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廷之初,君言妾不知礼,于尊,不敌贤德之后,心怀民生,于卑,不及世族贵女,惊才绝绝。”
“诸明君贤臣, 窃窃私语,指摘妾德不配位,望君思量一二。”
“君怜妾,惜妾,知妾娇弱之姿,明妾狭隘心怀,恐秽语扰妾心,暗暗降谕,扼止不堪之言。”
“君心柔腻,妾知,亦明,君颜儒温,怀藏之意,妾亦知。”
“妾念怀君恩,赤忱奉君。”
“昔之忱赤,岁暮难及。”
“妾非芳华,君祈之炙,亦难予以。”
“妾之温煦,正入君怀,何故贪弥!”
“今之境,谓之和温。”
其徐徐语之,言色温淡,薄眸落于尊颜。
“妾如正值芳华,痴慕君心,或觍颜昭意。”
“亦可罔顾礼诫,与君缠绵。”
“朝思暮守,夙夜痴缠。”
“岁暮与共 ,祈盼白首。”
“攀识之初,妾乃低贱之姿,奉帝兄诏谕,以公主之名赴嫣,欲与贵尊,结秦晋之好。”
“缔结姻亲,以和谈之策,延战。”
“妾入廷余载,端持恭谨,恪守仪礼,于方寸之廷,奉帝左右。”
“忧迢迢故土之危,思泱泱黎民之安,忧政忧民,忱赤为君。”
“妾所执之道,为大义。”
“故,降姿折傲,远赴迢迢。”
“不负帝兄所望,不枉民生所系。”
“以孱弱之姿,奉一朝君王,为之思忧,解虞。”
“行期之余,盛谈不绝。”
“旁者皆言,妾折姿奉君一径,乃大义之为。”
“唯妾知明,其间利弊,含藏之涩滋。”
“帝兄嫡正之尊,降于霜朝,资质低下,不堪大任,非雄伟之辈,谋士之才。”
“先蓿后呕心沥血,将之抚育成才,令其明义。”
“以苍古之姿,霜鬓之颜,观帝兄择后纳妃,临宠添嗣。”
“昭令亲挚、孤弱,以姻亲之名,赴嫣议谈,万民称颂帝兄大义,仁德为政,于亲寡薄,谓贤明之君。”
“妾亦如是,于之,甚为景仰。”
“明帝之境,知兄之难,故,于轻待,未介怀。”
“于帝兄藏私之径,不憎,于远赴议谈之行,不悔。”
“辞故千朝,十春九秋,迄今,未存憎念,一字斥责。”
“怀仁之策,延战之计,大义之为……”
“明悉之时,方知愚昧!”
“然,迟矣!”
“妾知兄长优柔寡断,拙劣不堪,非临帝之才,贤德君王,念蓿帝、后之恩,未昭明。”
“蓿帝虚仁假义,昏庸无为,诏令议谈之径,乃恐生民指摘。”
“担承危政恶名,清誉不复焉存。”
“非心系朝政,心怀民生。”
“妾知明,蓿后亦知明。”
“蓿后奉君万朝,膝下唯一子,颇为娇溺。”
“佑,昭于明,庇,藏于暗。”
“妾为崇敬兄长,玉指所执之棋子,可摒弃,亦可舍却。”
“君知明,未与妾昭明,以贵妾之衔将妾纳入后廷,奉作佳贵之首。”
“君倾心妾,先于妾倾心君,薄颜傲姿,千金之尊,不敢言明!”
“清高于侧,望妾狼狈之姿!”
“于睽睽,明心昭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