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落门

倔强的纽扣

首页 >> 星落门 >> 星落门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名门艳旅 江山美色 调教女王 谍网 亿万盛宠只为你 贞观憨婿 抗战之烽火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明天下 伐清1719 
星落门 倔强的纽扣 - 星落门全文阅读 - 星落门txt下载 - 星落门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6章 益州帮打响的第一枪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朝堂上的沉闷,有天气的成分,但更多人却不这样认为,在他们心里,这一切,不过是在酝酿某些重大事项而带来的沉闷感。

这是风雨欲来之前的沉闷。

就看谁会第一个站出来,打破这种局面了。

终于,光禄大夫谯周再次启奏道:“陛下,既然已经坐实魏延谋反,当夷灭三族,还请陛下立即派人,捉拿魏延家族!”

司徒徐靖难得上一次朝,却也赶紧出班上奏道:“陛下,老臣徐靖附议。此乱臣贼子,必当夷灭三族,否则不足以平民愤彰显大义啊!”

很多人听了徐靖的话,都不由得皱起眉头。

魏延谋反,夷灭三族是应该的,但这话,从徐靖的嘴巴里说出来,总让人感觉怪怪的。

要说这徐靖,也是一个奇葩,既德高望重,又臭名远扬。

徐靖本是汉少帝时期的朝堂尚书郎,专门负责考察孝廉事。徐靖和他堂弟许劭就是最着名的士大夫的代表,由他二人每半月发出的对时下人物的评价,几乎成为当时最被人痴迷的“月旦榜”,任何人只要经过他二人的点评,立即便能身价倍增,或者跌落尘埃。

董卓擅权时,也觉得徐靖有些才能,就让他负责官员的考核升迁。

但徐靖却联合了许多人反对董卓,董卓要诛杀徐靖,不得已,徐靖逃亡四方,曾先后投奔孔伷、陈祎、许贡、王朗等人,于孙策攻王朗前与家属俱避难交州,受到交趾太守士燮礼待,再后来,辗转到西川成为刘璋手下。

刘璋对徐靖的观感很好,直接让徐靖做了成都太守。这种信任度,不可谓不够。

但是,当先主刘备的大军围城,徐靖却在关键时刻选择打开成都大门,迎接刘备的大军入城。

不巧的是,徐靖做事的能力不够,城门还没有打开,便被刘璋的手下当场活捉了。

但因为刘璋当时也已经在考虑开城投降,所以,就没有治徐靖的罪。也许,刘璋根本就瞧不上徐靖,不屑于杀他。

刘备入川成功,对徐靖的感观不是很好,不打算用他。法正却坚持说,刘备初出川,必须要效仿一下“千金市马骨”的故事,这徐靖,不就是最好的“马骨”?

诸葛亮也是这个意思。

而且,徐靖是个学问大家。

先主刘备用人,要么不用,要么就往死里用,既然大家都说应该用他,好吧,他直接给徐靖一个司徒的位置,这就是位列三公了。于是,一个以清闲名士着称的徐靖,竟然陡然成了蜀汉政权唯一的三公。

位列三公,地位之崇高,无人可比,就连诸葛亮见了他,也得低头弯腰给他行礼。但徐靖却无一点实权,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吉祥物。

司徒,不是丞相一样的官职吗?怎么徐靖这个司徒,就成了个花架子呢?

为什么呢?

原来,大汉朝从武皇帝开始,便刻意削弱丞相权柄,到了东汉,司徒司空就成了不折不扣的荣衔儿,也就是名誉称呼,很高很高的名誉政治头衔儿,属于高高挂起的那种。

此时的徐靖年纪已经很大了,却热心初衷不改,很是为朝廷推荐了一些人才。

所以说,徐靖在蜀中,既德高望重,又臭名远扬。

今天,老司徒徐靖听说诸葛丞相去世,前线风云变幻的事情后,也深感此事对朝堂的震动影响,主动来到大殿之上,尽自己的一点力量。

焦虑、悲伤、惊恐……种种情感交织之下的刘禅早已经两眼恍惚,他这才发现老司徒也来到朝堂之上,赶紧让值班太监拿来一个凳子给老司徒,搀扶他坐下。

刘禅对董允道:“休昭,还得你走一趟,假节释劝,用好言抚慰,将征西大将军南郑侯带回成都即可,你传朕的旨意,只要南郑侯愿意回来,朕,既往不咎!”

群臣一片哗然。

大家其实也都知道他们这位皇帝陛下的性子,懦弱、平庸,好色、好美食,耳根子软,但却善良、大度、不苛刻,不嗜好杀戮。但你是皇帝,对于一个已经确认谋反的人,还这样大度,“既往不咎”,是不是太那个了点儿?

谯周当即上奏道:“陛下不可。魏延谋反已经是证据确凿,若陛下尚念及其过去功绩,予以轻饶,则何以惩戒后来者也?”

谯周的话,大义凛然,铿锵有力。

但其实,大家都看得出来,在大义名分的背后,谯周未尝没有小心思在。

要知道,蜀汉帝国自建立之初,就存在严重的帮派斗争。荆州帮占据了朝堂大势,益州帮把控着经济命脉。

东州帮早已经灰飞烟灭。

而现在,政治强人诸葛亮去世,蜀汉内部的斗争将会进入新的阶段,那就是益州帮无可遏制地会强势崛起。

魏延,作为荆州帮最后的大佬,最后的旗帜,不彻底将其家族整垮,未来,还哪里有这样的良机!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放虎归山,虎必伤人。

这样的道理,谁不懂。

夷灭魏氏三族,其实只是一个契机,一个标志,一个益州帮公开向荆州帮开火的宣言!

而皇帝刘禅即便在这样的情况下,还想着保全魏氏,在益州帮的人眼中,士可忍孰不可忍。

但益州帮的势力主要在地方上,真正屹立朝堂不倒的,也就杜琼谯周等寥寥几人。

益州帮曾经选定的带头人李严,已经被闲赙在家几年了。

杜琼悄悄看了学生谯周一眼,谯周回应了一个坚定的眼神。

李严已经于几天前悄然离开居住地梓潼老宅,来到成都。昨天晚上,谯周已经和李严密谋了整整一宿。

在蜀中,益州帮土着势力第一人,不是谯周,而是李严。无论在地方,还是在军队里,李严都有着他人无可企及的高度和地位。杜琼谯周充其量,也就是还有些话语权,这个东西,说不清楚斤两轻重的,而军权,才是实实在在的硬通货。

但是,自从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期间,李严和皇帝二人合伙玩了一出躲猫猫的游戏后,李严就被诸葛亮剥夺了所有权力,闲赙在家。

其实在诸葛亮病重期间,益州帮的小手段就已经层出不穷地上演了,只是,当时的人们敏感度不够,没有发觉罢了。而在多年之后,东窗事发,人们才幡然醒悟,胡氏之祸,刘琰之死,让刘禅背负了贪恋大臣妻室的恶名,就是人家益州帮的杰作之一。

这是后话,我们后面再说。

谯周向李严透露了诸葛亮去世的消息,李严给谯周的就是一句话:“借魏文长之死,抢班夺权,大事可成!”

在益州帮里,杜琼处于最高的领袖地位,尤其是理论方面,拥有绝对的权威。谯周是杜琼的唯一亲传弟子,负责联络执行。李严是隐藏在水面之下的实权派,再下面,则是诸多豪门大族的族长家主,一起构成了一个庞大的金字塔一样的体系。

本来,在益州帮的计划中,诸葛亮死,便是契机,想办法在后诸葛亮时代的朝堂之上抢占几个实权位置,最好便是将李严再度推举出来,作为领袖。

让谯周和李严们自己也没有想到的是,荆州帮最后一个大佬魏延竟然自己谋反了!

这简直就是荆州帮自己把刀把子递到益州帮人的手里嘛。

“正方兄若能再度出山,登高一呼,应者云集,我益州帮压过荆州人,便指日可待了!”以谯周为代表的益州帮对李严的重视,尤其强烈。益州帮不缺人,不缺钱,但唯独缺少像李严这样的,在军队里有足够分量话语权的人物!

李严并非益州土着,但却成为益州帮选定的大哥,自然有其特殊的缘由在内。李严还有一个身份——先帝托孤大臣。

当年,先帝白帝城托孤,军政归李严,民政归诸葛亮,这本是先帝的无奈之举,却也是睿智决定。不提高益州帮的政治地位,蜀汉政权便始终会被益州帮排斥。而得不到本地土着们拥戴的政权旗帜,究竟能够打多久,想想,便知道了。

世事难料。

先帝去世前,南中便开始陷入蛮人造反乱局之中,曹魏五路伐蜀,与孙吴的关系降至冰点……一出又一出,层出不穷。

这个时候,国家急需强权人物出现,将整个帝国的力量聚焦,应对危局。所以,诸葛亮便站了出来,集军政民政于一身,顶着巨大压力,应对险象环生的乱局。李严则作为永安都督,负责对孙吴的第一线。

但是,当国家的局面稳定下来后,大家才发现,同样是托孤达成,人家诸葛亮独撑危局,他李严却在永安没什么事儿!

益州帮本已到手的帝国军政大权,就这样悄然滑落,大家博得一个空欢喜。

所以,诸葛亮病危之际,益州帮就开始了李严再度复出的谋划。

杀死魏氏,彻底将荆州帮打倒在地,是今天朝堂上务必要完成的任务。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谯周的话,让皇帝刘禅眉头一皱。

刘禅虽然是个大度的人,也没有多高的政治智商,但在诸葛亮多年的熏陶影响之下,对于政治权利的渴望,却一点也不缺乏。

在诸葛亮主政的这十多年里,如果说刘禅没有一点怨气,那是不可能的。但他能怎么办呢?所有的一切都是老爹刘备安排好的,或者都是以老爹的名义安排好的,就连诸葛亮也从大哥哥摇身一变成为相父,你让他刘禅怎么办?!

几乎所有的朝堂大事人事大权都被相父诸葛亮紧紧握在手里,自己连一点插手的机会都没有,还被相父明里暗里各种教训。

刘禅不是没有过其他想法和行动。

建兴八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期间,在益州帮的鼓捣下,刘禅和李严下定决心折腾一次,将诸葛亮从前线调回来,还在涪城附近安排了一支兵马。李严对皇帝刘禅说得非常清楚,掷地有声——他们只是想让诸葛亮还政于皇帝,并不是要对丞相如何如何。

但是,事情最后还是泄密了。

其实想想,也是刘禅被憋屈得太狠,以至于想做这个事情的心情过于迫切。他身边几乎所有人都是先帝和相父安排的,这么大的事情,怎么可能不泄密!

不得已,只好弃车保帅,李严独自吞下了所有的苦果。

此次,相父诸葛亮去世,对于刘禅来说,悲伤是自然的,毕竟和相父相处了这么多年,说没有感情那是假的。

更何况,诸葛亮终其一生,是真的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而不是像曹操老贼那样,不仅仅是做个权臣,还公开说明,要做周文王,让自己的儿子做周武王。

作为一个有想法的君主,借此机会,将本属于自己的政权拿回来,这个想法一点也没有错。

刘禅不是傻瓜。

他自然知道,现在蜀汉要进入新的阶段了,后诸葛亮时代,他不会允许再出现另外一个权臣诸葛亮,但是,帮派的斗争却不会因为没有权臣就自动消失。反而只会更激烈,更公开化,因为没有了权臣的压制,大家不需要在遮遮掩掩。

所以,对于谯周要求立即诛杀魏延全族的奏请,刘禅一点也不愿意做。魏延也好,赵云也罢,当年的老臣子们,哪一个对刘禅没有活命之恩?马踏联营救世子的,可不仅仅只有一次长坂坡,可不仅仅只有一个赵子龙!

可以这样讲,自己屁股底下的这个龙椅,一样有魏延的血汗忠魂附着其上。

谯周的话不仅仅让皇帝刘禅皱起眉头,还有更多的人皱起眉头。

蒋琬、费祎就在其中。

蒋琬费祎可以说是荆州帮的,也可以说不是荆州帮的,但是,对于魏延的事情,他们心里的想法,却与谯周等人完全不同。

他们甚至对魏延的谋反有一种悲悯的心理——魏延这是被硬生生地逼反的。

而逼反魏延的人,最大的“罪魁祸首”其实就是他们最尊敬的诸葛丞相。

但他们又十分理解诸葛丞相的这个做法。

“说到底,老魏近些年的心态已经失衡得厉害。”对于魏延的心态失衡,费祎的感触是最深的。因为很多次,魏延与杨仪发生矛盾,都是费祎亲自做的调解。这个过程中,老魏说过许多过头的话,也做过一些过头的事情,只不过当初有诸葛丞相在,魏延也不可能做出对国家有重大损害的事情。

但现在,不一样了。

蒋琬的内心,想的又是另外一些事情——

魏延镇守汉中十多年,将蜀汉帝国的北大门守护得坚固牢靠,一点机会都没有给曹魏,可以说是圆满完成了先帝刘备当初交付的重任。在这一点上,他完成得甚至比所有人都好,包括所谓的五虎上将。

相比而言,关云长作为荆州第一线的负责人,却大意失去了荆州,将蜀汉帝国最好的长江出川口丢了个一干二净,甚至引发的蝴蝶效应,将皇帝刘备、车骑将军张飞、老将黄忠、悍将冯习、张南、傅肜、谋士马良、程畿、王甫、蛮王沙摩柯等全部牺牲在其中,杜路、刘宁等悍将被迫降吴;黄权退路遭阻而降魏。

后续的连锁反应,刘封被杀,孟达降曹,新城郡一带全部拱手让与曹操,汉中向东的出口,被曹魏死死封锁!

普通士卒方面呢?

蜀汉最精锐的特种部队白毦军一战而陨灭,不复建制。当初最能打的那部分军阵老卒几乎全部阵亡在此次战役中,水军一次性全部毁损干净,黄权带领的江北军没有回来一个!

南中庲降都督部,蛮夷叛乱四起,无力平复,后来还是诸葛丞相亲自带领大军前往南中平乱,甚至还动用了汉中都督府部的部分军力,魏延本人也亲自参与了此次平乱。

所以说,蜀汉在夷陵之战到现在,能保持核心腹地的平稳建设,魏延是出了最大力的。

所以,魏延有他骄傲的资本,无可厚非。

但是,为什么又说魏延的心态失衡了呢?

还是与诸葛亮丞相有关。

诸葛亮丞相在南中平乱两年后,立即将蜀汉帝国的全部精力投入到北伐战争之中,北伐大本营就设在汉中。大军进驻汉中,立即升魏延为丞相司马、凉州刺史。其实就是把北方汉中都督府的兵权全部拿下了,魏延由此变成了北伐军中的一员战将。人家当初可是主持汉中军务的第一人!

北伐是蜀汉帝国的重大战略,诸葛亮如此安排,也没有什么不对,对于老将军魏延来说,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

但问题在于,做了十多年的汉中太守北方都督部总司令的魏延,对于北伐不是没有自己的思路,但他所有的思路,在诸葛亮那里都吃了闭门羹。

也就是说,二人对于北伐的战略意见是一致的,但战术方面,却有很大的差异。

那么,到底谁对谁错呢?

这个,还真不好说。

诸葛亮丞相六出祁山,主打的方向是陇西雍凉地区,希望从那里开始,占据陇西高地核心之处,稳固后,再向关中地区进发,围堵长安。

其实,就是走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

而魏延的意见则刚好相反。

在魏延的心目中,西北陇西一带,只能作为军事行动的幌子,该有一支军队直接插入到关中第一核心大城长安,拿下长安,关中陇西传檄而定,唾手可得。

——这,就是后世的“先城市后农村”路线。

如果再说的明白些,就是伟大导师列宁同志建立苏俄的路线,和新世纪中国的路线。

二者本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只是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的战略决策而已。

但事情落在诸葛亮和魏延这二人身上,则影响就大了。

事实证明了谁对谁错呢?

对不起,魏延的“子午谷奇谋夺长安”计谋,诸葛亮根本就没有给他机会去验证,而是将他的计谋束之高阁。

但诸葛亮自己的战略,最终也没有取得成功。

每一次蜀军出祁山,占陇西,确是占了不少地盘,小城市也打了不少,但是,陇西之地本就地广人稀,所谓的城市,也就三两万人,战端一开,人就跑了大半。天水安定这样的小城市,每一次都顺风而降,但结果呢?你还是你,它还是它,带不走陇西的一丝片云彩。

最让蜀人气恼的是,曹魏对于陇西区域实行的是半坚壁清野的政策,就是将这里的粮食实行军管制,老百姓们只有不多的口粮,多余的粮食都集中在长安这样的坚城里,由军队管制。

所以,蜀汉军队到陇西,遇到的抵抗力很是弱鸡,很容易就占领大量的地盘,但马上就面临着饥荒的威胁,占领的地盘越大,要吃粮食的嘴巴就越多,你不能不管老百姓的死活吧,你是来解放老百姓的,总不能看着老百姓饿死吧。

怎么办?

只好从秦岭中绵延数百公里的蜀道上运送粮食。

每次,诸葛亮带领的北伐大军都是因为粮道出现问题,粮草不济,而被迫撤军,将前期占领的广大的陇西土地城池,再拱手相让给曹魏。

而让魏延特别气恼的,还不仅仅是战略战术上的分歧。

诸葛亮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培养年轻人,小“五虎上将”张翼、张嶷、王平、廖化、马忠等陆续上位,得到重用,而魏延这样的老将,几乎变相地“被平庸化”了,沦为路人甲路人乙一般的普通将军。

如果说诸葛亮重用关兴张苞,魏延没有意见,毕竟这些人的老爹都是和自己一同扛过枪一同分过赃的老战友了,但对于张翼、张嶷、王平、廖化、马忠等人,魏延却很不爽。

魏延自己的年纪也是一个夹心饼。

和老五虎上将相比,魏延要年轻很多,但与诸葛亮启用的这批年轻人相比,他却又年长许多岁。

魏延的心气太高,他认为自己应该在北伐战略中拥有该有的价值地位。

但诸葛亮却一直把魏延当做一个救火队员在使用。

所以,魏延这许多年,过得异常憋屈。

而魏延又是一个性格粗鲁的老军阀做派,属于那种没理占三分得理不饶人的性子,他不敢对诸葛亮说什么,但却选择了杨仪做对手,多次和杨仪爆发了激烈的冲突。

而诸葛亮因为必须要依仗魏延的勇猛,也因为感觉到魏延的憋屈,所以,一直也就宽容大度地容忍了魏延的小暴脾气。

诸葛亮选择杨仪“托孤”,让杨仪带领大军回转汉中,作为诸葛亮身边最亲近最信任的人,蒋琬和费祎未尝不理解诸葛亮最后要将魏延“逼反”的安排。

说白了,诸葛亮在临死前向“益州帮”土着势力妥协了。

魏延不死,“荆州帮”的势力依然会团聚在他身边,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依然可以与“益州帮”抗衡,这对于蜀汉帝国的未来来说,并不是一件好的事情。

因为大家都很清楚,后诸葛亮时代,皇帝会收相权,不会再出现“相权大于皇权”的现象。那么,帮派斗争,也就失去了诸葛亮这样的强权人物的压制,最后,火拼之下,不知道蜀汉帝国是否还能经受得起这样的折腾。

而如果魏延“死”了呢?

魏延死了,事情就简单得多了。荆州帮失去了最后一位大佬,蒋琬费祎他们属于文人,帮派斗争的氛围会减弱很多,“益州帮”再度崛起,就让蜀汉帝国成为益州人的帝国,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北伐,是刘备诸葛亮这一代人的政治执念,但却不是下一代执政者的政治桎梏,他们可以北伐,也可以不北伐。

所以,魏延的造反,说到底是被蜀汉帝国的政治局面给“逼反”的,他不得不“反”。而“反”了的下场,就是“死”。

对于后诸葛亮时期的蜀汉帝国来说,“死魏延”远比“活魏延”有价值。

若一人死,而能换来政通人和,那么,这个人也就死得其所了。

“是吗?”蒋琬有些迷惘了,“真的如此么?”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渔港春夜 恰似寒光遇骄阳 福艳之都市后宫 官道之色戒 特种兵在都市 西游之大娱乐家 莽荒纪 林岚秦小雅 凤还朝,妖孽王爷请让道 清穿皇妃要娇养 都市花缘梦 大劫主 洪荒降临之最强玩家 金粉 都市神级超人 重生之天才神棍 皇家小娇妻 锦绣医妃之庶女凰途 纵天神帝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名门艳旅 大宁第一衙内 醉枕三界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风花醉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红楼之补苍天 大秦:我,公子扶苏,新一代祖龙 三国之一马平川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我的灵异笔记 女皇的男闺蜜 我被丧尸了100年 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神仙门 我是无敌的大寨主 赛克斯帝国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秦始皇荡平六国 红楼里拿个童年动漫系统是什么鬼 红楼,从文豪开始崛起 我教原始人搞建设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凯旋回朝背叛我,我转头迎娶公主 救命银子你们不掏?我选分家暴富 我这等人,也能称帝 古今名人记 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寒门入仕,朝登天子堂暮做逍遥官 明朝皇帝往事 
星落门 倔强的纽扣 - 星落门txt下载 - 星落门最新章节 - 星落门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