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唐海市委家属院的梧桐叶还沾着晨露,淡青色的雾霭裹着深秋的凉意,在柏油路上漫开。
董远方刚走出单元门,就见关云的黑色奥迪停在路灯下,车窗降下,后排座上竟坐着师之显。
他穿着深灰色中山装,手里捏着个牛皮纸文件包,见董远方过来,立刻笑着挥了挥手。
“董市长,早啊。”
师之显推开车门,半开玩笑地说:
“我那老帕萨特送去保养了,今天就厚着脸皮蹭您的车,不介意吧?”
董远方弯腰坐进后座,指尖碰了碰座椅上的薄毯 。
关云总是细心,知道他畏寒,提前把车内暖气开得刚好。
“师兄客气什么。”
他转头对驾驶座的关云嘱咐:
“昨晚收到省委办公厅的通知,不用去冀州会合了,咱们直接走高速去京都。”
关云应了声 “好”,缓缓发动车子,奥迪车平稳地驶出家属院,汇入清晨稀疏的车流。
晨光透过前挡风玻璃,在师之显的文件包上投下暖光,董远方看着那鼓囊囊的包,忽然笑了:
“师兄,你这蹭车怕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吧?现在就咱仨人,有话直说。”
师之显闻言,从文件包里抽出一叠装订好的资料,指尖在封面上敲了敲 。
上面印着 “唐海港务集团二次重组可行性报告”,字迹工整,还夹着几张泛黄的业务数据表。
“董市长火眼金睛,什么都瞒不过你。”
他把资料递到后座,语气沉了些。
“这一周我没闲着,整理的资料,您先看看。”
董远方接过资料,指尖快速翻过页面,目光在 “整合进省属钢铁集团”、“关联钢铁企业装卸业务占比 78%” 等字样上顿了顿。
他翻得快,却没漏过关键数据,末了把资料放在膝上,看着师之显的背影:
“你想让唐海港跟着一钢厂的步子,再来一次重组?”
“是。”
师之显转过身,晨光落在他鬓角的白发上,却没掩住眼底的坚定。
“您那天在鱼庄提一钢厂重组时,我就猜着了 —— 您不只是想救一钢厂,更是想借着省里牵头的机会,把当年钢铁改制的烂账翻出来审计。”
他指了指资料里的一页:
“唐海港这几年跟鑫海的烂账也不少,尤其是当年几个钢厂股份转让时,鑫海欠的装卸费、堆存费,至今还有上亿没结清;更别说他们借着’优先装卸权’,挤走了其他的业务,这些都得查。”
董远方没接话,只是指尖轻轻摩挲着资料的纸边。
他清楚唐海港的分量 —— 作为省管企业,师之显是正厅级干部,一旦重组,他这个 “一把手” 能不能保住,还是未知数。
“师兄,你该知道,唐海港要是真整合进省钢铁公司,你这正厅的位置,恐怕悬。”
董远方的声音很轻,却戳中了关键。
师之显却突然笑了,转头看向车窗外掠过的农田,笑声里带着几分坦荡:
“董市长,我入党几十年了,图的不是这顶乌纱帽。”
他顿了顿,目光重新落回董远方身上,一字一句道: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车厢里静了片刻,只有发动机的轻微轰鸣。
关云悄悄放慢了车速,把话语权留给后座的两人。
董远方看着师之显眼底的赤诚,忽然想起节前霍开明炖鱼时的样子 。
这些在唐海官场里没同流合污的人,心里都揣着一股子韧劲。
他拿起资料,又翻到 “钢铁业务关联度” 那一页,指尖在 “78%” 上点了点:
“唐海港七八成的货都跟钢铁有关,要是真跟省钢铁公司整合,倒也能形成产业链闭环。”
他没直接答应,也没反驳,可这话里的松动,师之显听得明白。
后者松了口气,靠在椅背上,看着晨光渐渐驱散雾霭,笑道:
“有您这句话,我这资料就没白熬几个通宵。至于具体怎么推进,您去京都开会时,如果有机会跟省里领导碰面,跟领导提一句。”
董远方点点头,把资料仔细折好,放进自己的公文包:
“我会留意。”
奥迪车驶上高速入口,晨光彻底铺满路面,远处的天际线染成了淡金色。
董远方看着窗外飞速后退的路标,心情也轻松起来。
一钢厂的重组,唐海港的整合,就像两把钥匙,只要用对了劲,总能撬开 “唐海帮” 那道紧锁的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