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衡把哨子丢干净水里泡了下,拿起来就开始吹,声音很尖锐明显,听到声音后巡逻的人齐刷刷看过来,见他挥挥手后才放下心来。
杨坤看到他们反应这么快后,赞赏道:“好快的反应速度,姜老板真是个心思缜密的人,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以后姜家村农家乐爆火起来,只是时间问题罢了,不过你把哨子分给孩子们,万一他们到处乱吹的话怎么办。”
“哨子只有鱼塘附近孩子有,离开鱼塘范围后,孩子们的哨子要交上来,主动交的孩子可以拿到糖吃,不交还乱吹的孩子有惩罚。”
姜衡神色认真道:“太顽劣的孩子,会被永久拉黑不允许进入农家乐,这里的每一样东西,都是村里人的心血,恶意破坏的也是拉黑。”
“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破坏是非常容易的,但想要维护好是非常难的,这需要从一开始就定下来规矩,在进村前都有提醒的。”
“听话守规矩的我们农家乐欢迎,肆意破坏环境损毁桃林,桑葚林的永远拉黑,登记在册永远不允许再进来。”
杨坤连连点头:“有道理,一开始是要定好规矩,在允许的范围内大家自由自在,规矩定好以后都知道了,若是没定好都去折桃花。”
“秋天要损失不少桃子,你们一个月只开两次也挺好的,不耽误农忙还可以接待游客。”
姜衡嗯了一声:“对,天天接待的话本末倒置,村里人容易疲惫不说,游客也可能体验感没那么好,还不如一个月只开两次。”
“那些草,灌木丛,松树都是要修剪的,这些需要人工时间等,确实没办法一个月招待多次,一般就是月中一次月末一次。”
一一记录下来后,在天黑前杨坤带人回到报社,开始连夜开始写稿子,再把照片弄出来,挑选最好的最符合的放上去。
跟主编申请加个彩色更清晰,日后这里可以宣传成栾城特色,外界提起栾城姜家村农家乐,自然而然会想到他们报社宣传的。
一切都在顺利进行着,报纸第三天出来了,一发出去后不少人都来了兴趣,对那个野生蜂蜜,会飞的走地鸡,双蛋黄。
还有什么蚯蚓养殖,鱼塘钓不到鱼换一只鸡,还有烘干房,可爱的稻草人,免费挖的野菜等等。
三月中旬的姜家村人都在忙春种,压根没想过即将要到来的爆游客,等辛苦忙了半个月后,才开始慌忙布置起来。
白天忙晚上加班忙,孩子们都一起来了,等紧赶慢赶结束后,三月到了接待旅客的日子,老族长天蒙蒙亮就起来了。
正在吃早饭,一个身影直接跑了进来,着急忙慌道:“族长出大事了,旅客来得太多了,天呐黑压压一片少说有一两千人。”
“咱们这忙不过来可咋办,也不能把游客劝退回去,让老师回来一趟吧,我感觉是要出乱子啊。”
“什么?怎么会来了那么多人。”
“不知道,还有开车的一看就很有钱的商人,那些人浑身都是心眼子,我们根本接待不了,一个不小心能被人都套个干净了。”
族长闻言也意识到问题来了,搞得好的话以后稳定客户就有了,搞不好的话丢人,以后估计就很少有人来了。
“好,我去给姜衡打电话,你们按照之前培训好的接待好客人,如果有捣乱的不要废话,直接退钱劝退对方离开。”
“不能动手,不能吵架知道嘛。”
姜平安连连点头:“好,我记住了。”
族长忙去给姜衡打电话,把事情简单说了下,语气带着几分担忧:【姜衡啊,你说这一下来太多人了,我们这接待不过来啊。】
【没事族长,下次我们搞售票制,每次只接待固定的多少人,这样也能忙得过来,超负荷的话就容易出岔子。】
【这次的话先接待着,那些老板等我过去,如果有要谈合作的,把他们都聚集在会客厅,就是树屋那边安静适合谈事情的。】
【好,我知道了,那你快些过来啊,我年纪大了实在是脑子反应慢,出状况的话我应付不过来。】
【恩恩,我知道了,这就过去。】
姜衡挂了电话后,给家里打了一个,把全家都给喊上了,只留亲娘一个在家里看家就成。
姜家几人骑车很快过来了,站在不远处看着那黑压压的人,忍不住咂舌:“老二呀,你大哥到底是干了啥,这还是以前的姜家村嘛。”
“不知道,大哥是跟族长谈了什么合作,具体是什么我也不清楚,现在看来应该就是这个了,他把整个姜家村换了个样子。”
“天呐这么多人,这一天要赚多少钱啊。”
“一块钱一个人门票诶,这一天得收一两千块钱,还不包括卖东西的钱,你大哥这脑子也是没谁了,赚钱真是厉害啊。”
姜衡估算着时间也到了,远远看到那几道熟悉身影,骑车在他们身旁停下:“爹,老二老三小妹你们都来了,走,跟我进去吧。”
“我跟你们说下要干什么,今天太忙了,你们一起帮着姜家村的人干活,干完了,我给你们分点钱抓紧时间。”
“老二你跟我去谈业务,只管听不要开口,明白了嘛。”
姜一帆知道这是要学本事了,郑重道:“明白,大哥放心吧,我会认真听的不会插嘴。”
姜衡把三人交给族长,让他安排下他们干活,带着老二去了树屋那边谈合作,进去的时候,里面已经坐了十来个人。
各个穿着讲究,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里闪烁着生意人独有的精光,见他来了后笑了笑打招呼:“姜老板好啊。”
“没想到你不光卖菜,还搞种植养殖啊,刚才我们都去看了,实在是了不起,我们正好谈谈合作的事。”
姜衡神色坦然道:“好,不过姜家村产出有限,具体看你们的需求价格等,我们谈两家差不多了,多了的话也供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