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启元三年深秋,大理城的战旗尚未完全收拢,大将云龙便已站在云南节度使府的舆图前,指尖划过南越的疆域。
自攻占大理后,大乾已从西、北两面完成对南越的战略包围,邕州的徐宁大营扼守东面,三路大军呈合围之势,只待一声令下便可南下。
“传我将令,派使者前往升龙,劝王英归降。”云龙语气果决,这位年少成名的将领,眉宇间带着不容置疑的傲气。
他亲自拟定招降书,要求南越奉大乾正朔、使用大乾律法、接受大乾派官置吏、大乾驻扎兵马护佑其国!
使者抵达升龙时,王英正陷入两难。
此前他已派使者赴洛阳请求册封,却迟迟未收到回复,如今面对云龙的招降,他既不敢贸然拒绝,又不愿轻易归附。
他此时接受云龙的招降,国书若到,怕是自己要夹在云龙和大乾之间,好生尴尬!
若拒绝,又怕激怒云龙,引发战火,南越方才占领,若是大战一起,自己如何安身?
“我已向洛阳递了国书,只待陛下册封,还请使者稍候些时日。”王英对着使者拱手,语气带着几分敷衍。
云龙使者早已摸清南越虚实,见王英推脱,当即冷笑道:“大乾大军已围南越三面,若国主真心归附,当即刻献城,何必等洛阳旨意?莫不是想拖延时间,暗中备战?”
这番话戳中了王英的心事,他脸色一沉,收起了小心,直接下令道:“使者且暂留驿馆,待洛阳回信再做处置。”
却未想,当夜使者便趁着夜色,翻墙逃出升龙,快马加鞭直奔广南西路邕州,向徐宁大营求援。
“王英竟敢扣留使者?”云龙接到消息时,正与大理部族首领商议军务,闻言猛地拍案而起,酒液洒了一地。
大理部族各位首领见状,当即拱手请战:“将军勿怒!我等部族勇士,愿随将军南下,踏平升龙,活捉王英!”
且不说这些大理部族本就与南越有旧怨,当年南越曾多次劫掠大理边境,如今有机会报仇雪恨,自然战意高涨。
更何况,这段时间,他们和那些大乾兵丁交流不少,听闻了大乾对军功的赏赐之厚,反正死的是那些部族贱民,功劳是自己的,自是争相请战!
云龙见状,眼中一转,当即决定借题发挥,暴喝道:“王英暗中收容大理叛军,意图不轨,我等当奉陛下旨意,剿灭叛贼,还南越百姓太平!”
启元三年十一月,云龙率领三万大理部族联军,从云南出发,沿着红河河谷南下。
这支军队堪称悍勇之师,大理部族勇士擅长山地作战,手持弯刀、身披藤甲,翻山越岭如履平地。
大乾配备的弩箭与投石机,则为其补上了远程攻击的短板。
大军所过之处,南越边境的小城池望风而降,仅用十日便抵达洮江沿岸。
王英在使者逃出之后,早已在此部署防线,洮江乃是升龙的天然屏障,若江水失守,都城便危在旦夕。
他不仅调集了两万主力,还从段三娘麾下调来三十余头战象,排列成象阵守卫江岸。
战象身披铠甲,象牙绑着尖刀,在江岸边来回踱步,威慑力十足。
“只要守住洮江,云龙便无可奈何。”
王英望着江面,心中稍定,却未想大理部族的悍勇,远超他的预料。
洮江岸边的晨雾尚未散去,云龙的进攻便已开始。
“第一队弩手压制,第二队架设浮桥,第三队部族勇士准备冲锋!”
随着云龙的号令,数百张强弩同时发射,箭矢如雨点般落在南越军阵中,战象受惊,发出阵阵嘶吼。
大理部族勇士扛着原木,冒着箭雨冲向江边,迅速搭建浮桥。
南越军的箭矢与投石不断落下,不少勇士中箭落水,却无人后退。
云龙在战前就已经承诺,攻破洮江便能进入升龙,只要遵守军法,不骚扰百姓,城中的金银财宝与奴隶,大乾分文不取,都是部族的战利品。
“冲啊!拿下升龙,人人有赏!”
部族首领挥舞着弯刀,率先踏上浮桥,身后的勇士们紧随其后。
王英见状,急令战象冲锋,试图冲毁浮桥。
可大理部族早有准备,他们将蘸了火油的麻布绑在长矛上,点燃后投向战象。
火焰升腾,战象受惊狂奔,反而冲乱了南越的军阵。
云龙抓住时机,下令全军出击:“骑兵从侧翼迂回,步兵正面推进,务必今日突破洮江!”
激战持续了整整一日,洮江的江水被染成红色。
南越军渐渐抵挡不住,防线开始崩溃,王英看着四散奔逃的士兵,无奈之下只得下令撤军,退守升龙。
启元三年十二月初,云龙大军兵临升龙城下。
大理部族勇士架起云梯,轮番攻城,城中的南越军本就士气低落,仅三日便被攻破城门。
大理军涌入城中,烧杀抢掠,升龙城内火光冲天,百姓哭喊声不绝于耳。
王英带着残军退守皇宫,看着眼前的混乱,心中满是绝望,他没想到,升龙竟如此不堪一击。
正当他准备投降时,段三娘身披铠甲,手持长枪,率领数千南蛮部族勇士闯入皇宫。
“王爷怎能轻言放弃?升龙虽破,南越尚有十万敢死之众,只要你我同心,定能击退云龙!”
“娘子如此,为夫哪里能丢了好汉的脸面?”
王英当即下令,收拢残军,与段三娘麾下南蛮兵合兵一处,趁着夜色从东门突围,直奔东步头,那里是红河与李仙江的交汇处,江面宽阔,便于楼船作战,而段三娘早已在此囤积了数十艘楼船。
启元三年十二月二十四日的晨雾尚未散尽,东步头的江面上已弥漫着肃杀之气。
王英与段三娘立于旗舰甲板之上,寒风卷着江雾掠过他们的甲胄,却吹不散眼中的决绝。
江面上,三十余艘南越楼船呈“雁阵”排开,每艘船的船舷两侧都架设着三张强弩,船尾的投石机已装填好裹着火油的石块,这是他们抵御大理军的最后资本。
“国主,大理军来了!”
了望手的喊声刺破晨雾。
众人抬眼望去,只见远处的江岸尘土飞扬,云龙率领的大理军潮水般涌来。
这支刚攻破升龙的军队,士气正盛,全然没将江面上的南越残军放在眼里。
段三娘按住腰间的弯刀,声音沉稳如铁:“传令下去,弩手瞄准骑兵,投石机对准江岸阵地,待敌至百步之内,集中攻击!”
大理军多是骑兵与山地步兵,不善水战,唯有借助江面优势,才能弥补兵力的悬殊差距。
王英则紧握着船舵,目光紧盯着上游的水闸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