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

深圳读客行空

首页 >>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 >>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鸾凤替,皇的神秘隐妃 王爷太妖孽:腹黑世子妃 雄霸蛮荒 梦幻香江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九炼归仙 玉妃养成记 叶罗丽:此世唯月 青云仕途 我的老婆是双胞胎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 深圳读客行空 -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全文阅读 -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txt下载 -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40章 从地涌出品第十五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从地涌出品第十五

是诸大威德,精进菩萨众,谁为其说法,教化而成就。

从谁初发心,称扬何佛法,受持行谁经,修习何佛道。

面对这么多无量的菩萨大众,弥勒菩萨示现糊涂。这么多数的人,谁是他们的老师啊?他们第一个老师是谁呀?他们是学的什么佛法啊?读的是什么经啊?修行的是哪一个法门啊?在某种意义上,经也是法门,法门也是经。但是一部经往往可以引出种种法门。比如说《佛说阿弥陀经》,这个法门就无量啊!念佛是不是一个法门?拜佛是不是一个法门?嘴巴念佛是不是一个法门?眼睛念是不是一个法门?耳朵听是不是一个法门?一个经可以引出无量法门;一个法门也可以贯穿于无量经,从各种经典经教里来总结。在佛法里它是次第圆融。

如是诸菩萨,神通大智力,四方地震裂,皆从中涌出。

世尊我昔来,未曾见是事。愿说其所从,国土之名号。

我常游诸国,未曾见是众,我于此众中,乃不识一人。

忽然从地出,愿说其因缘。今此之大会,无量百千亿,

是诸菩萨等,皆欲知此事。是诸菩萨众,本末之因缘,

无量德世尊,惟愿决众疑。

这是用这种「神通大智力」的一种气氛。四方地震裂:这个「震裂」是震而不裂,从地涌出来了,地不震它怎么涌出来?可地还是完好如初啊!就是比喻他们的这种神通道力。

这是弥勒菩萨示现,明知故问。菩萨教化众生,往往叫「示生非生,示灭非灭」。那么这里示不知是不是非不知啊?你不能说:我都知道,不过还是佛请你讲吧——就显得没有那么多味道。这也是要显示出那无量菩萨大众的神奇。

是诸菩萨,要知道两个「是诸菩萨」。前面「是诸菩萨等」是法会大众,后面「是诸菩萨众」是从地上涌出的菩萨。

尔时,释迦牟尼分身诸佛,从无量千万亿他方国土来者,在于八方诸宝树下,师子座上,结跏趺坐。其佛侍者,各各见是菩萨大众,于三千大千世界四方,从地涌出,住于虚空,各白其佛言:世尊,此诸无量无边阿僧只菩萨大众,从何所来?

尔时,诸佛各告侍者:诸善男子,且待须臾,有菩萨摩诃萨,名曰弥勒,释迦牟尼佛之所授记,次后作佛,已问斯事,佛今答之,汝等自当因是得闻。

本土菩萨要问,他土菩萨很自然地也会产生疑惑。佛法不离世间法,显得特别地真实。这些分身佛他们知道不知道啊?统统都知道。但是都遵守会场规矩,是不是?你跟老师、跟长者在一起,不要抢嘴。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弥勒菩萨:善哉!善哉!阿逸多,乃能问佛如是大事。汝等当共一心,被精进铠,发坚固意,如来今欲显发宣示诸佛智慧,诸佛自在神通之力,诸佛师子奋迅之力,诸佛威猛大势之力。

善哉!善哉:第一个「善哉」,上契佛之本怀。我正要讲这个事。第二个「善哉」,下契众生根机。众生就是要明白这个道理。通过弥勒菩萨穿针引线,机缘成熟。赞叹他能问这样的大事,这是智慧。

然后佛在开示之前打预防针,防止许多人生起疑惑心,否则会障碍自己的道行。当共一心:作双重解释,一者不要分心,要认真听;二者,从根本上来用心,不可以用世间的凡夫心态,来妄解不可思议的如来真实大法。被精进铠:双重含义:一者,你只能听着佛的音声随文入观,是名大精进;二者,不可以用自己的下劣心、牛羊眼来看待不可思议的佛法。这就是「精进铠」。「铠」是保持、覆护我们的智慧功德、法身慧命不受伤害。发坚固意:对佛所讲之法,不管你懂不懂,你可以怀疑,你能打破砂锅问到底,来研究,来请法。绝对不可以用世间法来诋毁、怀疑。很重要。

如来今欲显发宣示诸佛智慧:「智慧」二字,通达事相叫「智」;明白事理叫「慧」。这个事理就是空理。这两个字既可以做相同的解释,也可以仔细分别。「智」为「慧」所用,「慧」为「智」所依。比如师父在这讲经说法,这是不是「智」啊?表出一个道理就是「智」。那么在没有讲出这个「智」之前,它的存在就是「慧」,由慧现形为「智」。

诸佛自在神通之力:即无量色身三昧之力。诸佛师子奋迅之力:是指一念当下这种威力。无量色身三昧每一个色身三昧都具有「师子奋迅之力」。诸佛威猛大势之力:是对「神通自在之力、师子奋迅之力」的重复强调。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当精进一心,我欲说此事。勿得有疑悔,佛智叵思议。

汝今出信力,住于忍善中。昔所未闻法,今皆当得闻。

我今安慰汝,勿得怀疑惧。佛无不实语,智慧不可量。

所得第一法,甚深叵分别。如是今当说,汝等一心听。

重复上面的长行,打预防针:我要讲这个大法,你们可不要怀疑啊!佛的智慧不可以用凡夫的心态来思维。

佛无不实语,智慧不可量。所得第一法,甚深叵分别。如是今当说,汝等一心听:就跟前面〈方便品〉一样,《法华经》不是可以轻易传的。佛讲《法华经》要打招呼,都要打预防针。要理解佛的良苦用心!为什么现在才给你们讲真话?以前不是不讲,也不是不愿意讲,而是不敢讲,怕把你们吓怕因此而遭到制裁。一制裁,这个大法,好了,没有人传了。可是众生却把佛的方便说当成了真实。我们想一想,现在普天之下有多少人信这个法呀?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弥勒菩萨:我今于此大众,宣告汝等。阿逸多,是诸大菩萨摩诃萨无量无数阿僧只,从地涌出,汝等昔所未见者。我于是娑婆世界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教化示导是诸菩萨,调伏其心,令发道意。此诸菩萨,皆于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虚空中住,于诸经典,读诵通利,思惟分别,正忆念。

无量无数阿僧只:「无量」一个大数,「无数」一个大数,「阿僧只」是一百多位的大数。观照数字,放大心量。这些无量的菩萨都是我的弟子,都是我在娑婆世界成佛以后教化的。他的本义并没有错,可是法会大众不能理解,他们认为是佛在娑婆世界这几十年成就的,认为佛是第一次成佛。其实佛在《梵网经》讲他到这个世界来示现是第八千次,这就造成一个反差。

这里,令发道意:「令」是使得,「发」是成就,「道意」就是成道了。整部《法华经》就是在「调伏其心」。也可以用「调御丈夫」来理解——佛就是「调御师」。「御」在防御我们的邪知见、烦恼习气,「丈」就时刻观察我们的心态来对症下药。

此诸菩萨,皆于是娑婆世界之下,此界虚空中住:「世界之下」呢,我看其他法师的解释,娑婆世界下方有「十六万八千由旬」。那么这个国土里,也是七宝楼阁,诸大菩萨在这里务虚。那么我们这个秽土、同居土来的菩萨,在佛法里叫「务实」,跟世间法也一样,是不是?那些领导干部平时在处理政务叫「务实」,那么党委办一个党校、办一个学习班,叫「务虚」。务虚是为了更好地务实,务实也是为了更好地务虚,所以行菩萨道也是「虚实圆融」,也叫「理事圆融」。所以这些菩萨在一段时间里专门从事理论研究。

于诸经典,读诵通利,思惟分别,正忆念:先介绍这些菩萨的处所,再介绍这些菩萨的境界。由读懂《法华经》而知「权实不二」之理。《法华经》是「实」,无量的经典是「权」。你真正读懂了《法华经》,「权」就是「实」,「实」就是「权」。知道一切万法皆是《法华经》,由此知道《法华经》是「经王」,由此知道一切法无非「经王」,叫「正思惟、分别、正忆念」。没有哪一法不是「我」,牛屎狗粪都是「我」,你懂了。但是你对那些没有读《法华经》的人不能这样讲,仍然按照佛的良苦用心反复劝导。

阿逸多,是诸善男子等,不乐在众,多有所说。常乐静处,勤行精进,未曾休息。亦不依止人天而住,常乐深智,无有障碍。亦常乐于诸佛之法,一心精进,求无上慧。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诸佛无量法门各有喜好,各有特征。这类菩萨,不乐在众:有二义,一者,乐于在静处观照。注意,不能等同于「人我空、法我空」,而是理解为圆教菩萨在证得「法华三昧」后,在静中「寂而常照」,以这种定力加持法界。就跟诸佛证入无余涅盘一样。同样在寂中,看你的心量境界。二者,不乐于现肉团身来教化众生。前面「不乐在众」是对他而言,第二个是不乐于通过「色受想行识」这五蕴之肉身来教化众生——「众」也指五蕴之众。多有所说:也就是提醒我们,不要当成是「人我空、法我空」,这是一边;别教菩萨呢,他又从空出有,有是不是又是一边呢?所以这些菩萨你不能认为他是「空智」或者「有智」。「所说」是指二边,执着那种说法。也就是这种菩萨呢,他是按照圆教的中道之义。如果按照别教的中道之义,你既要在空,也要出有。按圆教的中空之义,你在空也是有,在有也是空,叫「多有所说」。

常乐静处:这是法界一相之「静」,绝待、无对、无余之「静」。空也好,有也好,中也好,都是我们当下这一念。通教的一念只见空不见有;圆教的一念「空、有、中」当下具足。但在这里他是示现空寂这种法相,成就自己,成就众生。因为这些菩萨连弥勒菩萨示现的都摸不着他们的底,你能讲是通教、别教、是藏教吗?想都不用想。勤行精进,未曾休息:怎么「勤行精进」呢?念念入「萨婆若海」。就是我们常讲的时时、事事、处处、念念在道,左右圆融、头头是道。这种功夫靠平时的修持和观照。无论在家出家,无论衣食住行,都可以修行这种功夫。但是根据世间的情况,一般以专修为好。专修又以出家为好,容易成就。

亦不依止人天而住:既可以理解为前面的「不乐在众」——他不愿意在这个实报土、同居土、方便土来修行。常乐深智,无有障碍:「常」是时时事事处处;「乐」,已经形成一种定力,念念在道。这里的「深智」非「一心三智」而不可言。一个心三种智慧,三种智慧实际上都与三种如来藏相对应——「空智、俗智、中智」。「空智」就是明白「空如来藏」,「俗智」是「不空如来藏」,「中智」就是「空不空如来藏」,只有这样才无有障碍。你不能圆融「一心三智」,你还有障碍,还有魔,叫「菩提障、菩提魔」。唯有读《法华经》《楞严经》,成就「一心三智」,才是圆满大智慧。

亦常乐于诸佛之法:由一心三智、三观而与万法圆融为一个本体。没有哪一法不是「一心三智」,没有哪一智不是十法界万法,这就叫「诸佛之法」。「诸佛之法」讲到底就是「一心三藏」与十法界。一心就是三藏,就是十法界,三个藏没有哪一藏不是十法界,十法界没有哪一法界不是三个如来藏。一心精进,求无上慧:十法界始终是这一个念,咬住不放。这就是「精进」,咬住「一心三藏」就是智慧。「心外无法,法外无心」,无上无下,无前无后,无左无右,无内无外,无有无空,无所不包,叫「无上智慧」。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阿逸汝当知,是诸大菩萨。从无数劫来,修习佛智慧。

悉是我所化,令发大道心,此等是我子。依止是世界,

常行头陀事。志乐于静处,舍大众愦闹。不乐多所说,

如是诸子等,学习我道法,昼夜常精进。为求佛道故,

在娑婆世界,下方空中住,志念力坚固,常勤求智慧,

说种种妙法,其心无所畏。

阿逸:就是阿逸多。可是按圆教全性起修,一修一切修。什么都没有行,可他就是行了「头陀」,这就是圆顿大法。无修无证,即修即证。这个妙,就看你会不会用心,处处都在破我们的种种执着。大乘佛法「论心不论事」。但是你如果误解了大乘佛法:既然用心的话,我什么事也不做,我专门来用这个「心」。你这个心不是那个心,你这种心是钻空子,「恶心持法,罪加一等」。有道无道,自己知道啊!

虽然那么多的菩萨都在虚空界下面修「寂而常照」,但是在佛需要他们的时候就出来亮相,这是一支庞大的后备军。

我于伽耶城,菩提树下坐,得成最正觉,转无上法轮。

尔乃教化之,令初发道心。今皆住不退,悉当得成佛。

我今说实语,汝等一心信,我从久远来,教化是等众。

这个「久远」提出来了,法会大众一心执着于这一次几十年,明明提醒他,他都不在意。等明白以后:「哎呀,对啊!佛都提醒了嘛!」他才知道。所以,我今说实语:佛再三强调诸佛如来语无虚妄,汝当正信,不可怀疑,否则罪报无量。

这里有一个地名叫「伽耶城」,在伽耶城边有条尼连河,尼连河旁边有一棵菩提树,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打坐,示现成佛。菩提树,是帮助我们开智慧,不要执着。不要认为就是那一种菩提树。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及无数诸菩萨等,心生疑惑,怪未曾有,而作是念:云何世尊于少时间,教化如是无量无边阿僧只诸大菩萨,令住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即白佛言:世尊,如来为太子时,出于释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是已来,始过四十余年。世尊,云何于此少时大作佛事,以佛势力,以佛功德,教化如是无量大菩萨众,当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世尊,此大菩萨众,假使有人于千万亿劫,数不能尽,不得其边。斯等久远已来,于无量无边诸佛所,植诸善根,成就菩萨道,常修梵行。

世尊,如此之事,世所难信。譬如有人,色美发黑,年二十五,指百岁人,言是我子,其百岁人,亦指年少,言是我父,生育我等,是事难信。

弥勒菩萨讲了一大堆,其实就是一念之差。在前面偈颂,佛讲了,「我从久远来,教化是等众」。后面佛又打比方,在《法华经》里可能是最殊胜的一个比方。从成佛以来无量无量无量……百千万亿百千万亿……劫,可是弥勒跟法会大众只认为是这四十年的功夫,一念之差。

譬如有人,色美发黑,年二十五,指百岁人,言是我子,其百岁人,亦指年少,言是我父,生育我等,是事难信:这是打比方:一个二十五岁的小伙子,容光焕发,指着一个一百岁的人,老态龙钟:「大家知道吗?这是我的儿子!」这是叫人家相信不相信呢!而那百岁的老头子呢,也还指着这个小年轻:「这是我父亲!」这更加让人疑三惑四。

佛亦如是,得道已来其实未久,而此大众诸菩萨等,已于无量千万亿劫,为佛道故勤行精进,善入出住无量百千万亿三昧,得大神通,久修梵行,善能次第习诸善法,巧于问答。人中之宝,一切世间甚为希有。今日世尊方云,得佛道时,初令发心,教化示导,令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世尊得佛未久,乃能作此大功德事?

我等虽复信佛随宜所说,佛所出言,未曾虚妄,佛所知者,皆悉通达;然诸新发意菩萨,于佛灭后,若闻是语,或不信受而起破法罪业因缘。唯然,世尊,愿为解说除我等疑,及未来世诸善男子,闻此事已,亦不生疑。

这里进一步来论证他们的疑惑。从这些菩萨大众的境界、道行来看,以弥勒菩萨等觉位的境界和智力,那这些菩萨绝不会超过弥勒菩萨,所以弥勒菩萨有发言权。他知道成就这样的道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们看弥勒菩萨对这些菩萨的道行是怎么样评价?首先总地提出这些菩萨。

已于无量千万亿劫,为佛道故:在无量的百千万亿劫已经发菩提心,勤求正觉。

善入出住无量百千万亿三昧:这一定是明心见性,而且是圆教菩萨明心见性,初住位菩萨以上的功德。

那么「善入出住」,是以「善入、善出、善住」,来形容无量百千万亿色身三昧。人天道之「四禅八定」,包括小乘的「四禅八定」,谈不上「善」。明心见性,方可言「善」。包括《金刚经》的禅定都不能叫「善」,他只能「入」,不敢「出」。所以这里「善入出住」起码是别教位以上的境界。根据藕益大师的评判呢,别教初地到十地的菩萨,才能「善入」这种三昧;别教初地到十地相似于圆教的初住位。

所谓「善入」,入而不入。在行住坐卧中他就见到任何一种三昧。注意啊!这种「三昧」是现量境界上千变万化的三昧,没有隔阴之迷,来示现佛法的教理教义,而是在现量的境界千变万化——变人、变鬼、变天、变菩萨、变佛、变风、变雨,是这个等级。两只眼睛一眨、眉头一皱,好,一变就变出来了。

「善出」是讲出定,示现本身。比如释迦牟尼佛在因地修行之相,那就是本身,也就是成佛之前的本身。他由这个本身成佛,出定就这个样子。一入定,他可以把过去百千万亿年的百千万亿的化身——做人、做天、做牛、做马、做乌龟、做风、做雨,统统示现出来,还可以示现出其他人的种种相,那叫「色身三昧」。其实现那种相是不是还是他自己啊?这是用分别法来说他的「无量色身三昧」,没有哪一个「色身三昧」不是他自己。这个「本相」也是方便说,是他由第一次开始成佛的那个凡夫相作为本相。所以出定了,现本相。这个「出」也是指别教十地以上的菩萨从空出有,大作佛事,在俗谛中,在世俗中,来成就这种分别智。

「善住」:是指别教的妙觉菩萨圆满成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的那种佛。这种果位相当于圆教的二行位菩萨,相差三十个等级。至于圆教的「善入出住」,它可以成就于几年,成就于几天,成就于一时,成就于一念。圆教不可思议,「即入、即出、即住」。对「善入出住」作如是观照。生住异灭,森罗万象,当下一念,这是不可思议的。但是这里最低等级是别教初地以上。这个「百千万亿三昧」就是百千万亿种神通变化。前面讲了阿罗汉的「色身三昧」,一般地说为不超过十八种。那么到了通教、别教,又要多、又要高。但是只有到了别教初地位以上——相当于圆教初住位以上,可以化现无量百千万亿三昧,乃至于等同于佛的那种千变万化。

得大神通:跟佛的神通变化相似,法力、道力不可思议,「戒定慧」三者均等,随智慧而显现。久修梵行:「梵行」为「清净行」。「清」为如如不动之义,「净」为「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之义——万法都是「我」,这是最大的梵行。善能次第习诸善法:「次第」说为无分别不妨分别,「善」说为分别不妨无分别。所以「善」与「次第」圆融,因为森罗万象皆是一人一念而已。巧于问答,非明心见性的菩萨而不可。首先能问能答,难不住他;其次还要「巧」,你的回答能让人听懂。有的人虽然能答,但是人家听不懂;有的人虽然能问,但是人家也听不懂,不知道他在问什么,这都是靠我们的智慧。所以问也好,答也好,我们要下决心让别人能听懂。只要我们真正明白「一心三藏」真实法义,你要相信,只要是有诚心来请法的人,不管他信佛不信佛,他当下一定能信佛,而且当下自己就能认可自己成佛。这就是你讲法成功不成功的标准答案。这是我们这几年来传法啊,事实一次又一次地证实真理不可战胜。

人中之宝:这是赞叹,也可以讲是菩萨中的菩萨。这是明白了「一心三藏」道理,真正受持《法华经》《楞严经》的菩萨。一切世间甚为希有:包括世间和出世间,世间是六道凡夫世间;出世间,阿罗汉、辟支佛、藏教、通教、别教菩萨,都叫出世间。

今日世尊方云,得佛道时,初令发心,教化示导,令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是提出疑问:这些菩萨已经修了无量百千万万亿亿年,已经成就了这么大的道行。以佛讲经说法四十年,能成就他们这么大的道行吗?

我等虽复信佛随宜所说,佛所出言,未曾虚妄,佛所知者,皆悉通达:作为我们这些大菩萨能相信,佛讲话一定有他的道理啊!但是我们现在不明白道理在哪里啊!然诸新发意菩萨,于佛灭后,若闻是语,或不信受而起破法罪业因缘:同时考虑到新发心的菩萨以他们的下劣心来看待这个不可思议的事情,会造口业,造意业。这点也是告诫末世修行人,佛语无妄,你可以不懂,但不可不信,千万不可怀疑。怀疑圣人,要受报应。圣人不报复我们,佛也不惩罚我们,是受我们自己的报应。因为你那是一种黑暗的心,就只能到黑暗的气氛里去受报应。所以,唯然,世尊:「唯」,只有这样啊!佛啊,请你给我们说明这个道理。

除我等疑,及未来世诸善男子,闻此事已,亦不生疑:佛讲一切经典,既是面对当前弟子,也是面对未来世众生。有些人说《法华经》《楞严经》叫人当下成就,那是佛在世啊!意思是佛灭度以后,谁能做到啊?如果佛灭度以后这个讲经说法的人不能通过《法华经》《楞严经》成就人,佛把这个经书留下来干什么?

那个大通智胜佛到静室里干什么啊?他就是在冥中加持十六王子讲《法华经》。那现在释迦牟尼佛在定中在干什么啊?就是加持后世讲经法师来弘扬《法华经》《楞严经》,否则他就失职。因为大通智胜佛加持十六个王子,那么我们现在来讲,就是这个普天下的人都来讲《法华经》,佛有没有力量来加持啊?何况十六王子啊!何况当今世界还没有几个人讲啊!大家明白师父讲的话吗?

我上次在江阴,好几十个人登台分享心得,那个小妙祥在登台之前思想斗争了三天。她讲她这一生做梦都没有想到要登台,还讲话?她思想斗争了三天,讲过了以后一身轻:「哎呀!也不过如此!」我们本来都是佛,智慧都是现成的,到时候一逼就把你逼出来。

尔时,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佛昔从释种,出家近伽耶。坐于菩提树,尔来尚未久。

此诸佛子等,其数不可量,久已行佛道,住于神通力。

善学菩萨道,不染世间法,如莲华在水,从地而涌出。

皆起恭敬心,住于世尊前,是事难思议,云何而可信。

佛得道甚近,所成就甚多,愿为除众疑,如实分别说。

譬如少壮人,年始二十五,示人百岁子,发白而面皱。

是等我所生,子亦说是父,父少而子老,举世所不信。

世尊亦如是,得道来甚近,是诸菩萨等,志固无怯弱。

从无量劫来,而行菩萨道。巧于难问答,其心无所畏。

忍辱心决定,端正有威德。十方佛所赞,善能分别说。

不乐在人众,常好在禅定。为求佛道故,于下空中住。

我等从佛闻,于此事无疑。愿佛为未来,演说令开解。

若有于此经,生疑不信者,即当堕恶道,愿今为解说。

是无量菩萨,云何于少时,教化令发心,而住不退地。

巧于难问答:是「四无碍辩才」。

若有于此经,生疑不信者,即当堕恶道:不信佛语,不信《法华经》,佛在前面〈譬喻品〉和〈法师品〉讲到,那种恶报非常悲惨呀!再三强调,对《法华经》要深信不疑。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限制级末日症候 林岚秦小雅 网游之奴役众神 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军官了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莽荒纪 武侠之气运掠夺 白袍总管 灵域 我的美女董事长 汴京春深 大宋之最强纨绔 武侠从神雕开始 超级神龙养成系统 万界之最强主角系统 洪荒之太上老子 锦绣医妃之庶女凰途 地狱电影院 穿成反派世子爷的亲妹妹 
经典收藏逆青春 渡仙玄记 桃运特工俏佳人 灵蛇转世镇百怪 离婚后她成了财阀前夫的白月光 我在香江当陀枪师妹 重生逃命,竟敲开京圈太子的房门 走绿茶的路,让她无路可走 止末白马怕青牛(GL) 海贼:我两面宿傩,乱杀 海贼:符咒恶魔面具?我全都要! 江湖公敌,从我做起 直播小姐姐穿越后被天道宠翻天 易界杀手之王 公主太子打赌,谁输谁要囚下苦 港综:我带曹达华当卧底 快穿之大佬自救系统 黑神话:吾为天命狼 斗罗:重生瑞兽麒麟,多子多福 仙君追逃妻到蓝星挖自己墙脚 
最近更新田妹重生:改写命运之章 一袭幽梦 查理九世之泪雨流年 恶灵缠绕 叶谨:我的黑客能力震全球 我的蛇精病反派养父 盗墓:兄弟来自古代,怎么办 火影,开局不死不灭我要收购忍界 炮灰不走剧情,主角死活随便 暮色沉溺 我能听到系统心声 恶魔霸总强宠,爱你就要狠狠虐 校园怪谈之惊魂异事集 癫!孤身边全是神经病! 四合院的一股清流 浊修 惹清徐 恶鬼附身记 我在无限副本中崩剧情 穿越女尊之宠爱小夫郎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 深圳读客行空 -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txt下载 -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最新章节 -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