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没吭声,也没拦,只一摆手,带着徐达追了上去。
朴灿宇瘫坐在地,脸色铁青:“完蛋了……这次,真玩脱了。”
小短今眼神发直,脑子乱成一锅粥。
以前不都是这样吗?一跪,一求,一低头,大明立马派兵,跟打发叫花子似的。怎么这次……全变了?
“等等!”他猛地一拍大腿,“他不是贪财吗?”
“对啊!”朴灿宇一愣。
“他贪,咱们就给他送钱!黄金、白银、珍珠、人参……能掏多少掏多少!只要他点头,让大明出兵,咱倾家荡产都认了!”
这话一出,两人对视一眼,眼中总算有了点光。
“回去,立刻清点库存,能凑多少算多少!”
—
“先生,你刚才为啥拦着不让出兵?”朱元璋一路追着问,满脑子疑惑。
“打琉球,费啥劲?顺手的事,还能换个铁杆小弟,这不是白赚吗?”
徐达也点头:“是啊,辽东军刚开拔,顺路抄一下,连水都不用喝一口。”
高鸿志摇头,冷笑一声:“你们当是遛弯儿呢?”
“我告诉你们,只要大明今天不伸手,一年之内,高丽必亡。”
朱元璋一愣:“不至于吧?”
“至于。”高鸿志眯起眼,“那琉球岛,地不大,矿不少,但吃不饱、穿不暖。海禁一开,倭寇饿得眼发绿,不盯高丽盯谁?”
“高丽那群人,骨头比豆腐还软,看见倭寇就尿裤子。打不过,只能求爹告奶奶找大明救命。”
“你猜他们为啥现在才来?”
“因为——他们早就被逼到墙角了,不是求救,是哀嚎!”
“你们真以为他们是来认爹的?”
“他们是想把大明拖进火坑,替他们挡刀!”
“真当咱是傻子?”
徐达低头沉默片刻,低声说:“要是倭寇真占了高丽,辽东的老百姓怕是又要遭殃了。”
“到时候,河套那边的北元再跟他们搭上伙,咱大明的日子可就更难过了。”
高鸿志冷笑一声:“所以呢?咱就得上去当救世主?”
“将士们拼死拼活打倭寇,就为了换高丽王一句‘愿为臣属’?”
“你当皇帝当得也太好说话了吧?”
朱元璋被堵得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干咳两声:“那……按你说,咱这次是趁火打劫?”
“敲诈高丽?”
“话难听,但意思没错。”
“那你要多少银子?”
“不要钱。”
“不要钱要啥?”
高鸿志嘴角一扯,眼神冷得像刀子:“你忘了我 earlier 说过啥?”
“我要的是——开疆拓土。”
话音刚落,屋子里“嘶”的一声,朱元璋和徐达俩人同时倒吸一口凉气。
徐达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你……你不会真想出兵灭了高丽吧?”
这念头一冒出来,他后背都凉了。
高丽好歹是咱大明几十年的藩属啊!这么干,以后还有谁敢信大明?还怎么服天下?
“不行!”朱元璋猛地一拍桌子,“女真能杀,琉球能灭,高丽——绝对不行!”
“他们可是咱的属国!咱要是趁人之危,跟倭寇有啥区别?!”
他对着高鸿志虽敬如师,但这种底线,半步不退。
灭了高丽?满朝文武都不会答应。将士们更不想背个“趁虚而入的强盗”的骂名。
可高鸿志早料到这一出,嘴角一勾,慢悠悠道:“谁说我要打高丽了?”
朱元璋一愣:“那刚才说的开疆辟土……”
高鸿志悠悠端起茶杯,手指轻轻摩挲着杯沿,眼里闪着算计的光:“打仗,不一定要刀剑相见。”
“现在高丽快被倭寇撕碎了,全天下,只有咱大明能救他们。”
“而且——”他顿了顿,语气突然加重,“咱必须出兵。”
“但!”
“咱的兵,不能白流血。每一条命,都得换回来实在的。”
这话一出,朱元璋和徐达更懵了。
不动武?不割地?不赔款?那你到底想咋整?
徐达忍不住催:“你别憋了!赶紧说!”
高鸿志抬眼,一字一句:“四个字——”
“一国两制。”
朱元璋愣住:“啥……是‘一国两制’?”
“简单说,”高鸿志缓缓道,“咱帮高丽赶走倭寇,但从此以后——高丽名义上还是王,可他们得认,自己是咱大明的藩属。”
“内政?照旧。老百姓种地、当官、收税,都归高丽王自己管。”
“咱呢?免费教他们医术、农法、造器、修路……能给的,全给。”
朱元璋听得眼皮直跳。
他太清楚这人了——半点亏都不吃,白送的,必是诱饵。
果然,高鸿志话锋一转,声音像淬了毒的冰:
“但——”
“高丽,不准有军。”
“外交,归大明说了算。”
“从今往后,他们不是藩属国,是——大明的自治州。”
啪!啪!
两声脆响。
朱元璋和徐达手里的茶杯,齐刷刷摔在地上,碎了。
两人僵在原地,呼吸都忘了。
没了兵权,没了外交,高丽王看着是主子,实际上,不过是大明的傀儡。
一个名义上的王,背后站着的,却是整个帝国的影子。
这话听着软,实则比刀子还狠。
朱元璋喃喃:“怪不得你说不费一刀一枪……”
“怪不得你说兵卒的血不能白流……”
“先生……您这招,简直是把人心都拿捏住了!”
比发兵征讨强太多了。
高丽百姓不恨,大明将士也认。
徐达盯着高鸿志,像看个怪物:“高小子,你脑子里装的啥?怎么什么主意都能想出来?”
高鸿志淡淡摇头:“不过是踩在前人脚印上罢了。”
朱元璋只当他是谦虚,摆摆手:“别说这话了!”
“这一招,开天辟地头一回!”
“成不成另说,光这脑子,就够万世敬着!”
徐达刚想接话,忽然转头问朱元璋:“皇上,这法子……真那么难?”
朱元璋长叹一声:“你不懂。”
“换谁都一样。”
“高丽再穷,可高丽王是万民跪拜的‘君父’!”
“让他一低头,从王变臣?”
“他宁可死,也不愿跪。”
这滋味,朱元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