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泡沫破裂的时间,与1999年圣诞期间互联网零售商的不佳业绩有关。这是“变大优先”的互联网战略对大部分企业是错误的第一个明确和公开的证据。
零售商的业绩在3月份上市公司进行年报和季报时被公诸于众。那些白纸黑字的,令人惨不忍睹的利润和收入数字,还是让投资者最终失去了耐心。
网络经济泡沫的崩溃在2000年3月到2002年10月间抹去了技术公司约5万亿美元的市值。这实际上就是一跌,就跌回了96年以前。
然而,约有50%的网络公司活过了2004年。这反映了两个事实:一是公共财富的毁灭不尽然会导致公司关闭,二是网络经济的大部分参与者都很小,可躲过金融市场风暴的冲击。很多网络公司的创始人又把公司搬回了车库,那是他们最初创业的地方。
那些失业的技术专家,如程序员,发现了一个饱和的就业市场。在北美,国际外包和允许增加技能签证“客座工人”,如h-1b签证计划使得形势进一步恶化。
这样,大学里参与计算机相关的学位课程的新生数出现明显下降。失业程序员普遍重新回到学校成为会计师或律师。他们未来可以去房地产公司上班。
此后,有意思的是,网络经济泡沫的破裂,反而促成了北美房地产泡沫的产生。
耶鲁大学的经济学家罗伯特.希勒2005年说:“一旦股市下跌,房地产就成为股市释放的投机热潮的主要出口。还有什么地方可以让冒险的投机者运用他们新吸收的商业奇才。大房子所展现的实利主义,也已成为自尊心受挫的失望的股票投资者的奴隶。这些天来,整个国家在痴迷程度上,唯一与对房地产的痴迷度相同的东西只有扑克。”
等到2008年,因为房地产泡沫破裂而引发的的次贷危机,那才是北美最危险的时候。
3月16日,Amd公司正式推出了主频达到1Ghz的“Athlon”处理器,从而掀开了Ghz 处理器大战。
3月18日,Intel公司推出了自己的1Ghz pentium3处理器。
两家cpu服务商公司之间的竞争,也是此时正在一片看衰声中的互联网概念中的少有的亮点。
3月26日,在第72届奥斯卡颁奖礼上,梦工厂出品的电影《美.国丽人》成为主要赢家,获得了五项主要大奖,而季宇宁的《黑客帝国》则获得了音效、视效、剪辑等四项技术类大奖。
此外,20世纪福克斯,以及北美麒麟电影出品的电影《灵异第六感》和《玩具总动员2》,却是颗粒无收。
香江,港岛,中环,麒麟唱片大厦。
站在季宇宁面前的,是21岁的周杰伦。
这位未来的大歌星,这个时候还像是一个很老实的大男孩儿一样。
他今天给季宇宁这个大老板拿来了50首歌,都是他创作的。
“周杰伦,我从你写的这些歌里面看到了饶舌风格,有嘻哈,有摇滚,还有节奏布鲁斯。
不过你写的这种风格,也只有你自己唱才行,你自己的唱法,就是那种闭音唱法,别人也模仿不了,所以干脆你就自己唱吧。
嗯,我模仿你的风格,给你写了几首歌。”
周杰伦是季宇宁的麒麟唱片去年刚签下的歌手兼创作人。他是从一家海峡对岸的很小的唱片公司,把周杰伦的所有合约买下来的,实际上就是替他出了违约金。
违约金的数额根本不值一提,因为周杰伦这时候还没出道,一点儿名气都没有。他还需要在其他地方打工才能维持生活。
周杰伦是在1997年签进歌手吴宗宪旗下阿尔发音乐公司。
吴宗宪慧眼识珠,觉得会弹琴的孩子有才华,于是签入了自己的公司。
但是,有合同不意味着有工作,没有名气的周杰伦,只能在吴宗宪的餐厅里打工。
前世在2000年,屡屡碰壁的周杰伦被吴宗宪要求在几天之内写出10首歌,否则出道无望。
歌曲屡屡被拒,吴宗宪对他说“要不你自己唱吧”。事实证明,他的歌只属于他自己。
周杰伦一口气拿出了50首,最后吴宗宪挑选了10首,这就是2000年冬天横空出世的《JAY》。
这个专辑就是以周杰伦的名字命名的。
JAY这个词也有喋喋不休的意思。倒是挺适合周杰伦那种饶舌风格。
那个冬天,这个专辑中的《星晴》《龙卷风》等歌曲,成了海峡对岸流行乐坛最惊喜的旋律。
当然这个专辑只是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真正让他出名的是第2年他出的专辑《范特西》,那里面就有他的成名作,那首《双截棍》了。
“老板,这几首歌写的太好了,我特别喜欢,嗯,我觉得特别适合我。这首《双截棍》,要加上动作才好。《东风破》,也是我非常向往的那种风格。”
《东风破》是出于周杰伦2003年的专辑《叶惠美》,这才是他真正的代表作呢。
这个专辑的名字,是以周杰伦的母亲的名字命名的。这孩子对他母亲很孝顺。
这首《东风破》,也使得周杰伦形成了自己的音乐风格,也就是那个中.国风的风格。
“行啊,这几首歌,小周,你就自己编曲,按照你的风格去编,包括动作。啊,什么时候给你拍一个mv,发一个单曲的mv,然后再发专辑。
专辑其他的歌曲,你自己谱曲,歌词让小方帮你填吧。”
季宇宁准备过两年,再把周杰伦2007年出的那个专辑,《我很忙》中的《牛仔很忙》,还有《青花瓷》写出来,此后就可以让周杰伦自己放飞自我了。
当然,周杰伦他的歌曲,作词都是方文山 。这个人文字上有的时候很惊艳,但文化底蕴还是差点儿,歌词一般都有些小毛病。季宇宁这个大文豪,会稍微修改一下。
这个小方,也是和周杰伦同在一家小唱片公司,和周杰伦一起过档到了季宇宁这里。这人过来时,连违约金都没有。
两个年轻人到香江的时候,兴奋异常,总算有一个能吃安稳饭的地方了。
前世,在未来的20年时间里,基本上就是这位周杰伦席卷乐坛。
那时候,华语流行歌坛的黄金年代已经过去了。实体唱片经济全面崩溃, 大众审美严重缺失。
流行音乐市场需求中心,逐渐由转向。
左右夹击中,老一辈音乐人渐行渐远,新一代歌手还未成熟,赶在华语乐坛辉煌期尾巴出道的周杰伦,近乎成为了最后的天王。
那个时候,老一辈的词曲大家,像黄沾这样的,也没有生意了,别人也不找他写歌了,因为那个时候歌曲好坏已经无所谓了,大家就是看偶像歌手的那张脸,看流量。
所谓的流行音乐,有了,没了,代际的鸿沟,让很多事情都无可奈何。
未来的那些过于直白简单,甚至粗劣的歌,季宇宁根本就写不出来,跟他文豪的身份太不相称。
也许未来他能做的,除了捡一捡前世的那些偶尔出现的网络神曲之外,那就是作为流行音乐的资本大佬出现了。像周杰伦,就是他这个资本大佬推出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