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审配凭借着自己的博学多才,瞬间洞悉了其中的玄妙之处,不禁对太平天国的人才济济深感钦佩。他自幼熟读经史子集,对道士炼制丹药时可能发生的炸炉事件也有所耳闻,尽管他本人并未亲身经历过,但他自然而然地将眼前的情景与道士炼丹时的炸炉相类比。
然而,审配的内心却被深深地震撼了。他万万没有想到,太平天国的那些奇才竟然能够想到如此独特的方法,并将其巧妙地运用到战场上,这无疑是一种大胆而创新的尝试。
正当审配沉浸在对太平天国人才的赞叹之中时,突然间,他被身旁的亲卫们强行架起,匆匆离去。原来,就在他感叹之际,天空中又有大量的炮弹如流星般疾驰而来,这些炮弹正是由迫击炮发射而出的。
“轰!轰!轰!”震耳欲聋的爆炸声接连响起,此起彼伏,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撕裂开来。第一轮的爆炸显然是为了试射,检验炮弹的发射角度是否准确无误;而第二轮的爆炸则是经过精确计算和策划后的猛烈攻击,其威力和杀伤力都远远超过了第一轮。
城墙上的守军们惊恐地看着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和弹片四处飞溅,许多人在瞬间就被击中身亡。这些守军原本应该更加小心谨慎地应对敌人的攻击,但他们显然没有做到这一点,这导致了他们的悲剧。
大部分的炮击炮都是直接瞄准城墙进行射击的,只有极少数的炮弹越过了墙垛,落在城墙之上并爆炸开来。这意味着城墙对于炮击的防护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只有少数炮弹能够突破城墙的防御。
手持望远镜的三人,远远地望着那南皮城墙,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慨。子鸣感叹道:“这城墙真是雄厚无比啊!不愧是袁绍起兵之地,如此坚固的城墙,就连迫击炮都难以对其造成大面积的伤害。”
赵弘在一旁附和着说:“是啊,你看这城墙,只留下了一点点说大不大的坑洞,根本无法对城墙的整体结构造成实质性的破坏。”
柏燕则提出了一个疑问:“会不会是迫击炮中蕴含的炸药过少呢?”三人对视一眼,都觉得这个可能性不能排除。
然而,城池还是必须要攻打下来的。经过几轮迫击炮的轰击之后,三人决定改变战术。他们下令让一群阉奴身上携带炸药包,向着南皮城发起冲锋。这些阉奴们虽然身体残缺,但他们在死亡的威胁下,爆发出了惊人的勇气和决心。
这竟然是李儒和贾诩友情提供的计策!不得不说,此计实在是精妙绝伦,令人拍案叫绝。
他们摒弃了传统的粗布麻衣,别出心裁地将炸药包制成与衣服一模一样的模样。不仅如此,他们还在外边精心制作了一层类似于毛皮的外表,使得炸药包看起来就像是一件普通的服饰。
这样一来,当阉奴们穿上这些“衣服”冲锋时,敌人绝对不会想到他们身上竟然隐藏着如此致命的武器。而这些阉奴们自己对此却是毫不知情,他们只知道为了这次冲锋,上面特意给他们送来了一件相对较为保暖的衣服。
与此同时,迫击炮的猛烈轰炸让城墙上的敌军根本不敢轻易冒头。这无疑为阉奴们的冲锋创造了绝佳的条件,他们终于等到了大显神威的时刻!于是,这些阉奴们不顾一切地向前冲锋,心中只有一个目标——夺下南皮城!
面对如潮水般汹涌而来的阉奴大军,城墙上的守卫们毫不畏惧,他们迅速从掩体后冒出头来,准备给予敌人致命一击。然而,在这紧张的时刻,却没有一个人会选择射出火箭。毕竟,这些阉奴只是普通的冲锋士卒,用普通箭矢攻击他们已经足够了。
守卫们熟练地搭箭、拉弓,然后松手,一支支箭矢如同流星般在空中疾驰,径直飞向那些仍在疯狂冲锋的阉奴。阉奴们见状,也不甘示弱,他们拼命地舞动着手中的武器和盾牌,试图抵挡住这密集的箭雨。
有的阉奴用盾牌护住身体,将射来的箭矢一一弹开;有的则灵活地挥舞着武器,将箭矢击飞。他们的动作虽然有些狼狈,但却有效地保护了自己,不至于被箭矢射中要害。
尽管如此,还是有一些阉奴不幸被箭矢射中。不过,由于他们身上穿着用炸药包制作的衣服,这些衣服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冲的作用,使得原本可能会造成重伤的箭矢,仅仅让他们受了些轻伤。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箭矢竟然轻易地洞穿了由炸药包制成的衣服!这一突发状况使得衣服内部的火药瞬间失去了密封性,火药从箭孔处喷涌而出,如天女散花般四处散落。
那些不幸被箭矢射中衣服的阉奴们,起初并未察觉到异常。然而,随着火药不断地漏出,他们的身体逐渐变得轻盈起来,仿佛失去了重量一般。这种奇怪的感觉让他们心生疑惑,但在激烈的战斗中,他们根本无暇深思。
当阉奴们终于抵达城墙下方时,他们毫不犹豫地开始攀爬云梯。每个人都单手紧握着盾牌,另一只手则紧紧咬住刀或剑,咬紧牙关,拼尽全力地向上攀爬。他们的眼中只有熊熊燃烧的战意,完全顾不上其他任何事情。
与此同时,城墙上的守军也迅速展开了有效的防御。檑木如雨点般砸落,巨石从天而降,火油如火龙般喷涌而出。各种防御手段接连不断地施展出来,不给阉奴们丝毫喘息的机会。
而袁绍所在的南皮城,其最大的优势便是财大气粗。这些防御手段对他们来说似乎毫无成本可言,源源不断地使用着,没有丝毫中断的迹象。
然而令城墙上的守军意想不到的事情骤然发生,他们还在给攀爬的阉奴们淋下火油的时候,出乎意料的事情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