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

深圳读客行空

首页 >>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 >>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皇兄个个不当人 王爷太妖孽:腹黑世子妃 我把白莲花女主逼疯了 老身聊发少年狂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快穿:珍爱生命,远离极品 武侠之神级大师 仙妻攻略 长女 继室千金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 深圳读客行空 -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全文阅读 -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txt下载 -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38章 安乐行品第十四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安乐行品第十四

文殊师利,是菩萨摩诃萨于如来灭后,有成就此第四法者,说是法时,无有过失,常为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国王、王子、大臣、人民、婆罗门、居士等,供养恭敬,尊重赞叹,虚空诸天为听法故亦常随侍。若在聚落城邑,空闲林中,有人来欲难问者,诸天昼夜常为法故而卫护之,能令听者皆得欢喜。所以者何?此经是一切过去、未来、现在诸佛神力所护故。

这就叫「应供」。你怎样供养别人,别人就会怎样供养你,心地感应。因果报应,丝毫不爽。天龙八部就是你的「如来衣」。能令听者皆得欢喜:来受学的人都能成就,都能得到法喜充满。与你道交感应,就是你的「如来座」,就是你的「如来室」。

文殊师利,是法华经于无量国中,乃至名字不可得闻,何况得见受持读诵?

这句话在其它经里有没有啊?「无量国」连名字都不能得闻,何况得见受持读诵?所以我们要非常珍惜啊!「无量国」,有无量国土是不是就有无量劫啊?有无量国土、无量劫,是不是就有无量人?三个无量,想得《法华经》名字都不可以。没有大福报不能见闻受持《法华经》。

文殊师利,譬如强力转轮圣王,欲以威势降伏诸国,而诸小王不顺其命,时转轮王起种种兵而往讨伐。王见兵众战有功者,即大欢喜,随功赏赐,或与田宅、聚落、城邑,或与衣服严身之具,或与种种珍宝,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象马车乘、奴婢人民。唯髻中明珠不以与之。所以者何?独王顶上有此一珠,若以与之,王诸眷属,必大惊怪。

这里佛又打一个比喻来说明《法华经》的重要性,也说明《法华经》在什么时候能够出现于世,百千万劫难遭遇啊。

强力转轮圣王:为「金轮王」,管须弥山脚四大部洲,此处是比喻佛。欲以威势降伏诸国:「威势」是佛法的法力、道力;佛欲「降伏诸国」,就是教化众生,降服众生的邪知邪见,规范众生的身口意这三业,成就我们的「五蕴、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种种的殊胜功德,这叫「降伏诸国」。而诸小王不顺其命:「诸小王」就是我们自己的烦恼习气,叫作「心魔」。包括病魔、包括死魔。「不顺其命」,就是说不能按照佛的教诲而行持。因为我们的烦恼习气很难克服。时转轮王起种种兵而往讨伐:「种种兵」就是无量的法门。先是无量方便法来引导,劝修「戒、定、慧」。

「讨伐」就是修证。在比丘三法里叫「破恶」,在阿罗汉三法里叫「杀贼」,佛把六根说为是「内贼」,外面六尘是「外贼」,我们的种种妄想分别心,叫「贼媒」。凡夫把色身当成是宝,其实我们无量劫以来就是受其伤害,它害得我们家破人亡这还是轻,它害得我们生生世世在三恶道受大灾难!看上去家庭和睦,父慈子孝,夫妻恩爱,乐不可支,其实这样的家庭比家破人亡还苦啊!因为你在迷惑颠倒之中享福,转眼就是地狱、饿鬼、畜生之苦。这种快乐在佛法里叫作「坏苦」,也叫「行苦」。你当下就是「苦」,在增长情执啊!按照《楞严经》讲,「想升情坠」。所以我们要开智慧啊!派兵讨伐是为了破我们的我执,破我们所认为的那种「快乐」——那都是「痛苦」。

王见兵众战有功者,即大欢喜,随功赏赐:有种种小法门都能成就不同的果位,修什么得什么,无非大小而已。

或与田宅、聚落、城邑,或与衣服严身之具,或与种种珍宝,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琥珀、象马车乘、奴婢人民。唯髻中明珠不以与之:「田」是表禅定——修任何法门都能得到程度不等的定力。「宅」是表解脱——有房子住了,不至于穷露在外,禅定和解脱都有无量的等级。「聚」是指初果罗汉。「落」是指二果罗汉。「城」是指四果罗汉。「邑」是指三果罗汉。

「或与衣服严身之具」:「衣服」是指一种忍德、法忍。「衣服严身之具」,这个高于四果罗汉的境界。因为往藏教、通教、别教,那更有无量的等级。所以这个「衣服」不仅是「生忍」,包括「法忍」在内。「严身之具」,这里的「身」为「法身」。这个法性身已经不同于小乘人的那种「人我空」,那是一种「偏真涅盘、偏真法身」。通教、别教的法身是「真法身」;那么圆教的法身叫「真真法身」。圆教的法身包括化身、报身,统统是法身。「之具」是以衣服为主,还有其它一些成就——忍、定、精进、布施等等。

「种种珍宝」:这里一般地是指藏教、通教、别教菩萨果位。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珊瑚,前面讲过,不再重复。「琥珀」:是经过一定的化学变化后形成的一种树脂化石。我们有时看到一种化石里面含藏蝴蝶或昆虫。内外通透。那是不是不二法门啊?它没有任何间隙,里外是一体。「象马车乘」,是比喻一切法门。「奴婢」,是比喻神通法力。「人民」,是比喻有漏的善法。「唯髻中明珠不以与之」:国王的髻中明珠是显示其庄严相,它是权威的象征。如果赏赐的话,文武百官心里就要起种种的误解、猜测。这个「宝珠」举足轻重。这里是比喻《妙法莲华经》不到时机成熟,不能轻易地开示。用这种办法来赞叹《法华经》,在其它经典是没有的。佛几乎使用了一切的手段把《法华经》抬到至高无上的地位。

独王顶上有此一珠,若以与之,王诸眷属,必大惊怪:「王诸眷属」,这是比喻佛的诸弟子大众。「必大惊怪」:小乘人承受不了;初发心的菩萨听了以后心里也感到吃惊。如果是这样的话,会适得其反。

文殊师利,如来亦复如是,以禅定智慧力得法国土,王于三界,而诸魔王不肯顺伏。如来贤圣诸将与之共战,其有功者,心亦欢喜,于四众中,为说诸经,令其心悦,赐以禅定、解脱、无漏根力诸法之财,又复赐与涅盘之城,言得灭度,引导其心,令皆欢喜,而不为说是法华经。

这里以法合喻。前面打比喻,这里说法。文殊啊!我也是这样,用戒定慧种种的办法「得法国土」。「得法国土」是佛自利之德,成就了我的法身功德。

王于三界:是佛成就以后示现于世间来教化众生。这个「三界」,此处观照为「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这三个法界。而诸魔王不肯顺伏,这里的「魔王」可以分别对照为「同居土的见思惑、方便土的尘沙惑、菩萨土的无明微细惑」。

如来贤圣诸将与之共战:「贤圣」,在讲《法华经》之前,我们只能把它说为前七种方便;如果讲成「三贤十圣」的话,那十地的菩萨早就是受持《法华经》的大菩萨了。「与之共战」就是讲前面的三种魔王、三种烦恼。

其有功者,心亦欢喜,于四众中,为说诸经,令其心悦,赐以禅定、解脱、无漏根力诸法之财:「根力」是五根、五力;「禅定、解脱」是四禅八定,「解脱无漏」——四禅八定就是八解脱。但四禅八定包括灭尽定,灭尽定是属于阿罗汉、辟支佛的境界。所以从小乘果位到人天福报,叫「诸法之财」。

又复赐与涅盘之城:「涅盘之城」就是前面〈化城喻品〉讲的,包括阿罗汉的涅盘城,包括通教、别教的涅盘城,各自的境界都不一样。言得灭度,引导其心,令皆欢喜,佛在一步一步引导。

而不为说是法华经:就是讲《法华经》的机缘还没有成熟。佛讲其它任何经典,从来没有这么卖关子。《法华经》从第一品开始,再三讲《法华经》机缘没有成熟,不能随便讲。可是这个说法反而被一些人误解,错用了心——「佛都讲《法华经》不能随便讲,机缘不成熟不能讲啊!我们怎么可以随便讲《法华经》呢?」——这种误解可深了。佛之所以这样讲,就是告诉我们《法华经》难得;既然是这样,既然你们已经得到了,你怎么可以放下啊?如果按照有些人说的,先小法、中法、怎么怎么,他永远都是这个次第。他以此作为借口,来拒绝大乘法。

今后再遇到人说机缘没有成熟,告诉他:「在两千五百年之前就已经成熟了!从佛开讲起到现在,我们不应该停止。我们没有理由停止,没有权利停止!」

文殊师利,如转轮王见诸兵众有大功者,心甚欢喜,以此难信之珠,久在髻中,不妄与人,而今与之。如来亦复如是,于三界中为大法王,以法教化一切众生,见贤圣军与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共战有大功勋,灭三毒,出三界,破魔网,尔时如来亦大欢喜,此法华经能令众生至一切智,一切世间多怨难信,先所未说,而今说之。

这就是表示讲《法华经》的机缘成熟。

如果国王对那些功劳特别大的人,你不把这个宝珠来奖给他,不足以安定天下。这是举足轻重的问题。所以佛在法华会上这个时候公开宣示。

五阴魔:就是《心经》讲的「色受想行识」这五阴,障碍我们证涅盘。「五蕴」色身是一种痛苦,是一种魔障。本来我们的清净心自在无碍,就因为这五蕴而受束缚。这是阴魔啊!你不要当成我。烦恼魔,苦因是什么?「我见」,诸邪知见——贪嗔痴慢疑,这些东西就是「烦恼魔」。死魔:就是死亡。死亡是一种痛苦,死亡以后还要受报。明白了有佛可做,有阿罗汉果位可证,证到了「灭谛」这种果位,我们才能离开「死魔」的报应。在小乘法里,还讲「坏天之魔」。小乘人不能降服天魔啊,但天魔也不能障碍他证小乘涅盘。有大功勋:是指小乘人能够破除了三界内的这四种魔而证得涅盘。

灭三毒:这个「三毒」就是贪嗔痴。在前面的四种魔里已经把贪嗔痴包含在内。出三界:就是降服这四种魔、证阿罗汉果位。这里的「三界」指欲界、色界、无色界,是世间之三界。破魔网:前面讲三种烦恼——界内烦恼、界外烦恼、无明微细烦恼,那么已经破了「界内烦恼」,就是部分地「破魔网」。再进一步破除「界外烦恼」,也叫「界外魔」;「无明微细烦恼」也叫「无明微细魔」。下面就涉及到佛要传《法华经》了。这个已经不是过去的小法所能解决的问题。

尔时如来亦大欢喜,此法华经能令众生至一切智:「一切智」是「一切种智」,「能令众生至一切智」是成就一切种智。如果讲「一切智」,在别教里把它说为「总相智、空智」,那《金刚经》就能到达,更不用说《华严经》,那还要用你《法华经》干什么?所以同样一个名相概念,我们要贯通前后文,贯通整个《法华经》、整个佛法次第来观照。

一切世间多怨难信:即使佛在世时传《法华经》,也是「多有怨嫉」。为什么《法华经》难信难解?就是因为它太简单。一言说之,一切万法就是由我们一个念变出来的——你能深信不疑,当下了生脱死。许多人明白道理以后自己打嘴巴:我怎么这么愚痴!那么多年苦修、苦行、苦证,日不睡夜不眠、读经、诵经、念佛,到处跋山涉水,访求善知识、参学好法门,到头来要成佛却这么简单。

《法华经》《楞严经》都是这么讲的。修行人没有离开课堂,他成佛了。菩萨可说为分真即佛。明白道理以后,我们去做一切善事是为了帮助别人,并不是因为这样你才能成佛,这是菩萨的责任。在教化的过程中又不断提升我们的品位,不要把这个问题搞混淆了。有人认为你这个人口头禅:「只讲解,不讲修、不讲证,是歪魔邪道。」他就是利用众生的这种愚痴来诽谤正法,诽谤善知识。

文殊师利,此法华经,是诸如来第一之说,于诸说中,最为甚深,末后赐与;如彼强力之王,久护明珠,今乃与之。

文殊师利,此法华经,诸佛如来秘密之藏,于诸经中,最在其上,长夜守护,不妄宣说,始于今日乃与汝等而敷演之。

末后赐与:这是讲佛的最终遗嘱。其它经有没有讲「末后赐与」啊?没有。赐与给谁了?「赐与」给所有的经典。每部经典第一句话是不是「如是我闻」呐?这叫「末后赐与」,一切的经都要归到《法华经》来。

如彼强力之王,久护明珠,今乃与之。文殊师利,此法华经,诸佛如来秘密之藏:这个「秘密之藏」显示出佛法的不可思议,显示出众生的滑稽和无知。我们天天看到,天天听到,天天感觉到,它跟我们形影不离,我们却不知道,这是不是最「秘密」啊?往往最秘密的东西放的地方你想不到。天天跟我们在一起,千真万确的真理,我们却不知道;知道了以后却不相信,所以这个秘密是最冤枉!其实一点点都不秘密。只是因为我们的烦恼习气不承认它,这是无可奈何啊!于诸经中,最在其上,把一切经搬出来,法华至上。

长夜守护,不妄宣说:不到机缘成熟不能传。始于今日乃与汝等而敷演之:言外之意,要听这个《法华经》可不容易啊!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常行忍辱,哀愍一切,乃能演说,佛所赞经。

后末世时,持此经者,于家出家,及非菩萨。

应生慈悲,斯等不闻,不信是经,则为大失。

我得佛道,以诸方便,为说此法,令住其中。

这上面三句话很重要,这是对讲经法师的三条基本要求。也就是佛在前面讲到「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方可登台弘法,方可领众修行。

常行忍辱:就是「忍辱衣」。为什么要忍辱啊?被辱者是谁?受辱者是谁?明白这个道理,哪有什么忍不忍?可是世间凡夫就是因为一口气——小则人我是非,大则家破人亡,再大者乃至一场战争,最后万劫不复。

哀愍一切:这就是「入如来室」,成就我们的大慈悲心。明白万法皆唯我一心之所变现,深信不疑,大慈悲心便可成就。修行人贵在明理。不明此理,纵行一切善也是魔业,这是佛在《华严经》所讲。

乃能演说:就是「坐如来座」。言为心声,演说佛法需要开智慧,此慧从何开?「坐如来座」——把一切万法看空。「入空」是开智慧的基础标准。这个「空」、这个「如来座」是圆顿的三空。「能空、所空」统统空,所以空的当下就是妙有,妙有当下就是妙空。也就是空而不空,有而不有。万法当下是一个念,这叫「如来座」。只有明白这个道理,你才会处众无惊,面对一切人的问难,辩才无碍。只有把「入如来室,着如来衣,坐如来座」这三点成就了,你才可以处众说法,自在无碍。

佛所赞经:一切诸佛之所赞叹。包括一切的有情、无情。它没有办法不赞叹,即使诽谤他也在赞叹,因为经就是他。要作如是的观照。

斯等不闻,不信是经,则为大失:「大失」就是断送法身慧命。这样的大经,无量国土之无量众生于无量劫,连名都不可得。你能得而不得,这是不是大大失?跑到你门口来你都得不到,这是大大失。真正把《法华经》的地位、妙用、利害关系搞明白,此经不可思议。此经叫你当下成佛,解决你无量劫无量劫生生世世的生死问题!

后面〈随喜功德品〉那讲得更是感人:一个人修六度万行,用金银财宝供养无量百千亿的天啊、人啊、鬼啊、畜啊,四条腿的、两条腿的到八十岁,又把他们培养成阿罗汉;一个人从法华道场出来就传《法华经》,传到第五十个人,第五十个人仅仅听到一句《法华经》,仅仅生了一念欢喜心,他的功德是前一个人功德的无量倍,没有办法比。为什么?你听闻《法华经》,即得解脱。其它任何经典没有这样的功德。而且要得到这个功德又太简单,几句话就成就了。

我得佛道,以诸方便,为说此法,令住其中:这就是菩萨发心。听不到《法华经》就算了;我听到了《法华经》,日不睡夜不眠也要想办法把这部经告诉我的亲朋好友等一切有缘众生。

我们这个心发得怎么样?你度一个人进来,胜过你自己精进。这个功德福报不可思议啊!《法华经》后面还有讲啊,你坐在这里听经,外面来一个人,你让半个座给他坐一下。你这一让的福报,来世转生忉利天王。

譬如强力,转轮之王,兵战有功,赏赐诸物。象马车乘,严身之具,

及诸田宅,聚落城邑。或与衣服,种种珍宝,奴婢财物,欢喜赐与。

如有勇揵,能为难事,王解髻中,明珠赐之。如来亦尔,为诸法王,

忍辱大力,智慧宝藏。以大慈悲,如法化世。见一切人,受诸苦恼,

欲求解脱,与诸魔战。为是众生,说种种法。以大方便,说此诸经。

既知众生,得其力已,末后乃为,说是法华。如王解髻,明珠与之,

此经为尊,众经中上。我常守护,不妄开示,今正是时,为汝等说。

不妄开示:如果机缘不成熟,让别人对《法华经》生起怀疑,生起轻慢,这些人都要下无间地狱。这是佛的慈悲心。那么大家不要害怕,这几千年以来我们大乘佛法的气氛已经遍及地球,特别是在我们国家具有深厚的大乘佛法的基础。

我灭度后,求佛道者,欲得安隐,演说斯经。应当亲近,如是四法,

读是经者,常无忧恼。又无病痛,颜色鲜白,不生贫穷,卑贱丑陋。

众生乐见,如慕贤圣。天诸童子,以为给使。刀杖不加,毒不能害。

若人恶骂,口则闭塞。游行无畏,如师子王。智慧光明,如日之照。

如是四法:指「身、口、意、愿」这四种安乐行。

读是经者,常无忧恼。又无病痛,颜色鲜白:从这里往下就是受持《法华经》的人得其报应,而且是现报。一个人能够天天读诵《法华经》,你想生烦恼都生不了。「又无病痛」:我有个弟子一开始一天读一部《法华经》,现在坚持一天读两部,日中一食,精神饱满。「颜色鲜白」:你当下这个心态良好,气质非凡。

不生贫穷,卑贱丑陋。众生乐见,如慕贤圣:这四句是讲我们的业障转了,是来世的胜报。今生读《法华经》,你来世是最起码不会出生在贫穷下贱人家。你的相貌不会卑贱丑陋。六根具足,地位高贵。「众生乐见,如慕贤圣」,你走到哪里,不用推销自己,自然就有一大群人亲近你。这种气质并不是自己装模作样,而是自性的流露,与过去世中的善根、与今生今世的福德因缘圆融成一种很好的气质。这叫「佛光普照」。

天诸童子,以为给使:这是天人恭敬。我们在冥冥中都有诸天护法神明护卫,坏人、邪鬼、邪神伤害你,你能受到护法神明的护持。人家恶口骂,你当听歌一样,根本不把他当回事。不管是走到哪里,你处众无惊。这里的「刀杖不加,毒不能害」不要单纯理解为歪魔外邪来伤害你,主要还是指自己的烦恼习气像刀杖、毒箭伤害自己。

智慧光明,如日之照:这是讲愚痴转化为菩提。我们的「身口意」三业都能随智慧而行,叫「智慧光明」。

若于梦中,但见妙事,见诸如来,坐师子座。诸比丘众,围绕说法。

又见龙神,阿修罗等,数如恒沙,恭敬合掌。自见其身,而为说法。

这是梦中的境界。在《楞严经》讲,一个人修禅定看到满天都是佛光,这是魔境。《法华经》这里怎么圆融呢?

文殊菩萨在评判观世音菩萨从「闻思修入」来修禅宗,有没有讲什么魔境啊?没有。而在后面专门讲的五十种阴魔境界,是特指传统的禅宗修行人会遇到的种种阴魔境界。特别是在最后一关,专门讲了修禅定在破除行阴以后未破识阴,都还要下无间地狱。阿罗汉破除了身见修禅宗法门,他即使犯种种错误,不下地狱,但不成增进。

受持《法华经》的人,即使走火入魔都没有关系,你叫「走火入佛」。你去度魔鬼,照样可以。你梦中也是修行。这个妙不妙啊?明白「如来藏」道理的人在梦中、定中、在魔中都是在成就众生。你在鬼道、地狱道中都很自在,你都是愿身再来。这段经文讲到的梦境,藕益大师判其为十信位的菩萨。圆教从初信位菩萨即不落三恶道,相当于初果罗汉,不落三恶道。所以《法华经》这里梦中的境界与《楞严经》那五十种阴魔境界,我们要作很好的区别。将来如果有人问你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要会解释。否则要给别人造成疑惑。

又见诸佛,身相金色,放无量光,照于一切。

以梵音声,演说诸法,佛为四众,说无上法。

见身处中,合掌赞佛,闻法欢喜,而为供养。

得陀罗尼,证不退智。佛知其心,深入佛道。

即为授记,成最正觉。汝善男子,当于来世,

得无量智,佛之大道。国土严净,广大无比,

亦有四众,合掌听法。

陀罗尼:在梦中都能清清楚楚万法都是一念之所变现。在梦中能有这种心态,藕益大师判为是住位菩萨。初住位到十住位,一切论心。

证不退智,前面讲了三种不退转:「位不退六道轮回」,那最起码是四果罗汉以上,因为三果罗汉还在天道轮回;「行不退二乘」,不退二乘就是已经是初住位以上明心见性的菩萨。二乘人必须破除界外尘沙烦恼而明心见性,所以你这个「行不退二乘」就是明心见性;「念不退」更加殊胜,念念流入萨婆若海。这有些法师判为初地以上的菩萨,有些判为七地以上的菩萨,也有的判为七住位以上的菩萨,最起码是七住位。

这段经文一共二十六句。你在梦中有这样的境界,梦到有佛给你授记,你起码是住位菩萨,也就是真正圆教初住位明心见性的菩萨。

又见自身,在山林中,修习善法,证诸实相。深入禅定,见十方佛。

这六句按照藕益大师判为是行位菩萨。前面住位——住入佛家,行位——走出佛家,深入到世间行菩萨道。

诸佛身金色,百福相庄严。闻法为人说,常有是好梦。

又梦作国王,舍宫殿眷属,及上妙五欲,行诣于道场。

在菩提树下,而处师子座,求道过七日,得诸佛之智。

成无上道已,起而转法轮,为四众说法,经千万亿劫。

说无漏妙法,度无量众生。后当入涅盘,如烟尽灯灭。

若后恶世中,说是第一法。是人得大利,如上诸功德。

这段还是围绕做梦来做文章,经文一目了然。这个梦非常殊胜,非常奇妙。又是当国王,又是放下江山修行,又是在菩提树下示现庄严相,又是成佛转法轮。对于受持《法华经》的人,不要把它当成是梦,我们可以印证自己,这是起码在地上菩萨以上的境界。

佛不做梦,即使到十地菩萨都会做梦。做梦很复杂,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属于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有些梦是过去世的事情,或者未来世的事情提前出现——往往经过几天、几个月、几年以后就能成真;有些是自己的亲朋好友对我们有所相求,在梦中见面;有些属于好朋友在梦中鼓励我们;有些属于冤亲债主在梦中干扰我们;有些就是佛菩萨通过神通变现来指点我们。

做恶梦又有两种情况:如果你这一向修行比较懈怠,做了一些亏心事,那这个恶梦就是警告你,或者就是因为你精进,而重罪轻报。本来你要车祸,在梦中惊虚一场,报掉了;本来你要癌症,在梦中让你死一次,就报掉了。记不清楚的梦,你不要去想,那些没有用;有些梦记得清清楚楚,你要好好地研究,检查一下修行中的漏洞。

凡是受持《法华经》的人都要发心,今生今世乃至生生世世做讲经「大法师」。这个「大」,名副其实。因为我们讲的是大经,方称「大法师」。不是看你在世界上的名望有多大,地位有多高,钱财有多少,弟子有多众……那都不叫「大」。这是「依法不依人」。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无限群芳谱 限制级末日症候 林岚秦小雅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莽荒纪 奋斗在红楼 武侠之气运掠夺 灵域 我的美女董事长 大宋之最强纨绔 斗罗世界的巫师 玄幻都市之超神小学生 超级神龙养成系统 快穿之推倒神 万界之最强主角系统 皇家小娇妻 锦绣医妃之庶女凰途 鸿天神尊 北朝帝业 
经典收藏逆青春 网游之血御天策 渡仙玄记 桃运特工俏佳人 我在香江当陀枪师妹 重生逃命,竟敲开京圈太子的房门 渣男白月光回国后,豪门千金她不装了 走绿茶的路,让她无路可走 海贼:我两面宿傩,乱杀 海贼:符咒恶魔面具?我全都要! 直播小姐姐穿越后被天道宠翻天 快穿了解一下只在女尊世界做任务 凤凰谋之吸血凰后 公主太子打赌,谁输谁要囚下苦 贵人就是矫情 港综:我带曹达华当卧底 庶女当自强 黑神话:吾为天命狼 穿越八零:糙汉厂长把我举高高 身体互换,我替无能太子站稳朝堂 
最近更新田妹重生:改写命运之章 查理九世之泪雨流年 踏天之路! 快穿之炮灰逆袭上位 我的蛇精病反派养父 盗墓:你们真的不是npc吗? 话说王爷不好当啊 暮色沉溺 我能听到系统心声 97:怕我破产要退婚?钢价暴涨她傻眼了 海贼:我有魔之果实 风水师之阴阳神婿 癫!孤身边全是神经病! 四合院的一股清流 灵根隐者 五行迷途 恶鬼附身记 天上掉下一个小神仙 回国后,我成了豪门万人迷 穿越女尊之宠爱小夫郎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 深圳读客行空 -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txt下载 -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最新章节 - 印广法师【妙法莲华经】讲记全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