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三侠五义

清风随竹影

首页 >> 白话三侠五义 >> 白话三侠五义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男儿行 江山美色 富贵小丫鬟 将军好凶猛 四季锦 北朝帝业 红色帝国1924 
白话三侠五义 清风随竹影 - 白话三侠五义全文阅读 - 白话三侠五义txt下载 - 白话三侠五义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一回 设阴谋临产换太子 奋侠义替死救皇娘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宋朝,自陈桥兵变后,众将拥立太祖赵匡胤为皇帝,天下得以统一。皇位依次传到太宗、真宗,此时四海安宁,百姓安居乐业,风调雨顺,君主贤明,臣子忠良。

有一天早朝,文武百官整齐站列。西台御史兼钦天监文彦博走出队列,上奏道:“微臣昨晚夜观天象,发现天狗星侵犯紫微垣,恐怕对皇位继承人不利。我恭敬地绘制了天象图一张,呈给陛下御览。”太监接过图,放在皇帝的御案上。真宗皇帝看后,笑着说:“朕看这图,虽说这是上天显示的征兆,但朕还没有太子,能有什么不利呢?爱卿先回班,朕自有打算。”早朝结束,大臣们纷纷散去。

真宗回到后宫,心里有些烦闷,暗自思量:“自从皇后去世后,正宫之位一直空着。幸好李妃和刘妃现在都怀有身孕,难道上天显示的征兆应在她俩身上?”正打算宣召两位妃子来见,没想到李、刘二妃没等宣召就来了。她们向皇帝行过礼后,跪在地上奏道:“今天是中秋佳节,臣妾们已经在御花园准备好了酒宴,特地请陛下今晚去赏月,共度欢乐良宵。”真宗听了十分高兴,就和两位妃子一同前往御花园。只见园中秋色迷人,花香扑鼻,秋风瑟瑟,让人心情舒畅。真宗欣赏着美景,走进宝殿,坐在御座上,李、刘二妃在一旁陪同。宫女献上茶后,真宗说:“今天文彦博上奏,说现在天狗星侵犯紫微垣,预示着对储君不利。朕虽然还没有子嗣,但幸好你们二人都有身孕,不知道将来谁先生,是男是女。既然上天已经有了预兆,朕赐给你们二人玉玺龙袱各一个,用来镇压天狗的冲犯。还有,朕有一对金丸,里面藏着一颗九曲珠子,这是先帝所赐的无价之宝,朕小时候一直带在身边,现在每人赐给一枚,把你们的姓名和宫名刻在上面,你们就随身佩戴吧。”李、刘二妃听后,向皇帝谢恩。真宗把金丸解下来,让太监陈林拿到尚宝监,立刻刻字去了。

这边两位妃子吩咐摆酒,安排座位,开始敬酒。一时间,鼓乐声不断,各种表演纷纷登场,皇家的富贵奢华自不必说。到了晚上,明月高悬,把整个园子照得如同白天一样。皇帝和妃子们十分快乐,一起欣赏明月,星斗交相辉映,大家举杯畅饮。真宗喝到半醉时,只见陈林手捧着金丸,跪在皇帝面前呈上。真宗接过仔细查看,只见金丸上面,一个刻着“玉宸宫李妃”,一个刻着“金华宫刘妃”,刻得非常精巧。真宗很是喜欢,就把金丸赏给了两位妃子。二妃跪下领赏,遵照皇帝的意思佩戴好后,每人又各敬了皇帝三杯酒。真宗没有推辞,一连喝了,不觉大醉,哈哈大笑道:“二位妃子谁要是生下太子,就立为正宫皇后。”二妃又谢了恩。

真宗酒后说的这句话本没太在意,可谁能想到,这却引发了无数的风波。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刘妃心地不善,早就心怀嫉妒。她一听皇帝这话,就怕李妃生下太子被立为正宫。从那天回宫后,她就和总管都堂郭槐暗中谋划,想要陷害李妃。在一旁有个叫寇珠的宫女,是刘妃身边的人。这女子虽然是刘妃的心腹,但为人正直,一向忠义。她见刘妃和郭槐商量这些坏事,心里很不高兴。从那以后,她就处处留意,暗中观察。

只说郭槐接到刘妃的命令,派了自己的心腹,找来了一个接生婆尤氏。这接生婆一听这事,起初还有些为难。郭槐说:“要是能办成,你就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接生婆听了,心里顿时欢喜起来,眉头一皱,想出了一个主意,就对郭槐说:“就这么这么办,这般这般做。”郭槐听了,说:“妙!妙!要是真能办成,将来刘妃生下太子,你可就有大功了。”又叮嘱她到时候千万别误了事,还给了她很多东西。接生婆高兴地走了。郭槐进宫,把这事回禀给刘妃,刘妃高兴得不得了,就等着到时候行动。

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就到了三月。有一天,真宗皇帝到玉宸宫看望李妃。李妃向皇帝行礼,皇帝说:“免礼。”两人闲聊了一会儿,皇帝忽然想起第二天是南清宫八千岁的生日,就派首领太监陈林去御花园准备果品,第二天给八千岁祝寿。陈林领旨去了之后,只见李妃双眉紧皱,突然腹痛难忍。皇帝吃了一惊,知道她要分娩了,立刻起身离开,急忙召刘妃带着接生婆来接生。刘妃接到旨意,先去了玉宸宫。郭槐赶紧告诉尤氏。尤氏早就准备好了,双手捧着一个大盒子,交给郭槐,两人一起往玉宸宫走去。

你知道这盒子里装的是什么吗?原来这就是两人定下的奸计,他们把一只狸猫剥了皮,那狸猫血淋淋、光溜溜的,都认不出是什么东西了,看着十分吓人。两人来到玉宸宫,别人都以为盒子里装的是吃的,哪里知道里面的秘密。正好李妃要生产,刚刚分娩,就因为失血过多昏迷过去了,人事不知。刘妃、郭槐、尤氏趁机设下圈套,在混乱的时候,用狸猫把太子换了出来,然后仍然用大盒子把太子用龙袱包好装进去,抱出玉宸宫,直奔金华宫而去。刘妃叫来寇珠,让她提着藤篮,把太子藏在里面,到销金亭用裙带勒死,再扔到金水桥下。寇珠不敢不答应,又怕派了别人去做,事情会更糟糕,只好提着藤篮,出了凤右门,到昭德门外,直奔销金亭。她急忙打开藤篮,把太子抱出来。幸好有龙袱包裹着,太子安然无恙。寇珠把太子抱在怀里,心里想:“皇上半辈子没有子嗣,好不容易李妃生下太子,偏偏遇到奸妃设计陷害。我要是把太子害死,良心何在?也罢!不如抱着太子一起投河,也算是尽了我一点忠心。”她刚走出销金亭,就看见那边来了一个人,急忙转身,隔着窗户仔细一看。只见一个穿着公公服饰的人,走过引仙桥,手里抱着一个宫盒,穿着一件绣着立蟒的紫罗袍,脚蹬粉底乌靴,胸前挂着一串念珠,脖子左边斜插着一个拂尘,长得白白净净,精神很好,双目有神。寇珠一看,满心欢喜,暗自念佛说:“好了!这个人来了,太子有救了!”原来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一向忠义的首领太监陈林。他因为奉了皇帝的命令到御花园采办果品,手里捧着金丝做成的龙妆盒,迎面走来。他一看见寇珠抱着一个小孩,就详细询问是怎么回事。寇珠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陈林听了,大吃一惊,又看到有龙袱作为凭证。两人商量后,就把太子装进了盒子里,刚好能装下。偏偏太子哭了起来,两人又暗暗祈祷。祈祷完后,太子的哭声立刻就停止了。两人暗自念佛,保佑太子平安无事,这就是他们的造化。两人又朝着天空叩拜,寇珠急忙回宫去了。

陈林手捧着妆盒,怀着一腔忠义,不顾生死,径直往宫门走去。刚转过桥,走到宫门时,只见郭槐拦住他说:“你要去哪里?刘娘娘宣你,有话要当面问你。”陈林听了,只好跟着郭槐进宫。郭槐说:“等我先去启奏。”不一会儿,郭槐出来说:“娘娘宣你进去。”陈林进宫,把妆盒放在一旁,跪在地上,口称:“娘娘,奴婢陈林参见,不知娘娘有什么吩咐?”刘妃一句话也不说,手托着茶杯,慢慢喝茶,过了好一会儿,才问道:“陈林,你提着这个盒子要去哪里?上面有皇封,这是为什么?”陈林上奏说:“奉了皇上的旨意,去御花园采选果品,给南清宫八大王祝寿,所以有皇封封着,不是奴婢擅自做主的。”刘妃听了,看看妆盒,又看看陈林,又说:“里面有没有藏着别的东西?从实说来!要是有虚假,你可担待不起。”陈林在这个时候把生死置之度外,把心一横,不但不害怕,反而镇定地回答:“没有夹带。娘娘要是不信,可以去掉皇封,当面打开看看。”说着,就要去揭皇封。刘妃一看,连忙拦住说:“既然是皇封封着,谁敢私自打开!难道你不知道规矩吗?”陈林叩头说:“不敢,不敢!”刘妃沉思了一会儿,因为明天确实是八千岁的生日,就说:“既然这样,去吧!”陈林站起来,提着盒子,刚要转身,忽然听到刘妃说:“回来!”陈林只好转身。刘妃又把陈林上下打量了一番,见他脸上一点破绽都没有,才慢慢地说:“去吧。”陈林这才出了宫。这也是他一片忠心,上天都被他的至诚所感动,最终瞒过了奸妃,摆脱了这场大难。

陈林出了禁门,马不停蹄地直奔南清宫。到了之后,高声传报:“圣旨到。”八千岁赶忙接旨,将陈林迎入内殿。陈林把装有太子的盒子恭敬地供奉在上面,八千岁行完礼。因为陈林是奉旨前来的钦差,八千岁正准备赐座,却见陈林泪流满面,“扑通”一声双膝跪地,放声大哭起来。

八千岁见状,又惊又疑,忙问道:“伴伴,这是怎么回事?有话起来说。”陈林看了看四周。八千岁心里明白,便吩咐左右侍从:“你们都退下回避。”等左右无人后,陈林便把狸猫换太子的前因后果,一五一十地详细说了一遍。

八千岁听后问道:“你怎么就确定这一定是太子呢?”陈林回答:“有龙袱包裹着为证。”八千岁赶紧打开妆盒,抱出太子一看,果然有龙袱。这时,太子突然“哇”的一声大哭起来,那哭声仿佛在诉说着自己的委屈。八千岁急忙把太子抱进内室,还让陈林也跟进去。见到狄娘娘后,八千岁又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大家一起商量,决定先把太子暂时寄养在南清宫,等朝廷里的事情都稳定下来,再做进一步的打算。陈林告别后,回朝廷复命去了。

再说刘妃,她已经向皇帝奏明,说李妃生下了妖孽。皇帝听后大怒,立刻将李妃贬到冷宫下院,同时加封刘妃为玉宸宫贵妃。可怜无依无靠的李妃,遭受了这样的不白之冤,却不知道该向谁去申诉。幸好冷宫的总管名叫秦凤,为人忠诚正直,向来与郭槐不和。他早就料到这件事有阴谋,如今看到李妃如此凄惨,心里十分不忍,便上前百般安慰。他还吩咐小太监余忠:“你一定要好好服侍娘娘,千万不可怠慢。”

这余忠有个特别之处,他的长相和李妃极为相似,而且他为人豪爽仗义,经常为了帮助别人而不顾自己的安危,所以秦凤格外疼爱他。他们虽是师徒关系,感情却如同父子一般。余忠看到娘娘遭受这样的痛苦,恨不得自己能替她受苦,常常想办法要救她出去,可就是怎么也想不出办法,也只能无奈作罢。

刘妃的奸计得逞后,满心欢喜,暗地里重重赏赐了郭槐和尤氏,还让尤氏为自己接生。到了十月怀胎期满,刘妃也生下了一位太子,并奏明了皇帝。皇帝非常高兴,立刻将刘妃立为正宫皇后,还昭告天下。从此,人人都知道国母是刘皇后了。郭槐的地位也变得极为尊崇,就好像开国元勋一样,尤氏成了掌院,寇珠则被封为了主宫承御,一时间他们都过得很是风光,宫中也看似平静无事。

然而,乐极生悲。过了六年,刘后所生的儿子突然生病,最终不幸夭折。皇帝悲痛万分,感叹自己半辈子都没有子嗣,好不容易有了太子,却又早早离世,怎能不心疼呢?因为伤心过度,皇帝连续几天都没能上朝理政。

这一天,八千岁进宫探望皇帝。皇帝召见了八千岁,两人交谈过后,赐座闲聊。皇帝问起八千岁有几个儿子,年龄分别是多少。八千岁一一如实回答,说到三世子的时候,皇帝得知他的年龄和刘后所生之子相仿。皇帝听了,龙颜大悦,立刻召见三世子进宫。一见到三世子,皇帝不由得满心欢喜,更奇怪的是,这孩子的容貌和神态与自己极为相似,皇帝一高兴,病竟然就好了。于是,皇帝传旨将三世子立为东宫守缺太子,还让陈林带着他去东宫拜见刘后,并到各宫请安。

陈林领旨,带着太子先来到昭阳正院朝见刘后,启奏道:“圣上把八千岁的三世子封为东宫太子,命奴婢带他来朝见娘娘。”太子行礼完毕。刘后看到太子长得和皇帝十分相像,心里暗暗感到诧异。陈林又奏请说还要带太子到各宫去看看。刘后说:“既然这样,你就带他去吧,快去快回,本宫还有话要说。”陈林答应着,便带着太子前往各宫。

路过冷宫的时候,陈林对太子说:“这里是冷宫,李娘娘因为生下妖物,被圣上贬到了这里。要说这位娘娘,可是最贤德的。”太子听了生下妖物这件事,心里就有几分不信。这太子日后可是一代帝王,天资聪慧,怎么会相信这种怪异的事情呢?但他也绝对想不到,这件事就和自己有关,于是便想要进去看看。

恰好这时,秦凤从冷宫里走出来。(陈林和秦凤向来关系很好,之前已经悄悄把换太子的事情告诉了他,还说:“如今八千岁的世子就是当初被掉包的太子。”秦凤听后十分高兴。)秦凤先向太子行礼,然后转身进宫向李娘娘奏明情况。不一会儿,秦凤出来说:“请太子进宫。”陈林和太子一起走进冷宫,见到李娘娘后,太子不由得泪流满面。这正是母子之间的天性使然。陈林一看,心里着急,急忙把太子带出冷宫,仍旧回到正宫去了。

刘后正在宫中烦闷地坐着,仔细回想刚才的事情。忽然看到太子进宫时满脸泪痕,便追问他为什么哭。太子不敢隐瞒,就说:“刚才从冷宫经过,看到李娘娘面容憔悴,心里实在不忍。所以向母后奏明情况,还请母后找机会在父王面前替李娘娘说说好话,让她摆脱这苦难的处境,也好安慰孩儿心中的凄惨之情。”说着,就跪了下去。

刘后听了,心里一惊,但还是假意连忙把太子扶起来,口中夸赞道:“好一个仁德的殿下!你只管放心,我找机会就说。”太子便仍跟着陈林去东宫了。

太子走后,刘后心里一直放不下这件事。她心想:“刚才太子进宫,我猛然一看,就觉得他有点像李妃。怎么见了李妃之后,就到我面前来求情呢?这事太可疑了。难道六年前让寇珠抱出宫去的太子,并没有被勒死,也没有丢在金水桥下?”她又转念一想:“记得那年陈林手提妆盒从御园过来,难道寇珠竟敢把太子交给陈林,让他带出宫去了?要弄清楚这件事,必须拷问寇珠这个贱人,才能知晓真相。”刘后越想越觉得可疑,于是立刻把寇珠叫来,剥去她的衣服,细细拷问。寇珠的回答和当初说的一字不差。

刘后更加恼怒,便把陈林召来当面对质,陈林的说法也和寇珠一样。刘后心里着急,心想:“我何不将计就计,让陈林来掌刑拷问。他们俩做的事,现在让一个人受苦,哪有不招供的道理。”于是就命令陈林掌刑,拷问寇珠。

刘后虽然心狠手辣,可她不知道,寇珠早已横下一条心,视死如归。可怜寇珠那柔弱的身躯,被打得皮开肉绽,却始终没有吐露半个字。就在僵持不下的时候,圣旨传来宣召陈林。刘后担心拖延时间会暴露真相,只好让陈林去了。

寇珠见陈林走了,料想刘后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她心想,与其这样被折磨得零碎受苦,还不如一死了之。于是,她一头撞在门槛上,自杀身亡。刘后吩咐把尸体抬出去,有寇珠的心腹小宫女偷偷把她埋在了玉宸宫后面。刘后因为无故打死宫人,还威逼她自尽,不敢向皇帝启奏,也不敢再追究这件事了。

刘后没有得到真相,心中的嫉妒之火却越烧越旺,对李妃的怨恨也始终无法释怀。她悄悄和郭槐商议,要秘密寻找李妃的把柄,一定要把她置于死地才罢休。也是该有事发生。

再说李妃,自从见过太子之后,每天都伤心难过。多亏秦凤想尽办法开导她,还暗中把太子的事情一一奏明。李妃听了,才恍然大悟,欢喜不已。从那以后,她每天夜里都烧香,祈求上天保佑太子平安。

这件事被奸人知道了,他们暗中在皇帝面前启奏说:“李妃心中怨恨,每天夜里烧香诅咒,心怀不轨,实在不可饶恕。”皇帝听后大怒,立刻赐给李妃白绫七尺,要将她立刻赐死。

幸好有人早早把这个消息偷偷透露到了冷宫。秦凤一听到这个消息,吓得肝胆俱裂,急忙跑去奏知李娘娘。李娘娘听了,顿时昏死过去。正在慌乱的时候,余忠赶到,说道:“事不宜迟!快把娘娘的衣服脱下来,给我穿上。我情愿替娘娘去死。”

李妃苏醒过来,一听这话,哭得气都喘不过来,哪里还说得出话。余忠不容分说,自己摘下花帽,扯掉网巾,把头发散开,挽了个发髻。又把自己的衣服脱下来放在一旁,只求娘娘快点把衣服赐给他。秦凤见他如此忠义刚烈,既心疼又敬佩,只好狠下心在一旁催促李妃更衣。李妃不得已,只好把衣服脱下来和他换了,哭着说:“你们二人是我的大恩人啊!”说完,又昏了过去。

秦凤不敢耽搁,急忙把李妃转移到下房,让她装作余忠卧病在床。刚收拾完,圣旨就到了,钦派孟彩嫔前来验看。秦凤连忙迎出去,把孟彩嫔让到偏殿暂时坐下,说:“等娘娘归天后,请贵人验看就是。”孟彩嫔一来年轻,不敢仔细查看;二来感念李妃平日的恩德,如今看到她遭遇这样的不幸,心中十分悲痛,怎么能想到是别人替死呢?

不多时,有人来报告:“娘娘已经归天了,请贵人验看。”孟彩嫔听了,早已泪流满面,哪里还忍心靠近细看,便说:“我这就回复圣旨去了。”若不是余忠和李妃面貌相似,这件事怎么能遮掩得过去呢?之后,众人便按照礼仪将余忠埋葬了。

这件事结束后,秦凤便回禀说余忠卧病不起。郭槐原本就和秦凤不和,如今听说余忠生病了,又除掉了秦凤的得力助手,正中他的下怀,便不容秦凤调养余忠,立刻把余忠逐出,让他回原籍为民。于是,秦凤把假余忠抬出,特地派了心腹人将他送到陈州家中。这之后的事情,我们以后再说。

从那之后,秦凤孤孤单单,日子过得凄凄惨惨。他时常思念死去的徒弟余忠,觉得他既可怜又令人敬佩,同时也惦记着李娘娘,担心她回到家中会受委屈。一天晚上,秦凤正满心伤感,突然看到冷宫内四面起火。他一看就知道这是郭槐的阴谋,一方面是想斩草除根,另一方面也是公报私仇。秦凤心想:“我就算能逃出性命,也难免会被安上失火的罪名;倒不如自行了断,也省得再和他作对。”于是,秦凤在冷宫里自焚而死。这场火确实是郭槐放的。此后,刘后和郭槐觉得万事大吉,心里踏实又满足,认为再也没有后顾之忧了。就连太子也不知道其中的详细内情,也没人敢把真相泄露出去。之后,皇帝又下旨钦派陈林督管东宫,全面负责东宫的一切事务,还规定闲杂人等不准擅自进入。这陈林是八千岁在皇帝面前保举的,从那以后,宫里太平无事。到这里,宋仁宗的事情已经讲述清楚了,暂且先放到一边,后面的故事自会有交代。

接着说一说包公的降生。包公从离开娘胎起,就受尽了折磨,和宋仁宗比起来,他的遭遇坎坷了百倍不止,这正应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这句话。闲话少叙,单说江南庐州府合肥县有个包家村,村里住着一位包员外,名叫包怀。他家境富裕,田地众多,骡马成群。包怀为人乐善好施,安分守己,因此大家都称他为“包善人”,也有人叫他“包百万”。包怀本就是个行事谨慎的人,听到“百万”这样的称呼,心里总觉得承受不起。他又没办法阻止大家这么叫,只好把包家村改成了包村,一来是为了让自己显得更谦和,二来也是不想顶着财主的名头太过招摇。包怀的夫人是周氏,夫妻二人都已年过四十。他们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包山,娶了王氏为妻,生了一个儿子,还没满月;小儿子叫包海,娶了李氏,还没有孩子。这弟兄二人虽然是一母同胞,性格却截然不同。大爷包山为人忠厚老实,正直无私,恰好娶的王氏也是个善良之人;二爷包海为人尖酸刻薄,奸险阴毒,偏偏娶的李氏也是心地不端。幸好老员外治家有方,家规严格,而且大爷凡事都宽容和气,总是对弟弟百般谦让,让二爷挑不出一点毛病。就是妯娌之间,王氏也是从容温和,从不和小婶子计较,李氏虽然刁蛮凶悍,也没有施展的机会。所以一家人相处还算和睦,每天都欢欢喜喜的。父子兄弟以春种秋收、务农为生,虽说不是书香门第,但也是勤劳节俭的人家。

没想到,老院君周氏夫人已经年过四十,却突然怀孕了。包员外得知后,心里并不高兴,整天愁眉不展。你说这是为什么呢?一般来说,老来得子是件高兴的事,可包员外却不这么想。因为夫妻二人都快五十岁了,已经有两个儿子,而且都娶了媳妇生了孩子,如今夫人又要生孩子。再者,夫人年纪这么大了,现在生产,身体难免会受到损伤;更何况产后还要哺乳三年,那得多辛苦啊,她怎么承受得住呢?所以包员外每天都忧心忡忡,闷闷不乐,这件事时刻都在他心头萦绕。这可真是:家里遇到吉祥的事,反而不高兴;碰上喜事,却增添了忧愁。

不知道后面还会发生什么事,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肥水不流外人田 恰似寒光遇骄阳 渔港春夜 亿万盛宠只为你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逍遥人生 福艳之都市后宫 男欢女爱 官道之色戒 宋檀记事 神秘世界:开局睡觉就会死 艳海风波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都市极乐后后宫 大奉打更人 特种兵在都市 软妹子重生记 未来天王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橙心如意剑 重生南非当警察 刀笔吏 唐晟春秋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红楼情种 
最近更新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嫌我功高震主,我黄袍加身你哭啥? 魂穿古代跟太子拜把子 仙秦:从沙丘宫变开始 成州 我在大乾做官的那些年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我教原始人搞建设 我用AI穿越历史之从洪荒到现代 乱世崛起:邵仕龙的平天下 我也穿越了君临天下 穿越到大唐,我囤积了万亿物质 穿越三国之骑砍风云 星落门 明末,重生朱由校吓坏崇祯 水浒英雄传说 被白毛师尊逆推的我反被叫孽徒! 三国:被义父背刺,我反手篡位 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 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 
白话三侠五义 清风随竹影 - 白话三侠五义txt下载 - 白话三侠五义最新章节 - 白话三侠五义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