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演义

爱吃香辣豆干的公孙敖

首页 >> 赵匡胤演义 >> 赵匡胤演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男儿行 唐砖 古代美食生存手札 北朝求生实录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奉系江山 宠文结局之后 
赵匡胤演义 爱吃香辣豆干的公孙敖 - 赵匡胤演义全文阅读 - 赵匡胤演义txt下载 - 赵匡胤演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十四回 破重围郑印回京 请女帅赵普献策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郑印会战林文善。林文善心狠手毒,要使绝命刀。郑印刚刚下山,头一次交战,经验不足,光知道拼命,不知敌将狡猾奸诈。此时高怀亮看得清楚,他在后边从郑印腋下观察林文善的神色,见林文善贼眼直转,露出凶光,狰狞一笑,就知道他要下毒手。接着林文善虚砍一刀,拨马就走,他想要败中取胜赢郑印。

郑印拍马要追,高怀亮急忙拦住:“贤侄,穷寇莫追。林文善走后留招,别中他的诡计。”

郑印说:“不能放他跑了!”

“孩子!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有本事迟早能把他擒住。现在我累赘你,我身上有搬兵的圣旨,一旦丢失或落在敌人手中,关系国家兴亡。再说,你一个人也救不了圣驾,必须搬请大兵,共同破敌,里应外合才能打败南唐,救出万岁。”郑印听完这番话,如梦方醒,不追了。

高怀亮接着说道:“还有,我军中无人能闯过敌营,回京搬兵。现在只有你行,所以你快奔京城,把我扔下。”

郑印说:“不行!我先把你送回寿州,再去搬兵。”

说完,没追林文善,拨转马头奔寿州的北城方向杀去。林文善跑出去挺远,一看郑印没追,泄气了。计策被人识破,急忙把马转回来,高喊:“截住!别放他们走了。”

郑印人似雄狮,马似金鳌,杀奔寿州。谁截得住呀!再加上吕氏弟兄双双阵亡,军心已散。郑印杀出一溜血胡同,来到北营门。营门关着呢,他抡起大枪“啪!啪!啪!”几下子把门砸坏。大门“轰隆”倒了半扇,郑印的战马腾空而起,闯出营门,过战壕没费劲,很快来在寿州北城下。

郑印带住乌龙驹,说道:“高叔叔!到寿州了,快下马。”叫了半天没人答话,回头一看,高怀亮昏过去了,两只手紧紧搂住自己的腰。郑印挂上枪,把高怀亮的手掰开,跳下马,把高怀亮抱下来,放在地上。冲着城头高喊:“城上人听着,给我皇上二大爷送信,就说我把高怀亮将军送回来了。”

这时候,赵匡胤领着文武群臣,全在城头观看战情。从高怀亮一走,大家就站在这儿听信,敌营一乱,众人就关心高怀亮能否杀出去。忽见郑印驰马而来,身后边还驮着个人,不知道怎么回事,都瞪眼观瞧。郑印冲城上这一说话,赵匡胤又惊又喜:“高元帅回来了,这就好!小恩公你是何人?孤赵匡胤在此。”

这回郑印一听赵匡胤报名了,急忙施礼:“皇上伯父在上,郑印给你磕头了。”说完,跪下叩头。

赵匡胤闻听脑袋“嗡”地一声,在城头晃两晃差点摔倒。手扶垛口往下观看,问道:“你是我三弟郑恩之子?”

郑印回答:“是我。我上山学艺,听说伯父被困,特来寿州报号解围。”

赵匡胤听完,眼圈一红,哭了。这叫不见雕鞍不思骏马,看见了小郑印,想起郑子明,心中后悔:都怪我一时糊涂,杀了三弟留下骂名,对不起郑印母子。想不到孤在难中,郑印不记前仇,前来解围,对我一片忠心。想到这,赵匡胤又羞又愧,说道:“皇侄平身!进城一叙。”说完,命人开开城门,赵匡胤领人出城,迎接郑印。有人过去搀起高怀亮进城养伤。

赵匡胤拉住郑印的手,左看右看。郑印说:“伯父!高叔叔说,你们在寿州被困六年,需要派人到汴梁搬兵。孩儿不才愿意前往,请伯父恩准。”

赵匡胤一听乐坏了,说道:“好!你进城要休息几天再去。”

郑印说:“不行!敌营叫我打乱了,他们认为今天没事了,趁热打铁,我现在杀回去,杀他们个措手不及,很容易杀过去。过几天敌兵养足精神,不容易过去了。”

赵匡胤一听有道理,只是不好意思叫郑印马上杀回去。苗从善看破赵匡胤的心思,忙说:“你们侄子、伯父不用客气,寿州急等救兵,少王爷能行就叫他去吧!常言说救兵如救火。郑印,你要速去速归!”

郑印说:“我知道。”

就这么,把高怀亮身上背着的圣旨交给郑印带好。又给他准备了五斤牛肉,十多个慢头,还有一个大水葫芦,又给马饮水喂料。这时天交四鼓,还有一个更次天就亮了。郑印说:“如果顺利,天亮之前我就能冲出去了。冲不出去,我就回来,你们不用担心。”

赵匡胤说:“好,贤侄保重!”

郑印给马透透鞍子,拍拍马脑袋说:“伙计,今天你受累,还得跑一趟,鼓鼓劲冲过去,回头你歇着。”乌骓马正吃得高兴,听了主人说话,好像明白,扬起脑袋“唏溜溜”一声长鸣,意思是说:小主人,不用嘱咐,叫我干什么我干什么,不就几十里地吗,快走吧!

郑印刚要走,被赵匡胤拦住:“贤侄,你没有盔甲,闯敌营太危险,没有护体遮身甲叶子哪行?略等片刻,伯父送你一套。”说完传旨:“快给我御侄取来我行官内存放的那身乌金盔甲。”“是。”侍从答应一声,骑快马回城,时辰不大把盔甲取来,还带来一身内衣和战袍,递给了郑印。郑印接过来一看,这身乌金铠甲太好了,虽然不是刀枪不入的宝铠,也是世上稀有的珍品。

这是当初赵匡胤叫宾州官员专门打造的,准备郑子明过生日的时候,赵匡胤做寿礼送给他。皇上要套好盔甲,地方官员尽力来办,请上等工匠,精心制作,做好了送到朝内,郑子明也死了。赵匡胤喜欢这套盔甲,又想念郑子明,出征的时候就带出来了。他想哪个大将立功,就赐给那个。今天正好用上,给了郑印。

郑印是黑脸将,配上这身乌金盔甲正合适,军卒帮他穿戴起来。郑印带上乌金盔,扣上搂颔带,挂上甲叶,系上纽绊,九吞十八奓,吞口兽面挂上鱼褟尾,征裙上卡金边走金线,上绣花贯鱼肠,足蹬虎头凹面靴,外皂罗袍,背上钢鞭,往那儿一站,真是人凭衣服,马凭鞍,这一穿戴上,威风多了。文武齐声赞叹,郑子明一辈子能为一般,想不到有这么好的儿子。苗从善又写个路途单交给郑印,嘱咐他别走错路,到京城叫一字并肩王赵光义速发救兵。郑印点头,辞别众人,飞身上马,直奔敌营。轻车熟路,从哪儿来,还从哪回去。

真叫郑印猜对了,南唐兵将没有准备,他们认为闯营的人刚进寿州,不能马上回来,要闯营也得天亮。咱们累一夜了,睡觉吧!所以,砸坏了的营门,也没修上,挑开的丫叉也没插上。将官都睡觉去了,兵卒们有的打扫战场,有的埋死尸,有的捡兵器,大多数人歇着去了。郑印来的正巧,出其不意,攻其不备,飞马冲进营盘,南唐军卒看见他了,想拦挡晚了,他过去了,郑印很顺利地杀到中营。

林文善也没料到郑印去而复返,他也认为没事了,脱掉盔甲,换上便衣,到后边帐篷去处理善后。吕文刚、吕文忠两个先锋死了,林文善得安排一下呀。他正在后帐处理事情,忽听营中一阵大乱,林文善问:“出什么事了?”

中军官跑进来报:“林元帅,大事不好,刚才闯进寿州那个黑脸将,又杀回来了。”

“哎呀!不好!他准是搬兵去,快给我备马抬刀。”

军卒答应一声忙去准备,林文善顶盔披甲,收拾好一切,带亲兵卫队出来一看,郑印早跑没影了。

那郑印如鲲鹏展翅,一口气闯过敌营,又跑出十多里地,天光大亮。耳边听不见杀声,身后无有追兵,前边来到一片树林。英雄下马手牵缰绳,进了林中,再看这匹乌雅马,累得通身是汗,如水洗的一般。郑印心疼,急忙把肚带松开,把马鞍子拿下来透透风,叫马啃青吃草。自己摘盔卸甲,包好挂在鞍鞒之上。只觉得腹内“咕咕”直响,又累又饿。他坐在草地上,打开水葫芦喝了半下子。拿出牛肉、馒头吃了几个,吃得真香呀!吃完了倒在地上小憩片刻,有了精神,翻出来路途单子,辨认一下方向,然后,又将马牵到河边饮了饮,战马打了几个滚,也减去疲劳。重新叩好鞍子,出了树林,顺着阳关大道,打马直奔汴梁。一路上饥餐渴饮,晓行夜住,进了宋朝管辖地界,就好办了。每到一地都去衙门报号,州城府县的官员远接近迎,热情招待。

路上非止一日,这一天,远远地看见了汴梁城,郑印心中十分高兴:我离开京城整整八年,这八年我在华山跟师父学艺,我的娘想我,眼泪得哭干;今日回京母子团聚,我娘得多高兴啊!又一想,不能先回家,我有重任在身。万岁被困,度日如年,盼望救兵,我应该先上朝送圣旨,把公事办完,然后再回家省亲。应该学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我晚一会儿回家算什么?

想到这,打马如飞,进城门洞,来到城内,经人指点,很快来在午门,双脚扣镫,战马停下,甩镫下马,大声喊道:“皇门官击鼓撞钟,请一字并肩王升殿。就说郑印从前敌归来,现在圣旨在此。”说完,解下包袱,拿出圣旨顶在头上。皇门官急忙跪倒接旨。郑印说:“都起来!叫一字并肩王升殿。”“是!”皇门官往里边送信,敲金钟撞玉鼓,钟鼓齐鸣,惊动赵光义。

宋太祖赵匡胤,弟兄三人。赵匡胤是老大,老二叫赵匡义,因为和皇上犯讳,改为光义。老三叫赵光美,还有个妹妹叫赵美容。赵匡胤当了皇帝,他的兄弟全封为王爷,他妹妹封为燕长公主。赵匡胤带文武群臣去征南,朝中事交给二弟赵光义,留下了丞相赵普,还有王苞。国家大事交给赵光义,担子也够重的,每日处理朝政。累得他食不甘味,寝不得眠。

赵匡胤被困,赵光义他不知道,只因为,开始出征连传捷报,后来就音信皆无,消息不通。多次派人打听,有去无回。原来,南唐的军师于洪把消息给封锁了。他怕朝中发来救兵,沿路设下明哨、暗哨、游动哨,有宋朝探信的密探,抓住就杀,宋太祖几次派人搬兵,都没闯过敌营。所以赵光义不知道他哥哥遭了好几年罪。今天和赵普在金殿正琢磨前敌为何没信,外边钟鼓齐鸣,赵光义急忙上殿,殿头官启秦:“王驾千岁!前敌派了郑印将军回朝,带圣旨在午门外候等。”

赵光义喜出望外:“我皇兄派人回来了,好,接旨!”说完,领着朝中官员,步行到午门,看见郑印头顶圣旨,远远跪倒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赵光义接旨。”

磕头已毕,郑印将圣旨递过去,给赵光义行礼:“二皇叔在上,小侄儿有礼。”

赵光义上下打量郑印,见郑印身高体壮,英雄气概,风尘仆仆,嘴唇都裂了,眼里挂着血丝,就知道一路上吃了千辛万苦才回到京都。这才是“朝臣待漏五更寒,铁甲将军夜渡关”,都不容易。

赵光义忙问:“小将军,你是何人?”

“二叔!你仔细看看,我不是小郑印吗?”

赵光义说:“你是汝南王之子?”

“是呀!”

“哎呀,孩子,你想死我们了。八年前你失踪,把大家急坏了,你怎么又到前敌了?”

郑印说:“一两句话说不明白,慢慢说吧!”

赵光义说:“对,对!到金殿一叙。”

说完,众星捧月一般簇拥郑印来到金殿。将圣旨供到龙书案上。赵光义领着大臣,前七后九中八拜,拜完了,打开圣旨看了看。这时候,郑印又拿出赵匡胤写给赵光义的亲笔书信,交给赵光义。赵光义看罢如五雷轰顶、扬子江心断缆崩舟,愣了半天,泪如雨下。赵普等人这才知道万岁被困寿州,转眼已经六年时光,吃尽千辛万苦,元帅高怀德和先锋官呼延凤被擒,押在敌营,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出征将官军卒,伤的伤,亡的亡,出兵是二十万人,现在只剩十几万人,叫朝中速派二路元帅到寿州解围救驾。

闻听此信,群臣二目发直,面面相觑。赵光义说:“我们有罪!不知万岁被困,君落险地臣为不忠,早知道遇难早该发兵。”

郑印说:“现在发兵就行了,别吃后悔药了。”一句话把赵光义的嘴堵住了,忙说:“是呀,现在发兵吧!派谁去呢?”

有人说:“朝廷武将都随皇上出征,留下的都不行,有谁还能比高怀德等五王八侯呢?五王八侯能征惯战都不行,别人去也白给。”赵光义被说得一句话也没有。

郑印说:“二叔!我皇伯父度日如年,盼救兵两眼望穿,早一会儿是一会儿,你倒快派救兵呀!”

“哦……这……”赵光义非常为难,派不出人去。

赵普说:“王驾千岁!少王爷路止辛苦,鞍马劳乏,应该休息。另外,他母子数年末见,陶王妃闭门谢客,与世隔绝,都为了郑少千岁,应该叫他母子团圆,叫陶王妃高兴高兴。”

赵光义点头:“言之有理。郑贤侄,几年来你上哪儿去了?”郑印把学艺的经过说了一遍。赵光义听完,夸奖道:“你受陈抟老祖亲传,造化不小,有福气。不过你一走可把你娘想坏了,你先回府探母,三日后,本王给你们母子贺喜,下殿去吧!”

“是!”郑印转身下殿,赵光义派两名御林军给他牵马送他回家。

郑印出午门往家走,见道路两旁繁华热闹,汴梁城一片太平最象,作买作卖,五行八作,三教九流,人来人往,车水马龙,郑印的眼睛不够使了。一边看一边咧着嘴喊:“真热闹!”这一嗓子,把在道旁的一个娃娃,吓得“哇”地一声哭了起来。大家回头看他,郑印像半截黑塔一样,除了牙是白的,眼珠是白的,余者全是黑的,背着钢鞭,腆胸叠肚,吓得人们纷纷闪在两旁,一直看他。

看得郑印不好意思了,撒腿就跑,两个当兵的也跟着跑,战马从人群中穿过,街上乱了,你挤我拥,好容易离开闹市。拐个弯儿在城东南上有片宅院,两个军卒止住脚步:“少千岁!这就是你的家。”说着,走到门前,军卒把战马拴在门前的拴马桩上。对郑印说:“少千岁,你自己叫门吧!我们不进去了。”

郑印说:“去吧!没你们事了。”军卒转身走了。

郑印往门前看了看,家可变样了,和自己离家的时候大不相同,房子重新翻盖,门前铺的十三磴青石台阶,天鼓响的门洞,两扇红油漆的大门,上钉铜钉,门上有兽环。大门紧闭,周围高大围墙,听了听院内十分肃静。郑印恨不能一步飞进去,见到母亲。他上台阶用手叩打门环:“哎!开门呀!我回来了!”“啪!”“啪!”“啪!”郑印本来嗓门就大,又使劲喊,声音传出多远,里边三四层院子都听见了。可就是没人来开门,为什么呢?

这里有个缘故:自从郑子明下世,郑印失踪,陶王妃脾气变了,不愿意看见那些当官的前呼后拥,看见这些心里难过。心想!我丈夫活着不也是这样吗?看见别人夫妻俩从门前路过,相亲相爱,她也难过:我丈夫活着,我俩不也是耳鬓厮磨,相依相偎吗?听见别人家的孩子喊妈,她也难过;郑印要是不失踪,不也一样喊妈吗?有时候听见有孩子喊妈,她以为是郑印回来了,跑到大门口看看,见景生情,如疯如魔。

她的父亲和两个哥哥陶刚、陶义劝她:“丈夫死了,你难过他也活不了。儿子丢失早晚能回来。你再魔症了,将来儿子回来,何人照料?你得保重身体,把家管起来。”陶三春是明白人,听劝。告诉家人关上大门,不许从大门出入,谁来我也不见,免得难过,家人出入从后边便门走。

另外,寡妇门前是非多,不管哪家大臣都不许来。又花钱买了一块地,修成一个演兵场;收了四十个体壮姑娘当丫鬟。每天和这四十个女孩演武练兵,骑马射箭、舞枪弄棒。家务事交给他哥哥掌管,他哥哥抽出时间也带领家将练武。所以,郑印喊了半天,无人开门。郑印不知道其中缘故呀,晃开膀子使劲敲门。

护院的俩家将听见了,一看敲起来没完,忙问:“谁?干什么的?”

郑印也生气,大白天关门,心想:准是家将偷懒。高声喊道:“快把门开开!再不开,我可要砸了!”

家将一听,说:“哎呀!你小子胆不小,敢跑到这撒野,出去揍他!”

俩家将把门栓拉下来,提着棒子就出来了,指着郑印喊:“黑小子,你跑这撒野,也不睁眼看看这是什么地方!若是叫王妃知道,扒你的皮。滚!”

郑印气坏了:“我把你这个瞎眼的东西!你家少爷回来你都不认识了?快到里边给我娘送信,就说郑印回来了。”

家人听了,打个愣神,急忙擦擦眼睛,上一眼,下一眼,左一眼,右一眼,当中看了三眼,一共看了七眼,认出来了。这不是少千岁是谁?急忙跪倒磕头,如鸡啄碎米:“小人有罪,奴才眼拙,没认出来是少千岁!请少千岁恕罪。”

郑印说:“起来吧!”

家将笑脸相陪:“少千岁可把老王妃想死了!你回来可太好了,我这就送信去。”说完,一个打开大门给领路,那一个往里跑给王妃送信。

此刻,陶三春在后堂正看兵书,琢磨演阵之法,家人进来道喜:“王妃!少千岁回来了!”

陶三春心里一震,手中书本掉在地上:“你说什么?”

“少千岁回来了。”

“哪个少千岁?”

“您的儿子,恕个罪说,郑印呀!”

王妃听完站起身来,抓住家将的手腕子,差点抓碎了骨头:“你说的是梦话吧?”

家将疼得直咧嘴说:“快松手!您看进来了,是您儿子回来了。”

王妃抬头观看,见郑印已经来到门外,“娘呀!郑印回来了!”说完,一步跨到屋内“扑通”跪下!

陶三春上下打量郑印,吓了一跳。怎么了?打冷眼一看,以为是自己的丈夫郑恩,当初郑恩到西瓜地偷吃西瓜和陶三春打在一块,就是这个年龄和模样,王妃愣呵呵看着。

郑印说:“娘呀!你怎么了,儿回来了。”

王妃闭上双眼,稳稳心神,哪来自己丈夫?人死哪能复生?是孩子郑印回来了。老王妃喊声:“儿呀!”说不出话了,母子抱头痛哭。

这时陶刚得信,进来劝道:“妹妹,别哭,这是大喜事。郑印呀!快起来。”

陶三春哭够了,心里痛快点,给儿子擦擦眼泪,一指陶刚说道:“孩子,快见见你大舅。这么多年,多亏你舅照料为娘。”

“娘亲大舅!”郑印忙给陶刚磕头谢3山恩。

郑印问道:“我外祖父呢?”

陶三春说:“三年前故去了。你二舅前几天回陶然口了。孩子你到哪去了,一去八年?”

郑印把陈抟老祖领他华山学艺的事说了一遍,陶三春听完点了点头,看来是我丈夫积德,给儿子造福,陈抟老祖乃世外高人,喜爱忠良之后,教成武艺,为国育才,该是俺郑门光宗耀祖,将来遇见老祖,我得好好谢谢。这时候,丫鬟、婆子齐来道喜。陶三春高兴得仿佛万物生辉,年轻十年,每人赏银二两,瓶酒方肉,共同庆贺。多年来,忧愁笼罩的王府,今日又听见笑声,传出歌声。

陶刚领郑印沐浴更衣,准备酒宴。母子、甥舅同桌共饮,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陶三春说:“明天你上殿见赵千岁,叫他知道你回来了,郑家后继有人。”

郑印说:“娘呀!我见过了。”

陶三春问:“你什么时候见的?”

“先入朝后回家。”

王妃不高兴,暗想:孩子心中没有娘呀!分别八年不先见我。埋怨道:“你入朝干什么?”

“娘!你还不知道呢?我皇伯父御驾征南被困寿州……是这么这么一回事,我师父叫我去救驾,我又这么这么办的,闯营回京搬兵求救。因为有圣旨在身,没直接回家,先上朝交旨。赵千岁叫我回府,三日后他来贺喜。”

王妃听到这,把筷子一放不吃了。感到后怕和难过:害怕的是,这孩子是郑家唯一根苗,他去寿州报号,去闯万马军营,有了闪错,我连个信儿都不知道。难过的是,赵匡胤见着我孩子,不该叫他自己回来,从敌营杀个来回,得有多大本事?你们闯不出敌营,叫我儿子冒险,你们于心何忍?我丈夫郑恩叫你杀了,又叫我儿子卖命,你对不起我!也是孩子有福,安然无恙回到京城,是不幸中之万幸。这回谁说什么我也不让他走了!大宋江山爱归谁归谁,我们娘俩回故里陶然口,给他娶妻生子,拴在家里,算我对得起死去的丈夫。

陶王妃沉思良久,郑印不知道当娘的心情,边吃边讲寿州的事情:“娘呀,在前敌打得痛快!等我赵二叔请出元帅,我和他们一块出征。我师爷说功高莫过救驾,计毒不过绝粮。我也要建功立业,不白吃大宋的俸禄。”

陶王妃不爱听:“儿呀!你这次好容易回来,不许你再走。跟娘在家,我要看看你的武功。”

郑印天真地说:“这三天我不走,就陪娘了,三天以后才走呢!”

陶三春说:“三天以后也不许走,你要走,为娘就碰死在你的眼前!”

郑印一愣:“娘,皇上被困你就不管了?”

“不要多嘴,顺者为孝!”郑印没词儿了。

陶刚说:“来,来,吃菜,说那么多话干什么!”

吃完饭,陶王妃叫儿子打拳练枪,郑印练了一通,陶王妃看得眉开眼笑。从丈夫死了,头一次这么开心。晚上睡觉的时候,郑印睡觉,她在旁边看着,拿着儿子像眼珠一样看待。

简短截说,三天过去了,汝南王府整乐了三天,还请人唱的大戏。

到了第四天早晨,郑印早早吃完饭要上朝,王妃不让去;郑印非要去不可,王妃偏偏要拦,母子争执不休。就在这时,就听门外“呜哩哇”、“呜哩哇,”“嘡……嘡……”连吹带打,鞭炮齐鸣。王妃不解其意:我的门前怎么这么热闹?

这时家丁来报:“王妃!赵千岁和丞相赵普率朝中文武大臣来到府门外,求见王妃,不知让见不让见?”

陶三春站起来了,暗想:八年了,赵光义脚步没近过,今天来我家定有大事,不能见。冲家人说道:“就说我身体不爽,怕慢待众位王兄、御弟;又因我丈夫已经故去,我乃女流之辈,怕出闲话,叫他们请回吧!”

家人转身出来,到了大门前,赵光义率众人在石阶前垂手站立。家人上前深施一礼,把陶三春的话学说一遍:“各位大人,王妃叫你们请回吧!”

赵光义一听说不让进门,闹得面红耳赤,扭头看看赵普:“丞相,怎么办?我们回去?”

赵普说:“千岁,别回去。今天她叫见也得见,不叫见也得见。不行,我们大家就跪门不起。”

赵普干吗非见王妃不可呢?书中暗表:郑印回朝搬兵,急坏了赵光义,召集文武群臣,共议寿州大事。核计半天,也没人够帅才,急得赵光义直搓手,直转圈子,文官急得直晃脑袋,武将老臣急得直冒汗,谁也不敢讨旨。

最后赵普献策,说:“在京城够帅才的,比高怀德、高怀亮还强的,只有一个人,就是王妃陶三春。这位陶王妃是位巾帼英雄,胜过须眉男子。身高体壮,武艺超群,男将打不过她。她打败过郑恩,打败过高怀德,皇上也怕她三分。论韬略,此人粗中有细,据他哥哥陶刚讲:这八年陶三春熟读兵书,练习布阵,操练家将,武艺不但没扔,还有长进。当初兵困午门,哪个不怕?只有陶三春挂帅,他儿子郑印为先锋,调十万大兵,去南唐准能解寿州之危。”

赵普说完这番话,群臣听了点头称赞:陶三春挂帅正称其职。赵光义说:“陶三春虽然够帅才,但是她不能去呀。丈夫故去以后,三春心灰意冷,恐怕不能出头。”

赵普说:“人不禁百言,木不禁百斧。陶王妃深明大义,只要咱把话说透,她会领兵出征的。”

赵光义说:“朝中这么多男儿汉不能出征,反叫女人带兵,这话不好说。”

“千岁!管什么男女,谁行谁带兵,咱朝不是女的比男的强吗?按我的话办能请出元帅,不听我的,陶三春不出头,谁去救驾,谁去解围?你自己找元帅吧。”

赵光义说:“听你的。”

赵普说:“今天朝中大臣有一个算一个,都去汝南王府,求见王妃,脸皮厚着点,看我的眼色行事。”就这样,今天文武群臣来到汝南王府。

赵光义一听陶三春不见,为难了。赵普眼珠一转有了主意,冲家人说:“家将!我们是给王妃贺喜来了,她母子分别八载,喜得团聚,王妃身体不好,可以不见,我们见见郑印少千岁可以吧?”

家将进后堂对陶三春一说。陶三春没话了:“好吧!叫你家少千岁去接他们进来。”

“是。”

此时,郑印在书房正着急,母亲不让上朝,急得在屋里来回踱步。家人传话叫他接赵光义等人进府,郑印乐坏了。出了府门给众人见礼,大家顶礼相还,让进府门,来到客厅,分别坐下,家人献茶,茶罢搁盏。赵普说:“少王千岁,你知道我们到你家干什么来了?”

郑印说:“看望我娘。”

赵普说:“只说对了一半,跟你咱们不瞒了。现在寿州被困,急待发兵解围。急坏了赵王千岁和文武大臣,商量了几天,选不出元帅。朝中只有你母亲够帅才,赵王千岁到你家想请你母亲挂二路元帅到寿州解围,你娘不露面,这话怎么说呀?”

郑印不知道陶三春的心思,忙说:“我娘能挂帅,我随营听差,母子在一起,太好了。我去叫我娘。”

“啪她不答应。”

“还有我呢!”

说完,郑印奔后宅。来到堂楼,只见陶三春坐在床上二目发直。郑印说:“娘呀,朝中大臣来了,他们叫你挂二路元帅,到前敌解围。娘,快去接帅印吧!”

陶三春听罢,腾地站起来:“奴才你多嘴!我就知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赵光义到我家准有事。叫我们母子卖命去,那是妄想!孩子,你太憨厚,咱家被老赵家弄得夫离子散,你爹功高盖世,赵匡胤龙目无恩,把他杀了,好好一家子剩下孤儿寡母,咱们怎么能还为他们卖命?不能去!”

郑印没想到娘说出这番话,半天才说:“娘呀!我父故去不都怪皇怕父,过去的事不要再提了。眼下,咱吃国家俸禄当报君恩,咱不去救驾,万岁有了闪错,江山丢了,咱们成了亡国之臣,受辱于他人,咱没脸活呀!”

陶王妃被郑印说得张口结舌,强词夺理说:“孩子,王位咱不要了,我们明天回陶然口,不吃俸禄,不担危险,无官一身轻。咱们可以林中听鸟鸣,山中观清泉,无忧无虑,无牵无挂,心不烦躁,过个太平日子。”

郑印说:“娘,这话孩儿说不出口。”

陶三春大怒:“娘去说!”

说完,陶三春打开柜子取了印盒,抱在怀内,像旋风一样来到待客厅。赵光义赶忙站起来见王嫂,众文武有的叫嫂子,有的叫弟妹,也有叫王妃的。陶三春面沉似水,说:“二王千岁!你来得正好,我正要上殿递奏折。”

赵光义忙问:“有何事?”

陶三春说:“我丈夫死后,三春心灰意冷,闭门谢客。有心还乡为民,但因郑印下落不明,为等孩子才在京都闹市生存。今天郑印归来,母子团聚,夙愿已偿。我母子辞官挂印,回归故土,望二千岁恩准。”

说完,把两个印盒,放在桌子上。这两个印,一个是汝南王郑印的,另一个是她封寿康官的。又叫家人到祖先堂,把赵匡胤赐的黑虎龙锤,请出来放在赵光义的面前。

赵光义傻了:别说挂帅,人家连大宋的官儿都不要了,这可怎么办?她若不出头去寿州,别人更不行。看来,我皇兄归朝无指望了。想到这,二目落泪。

赵普在旁边暗暗冷笑:陶三春呀,陶三春,你想躲清静不管,哪有那个好事?今天我要请不出你来,我这个丞相不要了。

赵普有何妙计请出陶三春挂帅出征?请看下文。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肥水不流外人田 恰似寒光遇骄阳 渔港春夜 亿万盛宠只为你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逍遥人生 福艳之都市后宫 男欢女爱 官道之色戒 宋檀记事 神秘世界:开局睡觉就会死 艳海风波 大帝姬 超凡大航海 小师妹她又凶又靓 武侠之气运掠夺 洪荒降临之最强玩家 都市神级超人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萌宠狂妃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三国之一马平川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大宋必须浪 
最近更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 成州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我教原始人搞建设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 星落门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水浒英雄传说 穿越大明做女皇 明末:我成了周遇吉之子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这个流氓太正经,女帝怒骂大奸臣 
赵匡胤演义 爱吃香辣豆干的公孙敖 - 赵匡胤演义txt下载 - 赵匡胤演义最新章节 - 赵匡胤演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