于是他不再犹豫,立即率领着荥阳郡城的所有力量投降了李密。

这一事件也反映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各方势力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利益和生存面前人们的抉择。

那么,在这紧张的局势下,此时李渊已升级为唐王占据长安城,辅佐傀儡小皇帝杨侑以号令天下,李密因被随军牵制,尚未攻下东都洛阳,未得名分,其余各方势力又将会有何发展呢?

我们在下一章节将继续接着讲述。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恰似寒光遇骄阳 官道之色戒 都市皇宫 无限之信仰诸天 西游之大娱乐家 莽荒纪 无限群芳谱 林岚秦小雅 醉吟江山 凤还朝,妖孽王爷请让道 清穿皇妃要娇养 都市花缘梦 大劫主 重生之暗黑系小魔女 金粉 风水大相师 都市神级超人 重生之天才神棍 重生长嫂奋斗记 
经典收藏逆青春 网游之血御天策 桃运特工俏佳人 灵蛇转世镇百怪 离婚后她成了财阀前夫的白月光 重生逃命,竟敲开京圈太子的房门 青梅竹马但嘴硬 走绿茶的路,让她无路可走 海贼:我两面宿傩,乱杀 海贼:符咒恶魔面具?我全都要! 江湖公敌,从我做起 直播小姐姐穿越后被天道宠翻天 快穿了解一下只在女尊世界做任务 凤凰谋之吸血凰后 港综:我带曹达华当卧底 庶女当自强 快穿之大佬自救系统 黑神话:吾为天命狼 再一次,靠近吧 修仙之鸿蒙炼神决 
最近更新重生夺回气运,冷面军少被我哄成恋爱脑 快乐的寻法路没有你可不行 萌宝助力:冷面总裁追爱记 宁先生的小软糖走丢了 天命卡牌 用离婚吓我,真同意了又跪求复合? 诡异入侵之废墟重建 SM空降生:天才爱豆制霸韩娱圈 福孕娇娘嫁到,病娇太子三年抱俩 重生二婚小娇妻,被兵哥哥狠狠宠 梨园那些事 我与你之间的45厘米 灵脉?魔脉?不,我修天脉! 腹黑公子之传奇今生 刘三旺的屁,响天动地 重生1961,开局相亲对象就被截胡! 闪闪果实在妖尾 快穿之身为路人的我总有隐藏身份 火影:开局在木叶卖蜜雪冰茶 开局留学生,我的系统超神奇 
大唐凌烟志 凌云朗月 - 大唐凌烟志txt下载 - 大唐凌烟志最新章节 - 大唐凌烟志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