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董远方按计划接连接待了几拨来自县区的干部,商议具体工作。
刘少强则从容地履行着秘书的职责,迎来送往,礼节周到。
而在间隙之中,他迅速做足了“功课”:他将市里主要干部的花名册和信息快速记忆、梳理,同时调阅了这半年来董远方批示过的重要文件、关注过的重点事项简报。
他像一块高效的海绵,飞速吸收着关于唐海和董远方施政重点的一切信息。
而这,仅仅是刘少强能力的冰山一角。
董远方深知,刘少强有一项独一无二、无人能及的本事。
打探和捕捉那些在官方渠道之外,却往往更能反映真实情况的有用信息。
秘书长褚旭东固然也能提供大量信息,但其身份和位置决定了他更多依赖于正规渠道的汇报,很多在酒桌茶肆、街头巷尾流传的“小道消息”、“内部风声”和未经证实的动向,很难传到他的耳朵里,或者即使听到,出于身份考量,也未必会事无巨细地向上汇报。
而刘少强则完全不同。
他仿佛天生具备一种“草根情报学”的智慧,善于在不经意间与人建立联系,培养属于自己的“信息源”和“眼线”。
无论是市政府大楼里的普通科员,还是区县局委的中层干部,甚至是与企业、社会层面有交集的人员,他都能找到切入点,用他的真诚、细心和恰当的“好处”,编织成一张无形而高效的信息网络。
董远方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唐海市里各个机关的内部动向、区县局委的真实想法和潜在矛盾,乃至那个庞然大物“鑫海钢铁集团”内部不为人知的蛛丝马迹,刘少强都有他的门路和办法,将这些有价值的情报搜集整理,清晰地呈现在他的案头。
在这个信息即权力的战场上,掌握更全面、更底层、更真实的信息,就意味着能更早地洞察先机,更准确地判断形势,从而做出更有利于唐海长远发展、也更利于自身破局的关键决策。
刘少强的到来,不仅是为董远方增添了一个忠诚的臂助,更是为他装上了一个敏锐而高效的“信息雷达”。
这场在唐海的硬仗,因为刘少强的归位,董远方手中的牌,变得更加清晰和有力了。
鑫海这个名字,在刘少强抵达唐海的第一天,就被他牢牢刻在了脑海里,标记为最高优先级的关注目标。
他敏锐的“信息天线”已然全面启动。
果不其然,没过两天,他便捕捉到一个关键动向,并第一时间向董远方汇报。
“市长,下面有些零散的消息汇拢过来,指向同一个迹象,万家那边,可能已经在为最终移民外逃做铺垫了。”
刘少强语气沉稳,但内容却石破天惊。
董远方心中凛然,原来自己与老师的判断、与周研的谋划,都指向了同一个方向。
他深吸一口气,幸运的是,他们发现得早,对手才刚刚起跑。
主要资金应该还被他们攥在手里,没有大规模动作。但这种试盘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强烈的信号。”
这印证了董远方的猜想,也意味着,与时间的赛跑开始了。
仿佛是为了验证这一情报,当天,国家外汇管理局的宋杰处长恰好带队莅临唐海,按照工作流程,会同海关人员,对唐海港近期到港船只,尤其是鑫海集团申报的大宗铁矿石原料和机械配件进口单据,进行了一次看似常规的查验。
公务结束后,宋杰特意多留了一晚,与董远方进行了一次非正式会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