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聊斋志异:精编

清风随竹影

首页 >> 白话聊斋志异:精编 >> 白话聊斋志异:精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江山美色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抗日之铁血使命 明朝那些事儿 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红楼名侦探 重生之铁血战将 重生之大清逍遥亲王 春秋我为王 
白话聊斋志异:精编 清风随竹影 - 白话聊斋志异:精编全文阅读 - 白话聊斋志异:精编txt下载 - 白话聊斋志异:精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卷六 颜氏、杜翁、小谢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颜氏

顺天府有个书生,家境贫寒,又赶上荒年,便跟随父亲前往洛阳。这书生天性愚钝,十七岁了,写文章还不成章法。不过他容貌俊美,风度翩翩,很会说些风雅有趣的玩笑话,又擅长写书信,初次见面的人都看不出他肚子里没多少学问。

没过多久,书生的父母相继离世,他独自一人,在洛水之滨教授蒙童读书。当时,村里有个姓颜的孤女,她是名士的后代。颜氏从小聪慧过人,父亲在世时,曾教她读书,她只要看一遍就能牢记不忘。十几岁时,她就跟着父亲学习吟诗作词。父亲曾说:“我家有个女学士,可惜不是男儿身啊。”对她极为宠爱,一心想为她挑选一个显贵的女婿。父亲去世后,母亲也秉持着这个心愿,可三年过去了,也没能找到合适的人选,不久母亲也离开了人世。有人劝颜氏嫁给一个好人家的子弟,她心里认同,但一直没有付诸行动。

恰好有一天,邻家的妇人翻墙过来,和颜氏闲聊。她用一张字纸包裹着绣线,颜氏打开一看,原来是那位书生写给邻家子弟的书信。颜氏反复看了几遍,心里很是喜欢。邻家妇人看出了她的心思,便私下对她说:“这个书生风度翩翩,是个美少年,和你一样孤身一人,年龄也相仿。如果你有意思,我让我家那口子去促成这件事。”颜氏含情脉脉,没有说话。邻家妇人回去后,把这件事告诉了丈夫。邻家子弟和书生本就关系要好,便把这事转达给了书生,书生听后非常高兴。他有母亲留下的金鸦镮,便托邻家子弟转送给颜氏。很快,两人就举行了婚礼,婚后夫妻二人恩爱有加,生活甜蜜。

颜氏看过书生写的文章后,笑着说:“你的文章和你的人好像是两个人,照这样下去,什么时候才能有出息呢?”于是,她每天早晚都督促书生研读诗书,态度严厉得如同老师和挚友。黄昏时分,她总是先挑亮灯烛,坐在桌前自己诵读,为丈夫做出表率,直到听到三更的更鼓声,才肯休息。

就这样过了一年多,书生写八股文的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然而两次参加考试都落榜了。他声名狼藉,生活贫困,连饭都吃不饱,想到自己的处境,不禁感到寂寞凄凉,伤心地痛哭起来。颜氏责骂他说:“你堂堂男子汉,空有一副男儿身!要是我把发髻换成帽子,考取功名富贵就像看待地上的小草一样容易!”书生正懊恼沮丧,听到妻子这番话,瞪大眼睛生气地说:“你一个妇道人家,又没进过考场,就把获取功名富贵说得像在厨房里打水熬白粥那么简单。要是你戴上帽子,穿上男装,恐怕也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颜氏笑着说:“你别生气。等下次考试的时候,我请求女扮男装替你去考。要是我也像你一样落魄,以后就再也不敢小看天下的读书人了。”书生也笑着说:“你根本不知道读书的辛苦,真应该让你去试试。只是担心事情败露,被乡邻们笑话。”颜氏说:“我不是开玩笑。你曾经说过,在燕京有祖宅,我可以穿上男装跟你回去,假扮成你的弟弟。你从小就离开家乡,谁能分辨出我不是男儿呢?”书生听从了她的建议。颜氏回到房间,换上头巾和男子的衣服走了出来,说:“你看看我,像不像个男子?”书生一看,她俨然是一个顾盼生辉的美少年。书生很高兴,便向邻里乡亲们一一告别。那些与他交好的人送了一些财物,书生用这些钱买了一头瘦弱的驴子,带着妻子踏上了归乡之路。

书生的堂兄还在燕京,见到这两个容貌如玉的弟弟,非常高兴,从早到晚都照顾他们。又见他们不分昼夜地刻苦读书,对他们越发敬爱。堂兄雇了一个刚剃发的小仆人,来供他们使唤。傍晚过后,颜氏就会把小仆人打发走。乡里的婚丧嫁娶等应酬之事,堂兄总是自己出面周旋,颜氏则只在屋里埋头读书。这样过了半年,很少有人见过她的面。有客人请求见她,堂兄总是代她推辞。客人读了她写的文章,都惊叹不已。有时客人强行推门进去,她只是作个揖就匆匆离开。客人看到她的风采,更加倾慕。从此,她的名声大噪,一些世家大族争着要招她为女婿。堂兄和颜氏商量,颜氏只是微笑不说话。堂兄再三劝说,她才说:“我立志要考取功名,不考中进士,就不结婚。”

恰逢学政前来主持考试,书生和颜氏一同前往。书生又一次落榜,而颜氏以第一名的成绩参加乡试,考中了顺天府第四名。第二年,她又考中了进士,被授予桐城县令的官职。在任期间,她治理有方,颇有政绩。不久后,她又升任河南道掌印御史,财富可与王侯相比。后来,她以生病为由,请求辞官回乡,皇帝赐她荣归故里。她回乡后,前来拜访的宾客挤满了门,她始终拒绝见客。而且,从她做秀才到成为显贵,一直都没说过自己已经娶妻,人们对此都感到十分奇怪。她回乡后,逐渐购置了一些婢女。有人怀疑她有私情,她的嫂子暗中观察,发现她并没有任何不轨行为。

不久,明朝灭亡,天下大乱。颜氏便对嫂子说:“我跟你说实话吧,我其实是你小叔子的妻子。因为丈夫平庸无能,不能自立,我一时气不过,才自己去做了这些事。我一直很担心事情宣扬出去,导致天子召见询问,让天下人笑话。”嫂子不相信,颜氏便脱下靴子,露出自己的脚,嫂子这才惊愕不已。再看她的靴子里,塞满了破棉絮。于是,颜氏让书生承袭了自己的官职,自己则又闭门不出,像女子一样隐居起来。而颜氏一直没有生育,于是拿出钱财为书生购买妾室。她对书生说:“大凡一个人做了高官,就会买姬妾来侍奉自己。我做官十年,身边还是只有自己一个人。你有什么福气,能白白享受美人的侍奉?”书生说:“你要是想要,也可以给自己买三十个面首啊。”两人的这番对话,被传为笑谈。

当时,书生的父母多次受到朝廷的恩典。那些官绅们前来拜访,都以对待御史的礼仪尊敬书生。书生觉得承袭了妻子的官职很羞耻,只愿意以普通书生的身份自处,一辈子都不曾乘坐有车盖的车子,保持着低调的生活。

杜翁

杜翁是沂水县人。有一天,他偶然从集市中出来,坐在墙边,等着一同出游的伙伴。他觉得有些疲倦,不知不觉间,仿佛进入了梦境。迷迷糊糊中,他看见有一个人拿着文书,要把他带走。

杜翁跟着那人来到一处官府衙门,这里他从来没有来过。这时,有一个头戴瓦垄冠的人从里面走出来,杜翁仔细一看,竟然是他在青州的老朋友张某。张某见到杜翁,惊讶地说:“杜大哥,你怎么会到这里来?”杜翁说:“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只知道有人拿着勾捕的文书来抓我。”张某怀疑这里面有误会,便说要为他查验一番,还叮嘱杜翁:“你一定要在这里站好,不要到别的地方去。要是你一旦迷失了方向,到时候可就很难挽回了。”说完,张某就进去了。

过了很久,张某都没有出来,只有那个拿着文书的人过来,承认是他们弄错了,便释放杜翁,让他回家。杜翁和他告别后就往回走。

在回家的路上,杜翁遇到了六七个年轻女子,她们容貌艳丽,风姿绰约,杜翁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便跟在她们后面。女子们离开大路,走上了一条小路。杜翁跟着走了十几步,就听到张某在后面大声呼喊:“杜大哥,你要到哪里去?”但杜翁被这些女子迷得神魂颠倒,根本没有理会张某。

不一会儿,杜翁看见那些女子走进了一个狭小的门洞。他心里知道这是王氏卖酒的人家,不知不觉就探身向门内张望。这一看不要紧,他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在一个竹笠里,和一群小猪趴在一起。他顿时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已经变成了一头猪,而此时耳边还能听到张某的呼喊声。杜翁惊恐万分,急忙用头去撞墙。这时,他听到有人说:“这头小猪疯了。”他回头一看,发现自己又变回了人。

杜翁急忙跑出门,只见张某正在路上等着他,责备道:“我再三嘱咐你不要到别的地方去,你怎么就不听呢?差点就坏事了!”说完,张某拉着他的手,一直把他送到集市门口,这才离去。

杜翁忽然从恍惚中清醒过来,发现自己的身体还靠在墙边。他来到王氏卖酒的地方询问,果然听说有一头小猪自己撞墙死了。

小谢

渭南有一位姜部郎的府邸,里面鬼魅众多,常常迷惑人,姜部郎因此举家搬走。他留下一个仆人看守宅子,结果仆人却死了,后来又换了几个人看守,也都死了,这宅子于是就荒废了。

乡里有个叫陶望三的书生,向来风流洒脱,喜好与妓女交往,每次喝完酒就离开。朋友们故意让妓女主动去找他,他也笑着接纳,并不拒绝,但实际上他整晚都不会与妓女有越轨的行为。他曾经在姜部郎家借宿,有个婢女半夜跑来,他坚决拒绝,没有做出任何越礼之事,姜部郎因此对他十分看重。

陶生家里非常贫穷,又遭遇了丧妻之痛。他只有几间茅草屋,夏天酷热难耐,于是就向姜部郎请求借住那座荒废的宅子。姜部郎因为那宅子经常闹鬼,所以拒绝了他。陶生便写了一篇《续无鬼论》献给姜部郎,并且说:“鬼又能把人怎么样呢!”姜部郎见他请求得很坚决,就答应了。

陶生前往那座宅子打扫厅堂。傍晚的时候,他把书放在厅堂里,回去拿其他东西,回来时发现书已经不见了。他感到很奇怪,就仰卧在榻上,静静地等待着,观察会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他听到了脚步声,斜着眼睛看去,只见两个女子从房间里走出来,把他丢失的书送回到了桌子上。其中一个女子大约二十岁,另一个大概十七八岁,都长得非常美丽。她们迟疑地站在榻下,相互看着笑了起来。陶生静静地躺着,一动不动。年纪稍大的女子抬起一只脚,踹了踹陶生的肚子,年纪小的女子则捂着嘴偷偷地笑。陶生感觉自己的心开始动摇,几乎无法自持,但他还是急忙严肃起来,端正了自己的念头,始终没有理会她们。女子走近他,用左手捋他的胡须,右手轻轻地拍打他的脸颊,发出轻微的响声,年纪小的女子笑得更厉害了。陶生突然起身,大声呵斥道:“鬼东西,竟敢如此!”两个女子吓得急忙逃跑,消失不见了。

陶生担心晚上会被鬼魅骚扰,想要搬回去,但又觉得自己之前说过鬼没什么可怕的话,现在回去很丢脸,于是就点起灯读书。黑暗中鬼影憧憧,他却全然不顾。快到半夜的时候,他吹灭蜡烛准备睡觉。刚闭上眼睛,就感觉有人用细小的东西戳他的鼻子,奇痒无比,他打了个大喷嚏,只听到暗处隐隐传来笑声。陶生没有说话,假装睡着,等着看她们还会做什么。不一会儿,只见年纪小的女子用纸条搓成细细的一股,像鹤和鹭那样轻手轻脚地走了过来。陶生突然起身呵斥她,她便飞快地逃窜开了。陶生再次躺下后,她又来戳他的耳朵。整个晚上,陶生都被她们扰得不得安宁。直到鸡叫了,才没有了声响,陶生这才得以酣睡,一整天都没有再看到或听到什么奇怪的事情。

太阳下山后,鬼魅又隐隐约约地出现了。陶生于是在夜里做饭,打算通宵不睡。年纪稍大的女子渐渐地把胳膊弯放在桌子上,看着陶生读书,不一会儿,她伸手把陶生的书卷合上。陶生生气地去抓她,她立刻就飘散不见了。过了一会儿,她又来抚摸书卷。陶生用手按住书卷继续读。年纪小的女子悄悄地绕到他的脑后,双手交叉捂住他的眼睛,然后一下子跑开,远远地站着嘲笑他。陶生指着她骂道:“小鬼头!要是抓住你,一定都杀了!”女子却一点也不害怕。陶生便和她们开玩笑说:“男女之间的风流之事,我都不感兴趣,你们缠着我也没用。”两个女子微笑着,转身走向灶台,劈柴淘米,为陶生做饭。陶生看着她们,夸奖道:“你们这样做,不比调皮捣蛋好多了吗?”不一会儿,粥煮好了,她们争着把勺子、筷子和陶碗放在桌子上。陶生说:“感谢你们为我做事,我该怎么报答你们的恩德呢?”女子笑着说:“饭里已经掺了砒霜和鸩酒啦。”陶生说:“我和你们向来没有什么仇怨,何至于这样害我。”他喝完粥后,女子又争着为他盛粥,跑来跑去。陶生很开心,渐渐地也就习惯了她们的陪伴。

日子久了,他们之间越来越熟悉,常常挨着坐在一起倾心交谈,陶生也问清了她们的姓名。年纪稍大的女子说:“我叫秋容,姓乔;她是阮家的小谢。”陶生又仔细询问她们的来历。小谢笑着说:“傻小子!你连和我们亲近一下都不敢,谁要你问我们的门第,是想和我们谈婚论嫁吗?”陶生严肃地说:“面对你们这样的美丽佳人,我怎么会没有感情呢?但是阴气太重,人接触了肯定会死。如果你们不喜欢和我相处,离开就是了;要是喜欢和我相处,就安安稳稳地待着。如果你们不爱我,何必来玷污两位佳人的名声?要是你们爱我,又何必害死我这个狂生呢?”两个女子相互对视,都被他的话打动了,从这以后,她们不再像以前那样过分地捉弄他。不过,她们时而还会伸手到他怀里,或者把他的裤子扯到地上,陶生也不再觉得奇怪。

有一天,陶生抄书还没抄完就出去了,回来后发现小谢趴在桌子上,拿着笔替他抄写。小谢看到陶生,扔下笔斜着眼睛笑。陶生走近一看,虽然字写得不好,但行列还算整齐。陶生称赞道:“你真是个风雅的人!如果你喜欢写字,我可以教你。”于是就把她抱在怀里,握住她的手腕教她写字。秋容从外面进来,脸色一下子变了,看起来像是嫉妒。小谢笑着说:“小时候曾经跟着父亲学过写字,很久没写了,现在写起来就像在做梦一样。”秋容没有说话。陶生明白她的心思,假装没察觉到,于是抱起秋容,把笔递给她,说:“我看看你能不能写好。”秋容写了几个字后站起来,陶生说:“秋娘的笔力真好!”秋容这才高兴起来。陶生于是折了两张纸作为字帖,让她们一起临摹。陶生点了另一盏灯读书,暗自高兴她们各自有事可做,不再相互打扰。临摹完后,她们恭敬地站在桌子前,听陶生评价。秋容向来不识字,写的字像涂鸦一样难以辨认,陶生批改完后,她自己看看不如小谢,脸上露出惭愧的神色。陶生夸奖安慰她,她的脸色才好看起来。

两个女子从此把陶生当作老师来侍奉,陶生坐着的时候为他抓背,躺着的时候为他按摩大腿,不仅不再敢捉弄他,还争着向他献媚。过了一个月,小谢的字竟然写得端庄好看了,陶生偶然称赞了她,秋容感到非常惭愧,脸上的粉被泪水冲得一道道的,泪痕像线一样。陶生百般安慰劝解,她才停止哭泣。陶生于是教她们读书,她们非常聪明,陶生讲解一遍,她们就不再问第二遍。她们和陶生比赛读书,常常读到深夜。小谢又把她的弟弟三郎带来,拜在陶生门下。三郎十五六岁,容貌俊美,他拿了一钩金如意作为拜师的礼物。陶生让他和秋容一起学习一部经书,整个屋子都是读书声,陶生在这里办起了一个教鬼的学堂。姜部郎听说后很高兴,按时给他们提供生活费用。过了几个月,秋容和三郎都能写诗了,他们时常相互唱和。小谢私下嘱咐陶生不要教秋容,陶生答应了;秋容也私下嘱咐陶生不要教小谢,陶生同样答应了。

有一天,陶生要去参加考试,两个女子流着眼泪和他告别。三郎说:“这次出行你可以借口生病不去。不然的话,恐怕会遭遇不幸。”陶生觉得以生病为由不去考试很丢脸,于是就去了。

在此之前,陶生喜欢用诗词讽刺时政,因此得罪了县里的权贵,那些人每天都想着要中伤他。他们暗中贿赂学使,诬陷陶生行为不检点,将他关进了监狱。陶生的钱财都用光了,只能向囚犯们乞讨食物,他觉得自己肯定活不成了。忽然有一天,一个人轻飘飘地走进了监狱,原来是秋容。她给陶生送来食物,两人相对悲伤哭泣,秋容说:“三郎担心你会有不测,现在看来果然没错。三郎和我一起来的,他已经去巡抚衙门申诉了。”她说了几句话后就出去了,别人都看不到她。第二天,巡抚大人出来,三郎拦住道路喊冤,被抓了起来。秋容到监狱里告诉陶生这个消息,然后转身去打探情况,三天都没有回来。陶生又愁又饿,觉得每过一天都像过了一年那么漫长。忽然小谢来了,她悲痛欲绝,说:“秋容回来的时候,经过城隍祠,被西廊的黑判官强行抓走,逼迫她做妾。秋容不屈从,现在也被囚禁起来了。我跑了一百多里路,非常疲惫,到了城北,被老荆棘刺中了脚心,痛彻骨髓,恐怕不能再来了。”她伸出脚给陶生看,鞋子上都被血染红了。她拿出三两银子,一瘸一拐地离开了。

巡抚大人审问三郎,发现他和陶生并没有什么关系,无缘无故地替人告状,就要用杖刑打他,三郎却突然倒地消失了,这让巡抚大人感到很惊异。他看了三郎写的状子,言辞情真意切,十分悲切。于是他提审陶生,当面询问:“三郎是什么人?”陶生假装不知道。巡抚大人这才明白陶生是被冤枉的,就释放了他。

陶生回到那座荒废的宅子后,整个晚上都没有一个人。夜深了,小谢才到来,她凄惨地说:“三郎在巡抚衙门,被衙门里的神押到了阴曹地府,冥王因为三郎的情义,让他托生到富贵人家。秋容被囚禁了很久,我写了状子投到城隍那里,却又被扣押,无法递进去,这可怎么办才好呢?”陶生愤怒地说:“那个黑老鬼怎么敢这样!明天我就去把他的像砸了,踩成泥,还要去指责城隍;他手下的官吏如此蛮横,难道他还在睡梦中吗!”他们悲愤地相对而坐,不知不觉四更天快要过去了。秋容突然飘然而至,两人又惊又喜,急忙询问情况。秋容哭着说:“我今天为了你吃尽了苦头!那个判官每天都用刀杖逼迫我,今晚忽然放我回来,说:‘我没有别的意思,原本是因为喜欢你,既然你不愿意,我也没有玷污你。麻烦你告诉陶秋曹,不要责怪我。’”陶生听了稍微高兴了一些,想要和她同寝,说:“今天我愿意为你而死。”两个女子悲伤地说:“以前受到你的开导,我们也懂得了一些义理,怎么忍心因为爱你而害死你呢?”她们坚决不同意,但是低着头,相互依偎,感情如同夫妻一般。因为遭遇了这些磨难,她们之间的嫉妒之心也完全消除了。

恰逢有一个道士在路上遇到陶生,看着他说:“你身上有鬼气。”陶生觉得他的话很奇怪,就把自己的遭遇详细地告诉了他。道士说:“这两个鬼非常好,我不打算辜负她们。”于是写了两道符交给陶生,说:“回去把符交给两个鬼,听天由命吧;如果听到门外有女子哭泣,就吞下符赶紧出去,先到的那个鬼可以复活。”陶生拜谢后接过符,回去嘱咐了两个女子。

一个多月后,果然听到有女子哭泣的声音。两个女子争先恐后地跑出去,小谢因为太着急,忘了吞符。她们看到有送葬的灵车经过,秋容径直跑出去,钻进棺材里消失了。小谢进不去,痛哭着返回。陶生出来查看,原来是富户郝家在埋葬他们的女儿。大家都看到有一个女子钻进了棺材,正感到惊讶疑惑时,忽然听到棺材里有声音,于是停下灵车,打开棺材查看,发现郝家的女儿已经苏醒过来。郝家于是暂时把女儿寄放在陶生的书房外面,派人看守着。郝家女儿忽然睁开眼睛问陶生的情况,郝家人仔细询问她,她回答说:“我不是你们的女儿。”于是把事情的经过告诉了他们。郝家人不太相信,想要把女儿抬回去。女儿却不肯,径直走进陶生的书房,躺下就不起来了,郝家这才把陶生当作女婿,离开了。

陶生走近去看她,虽然面容和秋容不一样,但光彩艳丽不逊色于秋容,陶生喜出望外。两人深情地讲述着各自的经历。忽然听到隐隐的哭泣声,原来是小谢在黑暗的角落里哭泣。陶生心里非常怜悯她,立刻拿着灯过去,好言安慰她。小谢的衣襟和袖子都被泪水浸湿了,悲痛得无法排解,直到快天亮才离开。

天亮后,郝家派婢女和老妈子送来嫁妆,陶生和郝家女儿俨然成了翁婿关系。晚上,陶生走进新房,小谢又在哭泣。这样持续了六七个晚上,陶生和郝家女儿都被小谢的悲伤所感动,以至于都无法举行婚礼。

陶生忧愁不已,却想不出办法。秋容说:“那个道士是个仙人。你再去求求他,或许能得到他的怜悯和救助。”陶生觉得有道理。他找到道士所在的地方,磕头伏地,陈述了自己的请求。道士极力说自己没有办法。陶生不停地哀求。道士笑着说:“你这个痴书生,真会纠缠人!看来我们是有缘,我就尽力试一试吧。”于是跟着陶生来到那座宅子,他要了一间安静的屋子,关上门坐下,告诫陶生不要来打扰他。就这样过了十多天,道士不饮不食。陶生偷偷地去看他,发现他闭着眼睛,好像在睡觉。

一天清晨,有个少女掀开门帘走了进来,她明眸皓齿,光彩照人。少女微笑着说:“我奔波了一整晚,疲惫极了。被你纠缠得没办法,我跑到一百多里以外的地方,才找到一个好的栖身之所,道士把她载着一起来了。等见到那个人,就把她交给你。”傍晚的时候,小谢来了,少女急忙起身迎接她,两人一下子合为一体,倒在地上一动不动。道士从房间里走出来,拱手作揖后径直离开了。陶生拜谢着送他,等回到屋里,那个女子已经苏醒过来。陶生把她扶到床上,她的气息逐渐平稳,只是抱着脚呻吟说脚趾和大腿酸痛,过了好几天才能起床。

后来,陶生参加科举考试,成功获得了做官的资格。有个叫蔡子经的人,与陶生是同榜考取功名的,因有事前来拜访陶生,在他家停留了几天。

一天,小谢从邻居家回来,蔡子经远远望见她,急忙快步追上去。小谢侧身躲开,心中暗自恼怒蔡子经的举止轻薄。蔡子经找到陶生,对他说:“有一件事,说出来会让人十分震惊,我能告诉你吗?”陶生追问他是什么事,蔡子经回答道:“三年前,我的小妹不幸夭折去世,过了两夜之后,她的尸体却不见了,直到现在我还满心疑惑,常常挂念。刚才见到尊夫人,怎么会和我小妹长得如此相像呢?”

陶生笑着说:“我的妻子容貌平凡,哪里能和你妹妹相比呢?不过既然你我是同榜,情义深厚,让你见见我的妻子儿女又有何妨。”于是陶生走进内室,让小谢穿上当初下葬时的衣服出来。蔡子经见到小谢后,大吃一惊,说道:“这真的是我的妹妹啊!”说着便流下了眼泪。

陶生于是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详细地告诉了蔡子经。蔡子经听后十分高兴,说:“妹妹竟然没有死,我得赶紧回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母,让他们也能安心。”说完便告辞离开了。

过了几天,蔡子经带着全家人都来了,此后两家人的往来就像陶生和郝家一样亲密频繁。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肥水不流外人田 大奉打更人 宋檀记事 世界不需要魅魔拯救 武炼神帝 一拳和尚唐三藏 重生之福星贵女 快穿女配冷静点 重生弃女当自强 嬷嬷,本宫带你飞! 我要做球王 全民魔女1994 从火影开始的宇宙世界 穿成神仙哥哥的心尖宠 洪荒之盘王证道 软软娇妻驭恶夫 谍涯无痕 鬼医嫡妃 我的钢铁战衣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醉枕三界 刀笔吏 萌宠狂妃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风花醉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穿越三国:吕布成为我岳父 人在三国,开局等一个出逃的曹操 红楼之补苍天 三国之一马平川 陛下,臣只想吃软饭 我的灵异笔记 大唐安史之乱我不想你乱 女皇的男闺蜜 我被丧尸了100年 走司马懿的路,让司马懿无路可走 回到唐朝做首富 我是无敌的大寨主 
最近更新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 我掌梁山,没宋江什么事了 朱雄英现代留学十年,回归大明 穿越贾琏之慢节奏生活 手握百万铁骑,你说朕是反贼? 大秦:天幕直播我争夺天下 大明:治好病后,老朱求我去现代 大晋霸主 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 十三皇子 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 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 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 紫鸾记 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 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 穿越白虎之洪荒 江山百美图 三国大军湿家 
白话聊斋志异:精编 清风随竹影 - 白话聊斋志异:精编txt下载 - 白话聊斋志异:精编最新章节 - 白话聊斋志异:精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