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炉记

一棹碧涛

首页 >> 烘炉记 >> 烘炉记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异常生物见闻录 锦衣笑傲行 快穿:男神又苏又撩 美漫里的超神机械师 快穿之美人改造计划 邪气宿主总掉线 宿主今天也很甜 快穿:每个世界都要糖 穿越1862 宝瞳 
烘炉记 一棹碧涛 - 烘炉记全文阅读 - 烘炉记txt下载 - 烘炉记最新章节 - 好看的科幻小说小说

第139章 大秦王朝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词曰:

铁血金戈六国吞,咸阳宫内势凌云。长城万里雄关立,同轨书文四海尊。

挥剑戟,定乾坤。阿房焦土梦犹存。千秋功过随风去,青史留名后世论。

华夏历2476年,华夏大地风云变幻,六国的旗帜在烽火中纷纷倒下。秦王政,这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以其雷霆之势和铁血手段,终于完成了统一六国的千秋伟业。

咸阳宫的大殿内,秦王政身着华丽的龙袍,目光炯炯,透露出无尽的威严。他俯视着群臣,心中豪情万丈。如今,天下一统,他认为自己的功绩超越了以往的三皇五帝。

“朕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当用‘皇帝’之称号,自称为‘始皇帝’,后世以数计,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嬴政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群臣齐声高呼万岁,声震云霄。

秦始皇深知,要治理如此广袤的疆土,必须建立一套强有力的中央集权制度。他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分别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务。九卿则分管着各种具体事务,各负其责,有条不紊。

在地方上,秦始皇毅然废除了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全国初分为36郡,后增至46郡。郡下设县,郡的长官为郡守,县的长官为县令。这一制度打破了传统的血缘宗法制,使得权力不再世袭,而是由皇帝直接任命,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秦始皇继续执行商鞅变法以来的法家政策。他削弱旧贵族势力,提拔那些在战场上凭借军功崛起的新贵。一时间,秦国上下,军功之风盛行,人人渴望通过征战沙场,建立功勋,改变命运。

然而,秦始皇的统治并非一帆风顺。六国旧贵族虽然失去了土地和权力,但他们心中的仇恨并未熄灭,时刻伺机反扑。

在咸阳城的一座深宅大院中,几个身影在昏暗的灯光下密谋着。

“秦始皇残暴不仁,灭我家国,此仇不报,誓不为人!”一个身着华服的老者咬牙切齿地说道。

“可是如今秦始皇大权在握,我们如何与之抗衡?”另一个人忧心忡忡地问道。

“我们可以暗中联络各方势力,等待时机。只要秦始皇稍有疏忽,我们便举事起义!”老者眼中闪过一丝决绝。

秦始皇也深知六国旧贵族的心思,他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的措施来打压他们。他下令将六国的富豪和贵族迁徙到咸阳,置于自己的监视之下。同时,他还下令收缴天下兵器,铸成十二金人,以示天下永不再战。

在文化方面,秦始皇统一了文字和度量衡。他以秦国的小篆为标准文字,推行全国。这一举措使得各地的交流和沟通更加顺畅,促进了文化的融合和发展。同时,他还统一了度量衡,使得全国的贸易和经济活动有了统一的标准,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秦始皇信奉阴阳家所提出的“五德终始”说,认为秦是水德,周是火德,水能克火,因此秦得天下。他下令以十月为岁首,黑色为正色,数字以六为纪。

为了抵御北方匈奴的侵扰,秦始皇下令征发民夫,修筑万里长城。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无数百姓背井离乡,投身到艰苦的劳作之中。

在长城脚下,民夫们挥汗如雨,他们肩挑背扛,将一块块巨石搬上城墙。

“这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啊!”一个年轻的民夫望着眼前高耸的城墙,疲惫地说道。

“没办法,秦始皇的命令谁敢违抗?只希望这长城能早日修好,让我们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另一个年长的民夫叹了口气。

除了长城,秦始皇还下令修筑驰道和秦直道。驰道以咸阳为中心,通往全国各地,方便了政令的传达和军队的调动。秦直道则穿越崇山峻岭,直达北方边境,成为一条重要的军事通道。

在秦始皇的一系列举措下,秦朝的统治日益稳固。然而,繁重的赋税和劳役也让百姓苦不堪言,民间怨声载道。

在一个偏远的乡村,一位老者望着荒芜的田地,忧心忡忡地对身边的年轻人说:“秦始皇虽然统一了天下,但我们的日子却越来越难过了。这苛捐杂税,没完没了的劳役,让人怎么活啊!”

年轻人握紧拳头,愤愤不平地说:“听说有些地方已经有人起义了,说不定有一天,我们也……”

老者连忙捂住年轻人的嘴:“嘘,可别乱说,小心招来杀身之祸!”

秦始皇坐在咸阳宫的宝座上,听着群臣的汇报,心中充满了自信。他相信,自己的一系列举措必将使秦朝千秋万代,永享太平。

华夏历2478年,咸阳城,阳光洒在金碧辉煌的宫殿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秦始皇高坐于王座之上,目光坚定而威严,他的身后是一幅巨大的地图,上面标注着大秦帝国的辽阔疆域。

“屠睢,朕命你率五十万大军南征百越,务必为朕开疆拓土!”秦始皇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

屠睢跪地领命,“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

秦军五路进发,旌旗蔽日,喊杀声震天。然而,这场战争的艰难远超想象。百越之地,山高林密,越人凭借熟悉的地形与秦军展开了殊死抵抗。战争相持三年之久,秦军损兵折将。

华夏历2482年,秦将蒙恬在北方大捷,夺河南地,设置34县,建立九原郡。捷报传至咸阳,秦始皇龙颜大悦。

天下初定,从齐燕来的儒生方士们纷纷涌入咸阳。他们将儒家的“封禅”之说加以修改,鼓吹自古帝王皆行封禅大典,可通神明,保江山永固。秦始皇心动了,开始了他的巡游之旅。

他的足迹遍布东方沿海、江淮流域以及北边等地。每到一处,皆刻石颂德,彰显其丰功伟绩。然而,随着年岁的增长,秦始皇对权力的渴望逐渐转化为对长生不死的痴迷。

在咸阳宫的深处,卢生、韩终、徐福、侯生等一群怪迂苟合之徒,围绕在秦始皇身边,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海上仙岛的传说。

“陛下,那海上有蓬莱、方丈、瀛洲三岛,乃是神仙居住之所。岛上有不死之药,服之可长生不老,与天地同寿。”徐福谄媚地说道。

秦始皇听得入神,眼中闪烁着渴望的光芒,“若能得此仙药,朕便可永享帝国盛世。”

从此,秦始皇对外宣称:“我慕神仙真人,我自己就叫‘真人’,不再称‘朕’了。”并下令在咸阳附近二百里内修建二百七十座宫观,用天桥、甬道相互连接,帷帐、钟鼓、美人置于其中,不得移动。

一时间,咸阳城大兴土木,民怨沸腾。但秦始皇全然不顾,一心追寻长生之道。

徐福见秦始皇求药心切,便主动请缨,“真人,臣愿率船队出海,为您寻找不死之药。”

秦始皇大喜,赐予徐福大量财物和童男童女,让他即刻启程。

徐福带着众多的财物和满怀希望的人们,踏上了寻找仙药的漫漫征程。他们在茫茫大海中漂泊,时光匆匆流逝,耗费了无数的金银财宝,却始终未能觅得那传说中的仙药。

徐福深知自己空手而归必将面临严酷的责罚,心生恐惧的他编造了一个谎言来欺骗秦始皇。他诚惶诚恐地说道:“陛下,臣等在海中探寻多时,发现确有三神山存在。只是,我们时常被巨大的鲨鱼所困扰,无法靠近神山,故而难以取得仙药。恳请陛下派遣善射之人一同前往,若遇鲨鱼,以连发的弓弩射杀之,或许便能成功抵达神山。”

说来也巧,秦始皇在同一时期竟做了一个奇异的梦。在梦中,他与海神激烈交战,那海神的形状竟与人颇为相似。占梦的博士听闻此事后,连忙进言道:“水神向来无影无形,他常以大鱼蛟龙作为侦探。如今陛下祭祀周全且恭敬,却仍出现此等恶神,唯有将其铲除,方能寻得真正的善神。”

秦始皇听后,深信不疑,当即下令让入海之人携带捕大鱼的工具,而他自己也亲自带着弓弩,准备与那海中恶神一决高下。不久,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一条巨大的鱼影浮现。秦始皇目光坚定,拉满弓弩,箭矢飞射而出,直中那大鱼。海面上顿时血水翻腾,恶鱼终被射杀。

此后,秦始皇对徐福的话更是深信不疑,派遣他带领三千童男童女,乘坐着楼船再次入海,去寻找那神秘的仙山。然而,这一去,徐福等人便如同石沉大海,不知所终。有人猜测他们或许遭遇了海难,被无情的波涛所吞噬;但也有人坚信,他们可能是漂到了某个未知的海岛,并在那里定居下来。在民间,更有传说称他们去到了遥远的日本。

秦始皇求仙的脚步并未就此停歇,他又派遣燕人卢生去追寻羡门、高誓等仙人的踪迹。同时,还令韩佟、侯公、石生等人四处寻求仙人不死之药。整个秦朝,因为秦始皇对长生不老的执着追求,陷入了一片求仙的狂热之中。

在这期间,有儒生对秦始皇的这种行为表示了劝谏。博士齐人淳于越向始皇建议,应当依旧实行分封宗室子弟为诸侯的政策,以使江山稳固,社稷长存。秦始皇听后,并未即刻表态,而是将此提议交给了臣下讨论。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丞相李斯站了出来,坚决反对淳于越的建议。他慷慨陈词道:“如今陛下统一天下,实行郡县制,乃是千秋大业。分封诸侯,必导致诸侯纷争,天下大乱。过去的周朝,正因分封诸侯,最终诸侯坐大,互相攻伐,致使百姓受苦。如今,我大秦好不容易实现统一,岂能重蹈覆辙?”

秦始皇坐在高位上,目光威严地扫视着群臣,心中权衡着利弊。最终,他采纳了李斯的建议,继续坚持现有的制度和政策。然而,他对长生不老的追求却始终未曾改变,依旧在那虚幻的求仙之路上越走越远。

秦始皇帝嬴政高坐朝堂之上,他的目光深邃而凌厉,心中满是对帝国统治的忧虑和对权力巩固的决心。在廷议之时,李斯进言,力主焚书禁书,以绝百家之言,统一思想,维护秦之统治。嬴政沉思片刻,终是点了点头,一道残酷的诏令就此颁布。

“史书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论》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举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准保存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愿学法令,则以吏为师。”

这道诏令犹如一阵狂风,瞬间席卷了整个帝国。咸阳城的大街小巷,人心惶惶。士兵们四处奔走,挨家挨户搜查藏书。

在一个普通的庭院中,一位名叫张贤的儒生,正对着满屋子的书籍落泪。这些书籍是他一生的心血,是他对真理和智慧的追求。然而,如今却要面临被焚烧的命运。他的妻子在一旁焦急地催促:“夫君,快些把书藏起来吧,不然我们全家都要遭殃!”张贤咬了咬牙,抱起一摞书,准备藏到地窖之中。

可就在这时,门被猛地撞开,一群士兵冲了进来。“奉陛下诏令,搜查藏书!”士兵们不由分说,开始翻箱倒柜。张贤紧紧抱住手中的书籍,试图反抗:“这些书是无辜的,它们是先人的智慧结晶!”士兵头目冷笑一声:“陛下之令,谁敢违抗?带走!”张贤被硬生生地拖走,书籍也被付之一炬。

咸阳城的监狱中,关押着众多因藏书而获罪的儒生。他们在阴暗潮湿的牢房中,哀叹着命运的不公。其中一位名叫李通的老者,曾是名震一方的大儒,此刻却面容憔悴。他对着身边的年轻儒生们说道:“吾等一心向学,传播正道,却遭此劫难。这是秦之不幸,更是天下之不幸啊!”年轻儒生们纷纷落泪,心中充满了悲愤。

与此同时,嬴政的心中也并不平静。他坐在宫中,回想起那些儒生们对他政策的非议,心中的怒火再次燃烧起来。他感到自己被欺骗了,被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儒生所蒙蔽。于是,他命令御史案问诸生,要挖出那些心怀不轨之人。

在御史的严刑拷打下,儒生们互相揭发牵连。一时间,咸阳城中人人自危。终于,四百六十余名儒生被牵连出来。嬴政看着这份名单,眼中没有丝毫的怜悯,冷冷地说道:“将他们全部活埋,以儆效尤!”

咸阳城外的一片荒野上,四百六十余名儒生被押解至此。他们的脸上充满了绝望和恐惧,但眼神中依然透着坚定和不屈。张贤望着天空,大声喊道:“苍天啊,为何如此不公!”李通则高呼:“吾等虽死,但真理永在!”然而,他们的呼声并未能改变命运。随着嬴政的一声令下,士兵们开始动土,一个个大坑被挖了出来。

儒生们被推入坑中,泥土渐渐掩埋了他们的身体。哭声、喊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这片荒野之上。但嬴政的心却如铁石一般坚硬,他坚信,只有通过这样残酷的手段,才能巩固他的帝国,让天下人都听从他的旨意。

焚书坑儒之事过后,秦帝国看似平静了下来,但在人们的心中,却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儒生们的遭遇引起了天下人的同情和愤怒,民间对秦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

华夏历2483年春,大地复苏,万物萌动。在咸阳宫的大殿之上,秦始皇嬴政目光炯炯,凝视着一幅巨大的地图,他的心中酝酿着一场伟大的征战。

“蒙恬!”嬴政一声令下。

“末将在!”一员猛将应声而出,此人身材魁梧,威风凛凛,正是蒙恬。

“朕命你统领主力军从上郡北出长城,攻匈奴之东!”秦始皇的声音坚定而有力。

“末将定不辱使命!”蒙恬抱拳领命。

“杨翁子!”嬴政又唤道。

“末将在!”杨翁子出列,神色决然。

“你率偏师由肖关出长城攻其西!务必给匈奴以重击!”

“遵旨!”杨翁子领命而去。

旌旗猎猎,战马嘶鸣。蒙恬率领的主力军如钢铁洪流般从上郡北出长城,士兵们个个士气高昂,铠甲在阳光下闪耀着冷冽的光芒。另一边,杨翁子的偏师也迅速向肖关进发,马蹄扬起阵阵尘土。

匈奴的营帐中,单于得到秦军来犯的消息,顿时一阵慌乱。但他们仍凭借着多年的战斗经验,迅速集结兵力,准备迎敌。

蒙恬一马当先,冲入匈奴阵营,手中长剑挥舞,如入无人之境。秦军士兵们紧跟其后,喊杀声震天。杨翁子所率偏师也在西侧与匈奴激烈交战,他们奋勇杀敌,毫不退缩。

匈奴渐渐不敌,开始败逃。秦军乘胜追击,一举夺取了河南地。

秦始皇得到捷报,龙颜大悦。但他深知,匈奴不会善罢甘休,为了巩固胜利成果,他下令沿河置44县,移民垦守。

然而,正如秦始皇所料,匈奴不断来攻。次年秋,秦始皇再次下令,命蒙恬军北渡黄河。

蒙恬军士气如虹,迅速渡过黄河,夺取高阙,攻占阳山、北假。匈奴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最终不敌,向北迁徙。

为了彻底巩固河南地区,秦始皇下令设置九原郡。自此,今河套内外,大河南北的广大地区,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摆脱了兵祸的灾难,百姓们得以安居乐业,耕田织布,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在南方,秦始皇命任嚣和赵佗再次进攻百越各部族。

任嚣和赵佗率领的秦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百越各族虽然勇猛善战,但在秦军强大的军事力量和精良的装备面前,逐渐难以抵挡。

秦军所到之处,山林震动,江河翻腾。经过一场场激烈的战斗,秦军终于征服了整个岭南地区,将其划入了秦朝的版图。

随着秦军的南下,北方中原的农耕技术与先进文化也随之而来。原本处于刀耕火种时代的岭南,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一处百越的村落里,村民们好奇地看着秦军带来的犁具和种子。一位秦军将领耐心地向他们示范如何耕地、播种。

“这可比我们以前的方法高效多了!”一位村民惊叹道。

“是啊,以后大家都能过上更好的日子!”另一位村民充满期待地说道。

渐渐地,岭南的田野里出现了一片片整齐的农田,稻谷飘香。村庄里也建起了学堂,孩子们开始学习中原的文字和知识。

大秦帝国的旗帜在风中烈烈作响。秦始皇嬴政,这位雄才大略的帝王,目光如炬,志在开拓四方,将大秦的版图不断延展,让统一的荣耀照亮每一寸土地。

在西南的崇山峻岭之间,各族人民与内地有着千丝万缕的交往。然而,险峻的地势和艰难的交通,犹如一道道天堑,阻碍着彼此更深入的交流。秦始皇决心打破这一困境,派遣了常頞前往打通西南通道。

常頞站在那崎岖的山路上,望着眼前层峦叠嶂,心中感慨万千。但他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毫不犹豫地带领众人开始了艰难的开凿工程。锤子的敲击声,在山谷中回荡;汗水的挥洒,浸湿了脚下的土地。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奋战,一条从今四川宜宾通往云南滇池一带的栈道,终于蜿蜒于山间。因道窄且险,“道广才五尺”,故而被称为五尺道。

五尺道的开通,宛如一条纽带,将大秦的势力直接延伸到了且兰、夜郎、邛都、昆明等地。秦始皇的政令得以迅速传达,官员们纷纷在此“置吏”,建立起了行政机构。大秦的律法和制度,开始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生根发芽。与此同时,经由蜀郡,大秦与邛都、筰、冉者的联系日益紧密,郡县制的行政系统如同一张大网,将这些地区牢牢纳入了大秦的统治之中。

在西南的一个小镇上,阳光洒在新设立的县衙门前。一位年轻的官员正与当地的部族首领围坐在一起,商讨着如何发展农耕、兴修水利。这位官员名叫李毅,他来自中原,满怀热忱地想要为这片土地带来繁荣。

“首领,我们可以引进中原的先进耕种技术,让土地产出更多的粮食。”李毅诚恳地说道。

部族首领眯着眼睛,思索片刻后说道:“但这新的方法,我们的族人能适应吗?”

李毅笑了笑,说道:“我会派专人教导,大家一起努力,定能让生活越来越好。”

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农田里的庄稼渐渐茂盛,集市上的贸易日益繁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与内地的关系愈发紧密,成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而在北方的边疆,匈奴的威胁始终如阴影笼罩。秦始皇果断下令北伐匈奴,一时间,金戈铁马,烽火连天。在战场上,大秦的勇士们英勇无畏,与匈奴展开了激烈的厮杀。与此同时,朝廷又徙去大批刑徒前往边地,“实之初县”。

华夏历2485年,徙边的人数进一步增加。这其中,有一个名叫赵刚的刑徒。他曾因一时过错而触犯律法,但在接到徙边的命令后,他决定在这片新的土地上重新开始。

“到了边地,大家都要好好干,为了大秦,也为了我们自己!”负责押送的军官高声喊道。

赵刚望着远方茫茫的草原,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里做出一番成绩。

华夏历2486年,一次大规模的移民行动展开,从内地徙民三万家至北河、榆中定居。凡是去了的,均“拜爵一级”。这一激励政策,让无数民众怀揣着希望踏上了北去的征程。

在北河的新村落里,人们忙碌地建设着自己的家园。田地里,新翻的土壤散发着清香;城墙上,守卫的士兵目光坚定。

夜晚,篝火燃起,人们围坐在一起。一位老者感慨地说:“没想到,我们能在这偏远之地,为大秦的边疆贡献一份力量。”

旁边的年轻人接话道:“是啊,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这里一定会成为大秦坚固的堡垒。”

在秦始皇的雄韬伟略下,大秦帝国的边疆不断拓展,民族融合的步伐日益加快。

华夏历2487年,骄阳似火,酷热难耐。秦始皇的东巡车队在沙丘宫的古道上艰难前行,扬起的尘土在烈日下显得格外焦躁。

始皇帝嬴政端坐在马车之中,眉头紧锁,面色苍白。连日的奔波和操劳让他原本健壮的身体不堪重负,此刻,他只觉得胸口一阵剧痛,眼前的景象渐渐模糊。终于,这位一统六国、威震天下的霸主,在这远离咸阳的沙丘宫中,永远地闭上了双眼。

秦始皇的驾崩,犹如一道晴天霹雳,在车队中炸开。而赵高,这个深藏野心的宦官,敏锐地嗅到了机会的气息。他深知,此刻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关键时刻。于是,他悄悄找到胡亥,眼中闪烁着狡黠与贪婪的光芒。

“公子,如今陛下驾崩,若按长幼之序,当由扶苏公子继位。但扶苏公子与您政见不合,若他登基,您的前途堪忧啊!”赵高压低声音,在胡亥耳边煽风点火。

胡亥本是个贪图享乐、胸无大志之人,但一想到扶苏继位后自己可能的下场,心中也不禁泛起了嘀咕。

“那依赵公公之见,本公子该当如何?”胡亥面露惶恐,急切地问道。

赵高见胡亥已被说动,心中暗喜,继续说道:“公子,只要您愿意,老奴愿助您登上皇位。李斯丞相手握重权,若能说服他与我们一同谋划,此事必成。”

胡亥犹豫了片刻,最终被权力的欲望冲昏了头脑,点头应允。

赵高随即找到李斯,一开始,李斯对赵高的阴谋坚决反对,义正言辞地说道:“陛下驾崩,当遵遗诏,立扶苏公子为新君,此乃天理纲常,岂能违背?”

赵高却不紧不慢地说道:“丞相大人,您仔细想想。扶苏公子向来倚重蒙恬,若他继位,您这丞相之位还能保得住吗?蒙恬军功赫赫,威望甚高,到那时,您恐怕只能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

李斯心中一震,赵高的话如同一把利剑,刺中了他内心深处的忧虑。在权力与忠诚之间,李斯陷入了痛苦的挣扎。最终,利益的诱惑战胜了良知,他长叹一声,选择与赵高、胡亥同流合污。

三人在沙丘宫的密室中经过一番密谋,假造秦始皇发布诏书,宣布由胡亥继承皇位。同时,以秦始皇的名义指责扶苏为子不孝、蒙恬为臣不忠,勒令他们自杀,不得违抗。

诏书迅速传往北方的边疆,扶苏接到诏书后,悲痛欲绝。他深知父亲的脾气,认为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于是,在未辨真伪的情况下,扶苏拔剑自刎,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蒙恬虽觉事有蹊跷,但无奈扶苏已死,自己也被囚禁起来。

在得到扶苏自杀的确切消息后,胡亥、赵高、李斯这才命令车队日夜兼程,迅速返回咸阳。为了继续欺骗臣民,车队不敢捷径回咸阳,而是摆出继续出巡的架势,绕道回咸阳。

然而,正值暑天高温,秦始皇的尸体在马车中迅速腐烂发臭。那股恶臭弥漫在整个车队,令人作呕。为遮人耳目,胡亥一行命人买了许多“鲍鱼”装在车上,试图用“鲍鱼”的味道掩盖尸体的腐臭味。

一路上,百姓们远远地看到车队,依旧跪地高呼万岁,却不知他们敬爱的始皇帝早已驾崩,如今坐在马车中的是一个阴谋篡位的逆子和一群心怀鬼胎的奸臣。

经过数日的奔波,车队终于回到了咸阳。胡亥在赵高和李斯的扶持下,登基称帝,是为秦二世。赵高任郎中令,李斯依旧做丞相,但朝廷的大权实际上已落入赵高手中。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上门女婿都市至尊 女主黑化:男神,请出刀 混沌狂尊 这个男人过于贤惠 先有后爱:豪门总裁的弃妇(全本) 总裁情人十八天 高岭之花不近女色,背地日日暗撩 亡命枭徒 眸中万象:灵魂的隐秘侧写 大民富商苏半城 深海世纪 仅此一月功成 农门锦鲤巧种田 全家读心后,炮灰团宠杀疯了! 娇软雌主太甜,众兽夫圈养上瘾 重生之国民男神 北胤前传 我能提取熟练度 造反,从辅佐美艳太后开始 末世纵横之桃色悍女 
经典收藏少女大召唤 招黑体质开局修行在废土 超级捉鬼道长 万界收容所 蒸汽朋克世界里的医生 极品隐身小鬼医 暗黑野蛮人降临美漫 美漫之道门修士 烘炉记 四合院把空间之门上交国家 玩转时空的超人 封神大天王 超级牧师系统 让你重生,你生产了亿万尸王? 无限深空 诡秘直播,百倍爆率助我腰缠万贯 末世大佬零元购地狱模式 快住手,这根本不是正经科普 裂隙纪元:烬火 快穿之爱你不珍惜,变心了你哭啥 
最近更新废土之王 末世重生后,我和疯批反派HE了 乱世AI 明日余生 重生归来:我提前一年预警末日 绑定哪吒,我成华夏神明团宠 废土种田,分配的对象超给力 源能进化:从荒野到宇宙之 时空吞噬者:畸变档案 求生从种田开始 鸿蒙战神从地球废墟杀到星神座 真理之蚀 熵梦书:时间琥珀里的文明病 渣雌回归后:兽世傲娇父子求抱抱 工具人女配?被六个疯批强制爱 赛博朋克:我用游戏飞升 战锤求生:我杀敌就变强 末世:开局美女返利,我建立了女儿国! 星渊生死轮回 末世,神选之争 
烘炉记 一棹碧涛 - 烘炉记txt下载 - 烘炉记最新章节 - 烘炉记全文阅读 - 好看的科幻小说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