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王大东一脸无语地喝了口酒,朱豪也放下了筷子:“王哥,有什么话就直说。就像你刚才说的那样,我们现在是自己人,且不说能不能合作加盟成功鱼货代理,就目前你们赶山队给我们野味居供应山货野味,你们有困难,我们也得帮一下。”
“朱豪说得对,说说,咱们今天一起赶山也算是一家人了。”
陈大牛现在喝得五迷三道的,搂着王大东的肩膀笑道:“整个省里,就没有我……我陈大牛摆不平的事情。”
“工商局那边不批。”
“大牛兄弟有办法不?”
一个敢吹牛,一个敢信。
王大东此话一说,陈大牛就松开了他的胳膊,摆了摆手:“这事儿帮不了,你得找林阳,我们林老板是高书记面前的红人,他给高书记打个电话,什么工商局,都能给你解决了。”
“让你喝酒多吃点菜……”
林阳瞪了一眼陈大牛,递给王大东一根烟:“你们县里工商局那边咋说?”
“对。”
“按理说你也是参加了省里的座谈会的,不管是你们县里还是你们市里的工商局,对于你们个体户和民营企业应该是要支持的。”
朱豪说道。
“那是你们县里的工商局,我们县里工商局的苏局可不是这个态度。”
“虽然上面的政策是要支持个体户和民营经济的发展,但是到了他这边,对个体户和民营企业是抱着怀疑态度的。之前在县里的工商局开会的时候,苏局就明确地批评,说这也是破坏公有制经济。”
“还说长久不了的。”
王大东说着,提了一杯酒,几个人喝下去。
“你的意思是,对于搞水产加盟这事儿,你们工商这边不同意?”
林阳还是第一次听到这种言论,但很快就理解了。
在改开的初期,不少人是有反对意见的,觉得开了个体户和民营企业的口子,会冲击公有制体制,甚至会萌发资本主义的萌芽。
就算是到了九十年代的国企改革,大批的工人下岗潮,还是觉得铁饭碗是最香的。
一个月3000块钱的公务员,要比一年30万的私人老板在婚恋市场热门,是丈母娘心中的最佳女婿。
“是。”
“上次你来吴县的前一天,我刚刚提交了营业执照的变更,想要把我们公司的营业范围扩大,在出售山货的基础上增加水产加盟销售。”
“昨天下午工商那边来了通知,把我的申请给打下来了。”
王大东说道。
“理由呢?水产销售也是农副产业,应该是支持的啊。”
朱豪问道。
“理由有两个,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没有听过加盟这个词儿,我还专门在申请之中解释了一下。”
“苏局的批示是,加盟是前所未有的模式,也可能是国外资本主义的模式,可以定性为是变向的投机倒把。”
“还有就是加盟你们的鱼货,应该是有地方保护政策,觉得我不支持我们市里的鱼货营生,而且可能对于我们县里的水产场有冲击,冲击国营厂子这本身就是错误。”
王大东说着,从口袋中拿出了被打下来的申请,递给了林阳。
林阳和朱豪两个人看着申请上的批示,都气笑了:“不是……搞个加盟就是变向的投机倒把了,农副产品怎么投机倒把,我们又不是倒卖公粮。”
“一个地方一个政策,有时候领导的认知很大程度决定了当地的政策。”
“看来我们是赶上好领导了,无论是苗县长还是市里的洪书记,都是大力支持的。”
看着批示的内容,林阳喃喃了一声。
“林老板,我本来就打算今天和你商量一下,这事儿怎么弄?”
“我这暴脾气,我差点冲到苏和的办公室,拍桌子问他是不是眼睛长在屁股上了,连上面改开的政策都不落实!”
“我婆娘把我劝住了,说民不与官斗。”
王大东气得一巴掌拍在桌子上。
“嫂子劝得对,不能这么冲动。”
林阳拍了拍王大东的肩膀,叼着烟身体向后靠在了椅子上:“按理说这事儿要是自己偷摸干也是个法子,但是你现在好歹是你们县里的红人,你们苏局对于搞个体经济和民营企业又是排斥的态度,还真需要正规的手续。”
“小阳,用不着这么麻烦,你给高书记打个电话,让高书记给他们县里说一声,不就完了。”
“我就不信,高书记的话,他们也不听。”
陈大牛醉醺醺的嘟囔道。
“我看是个办法,这不是想着林老板来了,让你说说。”
“上次座谈会上我犯浑,估计高书记对我的印象不是很好。”
王大东说道。
“这事儿……还真不能麻烦高书记。”
林阳细细琢磨了一下说道:“就算是高书记给你们县里亲自布置打电话,你们工商局的苏和给你把公司的营业执照改了,但是以后真的要是经营起来,找你麻烦,你找谁说理去?难道每一次都要给高书记打电话吗?”
“我觉得林老板说得对,咱们想要加盟,还是要说服苏局长。”
就在这个时候,吴萍端着一盘油炸花生过来,坐了下来。
“嫂子的见识长远。”
林阳连忙竖起了大拇指。
“我哪有什么长远的见识,就是觉得老话说得好,小鬼难缠。”
吴萍说道。
“这个……要是让苏和知道你们把他比喻成小鬼,估计要气死了。”
朱豪笑出声来,接着道:“王大东,我看这事儿林阳说得对,还是要从你们工商这边出手。”
“林阳,你啥想法?”
王大东说道。
“你们苏局有没有什么爱好?”
“我总觉得是你没有送礼。”
林阳说道。
“送礼?跟着政策走,还送礼干什么?”
王大东一愣。
“林老板,我就说之前颁发营业执照之后,让王大东请人家苏局吃个饭喝个酒,大东非要说这样不符合规定。”
“现在被难住了吧?”
吴萍气得白了一眼王大东。
“这不……问题的根源找到了。”
林阳和朱豪互相看了一眼,再看着王大东:“水至清则无鱼,虽然都是按照政策办事,但是办事的速度和效率,还是要靠人情世故,你对你们苏局都不投其所好,人家不为难你为难谁,尤其是你靠赶山赚了几千块,比人家一个工商局的局长存款都多。”
“这么说苏局不是不支持个体户和民营企业的发展,是单纯地觉得我不懂事?”
王大东后知后觉,眼睛都在闪烁。
“大概率是这样的。”
林阳点了点头:“可能苏和是对政策抱着怀疑的态度,但是也不敢不执行,毕竟现在发现个体户和民营企业是有指标的,也就是kpi考核。但就是对你……可能是在为难。”
“玛德,这老小子,头上都没毛了,搞这种,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地主呢。”
王大东借着酒劲,更加生气了:“艹,老子就不给他请客吃饭,有本事他把我的营业执照给吊销了。”
“发什么疯?”
吴萍迅速起身拍了一把王大东,说道。
“嫂子说得对,你别发疯,赚钱最主要,其他的都不重要。”
“苏和总有退休的时候,但是人家退休有退休工资,你现在不赚钱,以后还要回去种地,更别说买房子买车了。”
林阳提醒道。
“林阳,那我听你的,现在咋弄?”
王大东说道。
“这样,我们还有两天时间,明天和你去一趟你们工商局。”
林阳说道。
“直接找苏和啊?”
王大东赶山是一个好手,但是在人情世故方面确实不咋的,否则也不会在省座谈会上当众给林阳难堪,差点让高书记都下不来台。
“当然不是找苏和了。”
“这么贸然去,人家也不会接受。”
朱豪在这方面,这一年下来经验十分丰富:“我们明天先去打点好保卫科的门卫,门卫就是一个单位的情报机关,什么人干什么事,有什么爱好门清。”
“明天准备两包烟,两瓶烧刀子。”
“咱们先问清楚苏和的爱好,才能投其所好,否则会适得其反。”
林阳说道。
“大东,听林老板的,林老板能赚这么多钱,不是没道理的,你跟着林老板好好学学。”
“成,那明天。”
晚上,林阳三个人住在了附近的招待所。
第二天大概十点钟,才开车直奔工商局门口。
按照林阳交代的话说,王大东提着烟酒到了工商局门口的保卫科,没一会就钻了进去。
大概十分钟左右。
王大东咧着嘴笑着出来,穿过马路就上了车:“看你这笑,应该是打听到了。”
“打听到了,保卫科的同志果然啥都知道。”
王大东笑着说道:“保卫科的人说,苏和最喜欢的不是喝酒抽烟,是喝茶。”
“喝茶?”
“多清新的爱好。”
林阳甚至能够想象到,苏和每天一杯茶一份报纸,从早上上班到晚上下班的悠闲:“这不就得了,既然知道你们苏局喜欢喝茶,那我们给他搞点好茶叶不就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