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西游记:精编

清风随竹影

首页 >> 白话西游记:精编 >> 白话西游记:精编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唐砖 四季锦 步步生莲 北朝求生实录 纵天神帝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谍影 红楼名侦探 重生之铁血战将 春秋我为王 
白话西游记:精编 清风随竹影 - 白话西游记:精编全文阅读 - 白话西游记:精编txt下载 - 白话西游记:精编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九十一回 金平府元夜观灯 玄英洞唐僧供状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修行参禅该在何处下功夫呢?就如同要迅速剪除心猿意马带来的干扰。要牢牢把握住内心,如同拴住不羁的野马与顽劣的猿猴,让它们生出五彩祥瑞;若稍有懈怠放松,就可能堕入地狱、饿鬼、畜生这三恶道。要是任由内心自在放纵,就像神丹泄漏,一旦放纵从容,原本纯净的玉性也会变得干枯。

所以,喜怒哀乐、忧愁思虑这些情绪都必须清扫干净,达到一种看似无所得,却又领悟到玄妙真谛的境界。 话说唐僧师徒四人离开了玉华城,一路上平平稳稳,真可谓是处在极乐之境。走了大概五六天的路程,又看到一座城池。唐僧问行者:“这又是个什么地方?”行者回答:“是一座城池。

不过城楼上只有旗杆却没有旗帜,不清楚是什么地方,等走近些再打听吧。” 等到了东关厢,只见两边的茶坊酒肆里热闹喧哗,米市和油坊也是一片繁忙景象。街道上有几个无所事事、闲逛的年轻人,看到八戒长着长长的嘴巴,沙僧脸色黝黑,孙行者眼睛发红,都一窝蜂地围过来争着观看,只是因为害怕,不敢靠近询问。

唐僧心里捏着一把汗,生怕徒弟们惹出什么祸端。 他们又走过几条巷口,还没到城中心,忽然看见一座山门,门上写着“慈云寺”三个字。唐僧说:“我们稍微进去歇一歇马,顺便化个斋饭怎么样?”行者连忙说:“好啊!好啊!”于是师徒四人一起走进了寺庙。 只见寺内: 珍贵的楼阁雄伟壮丽,庄严的宝座高高耸立。

佛阁高耸入云,僧房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宁静。红色的云霞缥缈环绕,佛塔挺拔矗立;碧绿的树木郁郁葱葱,藏经楼清幽寂静。这里如同真正的净土,又似虚幻的龙宫,大雄宝殿上紫云笼罩。

两边的走廊上不断有闲人在嬉戏游玩,一座高塔常常开放,有客人攀登。香炉中的香火时刻燃烧着,佛台上的灯花每夜都闪烁着微光。忽然,从方丈室传来金钟的音韵,应和着僧人们高声朗诵经文的声音。 师徒四人正在观看时,又见走廊下走出一个和尚,他对着唐僧行礼问道:“老师从哪里来呀?”唐僧回答:“弟子是从中华大唐而来。”

那和尚听了,立刻倒身便拜,慌得唐僧赶忙将他扶起,问道:“院主为什么行此大礼呢?”那和尚双手合十说道:“我们这里一心向善的人,平日里看经念佛,都盼望着能修到来世托生在你们中华大地。刚才见到老师的风采和衣冠,果然是前世修行有素,才能够有这样的福分,所以我立刻下拜。”

唐僧笑着说:“实在是惶恐啊!惶恐啊!我只是一个四处云游的行脚僧,哪有什么福分可言!要是院主您能在这里悠闲自在地修行,那才是真正的享福呢。”

那和尚引领着唐僧走进正殿,参拜了佛像。这时唐僧才招呼道:“徒弟们过来吧。”原来,行者三人从看到那和尚与师父交谈起,就一直背对着他们,牵着马,守着行李担子,站在一旁,那和尚也没太在意他们。忽然听到唐僧喊“徒弟”,他们三人才转过脸来。

那和尚一看到他们,惊慌地叫道:“哎呀,爷爷呀!您的高徒怎么长得这般丑陋啊?”唐僧解释道:“他们虽然长得丑,但是却很有些法力。我这一路上多亏了他们的保护。”

他们正说着,里面又走出几个和尚来行礼。

先进来的那个和尚对后面的和尚介绍道:“这位老师是从中华大唐来的,那三位是他的高徒。”众和尚听了,既高兴又有些害怕,问道:“老师,您从中华那样的大国来,到我们这儿有什么事呢?”唐僧回答说:“我奉唐王的圣旨,要前往灵山拜佛求取真经。

刚好路过宝地,特意来到贵寺,一来是想打听一下这里是什么地方,二来是想化顿斋饭,吃完就赶路。”那些和尚听了都很高兴,又把唐僧师徒邀请到方丈室。 方丈室里还有几个正在给人家做斋事的和尚,先进来的和尚又喊道:“你们都来看看从中华来的人物。原来中华的人,有长得俊的,也有长得丑的。俊的实在是难以描绘,丑的却又十分古怪。”于是,那许多和尚和斋主都过来相见。见过礼后,大家各自坐下。

喝过茶,唐僧问道:“请问贵处是什么地名啊?”众和尚回答说:“我们这里是天竺国外的一个郡,叫做金平府。”唐僧又问:“从贵府到灵山还有多远呢?”众和尚说:“从这里到国都有两千里路,这是我们走过的。再往西去到灵山,我们没走过,不知道还有多少路程,不敢随便乱说。”

唐僧听后表示感谢。 过了一会儿,斋饭摆了上来。吃完斋饭,唐僧准备出发,却被众和尚和斋主热情挽留,他们说:“老师您宽住一两天吧,过了元宵佳节再走也不迟。”

唐僧惊讶地问道:“我一直在赶路,只知道一路上有山有水,就怕遇到妖魔鬼怪,结果把时间都耽误了,都不知道什么时候是元宵佳节呢。”众和尚笑着说:“老师一心想着拜佛和领悟禅意,所以没把这节日放在心上。今天是正月十三,到了晚上就开始试灯。后天十五就是上元节。一直到十八九,才结束谢灯。我们这里的人喜欢热闹,本府太守老爷又爱护百姓,各个地方都会高高挂起灯火,整夜都有笙箫之声。还有一座‘金灯桥’,是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到现在依然十分繁华。老爷们就多住几天吧,我们这荒山还是招待得起的。”

唐僧没办法,只好都留了下来。 当天晚上,只听到佛殿上钟鼓声响彻天际,原来是街坊里众多信佛的人来送灯供奉佛祖。唐僧师徒都走出方丈室去看灯,看完后各自回房休息。 第二天,寺里的和尚又献上斋饭。吃完后,大家一起到后园悠闲地游玩。这里果然是个好地方。

正是: 此时正值正月,新春刚刚来临。园林幽静雅致,景色美丽而繁茂。四季的花木争奇斗艳,连绵的峰峦一片翠绿。台阶前的芳草开始萌芽,老梅树枝上散发着清香。桃花泛红,娇嫩欲滴,柳色转青,清新喜人。就算是富丽堂皇的金谷园也不值得夸赞,辋川图中那流传的风雅也无需多提。一条溪水潺潺流淌,野鸭在水中出没不定;千竿翠竹摇曳生姿,引得文人墨客反复推敲描绘。

芍药花、牡丹花、紫薇花、含笑花,仿佛刚刚从沉睡中苏醒;山茶花、红梅花、迎春花、瑞香花,娇艳的身姿已率先绽放。背阴的山崖上积雪还带着寒意,远处的树木间已有袅袅炊烟,仿佛已染上春天的气息。又看见鹿儿在池边对着水影顾盼,仙鹤在松下静静聆听琴音。

东边有几座房屋,西边有几座亭子,可供客人留宿;南边有几间厅堂,北边有几座佛塔,僧人在此安静地坐禅修行。

花卉丛中,有一两座养性楼,重檐高高拱起;山水之间,有三四处炼魔室,摆放着整洁的桌椅,窗户明亮。这里真是天然适合隐居的地方,又何必再去其他地方寻找蓬莱仙境呢。

师徒四人在寺里玩赏了一整天,到了晚上,佛殿里点起了灯,他们又都跑去看灯游玩。只见眼前的景象如梦似幻: 那是一座宛如由玛瑙砌成的花城,又似琉璃打造的仙洞,还有水晶、云母构建的诸多宫殿,重重叠叠,如锦绣般华丽,玲珑剔透。星桥的影子在光影中摇曳,仿佛让天地都为之撼动,几株火树闪烁着红色的光芒,如梦如幻。六条大街上箫鼓喧天,千家万户沐浴在璧月的清辉下,空气中弥漫着阵阵香风。

好几处搭建的鳌峰高高耸立,仿佛有鱼龙从海中跃出,鸾凤向天空腾飞。灯光与月色相互映衬,处处洋溢着祥和融洽的气氛。身着绮罗的人群中,每个人都喜滋滋地聆听着笙歌,车马声轰鸣。眼前的花容玉貌、风流豪侠数不胜数,美好的景致让人目不暇接,仿佛无穷无尽。

众人在本寺看完灯后,又到东门厢的各条街上游玩。一直到二更时分,才回到寺里休息。 第二天,唐僧对寺里的众和尚说:“我原本就有清扫佛塔的心愿,趁着今日上元佳节,请院主打开塔门,让我了却这个心愿。”众和尚随即打开了塔门。沙僧取来袈裟,跟随着唐僧。到了塔的第一层,唐僧披上袈裟,虔诚地拜佛祈祷完毕,便拿起笤帚清扫起来,扫完一层后,他脱下袈裟交给沙僧。接着又去扫第二层,就这样一层一层地一直扫到塔顶。这塔上每层都供奉着佛像,还到处开着窗户,唐僧每扫完一层,都会细细赏玩、赞美一番。

等他扫完下来,天色已经很晚了,寺里又都点上了灯火。 这天夜里正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众和尚对唐僧说:“老师父,前晚我们只在这荒山上和关厢看了灯,今晚才是正节,不如进城去看看那金灯怎么样?”唐僧欣然答应,便与行者三人以及本寺的众多和尚一同进城看灯。

这场景真是: 在这美好的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上元的春色一片祥和。花灯高悬在热闹的街市,人们齐声唱着太平的歌谣。又看到六街三市灯火辉煌,半空中一轮明月刚刚升起。那月亮就像是河神冯夷推上天空的银盘,而这些花灯则仿佛是仙女织就铺在地上的锦缎。灯光映照月光,更增添了一倍的光辉;月光洒在花灯上,又让花灯多了十分的灿烂。铁锁星桥的美景看不尽,灯花火树的绚烂瞧不完。

雪花灯、梅花灯,如同春天的冰被剪碎后绽放;绣屏灯、画屏灯,五彩斑斓,仿佛是精心攒聚而成。核桃灯、荷花灯,高高挂在灯楼上;青狮灯、白象灯,稳稳架在高灯台上。虾儿灯、鳖儿灯,在棚前高高摆弄;羊儿灯、兔儿灯,在屋檐下显得格外精神。鹰儿灯、凤儿灯,相互连接并排;虎儿灯、马儿灯,一同穿梭前行。仙鹤灯、白鹿灯,上面有寿星悠然骑坐;金鱼灯、长鲸灯,好似李白潇洒乘坐。

鳌山灯上,神仙们仿佛在聚会;走马灯中,武将们好似在交锋。万千人家的灯火点缀着楼台,连绵十数里仿佛是云烟缭绕的梦幻世界。那边,玉韂在索琅琅作响中飞驰而来;这边,香车辘辘地从身旁驶过。看那红妆楼上,美女们倚靠着栏杆,隔着帘子,肩并肩,手牵手,成双成对地享受着欢乐;绿水桥边,人群闹吵吵、锦簇簇,醉醺醺、笑呵呵,一对对游人嬉戏玩闹。整座城里箫鼓喧闹,整夜都笙歌不断。

有诗赞曰: 锦绣场中唱彩莲,太平境内簇人烟。 灯明月皎元宵夜,雨顺风调大有年。 此诗描绘出在这繁华如锦绣的场景中,人们唱着欢快的采莲曲,太平的国度里人口密集,热闹非凡。元宵之夜,花灯明亮,月光皎洁,象征着风调雨顺,又将是一个丰收之年。

这时候,正赶上元宵佳节解除宵禁,城里乱哄哄的,到处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有跳舞的,踩高跷的,装扮成鬼怪的,骑着大象的,这儿一群,那儿一堆,各种各样的热闹景象让人看都看不过来。 他们刚走到金灯桥上,唐僧和众和尚凑近一看,只见有三盏金灯。

这灯有水缸那么大,上面照着两层玲珑剔透的楼阁,楼阁都是用细细的金丝编织而成,里面托着琉璃薄片,灯光闪耀,竟比月光还要明亮,灯里的油散发出扑鼻的异香。 唐僧回过头问众和尚:“这灯里用的是什么油啊?怎么会这么香?”众和尚回答说:“老师您有所不知。我们这府的后面有个县,叫旻天县。这个县方圆二百四十里。每年审定征派徭役的时候,会有二百四十家专门负责提供灯油的大户。

府县的其他各项差役还能勉强应付,唯有这灯油大户的差事,负担特别重:每家轮上一年,就得花二百多两银子。这油可不是普通的油,而是酥合香油。这种油每一两就值二两银子,每一斤更是值三十二两银子。这三盏灯,每缸里装有五百斤油,三缸总共一千五百斤,算下来就得四万八千两银子。再加上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差不多得五万多两银子,可就只能点三个晚上。”

行者听了,问道:“这么多油,三个晚上怎么就会点完呢?”众和尚说:“每个缸里有四十九个大灯芯,都是用灯草扎成把,外面裹着丝绵,有鸡蛋那么粗。

只消点过今夜,等佛爷现身之后,到了明晚,油就没了,灯也就昏暗了。” 八戒在一旁笑着说:“想来是佛爷把油都收走了吧。”众和尚说:“正是这样的说法。

满城里的人,从古到今,一直都是这么传的。只要油干了,大家就都说这是佛祖收了灯,这样一来,自然就会五谷丰登;要是哪一年这灯油没干,那就会年成不好,遭遇荒旱,风雨也不调顺。所以家家户户都愿意供奉这灯油。”

他们正说着,突然听到半空中传来呼呼的风声,吓得那些看灯的人立刻四处逃窜。就连那些和尚也站不稳脚跟,纷纷说道:“老师,咱们回去吧,这风一来,肯定是佛爷降下祥瑞,到这儿来看灯了。”唐僧疑惑地问:“怎么就知道是佛来看灯呢?”众和尚解释道:“年年都是这样,不到三更,就会有风刮来。

大家都知道这是诸佛降临,所以人们都会回避。”唐僧说:“我本就是一心思佛、念佛、拜佛的人,如今遇到这般好景致,倘若真有诸佛降临,能在此拜拜,那该多好啊。”众和尚连连劝说,可唐僧就是不肯回去。 没过一会儿,风中果然出现了三位佛的身影,朝着金灯的方向飘然而来。

唐僧见状,急忙跑到桥顶,赶忙倒身就拜。行者眼疾手快,急忙把他扯起来,说道:“师父,这不是好人,肯定是妖邪变的。”

话还没说完,就见灯光一下子昏暗下来,只听呼的一声,那“诸佛”竟然抱起唐僧,驾着风飞走了。哎呀!也不知道是哪座山上、哪个洞里的妖怪,多年来假冒佛祖来观赏金灯。这可把八戒急得在两边四处寻找,沙僧也在一旁大声呼喊。 行者喊道:“兄弟!别在这儿喊了。师父本是高兴过头,结果乐极生悲,被妖精抓走了!”那几个和尚惊恐地问:“爷爷,您怎么就知道是妖精把人抓走了呢?”

行者冷笑着说:“原来你们这些凡人,这么多年都没看出来,所以才被妖邪迷惑,还以为真的是佛祖降下祥瑞,接受这灯油供奉呢。刚才风刮起来的时候,现出佛身的,就是三个妖精。我师父也没识破,跑到桥顶就拜,结果他们弄暗灯光,用器皿装了油,连我师父一起都给抓走了。我稍微走慢了点儿,所以他们三个就化作风逃走了。” 沙僧着急地问:“师兄,那现在该怎么办啊?”行者果断地说:“别犹豫了。

你俩和大家一起回寺里,看好马匹和行李,老孙我顺着这股风去追他们。” 好一个厉害的大圣,立刻施展筋斗云,腾空而起,在半空中闻到那股带着腥味的风,朝着东北方向径直追去。一直追到天亮,忽然风停了,眼前出现一座大山,山势极为险峻,高耸巍峨。好一座雄伟的大山啊: 只见那山上丘壑连绵,层层叠叠,山涧中清泉曲折流淌。藤萝悬挂在陡峭的崖壁之上,松柏挺立在虚空的山岩之间。

清晨的雾气里,传来阵阵鹤鸣;破晓的云朵间,回荡着大雁的唳声。山峰高耸,如同一排排戟剑直插云霄;突兀的岩石,好似一块块磐石堆砌而成。山顶高达万仞,冈岭曲折,连绵千湾。野花和佳木感知到春天的气息,纷纷绽放;杜宇和黄莺应和着眼前的美景,欢快啼鸣。

这座山气势磅礴,实在是险峻异常,山路古怪崎岖,既艰难又险阻。大圣在山上停留观赏了许久,四周寂静无声,只能听到虎豹沉睡的鼾声。

香獐和白鹿在山林间来来往往,玉兔与青狼也在山中穿梭往返。

深涧中的水流奔腾不息,绵延千万里,回旋的急流冲击着岩石,发出潺潺的声响。 大圣正在山崖上寻找前进的路径,忽然看见四个人赶着三只羊,从西坡下齐声吆喝着:“开泰。”大圣瞪大他那火眼金睛,仔细一看,认出这是年、月、日、时四值功曹使者,他们变化身形,隐匿真像而来。

大圣见状,立刻抽出金箍棒,轻轻一晃,金箍棒就变得有碗口那么粗,一丈二尺长。他纵身跳下悬崖,大声喝道:“你们一个个藏头缩颈的,这是要往哪儿跑!”四值功曹见大圣一下子就识破了他们,吓得赶紧驱散那三只羊,现出了本来的模样,闪到路旁向大圣行礼,说道:“大圣,恕罪啊!恕罪!”

行者气呼呼地说:“这段时间也没怎么用到你们,你们看老孙我行事宽松,就一个个都懈怠起来,连来见我一面都不肯,这是什么道理!你们不好好在暗中保护我师父,都跑到哪儿去了?”功曹赶忙解释道:“您师父在金平府慈云寺的时候,放松了禅心,贪图一时欢乐,结果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如今被妖邪抓住了。不过他身边有护法伽蓝保护着。我们知道大圣您连夜追赶,担心您不熟悉这山林的情况,所以特地来给您传个消息。”

行者又问:“既然是来传消息,为什么要隐姓埋名,还赶着三只羊,在这儿吆吆喝喝的呢?”功曹回答说:“设置这三只羊,是为了应和‘三阳开泰’这句话,用‘三阳开泰’来破解您师父遭遇的困境啊。”行者听了,气哼哼地想要动手打他们,不过听到他们还有这番用意,就打消了念头,收起金箍棒,转怒为喜,问道:“这座山,就是妖精的老巢吗?”功曹连忙点头说:“正是,正是。这座山叫青龙山,山里有个洞,叫玄英洞。

洞里有三个妖精,老大叫辟寒大王,老二叫辟暑大王,老三叫辟尘大王。这几个妖精在这儿已经有上千年了,他们从小就爱吃酥合香油。当年修炼成精后,来到这里假扮佛像,哄骗了金平府的官员和百姓,让他们设立金灯,灯油就用酥合香油。他们每年正月十五都会变成佛像来收油,今年见到您师父,认出他是圣僧,就把您师父也抓到洞里去了,过不了多久,就要割下您师父的肉,用酥合香油煎着吃呢。您得赶紧想办法去救他啊。”

行者听完,喝退了四值功曹,转身绕过山崖,开始寻找妖精的洞府。没走几里路,就看见山涧边有一处石崖,崖下有一座石屋,石屋有两扇石门,半开半掩着。

门旁边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六个字:“青龙山玄英洞”。行者不敢贸然进去,站稳脚步,大声喊道:“妖怪!快把我师父放出来!”只听里面“唿喇”一声,门被猛地打开,跑出一群牛头精,他们傻乎乎地问道:“你是谁?竟敢在这儿大呼小叫的!”行者大声回应:“我本是东土大唐前往西天取经的圣僧唐三藏的大徒弟。

我们路过金平府看灯,我师父被你们家的魔头抓来了,赶紧放了他,饶你们一条性命!要是不然,我就掀翻你们的老窝,让你们这群妖精都变成脓血!”

那些小妖听到行者的喊话,急忙跑回洞里报告:“大王!不好啦!出大事啦!”此时,三个老妖正把唐僧带到洞的深处,哪管什么是非曲直,正吩咐小妖们先把唐僧的衣服扒光,去山涧里打来清水洗净,打算把唐僧细细切碎,用酥合香油煎着吃。突然听到“出大事了”的喊声,三个老妖吓了一跳,赶忙问是怎么回事。

小妖气喘吁吁地说:“大门前有个毛脸雷公嘴的和尚在叫嚷,说大王抓了他的师父,让咱们赶紧放出去,不然就饶不了我们的性命,还要把咱们的老巢都给掀翻,让我们全都变成脓血!” 三个老妖听了,心里都“咯噔”一下,惊恐地说道:“刚把这家伙抓来,还没来得及问他姓甚名谁,从哪里来呢。小的们,先把衣服给他穿上,带过来审问审问,看看他到底是什么人,从哪里来的。”

众妖一拥而上,解开唐僧身上的绳索,给他穿上衣服,然后把他推到三个老妖面前。唐僧吓得浑身发抖,“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嘴里不停地喊着:“大王饶命啊!饶命啊!” 三个妖精齐声喝道:“你是从哪里来的和尚?见到佛像为何不躲开,竟敢冲撞我们的云路?”唐僧一边磕头一边说道:“贫僧是从东土大唐奉皇帝旨意,前往天竺国大雷音寺拜见佛祖求取真经的。因为到了金平府慈云寺化斋,承蒙寺里的僧人挽留,让我们过元宵看灯。刚才在金灯桥上,看到大王您显现出佛像,贫僧肉眼凡胎,见到佛像就拜,所以才冲撞了大王的云路。”

妖精又问:“你们从东土到这里,路途遥远,你们一行共有几人,都叫什么名字,快如实招来,我就饶你一命。”唐僧回答道:“贫僧俗家姓陈,名玄奘,自幼在金山寺出家为僧。

后来承蒙大唐皇帝恩赐,在长安洪福寺担任僧官。又因为魏征丞相梦中斩杀了泾河老龙王,唐王游了地府,回到阳间后,开设水陆大会,超度阴间亡魂,唐王又挑选我作为大会的坛主,负责主持法事。幸好观世音菩萨现身,指点我西天大雷音寺有三藏真经,可以超度亡灵升天,所以派贫僧前来求取真经,并赐号三藏,我就以唐为姓,所以大家都叫我唐三藏。我有三个徒弟,大徒弟姓孙,名悟空,法号行者,他就是曾经的齐天大圣,如今皈依正道。”

众妖听到“齐天大圣”这个名字,都吓了一跳,问道:“这个齐天大圣,是不是五百年前大闹天宫的那个?”唐僧赶忙说:“正是,正是。二徒弟姓猪,名悟能,法号八戒,他是天蓬大元帅转世。三徒弟姓沙,名悟净,法号和尚,他是卷帘大将下凡。”三个妖王听了,一个个心里发慌,说道:“还好没把他吃了。小的们,先把唐僧用铁链锁在后面,等把他的三个徒弟抓来一起吃。”

于是,妖王们点了一群山牛精、水牛精、黄牛精,让它们各自拿着兵器,走出洞门,吹起号角,摇旗擂鼓。 三个妖王穿戴好盔甲,整理好衣装,来到洞外大声喝道:“是什么人竟敢在我这儿大喊大叫!”行者躲在石崖上,仔细观察。只见那几个妖精长得: 彩色的脸庞,圆溜溜的眼睛,头上两只角高高耸立,十分突出。耳朵尖尖的有四只,灵动的耳窍闪烁着光芒。它们身上的花纹如同彩色画卷,锦绣般的皮毛好似飞扬的花瓣。

第一个妖精,头顶着狐裘花帽,显得十分暖和,脸上的长毛热气腾腾;第二个妖精,身上披着轻纱,好似有烈焰在飘动,四蹄晶莹如玉,光彩夺目;第三个妖精,威风凛凛,吼声如雷,嘴里的獠牙尖锐得像银针。

它们每一个都勇猛无比,手里拿着三样兵器:一个拿着钺斧,一个挥舞着大刀;再看第三个,肩上横着一根扦挞藤。

再看还有一群七长八短、七肥八瘦,大大小小的妖精,全都是牛头鬼怪的模样,各自手持枪棒。场中有三面大旗,旗上清楚地写着“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孙行者看了一会儿,实在忍不下去了,走上前大声喊道:“你们这些泼贼妖怪!可认得老孙?” 那妖怪大声喝道:“你就是那个大闹天宫的孙悟空?

真是‘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让人觉得天神都羞愧’!原来你就是这么个小猢狲,还敢口出狂言!”行者气得火冒三丈,骂道:“你们这些偷灯油的贼!油嘴滑舌的妖怪,少废话,快把我师父还回来!”说着,他冲上前去,挥舞起铁棒就打。 那三个老妖见状,赶忙举起各自的兵器,匆忙招架。

这一场恶战在山凹里激烈展开: 钺斧、钢刀、扦挞藤,与猴王一棍相互交锋。辟寒、辟暑、辟尘这几个妖怪,都知道齐天大圣的威名。金箍棒挥舞起来,让神鬼都心生畏惧;钺斧砍来,钢刀劈去,一时间火花飞溅。好一个法力高深的孙大圣,以混元之法,真空之像,抵住了这三个假扮佛像的妖怪。

这三个偷油润鼻的妖怪,今年犯下大错,一心要捉拿大唐钦差御驾派遣的圣僧。这边孙行者为了师父,不惧山高路远;那边妖怪们为了口腹之欲,常年设灯骗取灯油。

只听得乒乓作响,那是刀斧碰撞的声音;劈朴之声不断,那是金箍棒挥舞的动静。双方你来我往,三个妖怪一起围攻行者,各自施展本领,相互招架遮挡。这场战斗从白天一直打到天色渐晚,也不知道到底谁输谁赢。 孙行者凭借着一条金箍棒,与这三个妖魔大战了一百五十回合,天色眼看就要黑了,依然难分胜负。就在这时,只见辟尘大王将手中的扦挞藤一晃,跳出阵前,把大旗用力摇了一摇。那些牛头怪们听到号令,立刻簇拥着冲上前去,将行者团团围在中间,各自挥舞着兵器,劈头盖脸地乱打过来。

行者见形势不妙,“唿喇”一声,施展筋斗云,败下阵来逃走了。 那些妖怪也不追赶,召回群妖,安排了些晚饭,大家各自吃了起来。它们还吩咐小妖给唐僧送去一碗,打算等抓住孙行者等人后,再好好处置唐僧。而唐僧呢,一来长期吃斋,二来心里又愁又苦,只是哭哭啼啼的,连那碗饭都没敢碰,暂且按下不表。

话说行者驾着云回到慈云寺,一落地就喊道:“师弟。”八戒和沙僧本来就在满心期盼地商量着,听到喊声,立刻一起迎出来问道:“哥哥,你怎么去了一整天才回来?师父到底怎么样了,现在在哪儿?”行者笑着说:“昨晚我顺着风声追赶,一直到天亮,到了一座山,却没找到师父。幸好四值功曹传来消息说:那座山叫青龙山,山里有个玄英洞,洞里有三个妖精,分别叫辟寒大王、辟暑大王和辟尘大王。

原来这些妖怪多年来一直在这儿偷油,还假扮佛像,哄骗了金平府的官员和百姓。今年碰到我们,他们不知死活,竟然连师父也抓走了。我问清楚这些情况后,吩咐功曹他们在暗中保护师父,我就找到洞门口叫骂。那三个妖怪一起出来了,长得都跟牛头鬼一样。最大的那个使的是钺斧,第二个用的是大刀,第三个拿的是藤棍。后面还跟着一群牛头鬼怪,又是摇旗又是擂鼓的,跟我打了一整天,双方打成平手。后来那妖王摇了摇旗,小妖们就全围上来了,我看天色晚了,恐怕没办法取胜,所以就驾着筋斗云回来了。”

八戒听了,说道:“听你这么说,那儿估计是酆都城的鬼王在捣乱吧。”沙僧疑惑地问:“你怎么就觉得是酆都城呢?”八戒笑着说:“哥哥说那些妖怪是牛头鬼怪,所以我就这么猜啦。”行者连忙说:“不是!不是!依老孙看,那些妖怪是三只犀牛修炼成的精。”

八戒一听,兴奋地说:“要是犀牛的话,等抓住它们,把角锯下来,还能值好几两银子呢!” 他们正说着,寺里的和尚问道:“孙老爷,您要吃点晚斋吗?”行者回答:“要是方便就吃点,不吃也没关系。”和尚们又说:“老爷您打了一天仗,难道不饿吗?”行者笑着说:“就这么点时间,哪能就饿了!老孙我曾经五百年都没吃过东西呢!”和尚们不知道这是真的,只当行者在开玩笑。不一会儿,斋饭端了上来,行者也吃了些,然后说道:“先收拾收拾睡觉吧,等明天我们一起去和妖怪战斗,抓住妖王,这样才能救师父。”

沙僧在一旁说道:“哥哥这说的什么话!俗话说:‘停留长智。’要是那些妖精今晚不睡觉,把师父害了,那可怎么办?不如现在就去,打得他们措手不及,这样才好救师父。稍微晚一点,恐怕就来不及了。”八戒听了,立刻抖擞精神,威风凛凛地说:“

沙兄弟说得对!我们趁着这月光,现在就去降伏妖怪!”行者听了他们的话,觉得有理,就吩咐寺里的和尚看好行李和马匹,说道:“等我们把妖精抓住,让本府的刺史看看他们是假佛,以后就不用再供奉灯油了,也能让全县的老百姓摆脱这个负担,这不是挺好的吗?”和尚们点头答应,不停地称谢。

于是,他们三人驾起祥云,出城朝着妖怪的方向而去。这真是:因为一时的懒散和对禅性的放松,导致灾难降临,修行之心也被蒙蔽。也不知道这次前去,到底是胜是败,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地狱电影院 我有一柄打野刀 渔港春夜 甜蜜暖婚:宝贝,乖一点 重生八零继承亿万遗产 世界不需要魅魔拯救 诡异修仙世界 福艳之都市后宫 神医九小姐 重生都市之犀利天师 天纵之人间界 锦绣福女有空间 诡秘之主 贞观憨婿 我想当巨星 邪影本纪 快穿女配苏遍全宇宙 大宋第一状元郎 全民魔女1994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大宁第一衙内 醉枕三界 刀笔吏 萌宠狂妃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风花醉 犬子汉高祖 麾下一万大宗师,赵高汗流浃背了 三国之重振北疆 逍遥侯内 玄宇宙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这里有家咖啡厅 大唐岭南王 古今中外奇案录 世子请叛逆 迷踪谍影 (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 儒侠英豪 
最近更新大明:我朱雄英不当孝子贤孙 天幕通古代:开局让老祖宗们震怒 从司农官开始变强 大宋:人间为青天,地府做阎罗 正德皇帝朱厚照 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 秦末苍穹之变 十三皇子 十年藏拙,真把我当傀儡昏君啊?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三国:从打猛虎,救皇后开始 从落魄书生到一品富商 古镯通时空,假千金娇养江阳王赢翻了 醒来成了桓侯张翼德 弑兄杀父,我登上大位 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 李世民假死,那天下不就是小爷的了? 什么!越娶妻越强 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 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 
白话西游记:精编 清风随竹影 - 白话西游记:精编txt下载 - 白话西游记:精编最新章节 - 白话西游记:精编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