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演义

爱吃香辣豆干的公孙敖

首页 >> 赵匡胤演义 >> 赵匡胤演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男儿行 江山美色 富贵小丫鬟 将军好凶猛 四季锦 奋斗在红楼 红色帝国1924 
赵匡胤演义 爱吃香辣豆干的公孙敖 - 赵匡胤演义全文阅读 - 赵匡胤演义txt下载 - 赵匡胤演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三六回 金顶古刹学绝艺 凤凰山下显奇能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高君保和曹金山,被胖孩子摔倒,惹得看热闹的人哄堂大笑。二人恼羞成怒,站起来冲小孩瞪起双眼。

高君保说:“你是哪来的野小子,敢暗下毒手伤人?”

曹金山说:“小娃娃!你勾火叫我们打架,你看热闹,你也太坏了。看我们俩打得没劲儿了,你再动手把我俩打倒,今天不能饶你。”

小孩笑嘻嘻地说:“你们俩不知道害臊!挺大个子,为吃饭打架,不如三岁顽童。出门的时候,你娘没嘱咐你们不许打架吗?还管我叫娃娃,冲你们俩办的事儿,像个穿开裆裤的孩子!你俩打架,伤着谁也不好,我给你们俩拉开,应该谢谢我,冲我生什么气?还要和拉架人动手?那就过来吧,小爷我就爱打架,打架比吃包子都香,一天在山上常和老虎、豹子、黑瞎子打斗,今天逗你们玩玩!”

高君保说:“你这孩子骂人?”

“我没遇见人,是人不该和拉架的打仗,你们俩是一块上,还是单打独斗?”

高君保说:“怎么打都行,我们就想叫你也趴下,来个一还一报!”

“叫我趴下的人还没生下来呢!”

“野小子,你不用卖狂,接招!”

高君保抬手来个“穿心窝里炮”,小胖孩“滴溜溜”闪身躲开,一个“小鬼推磨”打高君保。高君保使个“横推八匹马”,小孩来个“乌龙摆尾扫堂腿”,直奔高君保下半身。高君保垫步拧腰一提气,纵身起来三尺高,往下一落使个“猛虎扑食”奔小胖孩儿打来。小胖孩儿身形一闪快似狸猫。高君保扑个空。这一招没打着,看热闹的都给小孩儿喝彩。高君保心里着急,恼羞成怒。一招快似一招,一式快似一式,小孩毫无惧意,越打越精神,拳挂风声,高君保渐渐不敌。

曹金山站在一旁暗暗琢磨,这个孩子是谁家的?有这么好功夫?这要到前敌,一定是员猛将。就是太顽皮,太淘气,看样子穿粉衣服的公子不是对手,我过去把小孩抓住,找找面子。

想到这儿,曹金山上来,来个“扁踹卧牛腿”踹过来,说时迟,那时快,眼看要踢在小胖孩软肋上,周围看热闹的人都生气,两大个子欺侮小孩,都替小孩握把汗,有的吓得把眼睛闭上,不敢看。那小孩一个“燕子抄水”,“噌”起空了,真是身轻如燕,众人一齐叫好:“好!好功夫!”

这三个人插招换式,各显其能,不敢大意,小孩嘴里念叨:“俩打一个你们欺负人,我娘不让我伤人,要是叫伤,把你们俩抓住,来个金钟撞大头,把你们的脑袋撞漏,打吧!打饿了上楼吃饭,小祖宗陪着。”

曹金山和高君保虽然心里生气,也不敢用真功夫打,怕伤着小胖孩,打着打着,两人都明白了,不用真功夫不行,打不过人家,这孩子力气太大,两人加一起也没有他一个人劲儿大,不用真功要败在这娃娃之手。想到这,这两人火气上来,可就拼命了。

小胖孩人也急了:“你们俩拿我的好心当成驴肝肺,给你们拉架,不但不谢谢,反倒合伙打我,真是我无伤人意,人有害我心,别怪小祖宗下毒手了。”这孩子拿定主意要施展绝招取胜。

说了半天这孩子是谁呢?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一家人不认一家人。

这小胖孩儿,是顺国侯石守信之子叫石英。今年一十五岁,他随母亲安氏住在离京城五十里地的一个镇子上。石守信在朝中伴君,回家时候很少,家中一切由夫人安氏照管,安氏只生石英一子,爱如珍宝。这孩子长得漂亮,聪明伶俐,力气特别大,同龄的孩子都没他有劲,从小好动不好静。

六岁那年,被云游天下的西昆仑山九天古刹大慧禅师看见了。那大慧是得道的高僧,见石英生得眉清目秀,齿白唇红,上前摸摸石英的手、胳膊、腿,发现是练武的上乘好料,就到家中同石守信商量,要把孩子带到西昆仑山深造。石守信十分高兴,当时排摆香案,叫石英磕头认师,三天后大慧禅师便把石英带走了。没过多久,赵匡胤下南唐御驾亲征,石守信随军出战。

那石英被带到庙内,大慧禅师教他习文练武,整天在山上跟着小沙弥砍柴、提水、种菜、收粮,力气越练越大,到了八九岁,小手又粗又硬,像铁钳子,胳膊腿像铁棒子,登山追兔子抓山鸡,空手敢和猛兽斗。大慧禅师为了增强他的体质,叫孩子吃荤,打来野兽在庙外山谷内烧吃、煮吃,又找来各种名贵药材配制补药,为石英强筋壮骨。

为使石英一举成名,无敌天下,专门教石英练锤,开始用小锤,每半年换两柄锤,每换一次增加五斤分量,逐渐加重,经过九年苦练,功夫练成了,石英双膀一晃有千斤力量,真有横推八匹马,倒拽九牛回的神力。老禅师找人给他打造一对闪电亮银锤,使起来得心应手;又托人到塞外给他买回一匹良马叫“千里雪花驹”。这石英人漂亮,马精神,谁看谁爱。

这一天,大慧禅师把石英叫到近前:“徒儿,你的武功练成,不敢说打遍天下无敌手,也够上万马军营的上将。现在宋天子和你父亲在南唐交战,你现在可以下山回家探母,然后奔前敌,为国出力报效。你我师徒一场,赠给你这锤和战马,留个纪念。另外有几句言语要谨记在心:为人在世学会文武艺,报效于国家,有才还要有德。损人利己,伤天害理的事千万莫做。为国尽忠出入沙场,刀枪无眼,你要处处留神。不要逞强好胜,不许忌贤妒能,早晚练功,学无止境,将来得胜还朝,到庙内看看为师也就行了。”

石英说:“徒儿谨记,老恩师教弟子文武,操心费力,我没能在膝前尽孝,对不起老人家。”

“尽忠就是尽孝,不要多说,早些赶路吧!”

“是!”石英给师父磕了三个头,又到前边辞别庙中僧人。什么师叔、师大爷、师兄、师弟呀,都赶来相送,大家把石英送到山下,指明道路,才洒泪而别。

路上行走非止一日,这天来到家中。石英离家时六岁,今年十五岁了,当初的事记不太清,连自家大门都找不到,向过路人打听才来到府门,一报名姓,家人才道是少爷回来了,有人往里送信,有的上前问好,赶紧把战马牵进府,送到马棚。

石英被家人领到后宅,见着母亲安氏,九年没见面,悲喜交加,母子抱头痛哭。石英劝道:“娘别难过,孩子回来了,您应该高兴。”

“我高兴!你这九年在外边尽学什么了?”石英把自己学艺经过说一遍。安氏说:“你回来,娘有了安慰。前些日子,娘都不想活了。”

“因为什么?”

“你父一去数年不归,最近汝南王郑千岁从前敌回朝搬兵,说寿州打了败仗,几位将军被俘,你父也身受重伤,至今生死不知,为娘整天泪水洗面,夜间常做恶梦,说你爹不在了!”

石英说:“娘!您别难过,我下山就是到前敌去,一来看望父亲,二来帮助宋天子打南唐。”

“你是石家独根苗,应该早些娶妻生子顶门立户,哪能叫你去前敌?”

石英被说得不好意思:“娘,我还小呢,才十五岁,我不要媳妇。”

“正因为你才十五岁,娘才不叫你去前敌,你爹比你强之百倍,那些战将,哪个不比你有本事,都没打过南唐,你会什么呀!”

“娘!孩儿不是说大话,我的本领比我爹强多了!我有劲儿,我练几手你看看。”说着,石英和母亲来到天井当院,叫家人把他的大锤拿来。

石英的闪电亮银锤在得胜钩上挂着,家人牵过战马,去摘大锤,两个家人用大筐把锤抬来,放在公子眼前。石英哈腰把双锤拿起,没费劲儿,家人们一咧嘴,笑着说:“我们少爷真是神力,我们两个人抬着锤,肩头都压红了,少爷一手拿一柄,不费吹灰之力,真是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呀!”

安氏夫人心中欢喜,见石英双手分锤,锤打悠式,舞动起来,走行门,迈阔步,练了三十六招闪电锤,亚赛流星赶月,又如风卷残云。安氏乐得眉开眼笑:“儿呀!快放下!别累着。”

石英收住脚步,把两柄锤合在一只手中,轻轻放下,面不改色,气不长出,谈笑自如:“娘!你看孩儿的功夫如何?”

“好!儿呀,圣人云:“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不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吾儿能顶起石家门户,奔寿州,一来为国尽忠,二来为父尽孝,为娘单听儿的佳音就是。”

当天夜里,府中一片欢声笑语,老夫人高兴,丫鬟、婆子、仆人每人赏五两银子。三日后,石英要奔寿州。临走,安氏夫人再三嘱咐,路上不要贪玩耍,谨言慎行,不要惹祸,不许打架。石英一一记下,带好路费川资,牵出战马,给母亲磕头辞行。老夫人送出门外,石英才起程奔寿州。

一路上恨不得人能生翼,马能腾空,早日到南唐。一连数日,离南唐接壤的地方近了。这天天色将晚,来到兴隆镇,住在一品居的后院。他上酒楼吃饭。偏巧,高君保和曹金山也在楼上打尖,这三个人谁也不认识谁。曹金山和高君保争吵,被石英看着了,又因岁数小、天真、顽皮,所以才在一旁勾火打架。

等到曹金山和高君保真打起来,他又害怕了。故此给拉架。拉架是好心,劲儿用得大了,把高君保和曹金山扔个筋头。这两人全是少爷出身,脸皮薄,没受过热,不约而同地合伙要打石英。石英在山上经常和野兽搏斗,和师兄们摔跤,自从打下山之后,没有人和他过招,手心发痒,身子发皱,今天见有打架的,乐得直蹦高,所以三个人话不投机打起来。

高君保和曹金山见这小孩能耐太大,使出真本领拼命。石英火上来了,心想:好小子想打死我,我要你们命!石英要犯脾气可了不得。这仨小子,动火气,不死也带伤。

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突然,街上传来一阵马挂銮铃的声音,有人高喊:“哎!行人闪开,总兵大人到!有队伍从此通过,闪开了!”

“当!当当!”锣声响亮,怎么敲锣也没人躲,因为这边打架看热闹,都看直眼了,十字街堵死了,树上、房上到处都是人,买东西不买了,卖东西不卖了,都看热闹,还带叫好的。官兵喊什么,没人听见,可把开路的小卒急坏了。

这时,队伍来到切近,能有二百多人护着车辆,排成一条长龙,过不去了,被堵在大街上。别说过队伍,单行人也过不去。督队的总兵大人见队伍停下,急忙带马:“军兵,队伍为何停下?”

有人报告:“老爷!前边有三个人打架,私打斗殴,拦住道路,粮草车过不去。”

总兵闻报,勃然大怒:“地方官不能维持地面,老百姓在大街上聚众打架,道路堵塞,无人疏通,令人气恼!快去几个差人,晓谕闹事打架的百姓,叫他们快点闪开!哪个不听命令,抓起来交地方官治罪。”

“是!”差人答应一声,催马到了人群外,领几个小卒挥着鞭子,驱赶看热闹的百姓:“快闪开,快闪开!有什么好看的!总兵大人到,哪个冲撞马头,抓起来坐大牢!”“哎!里边那三个小子,别打了!”

看热闹的回头一看,是宋朝的军队,又听说是总兵到,老百姓怕见官,吓得你推我,我挤你,好似开锅一样,东倒西歪,跟头把式地闪到一旁,露出里边三员小将。这三人正在酣战,谁也不让谁,你喊你的,我打我的,不听命令。

那位总兵看见了,急忙下马走进人群,大喊:“尔等目无国法,在大街上厮杀,官兵来到还不躲开?”

听见喊声,高君保和曹金山想闪开,石英不让:“不许你们俩跑,你们走是狗熊,是饭桶,接着打。”二人无奈又冲上来,混战一起。

总兵大怒:“可恶的东西!来人,把那个娃娃拿下。”

过来十多个官兵,举起马鞭子来抽石英,石英纵身跳到圈外:“你们敢打我?我叫你们一个也活不了。”说完,往前一蹿,拳打脚踢,打得官兵王八吃西瓜,滚的滚,爬的爬。

总兵见此情景吃了一惊:这是谁家的娃娃,这么大能耐?当兵的跑过来:“总兵大人!那个娃娃不服绑,还打我们!”

“真是岂有此理!”总兵气得须发皆奓:“他还要造反吗?”说着,抽出宝剑,要战石英。

就在这时,从后队跑来一匹枣红马,马上端坐一员老将,年近五旬,赤面长髯,手托大刀。到了切近带马观看,老将瞧瞧石英,又看看高君保,最后把目光落在曹金山脸上,上一眼,下一眼,左一眼,右一眼,看着看着,二目发直,呆呆发愣,把曹金山看得身上直起鸡皮疙瘩:干什么这么瞧我?曹金山也觉得这位老将眼熟。老将看了半天,问道:“这一少年你是姓曹吧?”

金山点头:“正是。”

“家住在华山下曹家集,对不对?”

“对呀。”

“你叫曹金山,乳名叫玉柱?”

“对呀。”

曹金山纳闷:他怎么知道我的乳名?再看老将眼中含泪,急忙下马,几步来到金山的切近:“儿呀?你连为父也不认识了,老夫曹彬是也!”来的这员老将正是太原侯曹彬。

前文表过,赵匡胤被困寿州,叫曹彬护送潘仁美闯重围,到山西搬请杨家将。曹彬闯敌营时身受重伤,把潘仁美送走,他自己杀不回去了。万般无奈,转道奔安庆,找安庆总兵李志平,一来养伤,二来筹集粮草。

李总兵把曹彬留在府内,调治伤口,又四下征粮,数月后曹彬伤口痊愈,粮草齐备,二人共奔寿州。

就这样,李志平带兵开道,中间是粮台,曹彬督后队,护送粮车来到兴隆镇,本想穿街而过。偏巧,曹金山等三人在街上争斗,堵住军队不得前进,李志平才过来劝架。石英不听,李志平才抽剑恫吓。

赵匡胤下河东时讲过,李志平是高怀亮的内兄,是李秀英的亲哥哥,高君保应该管他叫舅舅,他们是骨肉至亲。今天谁也没认出谁,为什么?因为李志平在安庆当官,君保在京都,两人只见过一面,还是君保三岁那年,所以谁也没认出谁。

曹彬见队伍停下,知道前边出事了,这才来在队前,一眼就看见了曹金山。十年前,他离家时,曹金山是个几岁的顽童,现在的曹金山是身高八尺的壮汉,往那儿一站如同玉树临风,所以开始没认出来。但父子天性,看着金山觉得亲切、眼熟,特别是看见曹金山左眉毛上有一颗豆粒大的朱砂红痣,确信无疑,才敢问话相认。

曹金山以为父亲在寿州,没料想在这能碰上,所以也没认出。等曹彬报名字,曹金山又惊又喜,撩衣跪倒:“爹爹在上,不孝儿金山有礼!老人家你可想死孩儿了。”曹彬拉起儿子,泪水蒙住眼睛,说不出话了。

曹彬保赵匡胤下南唐,戎马生涯数年之久,哪天不想回来,哪夜不盼夫妻团聚、父子相逢……想不到在兴隆镇看到了儿子,乐得曹彬热泪盈眶,怀疑自己做梦呢:“金山,你怎么到这儿来了?你娘好吗?”

“父亲,儿是跟师爷希夷老祖学艺期满,老人家叫我到前敌,解围救驾。”

“好呀!”

爷俩光顾高兴了,忘了身旁有人。高君保听见人家父子说话,才知是太原侯到了,急忙跪倒磕头:“叔父在上,小侄儿有礼。”

曹彬松开儿子,擦擦老眼回头观看,看了半天也不认识,上前拉起问道:“小将军你是谁家之后?恕老夫眼拙认不出来。”

“叔叔!我叫高君保,我父是高怀德,我娘是赵美容呀!”

“哎呀!你是皇姑之子!”

“您别提皇亲,提皇亲就远了,您和我父同殿称臣,就别客气了。”

“好!高家祖上有德,有这么一个好后代。金山呀,快过来见见,这是高少爷。”

“叔叔,您叫我君保吧!”

金山过来抱拳施礼:“高少爷,我多有得罪。”

“金山兄长,是我脾气不好,请原谅。”说完,二人拉着手,十分亲热。

曹彬说:“君保,快过来见你的舅父李志平。”又回身说:“李大人,怎么不认识君保了?”

高君保跪在李志平眼前:“舅父大人!是孩儿无知,惹您生气,冲了您的队伍。您打几下出出气吧!”

几句话把李志平说得哈哈大笑:“君保呀,长这么高,认不出来了,你们老高家两支守你一个,千顷地一棵苗,谁敢碰你呀?……不过也把你惯坏了,在大街上打架成何体统!”

“下回不敢!”

“快起来吧!”

小将石英,眨巴两只大眼睛,站在一旁,听几个人谈话,全弄明白了,闹半天那位老将是曹彬呀!我父亲和他是换心过命的好朋友。石英三蹿两蹦,来在曹彬眼前:“??!??!??!”磕了三个响头:“曹伯父在上,石英给您问安!”

他一磕头,在场的人都奇怪:这孩子是谁呀?曹彬问:“小英雄免礼免礼,你父是哪位?”

“伯父,我爹是顺国侯石守信,我叫石英,到寿州找我爹,帮助皇上打南唐。”

“哎呀!是自己人,贤侄快起来,见见你的两位哥哥!”

三小将互相见礼,哈哈大笑:打了半天,是猪八戒啃肘子,自残骨肉。都是自己人,白打了。

曹金山说:“石贤弟本领高强,我们哥俩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得罪二位哥哥,请多多原谅。”

曹彬问:“你们仨为什么打架?”

金山不好意思地低下头。石英舌尖嘴快:“老伯父,他俩合伙欺负我。”

曹彬把脸一沉:“你们两个东西,以大欺小,实在可恶。”

高君保说:“叔父别听他一面之词,你别看他长的小,能耐大,有力气,把我们哥俩全打了。”

李志平说:“你们别打嘴仗,招来这么多老百姓看热闹,也不怕人家耻笑。今天我做东,都到楼上吃洒。”

曹彬说:“哪能叫你破费,这顿饭,我做东,你陪客,请三位小将。”

“好!”李志平传令,叫队伍和车辆退出兴隆镇,在镇外背风地方扎下,今天不走了,就地埋锅造饭,明天再赶路。有差人给他们五人打点住下。此时,看热闹的百姓纷纷散去。

曹彬和儿子金山在这儿巧遇,万分高兴,说说笑笑上了一品居酒楼。跑堂的把楼上碎盘坏碗打扫干净,擦抹桌案,端上香茶,老少五位坐下品茶,等着酒菜。

五个人各述自己的情况,最后曹金山说:“爹爹,孩儿不能在这儿住,我随便吃点就得赶路,要连夜奔寿州。”

李志平说:“你着什么急,你们父子好几年没见面,哪能马上分手?咱们都是奔寿州,一块走多好!”

石英说:“是呀!咱们一块走吧!”

曹金山紧皱眉头,打了个唉声:“你们不知内情,我是从扬子关来的,奔寿州去搬兵。现在南唐二路先锋林文豹抓走了扬子关的老将军郁文和肖升,杨家弟兄被困凤凰山,林文豹又要复夺扬子关,倘若城地失守,百姓要受劫难,所以救兵如救火,我早到寿州,早点搬来兵将,好解扬子关之围。”

曹彬点点头:“不留你了,早点起程吧!”

石英说:“曹大哥!你不用去寿州了。不就是守扬子关打林文豹吗?”

“是呀!”

“交给我了,我把林文豹脑袋砸漏,不就能守住关城吗?”

众人闻听都看看石英:“你能行吗?”

“准行!我从小练一对大锤,没别的本事,可有把力气,咱们今天在这好好睡一觉,明天我和曹大哥起程,到扬子关开仗,瞧热闹吧。”

曹金山抓住石英的双手,激动得眼中含泪:“贤弟!你要去可太好了!我替城中战将和百姓谢谢你,据我师兄郑印说,寿州城内缺兵少将,回去万岁也为难,派不出人。不如自己想法。”

“行!一言为定。”

曹彬说:“既然如此,金山不用去寿州,明天和石贤侄去扬子关。”

他又和李志平商量:“李大人,本应该你、我护送粮车奔寿州。现在扬子关战事吃紧,金山、石英去解围,我不放心,他们到底年轻,我想同他们去扬子关,你看如何?”

李志平说:“太行了,你不说,我也要谈,打仗用人,你帮助出出主意,粮食交给我,你放心吧,我正好多休息半天,和君保好好谈一谈。”

书要简短,他们用罢晚膳,各自休息。次日,曹金山、石英和太原侯曹彬,带领五十名亲兵卫队辞别众人,奔扬子关而来。

一路无书,下半晌来到扬子关外,曹彬叫城。肖引凤和潘仁美等人摆队迎接。来到城内帅府大厅,见礼完毕,分宾主落座,军卒献上茶来,茶罢搁盏。肖引凤说:“曹将军辛苦了,能把令尊和石将军请来,真是喜从天降,今晨,敌将林文豹又来叫阵攻城,闹了半日,我们没敢出战,林文豹回凤凰山了。方才我和潘大人正着急,怕林文豹再来攻城。偏巧,三位赶来,再不怕敌将逞强了。”

曹彬说:“老夫到此是站脚助威,冲锋陷阵,还得小将石英。”

石英问:“什么时候开仗?你们动嘴,我动手。”

肖引凤说:“不忙!我已叫厨下准备酒菜,为各位接风洗尘。”

曹彬说:“吃饭不忙,救人要紧,杨氏弟兄和郑印被困山内,早去一时或许能救出,晚去一会儿可能有性命之忧,马上出战,随便有什么吃的速拿来充饥,吃完好去凤凰山解围。”

肖引凤说:“既然如此,小女子以实为实了,晚上再喝庆功酒。”

就这样,吃喝已毕,点队出兵。肖引凤、郁生香等人全身披挂,点两千人去打凤凰山。城内留潘仁美、郁金豹看守,余者全都出征。

曹彬见儿媳郁生香,端庄淑雅,有大家闺秀之风,又会武艺,心里十分高兴。没想到儿子、儿媳和自己在这团圆。老英雄精神焕发,和小将石英、曹金山,带两千人出城,很快就来到凤凰山前。远远望见,群山环翠,古树参天,隐隐约约,旌旗招展,号带飞扬,人喊马嘶,回荡山谷。肖引凤在前带路,众人紧紧跟随,离山口还有二三里地,突然,在右边树林中窜出来几个南唐的军卒,高喊:“前边的队伍是哪儿来的?不许往前进,再前进可要开弓放箭了。”

“我们是扬子关的,打山救人来了。杀呀!”边喊边冲。

霎时间,埋伏在草沟内、石砬子后边、树上的、山洞中的伏兵冲出来,“啪啪”往外放箭,妄想挡住扬子关的兵将。前边军卒中箭,后边冲上来,受伤的抬下去。

肖引凤一看军兵舍命攻山,心想:当将者更应该身先士卒,尤其山里被困的有我丈夫,被俘的有我的父亲,我更应该舍死忘生冲杀在前。想到这,催马冲到军卒前边,抡开大刀拨打雕翎,边走边战。怎奈敌兵箭如雨发,冲不过去。

这时,郁生香和曹金山冲上来,三员将并马前进,这回敌军弓箭手挡不住了,三匹马很快来到切近,弓箭手吓得站起来往树林内跑,边跑边射。三个人如同猛虎下山,冲上前一阵砍杀,将弓箭手杀散。残兵由扬子关的军卒追杀,大军往前推进,很快到了山口。刚要往里闯,突然“叨唠唠”三声炮响,敌军人欢马叫,从山口冲出,如同凶神恶煞,各持刀枪潮涌一般来到山外。左边一员大将,相貌凶恶,手擎象鼻大刀,正是林文豹。右边之人,长的又细又高,好像竹竿子一样,是林文豹帐下谋士、赛毛遂索天启。

今晨,林文豹到扬子关叫阵,城内没敢迎战。下午却派人打凤凰山,索天启就知道扬子关请来能人。他叫花庆祥父女看守肖升和郁文,自己亲自和林文豹亮队出战。

肖引凤见敌军亮队,叫自己的队伍退出半里地,一字长蛇式压住阵脚。左边有曹彬和石英,右边是郁生香和曹金山,当中是临时元帅肖引凤。

林文豹看了半天,没瞧出对方有什么能人勇士,又把胸脯腆起,嘴咧得像个破瓢,提丝缰催马来到当中:“哎!扬子关的将官,尔吞了熊心,吃了豹胆,还敢打凤凰山,哪个过来受死!”

肖引凤急忙催马上疆场,马打对头:“林文豹少要逞强,今天我们要打开凤凰山,解救被困的将官,识时务者,速将困住的几员将放出,饶尔不死,也免杀戮生灵。如不听劝,凤凰山下就是你葬身之处。”

林文豹说:“丫头少拿大话吓人,拿出真本事来,让我看看!”

石英早等不得了,高喊:“肖元帅请回,我去会战林文豹。”话到人也到,催马来到队前。

小英雄立马分锤,精神百倍。林文豹上下打量,见石英个子不高,又白又胖,看去只有十三四岁,没盔没甲,高挽牛心发髻,顶梁系一块蓝绫绢帕,身穿月白色武服短靠,寸排骨头钮,胸勒十字袢,杏黄灯笼穗,背后一扔,左右一掖,腰系板带,大叉兜裆滚裤,打着裹腿,足蹬薄底燕云快靴,外罩白缎开氅,前衣襟撩起,胯下白龙驹,手擎闪电亮银锤,锤头又大又亮。

林文豹看了半天,一阵狂笑:“啊!哈哈!原来是个乳臭未干的娃娃,头上没功名的白丁,也来打仗,可见大宋朝兵缺将少,没能人,娃娃你是何人?”

石英用锤点指:“林文豹,冲你这一笑,是没瞧起我。”

“你是胎毛未退的顽童,有何本领?”

“你真孤陋寡闻,常言说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金刚钻虽小能钻瓷器,竹竿子倒高节节是空。小爷爷我久居深山老林,常和四条腿的老虎、豹子要着玩儿,被我打死的畜牲不计其数,还能怕你这两条腿的豹子吗?”

“娃娃不许你胡说八道,报名受死。”

“给你留个名字,等你到酆都城报号,写清楚,是谁打发你去的,小爷乃昆仑山金顶古刹大慧禅师之徒,大宋朝顺国侯石守信之子,少爷叫石英!”

“小娃娃!看你人小骨头嫩,先让你打某家三锤,然后先锋爷再进招。”

石英笑着说:“花斑豹,少爷要先进招就算欺负你!你先伸手,我让你三刀,然后我再打。这叫要想好,老让小,谁让我比你老呢!伸手吧!”

“哎呀!娃娃你骂我?看刀!”说完,大刀挂动风声,“唰!”奔石英头顶劈来。

小英雄不慌不忙,左脚带镫,战马往旁一闪,大刀劈空。接着,林文豹来个“顺水推舟”,横刀直取石英腰部,石公子一个铁板桥的功夫,身子往后一躺,脑袋贴在马后胯上,仰面朝天,用银锤护住全身,第二刀躲过。二马一错蹬,战马圈回来,林文豹又使倒砍紫金冠,劈向石英。石英见刀来了,使个缩颈藏头的功夫,大刀砍空,一马三刀全躲过去。

二人圈回马来又打对面,石英说:“这回该我打你了,你接我一锤就算好汉。”说完,叫足力气,抡起双锤,照定林文豹往下就砸。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肥水不流外人田 恰似寒光遇骄阳 渔港春夜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亿万盛宠只为你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逍遥人生 福艳之都市后宫 男欢女爱 官道之色戒 宋檀记事 艳海风波 无限之信仰诸天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大奉打更人 都市皇宫 超凡大航海 后宫春春色 网游之暴力狂医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橙心如意剑 重生南非当警察 刀笔吏 唐晟春秋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红楼情种 
最近更新三国:开局系统送我称霸四件套 杨建波唐朝风云传奇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 天子宁有种乎?我靠加特林打江山 探索未知:科学与神秘的交界 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 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 情牵盛世恋歌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重生大明1635 带空间在荒年乱世,做个悠哉少爷 穿书:不当接盘侠,我要自由 梦回西晋娶女帝 动荡的大元 
赵匡胤演义 爱吃香辣豆干的公孙敖 - 赵匡胤演义txt下载 - 赵匡胤演义最新章节 - 赵匡胤演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