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朝英雄传

澜台公子

首页 >> 东朝英雄传 >> 东朝英雄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唐砖 即鹿 步步生莲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纵天神帝 至尊神医之帝君要下嫁 谍影 红楼名侦探 澳洲风云1876 春秋我为王 
东朝英雄传 澜台公子 - 东朝英雄传全文阅读 - 东朝英雄传txt下载 - 东朝英雄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九十三章 彭城渚上定东州(二)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沧江之畔,彭城渚上。

北燕王帐之中,东方玄与贾絮萍一问一答之间。道出了贾絮萍的生平过往和胸中抱负。

东方玄本就是出言相戏,不由微微摇首。修长玉指点了点贾絮萍,与燕北王调笑道:

“呵呵!鲁嵩山真是昏聩不知所为。只顾遣人刺杀你我,合该杀他啊!”

前番天下十甲,‘灵指’钱多多。尾行大军,于西泽密林荒沼行刺。故有鲁倩曦从中布置,但亦是得了鲁嵩山的首肯。

燕北王轩昂有威的脸上带过一丝不屑。哼笑道:

“哼,鲁嵩山。东州硕鼠,不直一文。想他坐拥东州一十八郡,带甲百万。大可灭国,何须刺人。如此宵小,本王欲与玄兄联手共图之。”

言罢,燕北还与貌不过十六七岁的东方玄称兄行礼。面上未有丝毫作态,尽是磊落坦荡、真挚自然。

东方玄与燕北还莞尔一笑。转而与赔笑在坐的贾絮萍道:

“你不通兵阵,却善兵谋。今若东燕、北燕,两家伐鲁。其中胜负几何?何人何地又是为关键?

你既言国事之上未曾懈怠,胸中当早有筹谋,不妨且试说来。”

贾絮萍颇为俊秀的半张面孔上阴鸷一笑,与东方玄行礼回道:

“回东方大人,今若东燕、北燕戮力伐鲁。萍以为,当有五胜。

燕朝新亡,东朝烽火不绝,皆诸侯之过。燕家王室拨乱世,反诸正。顺应大义,师出有名。此道胜一也。

东燕新政,以民为重。北燕效之,则燕家重得民心所向。以仁政得人势,以人势造天时。此天胜二也。

东州之地三分,鲁占其二。然,东燕、北燕南北相接,东靠东海。举戈向西伐鲁,攻可齐进,退可同守。所虑者,唯南夏一国耳。

鲁国北有北凉,南有南夏,西有中州晋、赵、宋,三国。四面八方,所虑者多。此地胜三也。

鲁嵩山闭明塞聪,赏罚不明,所任者多亲族外戚。文臣武将虽众,实则才俊寡且难效死命。

东燕、北燕多为旧燕忠臣。或是为燕抱薪,不远千里来投者。故可与燕生,可与燕死,而不畏危。此将胜四也。

鲁嵩山生性多疑,以致军中曲制、主用不明。水陆两军各自为战,互为掣肘。

东燕、北燕上下一心。两国文武,三军将士,俱唯东方大人马首是瞻。此法胜五也。”

贾絮萍一席言语,庙算五胜,鞭辟入里。言明两国局势,更将燕北王举国相托之意道出。

燕北王笑而颔首,贾絮萍果尽知其意。

燕星澜低首一旁,心潮澎湃。

东方玄唇角带笑,优游不迫,静待下文。

贾絮萍呵笑一声继道:

“呵呵!鲁国何人何地是为关键,东方大人又岂会不知?

颍川谢氏,经学传家。

三百里颖阴兵冢,六百载王谢风流。

今时族中虽无兵家于世,然‘风流相’谢石,‘醉都督’谢樽。俱可称为当世人杰。

‘风流相’谢石有治世之才,且善谋略。曾识破我‘调虎离山’之计,免于鲁嵩山入瓮彭城。近年来我与其暗中斗计数场,并未占得几分便宜。

‘醉都督’谢樽,马战、步战、水战皆能。鲁嵩山恐颍川谢氏兵权日重,遂只教其统领水军。前番北燕伐鲁,便是此人率舟舰战船自西而来,坐断沧江。使我北燕大军再难寸进。

鲁国关键之人,唯此一文一武,谢家二子。”

贾絮萍见东方玄俊美卓绝的脸上似有莫名笑意,不知为何。

‘莫非鲁国还有我所不知的隐士高人?’

贾絮萍虽有疑虑,面上依旧如常言道:

“东燕、北燕联手伐鲁,欲取鲁国城郡,切不可急于一时。当先缮置军器,增益舟楫。募兵操练,仓禀积粟。如此三年,方可用兵。

届时,东燕可西取清河,断渤海、河间二郡于北。

北燕出兵沛与泰山二地,扼住沧江西南。如此步步为营,蚕食鲸吞。十年之功,可灭鲁国,一统东州。

再用十年,深固根本,以制天下!”

燕星澜粉拳紧攥,难掩兴奋。

‘二十年,我燕家便有望东山再起。’

燕北还神色难明,吐出一口浊气。

‘二十年啊……’

贾絮萍一展胸中万千丘壑,献出腹内锦绣乾坤。微微昂首,快意非常。

“何须如此费事,我欲后年伐鲁。领军五万,出东原,过济北。南下鲁郡,直取王都汶阳。东州天下,三年可定。”

嫡仙榻上,捋拂青丝华发。帐中笑语,如友闲话。却道三载寒暑,可定东州天下。戛玉声罢,想是神仙促狭,无人敢笑泼洒。一时都哑。

不说燕北王、燕星澜、紫奴三人,只说贾絮萍,是真当东方玄于此处戏言说笑的。

无他,盖因以东方玄方才所言用兵之法。

好比垂髫稚童执短匕,却想爬到刀盾在手,顶盔掼甲的壮汉身上。照着面门,来上一刀。对,还是他娘的明目张胆,一刀毙命,立死当场……

东方玄收起促狭之色,斜睨淡道:

“你等莫当戏言来听,玄某正要如此用兵。”

燕星澜早领教过东方玄太多神鬼莫测之术,故而东方玄所言,她仅须言听计从、照做便是。

燕北还自是知兵之人,东方玄所言太过匪夷所思,一时为难道:

“玄兄,这……”

贾絮萍见东方玄此时所言,并非戏言。哪里还管的了那许多。急忙行礼言道:

“东方大人万万不可如此行事!且不说东燕粮草器械是否充足。一旦大人领重兵南下济北,鲁国渤海、河间、清河三地即刻便会发兵夹击东原。

东原一破,熙农粮城必毁。鲁军三路齐进乐安,王都乐城顷刻覆灭。

待到那时,便是北燕再如前番出兵伐鲁,以解东燕之危。也恐难救东燕于水火。”

东方玄清眉微蹙,略有不耐。

“东燕何须你救?莫道鲁军三路来犯,纵是加上晋、凉两国兵马。我亦能保东原无恙。”

燕北还、贾絮萍、燕星澜俱是两眼圆睁。便是东方玄背后的紫奴都不禁身形一颤。

东方玄不顾众人心中所想,随即说道:

“我此番来,便是要北燕于我南下伐鲁之时分兵两路。一路北出泰山,使其不能回援鲁郡。一路水军南下,于沧江之上,扼住鲁国西南各郡援军。

北燕两路兵马皆不必尽全功,只须助我牵制两处援军百日,我必破鲁国王都汶阳。”

什么?!率兵五万众,百日破汶阳?!这如何做到?!

贾絮萍当先急问道;

“大人出兵南下济北,济北各处雄关坚城驻军不下十余万,西侧东郡则有驻军十五万。

陈留三万轻骑,三万铁骑。不须月余便可赶至济北。

届时济北少说也有三十万人马!大人可是说只用五万人马过济北?!

大人须知,纵是过了济北。鲁郡、任城二地仍有近二十万驻军,以卫王都汶阳。

贾某素知大人用兵如神,只是以五万战五十万,一路攻城拔寨打到汶阳城要如何做到?

莫非东燕将士皆能以一敌十不成?

墉基不可仓卒而成,威名不可一朝而立。欲速则不达,还望大人三思。”

贾絮萍的话说的极为客气了。这也是东方玄身份使然且声名在外。若是换了旁人,贾絮萍早就拂袖而去了。

东方玄阖目浅笑,松风泠音。

“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玄某如何用兵,不须你教。

你只说北燕可能如我所言,出兵北制泰山,南下沧江,据江而守。扼住鲁国援军百日?”

北制泰山一地不难,只需精兵数万,遣上将一员即可。聂卫燕、庞泰祟、燕北王皆是上选。

但若讲到精于水战,能统水军与鲁国‘醉都督’谢樽一战者。北燕军中,唯燕北王一人耳。

然而北燕无论水军、还是舟楫战船数量,皆远不如鲁国。尚不好说能否于沧江之上据守,为东方玄扼住鲁国西南各郡援军百日。

燕北王不由侧首看向贾絮萍,征询其意。

贾絮萍眉头紧蹙,半晌无语。

正如东方玄所言,先不管东方玄能不能打下鲁国王都汶阳。北燕若要于沧江之上,拦截鲁国数十万西南援军,无异于毕其功于一役。若是南州夏国趁机北上来犯又当如何?

休说夏国与陵国正于南州交战,陵国上下根本无人能斗得过夏王的盲眼兄长。那位南州兵家第一人,有‘咫尺心魔’之称的盲侯夏仲渊。

陵国败亡已是定局,无非是或早或晚罢了。

便是此时暂不去管夏国,只说于沧江之畔增益舟楫,操练水军。又如何满得过鲁国众人耳目?

东方玄未曾抬眼去看,却似窥破贾絮萍心中所虑。悠然笑道:

“呵呵!我自有庙算困夏仲渊于南州,令其无暇北上。你且不必忧虑。

关于增益战船舟楫,募兵操练水军恐为鲁国所察,以致北燕未战失机嘛……”

帐内几人凝神静听,东方玄话到关键之处却又停住,直叫人好不生急。贾絮萍尤是急的独目圆睁,气息渐粗。

东方玄面带玩味,继而言道。

“玄某这里,倒有一计。”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限制级末日症候 林岚秦小雅 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军官了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大帝姬 武侠之气运掠夺 灵域 我的美女董事长 汴京春深 大宋之最强纨绔 斗罗世界的巫师 玄幻都市之超神小学生 万界之最强主角系统 皇家小娇妻 洪荒之太上老子 锦绣医妃之庶女凰途 地狱电影院 北朝帝业 穿成反派世子爷的亲妹妹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大宁第一衙内 醉枕三界 萌宠狂妃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带着宝藏复大明王学军 犬子汉高祖 三国之重振北疆 逍遥侯内 玄宇宙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红楼志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古今中外奇案录 回到明末做枭雄 世子请叛逆 迷踪谍影 (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 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 儒侠英豪 
最近更新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 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 亮剑:特战小组恭喜发财 大汉:隐忍二十年,汉武帝被架空了 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 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 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 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 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 狂魔战神杨再兴 穿越大秦,给秦始皇打晕塞麻袋里 庶子逆袭:萧逸尘的权谋征途与爱 大秦:阿房之子,我为千古一帝 开局逆天任务我三国武力话事人 我大概救了个王朝 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白话聊斋志异:精编 
东朝英雄传 澜台公子 - 东朝英雄传txt下载 - 东朝英雄传最新章节 - 东朝英雄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