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让董远方心里一凛 。
慕容瑾果然没说错,左新程的野心确实不小。
他定了定神,起身从书桌上拿起稿纸和铅笔:
“书记,省长,我正有个大项目想向省里请示支持。”
铅笔在纸上快速划过,四个圆圈依次出现,分别标注 “唐海一钢”、“邯山钢铁”、“燕北钢铁”、“唐海港”,又用横线将它们连向中间一个更大的圆圈,写下 “燕云钢铁集团”。
步从升凑过来看了眼,轻笑一声:
“把四个公司合并,这算什么大项目?”
“看似合并,实则是整合全省钢铁产业链。”
董远方坐回原位,语气笃定。
“随着五年后京都奥运会临近,国内基建和房地产必然迎来爆发期,钢材需求会翻数十倍。可咱们燕云虽是钢铁大省,上百家钢厂各自为政,国营厂更是缺乏竞争力 。去年全省钢铁产量是沪港钢铁的三倍,利润却不到人家一半。”
江毅荣点点头,看向步从升:
“他说的情况属实吧?”
“确实如此。”
步从升收起笑意:
“好多国营厂靠着政府补贴度日,再这么下去迟早要垮。”
“如果省里牵头重组,明年完成整合,燕云钢铁的生铁、粗钢、钢材产量都能突破五千万吨,年产值至少一千亿。”
董远方的声音提高了些:
“把唐海港也整合进来,就是为了打通原料进口和成品出口的通道,降低物流成本。”
胡广平这时开口,语气带着顾虑:
“四个企业重组,还牵扯到正厅级的唐海港,人事、财务、股权哪一项都不简单,尤其是市属企业的利益链条,怕是不好拆。”
“干工作哪有容易的?”
江毅荣摆了摆手:
“只要重组后能发展好,各地市的税收、产值只会多不会少,市属还是省属,没那么重要。”
“我也考虑过,一钢划归省里后,只要经营好了,唐海的受益只会更大,没人会反对。”
董远方补充道。
江毅荣看向步从升和胡广平,语气斩钉截铁:
“步省长统筹重组事宜,胡部长负责人事安排,年底前拿出方案,明年必须出成绩。”
董远方算是钻了个空子,只画饼,没说明白眼前的事。
四个厂合并,三个都是在破产边缘,听着他忽悠年产值1000亿,但是那是要合并重组成功。
董远方在赌未来几年的钢铁行业,几个领导其实也在赌。
董远方是江书记从江原省调来的,如果是个满足跑火车的人,也不值得江书记费那么多口舌。
两人点头应下后,他又转向董远方:
“还有别的要汇报吗?”
董远方知道,该说正题了。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低沉下来:
“书记,唐海有些干部 ,尤其是之前跟覃天宇市长走得近的同志,都怀疑覃市长不是自杀。他们说,覃市长当时正在彻查钢铁改制的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很可能触碰到了某些人的核心利益,才惨遭毒手,最后还被设计了难堪的案发现场。”
江毅荣的眼神沉了沉,没有意外,反而追问:
“你想怎么做?”
“我打算分两步走。”
董远方条理清晰地说:
“第一步,从外围入手,借着解决遗留问题的名义,先查处一批不合规的项目,拔掉对方的’羽毛’,顺藤摸瓜收集证据,等证据链闭环了再一招致胜;第二步,重查覃市长的死因,既还死者公道,也能找到更直接的犯罪证据。但现在唐海的公安系统我没人可用,需要省里支持。”
“思路很清晰。”
江毅荣满意地点点头,看向胡广平:
“唐海的问题复杂,远方同志一个月就找到了病根,现在缺个’药引子’,你看怎么安排?”
胡广平思索片刻,说道:
“公安局长的任期一般不超过五年,我回冀州后,跟郝书记沟通一下,正好可以借着全省公安系统轮换的名义调人。既不打草惊蛇,又能让可靠的人到位。”
“人选必须可靠,要能跟远方好好配合。”
江毅荣强调道,语气里带着封疆大吏的权威。
董远方心里清楚,江毅荣当初拍板调他来唐海,就是为了查清覃天宇的案子、整顿唐海的乱象,现在这份支持,就是他破局的最大底气。
又聊了些重组的细节,董远方起身告辞。
走出胡同口时,晚风带着槐树叶的清香,他抬头看向京都的夜空,心里的石头终于落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