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江陵野游

首页 >>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唐砖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学霸养成小甜妻 抗战之烽火 神医毒妃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重生之征战岁月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江陵野游 -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全文阅读 -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txt下载 -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3章 拖字诀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马歆,身为刑部陕西清吏司的郎中,是个藏不住话的西北汉子,性格豪爽直率。此刻,他心中有疑,稍作犹豫后,还是忍不住问了出来:“贺大人,卑职有一事不明,还望大人赐教。” 声音洪亮而粗犷。

“你说吧。” 贺襄微微颔首,神色平静,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卑职不通经济,可也知晓从常识来讲,若是那些受损的商人们选择不北运货物,那么北京的货物势必会减少,货物的价格自然会抬升,可这与如今北京城内物价持续下跌的情况并不相符。

再者,江南乃天下富庶之地,若济城侯府以及相亲的商人选择将原本销往江南的货物补充北运缺额,且保持这样的低价,对他们而言,也没有多大的收益。

为何要如此行事呢?” 马歆一口气说完,眉头紧皱,眼中满是困惑。

这确实是个问题,卫恙也在暗自思索,还没等他理出个头绪,贺襄便开口回答了:“你倒是机敏,可那些受损的商人们也并非愚笨之辈。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们发现济城侯府那帮人在粮食、丝绸、布匹等大宗货物上还没有出现货源短缺的情况,特别是在纺织制品方面。”

“有人传闻,他们还扩建了纺织作坊,增加了上千张织机。受此影响,纺织原料棉、麻、葛、蚕丝的价格也开始上涨。” 童观在后面又补充了一句,他的脸上带着一丝犹豫。

李嵇收回飘远的神思,目光缓缓环视屋内众人,他心中明白,事情发展到如今这般地步,已难以挽回。

当下之计,先让都察院的人去查,等个一二月时间,有了确切结果,再做回应也不迟。

李嵇心中暗自打定主意,用出了拖字诀,先等等风向,再做下一步打算。

既然首辅给出了处理方案,众人也各自领了差事,便都纷纷散去。

出门后的贺襄、童观、田烨三人并肩走在出宫回衙的长廊道上。此时,夕阳的余晖透过长廊的雕花窗棂,洒下斑驳的光影,映在三人的身上,却也驱散不了他们心中的阴霾。

三人各怀心思,气氛略显沉闷。田烨年纪最大,率先打破了沉默,他微微转头,看向刚才在堂中侃侃而谈、大放光彩的贺襄,问道:“钺之,你觉着虞公心里究竟是什么打算?”

“能有什么打算,坐舟垂钓,静观风浪起罢了。” 贺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那他到时候怎么面对官员的谩骂、攻击呢?” 童观有些疑惑,他的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担忧。在他看来,这件事情一旦处理不好,首辅李嵇必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珲育兄,别忘了虞公可不是江南人。” 贺襄笑着打趣道,他的笑声中带着一丝调侃,似乎在暗示着什么。

“钺之慎言,虞公不是心胸狭窄之人,此事关系重大,他不会推辞的。” 童观脸色一变,急忙劝诫道。

“珲育兄,你又何必假做此态?” 贺襄嘴角流露出一丝讥笑,“二位扪心自问,江南官员此次的上书行动如此一致,难道不是在抱团示威吗?”

此言一出,田、童二人面色一沉,他们心中明白,贺襄所说的是实情。

“上书之人背后必有人统筹谋划,如今摆明了是两虎相争,虞公怎么会轻易插手呢?

要知道你们江南理学士人忍性支持虞公坐上首辅的位置,胡阁老低头拱手让路,难道不是在让虞公站在前头受风吹火烤,你们在背后等时机吗?

你我清楚,虞公也清楚。

如今你们有了难处,他自然心里是高兴的,背后少了掣肘,办事也轻松些。你我又何必装聋作哑,更何况.......” 说到此处,贺襄突然转过身,正对着童观、田烨二人,脸上的表情意味不明。

“珲育兄,你我只需要脱去这身官服,换身普通点的,到茶楼酒肆里一坐,就知道在如今的京城百姓心中是何等感激陛下和虞公的新政的了。

现在北京城物价低,对陛下来说是好的,对虞公也是好的,他们为什么要为你们,火中取栗呢?” 贺襄一边说着,眼神不断在二人身上游离,打量中的玩味之意已经十分明显。

而在三人离开后的政事堂,李嵇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他的安排,点兵点将。

“马歆。” 李嵇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空旷的政事堂中回荡。

“卑职在。” 马歆一听李嵇点到他,立刻躬身答道,动作干脆利落,脸上带着一丝敬畏,等待着李嵇的命令。

“你会同都察院的人去江南查这件事,刑部的协理公文,过后我会补给胡大人的,这样也免得他在背后说我不体下情。”

“是。” 马歆应道,声音洪亮,充满了干劲。

“但记住,你去江南后,重点不在于查这件事的表面现象,而是要搞清楚事情发生的源头和时间。”

马歆有些不解,他微微抬起头,脸上露出疑惑的神情,问道:“卑职未听明白,源头和时间指的是什么,还望大人示下。”

“源头指的是最先抛船的人,时间也很简单,贺钺之说江浙造船厂的订单已经满了,你去查,最先下订单的是谁。” 李嵇耐心地解释道,他的眼神紧紧盯着马歆,似乎在期待着他能领会其中的深意。

马歆瞳孔微张,心中暗自思忖,虞公的言下之意就是他怀疑背后还有人在操纵这一切?可如果不是济城侯府那帮人,那岂不是牵连的范围更广,事情更加复杂了。

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地应道:“是。”

“王适。”

“卑职在。” 王适见虞公点将,早有准备,马上应声。

“你去查京城那些低价售货、生意兴隆的店铺,看看他们背后除了漕运衙门的人,还有谁在参与。” 李嵇有条不紊地安排着任务,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十分周全。

“是。” 王适坚定地回答道。

卫恙一边等虞公下令,一边在心中暗自思索虞公想要查什么。他深知此时插手两虎纷争,极有可能徒惹麻烦,但他也明白,在这朝堂之上,身不由己。

“卫恙。”

“卑职在。” 卫恙正想着,李嵇就点到了他。他连忙上前一步,恭敬地答道。

“你写信给高大人,不必隐瞒,就说我想知道今年泉州同西洋的海贸情形以及对岸最近有没有什么异动?”

卫恙没想到李嵇会去查海贸,他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李嵇口中的高大人是他的师门长辈高审,现任福建巡抚。

他连忙应道:“是。”

“潘松。” 李嵇继续点名。

“卑职在。” 潘松也是等候已久。

“你去翻去年户部的账,从漕运衙门、近海水师、辽东布政司的账册里给我弄清楚一样东西。” 李嵇说到此处顿住,疾风令行之下骤然而止,四人只觉浓云摧城。

“勋贵们利用海运大概走私了多少货物。” 李嵇的声音低沉而坚定,说出了这个惊人的任务。

此言一出,连李轲都猛然转头看向他,眼中满是惊讶。四人也忍不住抬头看李嵇,他们心中都明白,查这个是要冒极大风险的,弄不好甚至会死人。

在这档口,若是闹出大事来,陛下都不会为李嵇开脱的。

受命的潘松只觉脖颈一凉,下意识地吞咽了一口口水,心中涌起一阵恐惧。

李嵇却面不改色,他看着潘松,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说道:“尽力而为,若是遇上难处,保全自己要紧。”

“是。” 潘松一听不是死命令,心下也放松了一些,尺寸拿捏他还是会的。

..........

贺襄同童田二人分别后,没有直接回官署,而是回到家中,换了一身普通的便服,前往一处茶楼饮茶听戏。

他看似悠闲地坐在茶楼里,实则心中一直在盘算着朝堂上的事情。没多久,他等的人到了,来的不是别人,正是刚从李嵇处离开的潘松。

潘松是李轲的门生没错,但同时也是贺襄的下属,在这复杂的官场关系中,他们之间有着一种微妙的联系。

潘松一离开政事堂,就匆匆赶来茶楼,他坐下时,头上还有细密的汗丝,显然是一路小跑过来的。

他刚坐下,便预备开口通报情况,贺襄拿着扇子的手轻轻一抬,做了个噤声的手势,潘松便立刻住了嘴。

他静下心来,拿汗巾擦了擦额头的汗,这时小二正好端上一杯茶,潘松吹了吹,喝了一口解渴,试图让自己的情绪平复下来。

戏台上一折完毕,台下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贺襄终于回过神来,转过头,看着潘松,开口说道:“怎么,我们的首辅大人是有了什么决定,让你这般慌张。”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调侃,试图缓解潘松的紧张。

潘松犹豫再三,还是决定将消息透露出去:“虞公有意查探海运走私情况。” 他的声音压得很低,生怕被旁人听到。

“哦!” 贺襄顿时提起兴趣,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示意潘松将他们离开后发生的事情细细讲来。

等听完潘松的话,贺襄陷入了沉思。他的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许久后,他问潘松:“虞公认为除了济城侯府外还有人,你觉得是谁?”

“回禀大人,按虞公的想法自然是齐国公府等人在背后。” 潘松恭敬地回答道。

“这不是理由,” 贺襄循循善诱,“横云,我问你,现在的时机好吗,对于江南官员而言。”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引导,希望潘松能从另一个角度思考问题。

“当然算不得好,大战在即,就算抓住济城侯府等人在背后操作的实据,俞阁老也可以用正常商业行为的理由搪塞过去。

现在的形势是有利于俞阁老,除非两淮闹出大乱子。” 潘松自信十足地分析道,朝野稍聪明些的对局势的把握都应该很清楚。

“横云,你有没有想过这一切是自然而然、顺势而为,还是有意为之?” 贺襄继续引导着潘松的思路,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深邃,似乎已经看到了事情背后隐藏的真相。

潘松屏气凝神,等待着贺襄的教导。

“是因为辽东战事才有了开海运,有了近海运输线的开通才有了河运船价的下跌,也才有了如今江南士绅的怨气冲天。

辽东战事是齐国公府,漕运是济城侯府,他们互不相属,不是一系,可做事却如此水到渠成,如观江水东去,滔滔不绝。

如何不让人疑心?若说是西南系指挥的漕运系,这个理由,你信吗?

虞公如此做就是在怀疑这是故意为之,若是如此就说明在两系勋贵外,有人有能力说服他们,将他们串联起来。

那这样的话就很可怕了。

现在或许受损的是江南士绅,可虞公在战后继续推行新政的难度却也会无限增大。这如何让虞公不心下生忧?” 贺襄一边说,一边也在理清自己的思绪。他的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说得十分有力。

“照大人所思,是谁在串联两系勋贵?” 潘松忍不住问道,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好奇。

四十出头、两鬓尤有青丝的贺襄没有立刻回答,他的心中也在不断地思索着。

西南系和漕运系利益牵连不大,两系勋贵人家在嘉祥年间私交甚少。

能串联他们,要么是以势压人,要么是以利诱之。前者自前代缮国公之后勋贵中还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人物,后者的话,江南系内部斗争激烈,王子腾和贾琏一中一青先后被外派出京,到现在还没分出胜负,陛下又用何会等人在京营中掺沙,是四系勋贵中受创最为严重的,势力也最小,很难想象他们能有什么利益拉动两系勋贵联合。

而元从系,镇国公府的牛继清同齐国公府的陈瑞文在战事大局未定之前斗争时有发生,双方不下绊子就算是好的了。

“可如果不是这两帮人,又是谁在背后呢?总不会是李..........” 贺襄联想到此,最初觉得荒诞无稽,可继续往回找蛛丝马迹,越找越心惊。

京河修缮案的顺利进行,前后用时不过一年,最关键的财用问题,还没开始议,蓟辽总督的一封平辽策就将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新政的核心 —— 税改,如今已经在山东试行,从地方的反馈来看,效果好得很,地方军头们也没多刁难,这是开了一个好头,为后来人做好了铺垫。试行虽是李嵇在辽东战事的前提下提的条件,可勋贵们又不止齐国公府一家,西南一系,如今想来确实太过顺利了些。

如今的河运虽闹得沸沸扬扬,可京城百姓浑然不觉,所得受益只觉是李嵇之功,虞公如今政声日隆,像极了一个人。

“可若如此,他又何必派人去查呢?”

贺襄越想越乱,只觉得自己仿佛陷入了一个巨大的谜团之中,难以找到出口。他只得中断向下延伸的思绪,回复潘松,“我也不知道,正因为我们不知道,所以才要你们去查呀。

不过如今是多事之秋就对了,江南官员如此团结一致,必是胡阁老在背后联系,可他是个聪明人,要不然也不会忠献亲王倒了,他都没倒了,如此逆大势而行,不像他的风格呀。”

困惑与纠结,是当前的写照了。

潘松心里也赞同江南官员行为的背后有胡之问的推动。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渔港春夜 肥水不流外人田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恰似寒光遇骄阳 男欢女爱 福艳之都市后宫 农家仙田 逍遥人生 官道之色戒 抗战之血染山河 我有一柄打野刀 雅拉冒险笔记 修神外传 高手下山祸害师姐 快穿女配冷静点 我想当巨星 神医娘亲帅炸了 狂野十八少年时 18路公交车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萌宠狂妃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三国之重振北疆 乱世古武之一代君王 毒后妖娆:腹黑王爷宠上瘾 三国之一马平川 大宋必须浪 
最近更新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什么?我一个科研人员成皇子了?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三国,我曹贼,爱江山更爱美人! 明末之我若为王 全族被贬,北荒粮满仓昏君啃树皮 学名张好古 明朝小匠:穿越江湖的逆袭之路 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 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 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弃婿崛起之路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江陵野游 -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txt下载 -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最新章节 -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