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从始皇开始

妖皇

首页 >> 答题:从始皇开始 >> 答题:从始皇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男儿行 江山美色 富贵小丫鬟 唐砖 无敌天下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宠文结局之后 
答题:从始皇开始 妖皇 - 答题:从始皇开始全文阅读 - 答题:从始皇开始txt下载 - 答题:从始皇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9章 力挽狂澜者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郭子仪(697 年 - 781 年 7 月 9 日),字子仪,别号郭令公、郭汾阳,华州郑县人,是唐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中兴之臣。其出身太原郭氏,为寿州刺史郭敬之之子。

郭子仪一生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凡六十余年。他的主要功绩包括:

1. 平定安史之乱: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 年),安禄山反叛。郭子仪率军出单于府,收静边军,斩杀叛将周万顷,又在河曲击败叛将高秀岩,收复云中、马邑,打通东陉关,因功加封御史大夫。

至德元年(756 年),郭子仪与李光弼出井陉关,在九门大破蔡希德,南下攻打赵郡,生擒伪太守郭献璆。后在嘉山列阵,大败史思明军,河北各郡纷纷斩杀史思明部守将,迎接郭子仪军队,河北就此平定。

至德二年(757 年),郭子仪率军在京西香积寺以北与叛军交战,斩首六万余级,收复长安。休整三天后,继续东征,又收复东都。河东、河西、河南三地郡邑都被平定,郭子仪因功被加司徒,封代国公。

2. 抵御外族入侵: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 年),郭子仪在黄河之畔击败安军,生擒叛将安守忠。

唐代宗时期,面对吐蕃的入侵,郭子仪数次击退吐蕃。仆固怀恩联合吐蕃、回纥入侵时,郭子仪劝退回纥,稳定了唐朝的边疆局势。

郭子仪因功累迁至兵部尚书、司徒、太尉等职,爵至代国公,后又进位汾阳郡王。唐德宗李适朝尊郭子仪为“尚父”。建中二年(781 年),郭子仪于家中病逝,寿享 85 岁,获赠太师,谥号“忠武”,陪葬建陵,配享代宗李豫庙庭。

郭子仪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忠诚的品德和高超的政治智慧,成为唐朝的中流砥柱,为唐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世所敬仰和赞誉。历史上对他的评价极高,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评价他“功盖天下而主不疑,位极人臣而众不嫉,穷奢人欲而人不非之”。

李光弼(708 年-764 年 8 月 15 日),契丹族,祖籍营州柳城,京兆万年人。他是唐朝中期名将,与郭子仪并称为“李郭”,也是平定安史之乱的主将之一。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

1. 出身及早期经历:

李光弼出身于“柳城李氏”,祖上为契丹贵族,其父李楷洛原是契丹酋长,武后统治时入朝,累官左羽林大将军与朔方节度副使,册封蓟郡公;其母李氏为燕国公李楷固之女,才貌双全,后册封为韩国太夫人。

李光弼自幼严肃、坚毅,有雄才大略,擅长骑射,熟读班固的《汉书》。开元年间,年少从军担任左卫左郎将,后历经多职历练,逐渐崭露头角,因击破吐蕃与吐谷浑的战功,进封为云麾将军。

2. 平叛战功:

常山、嘉山之战:天宝十五年(756 年),经郭子仪举荐,李光弼出任河东节度副使。他与郭子仪东出井陉,收复常山郡,善待降将史思义。后采用“以逸待劳”之策,以五百劲弩杀退史思明的两万兵马。随后又联合郭子仪于九门西大败史思明,收复藁城等十余座县城。六月,在嘉山之战大胜叛将蔡希德、史思明和尹子奇,斩首一万余级,生擒四千,消息传开,河北十余郡重新归顺唐朝。

太原之战:至德二年(757 年),叛将史思明、蔡希德、高秀岩、牛廷玠率众十余万攻打太原。当时李光弼历经河北苦战,麾下仅有不足一万的士卒,但他否决筑池固守的建议,亲率士卒百姓于外城挖掘数十万壕沟。他还采用挖地道、用抛石车、地道擒敌等策略,成功抵御叛军。最终大破敌军,斩首七万余级,极大地鼓舞了唐军士气,为收复两京奠定了基础。

河阳之战:乾元二年(759 年),史思明兵分四路进攻汴州,李光弼让汴滑节度使许叔冀坚守汴州十五日,自己则返回洛阳布置。许叔冀归顺敌将史思明后,敌军兵锋直指江淮地区。李光弼率部赶至洛阳,决定移军河阳。在河阳之战中,他指挥若定,让部将李抱玉坚守南城,自己则镇守中潬城,采用部将荔非元礼之策,击溃敌将周挚的进攻。最终唐军斩首一万余级,生擒八千人,俘获二千马匹,军资器械不计其数,李光弼取得大胜。

镇压起义:广德元年(763 年),他还平定了浙东袁晁起义,维持了东南的稳定。

3. 晚年及结局:随着战功的不断累积,宦官鱼朝恩开始担心李光弼功劳过大压自己一头,所以处处使绊子。李光弼自安史之乱开始一直战斗到结束,却因郭子仪被弃用、来瑱被诬陷致死等事件,对宦官产生恐惧。安史之乱之后,李光弼退守徐州,不管唐代宗怎么召见他、需要他,他都不敢前去面见皇帝,这让他在别人看来有拥兵自重之嫌,他曾经的老部下也不再敬重他,最终他忧郁生疾,于广德二年(764 年)病逝于徐州,终年五十七岁。

李光弼足智多谋、治军严谨,善于谋定而后动,以少胜多,战功卓越,被《新唐书》评价为“战功推为中兴第一”。他为唐朝的稳定和复兴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军事才能和功绩在历史上得到了高度认可。

李泌(722 年 - 789 年 4 月 1 日),字长源,唐朝中期着名道家学者、政治家、谋臣、诗人。他是北周“八柱国”李弼的六世孙,祖籍辽东襄平,西魏时迁居京兆府。其一生主要经历如下:

1. 早年经历:

聪慧早显:李泌自幼便以聪慧过人闻名,唐开元十六年(728 年),年仅六岁的他在朝廷广招讲论佛、道、儒三教之人到宫中辩论时被推荐入朝。面对唐玄宗和燕国公张说的测试,他对出“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逞才,静如遂意”的下联,得到玄宗赏识,被赐五匹锦缎。张九龄也对他的前途极为看好,与他交往密切,还称他为“小友”。

才学广博:长大后,李泌对《易经》研究尤为精湛,经常漫游于嵩山、华山、终南山之间,思慕神仙的长生之术。天宝年间,他向玄宗上书《复明堂九鼎议》,论及时势和治国之道,得以授诏翰林,供奉东宫,因此与太子李亨结为布衣之交。

2. 安史之乱期间的贡献:

辅佐肃宗:天宝十四年(755 年)爆发“安史之乱”后,唐肃宗李亨在灵武即位,求访贤士,李泌前来相助。肃宗欲任命他为右丞相,但他坚辞不受,只愿以宾客身份相随。肃宗与他外出并马而行,就寝对榻而眠,大小事情都和他商议。

出谋划策:

任立元帅之议:肃宗想让建宁王李倓为兵马元帅,李泌认为广平王李豫是长子,将来要立为太子,若建宁王任元帅立下战功,可能会引发皇位争夺,建议让广平王任兵马元帅,肃宗听从了他的建议。

平叛战略规划:李泌提出了一套平叛策略,建议命李光弼驻守太原,出道井陉;郭子仪收复冯翊,进入河东,以牵制叛军的四员大将,再命建宁王为范阳节度大使,北靠边塞与李光弼形成犄角之势,攻取范阳,使叛贼失去巢穴。但肃宗急欲收复长安,没有完全采纳他的建议。

3. 历经四朝,多次外放与归隐:

遭人忌恨:李泌因和肃宗亲近,遭到崔圆、李辅国忌恨。两京收复后,他便远离朝堂,隐居衡山。在衡山期间,他潜心研究《中庸》等儒家经典,还曾将一根形状如龙的松枝献给肃宗。

代宗、德宗时期的起起落落:唐代宗即位后,召李泌回宫,起初安排他居住蓬莱店书阁,后因权臣元载、常衮忌恨,他先后被外任江南西道判官、楚州刺史、澧朗峡团练使、杭州刺史等职。唐德宗即位后,将他召回行宫,授官左散骑常侍。

4. 晚年拜相及贡献:

贞元三年(787 年)拜相:李泌在唐德宗时期最终拜相,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累封邺县侯。他提出屯田、复议府兵制等建议,增强了边境军事力量;还凿山开路,解决了京城粮草问题;建议罢宣索,减轻了百姓的经济负担。

对外策略:对外采取“联弱制强”的方针,联结回纥、大食等国遏制吐蕃,达成“贞元之盟”,使边陲安定,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贞元时期唐朝的稳定。

李泌博涉经史,精究《易象》,善属文,尤工诗。着有《明心论》《养和篇》等,有《李泌集》20 卷行于世,但已佚失。《全唐诗》收其诗 5 首,《全唐文》存文 2 篇,《唐文拾遗》存文 1 篇。他历经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多次化解朝廷内部和外部的危机,为唐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唐肃宗李亨(711 年 10 月 19 日 - 762 年 5 月 16 日),是唐朝第八位皇帝。以下是关于他的一些重要信息:

1. 早年经历:

身世背景: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第三子,生母为元献皇后杨氏。出生前,父亲李隆基正与太平公主争斗,曾想让母亲杨氏堕胎,但最终作罢。他出生后被送到太子妃王氏(王皇后)身边抚养,王皇后被废后,他失去了这一重要庇护。

封王与立储:李亨两岁时被封为陕王,开元十五年(727 年)正月,被封为忠王,改名李浚,后又兼领朔方大使、单于大都护。开元二十三年(735 年),因遥率诸将大破奚、契丹等部落的兵马之功,加封司徒。开元二十五年(737 年),太子李瑛被废杀,次年六月,李亨被立为皇太子,后改名李亨。

2. 太子生涯:担任太子期间,李亨面临诸多危机:

韦坚之祸:李亨妻子韦妃的哥哥韦坚与边关将领皇甫惟明交往,被李林甫诬陷结谋拥立太子,唐玄宗将韦坚和皇甫惟明贬官,李亨为表清白,请求与韦妃分开,才未受波及。

柳积之祸:李亨的良娣杜氏的父亲杜有邻被柳积诬告勾结太子谋反,李林甫借此大做文章,杜有邻、柳积等人被杖杀,李亨废除杜良娣为庶人,太子之位多次遭遇威胁。

3. 马嵬兵变与灵武称帝:

马嵬兵变:天宝十四年(755 年),安禄山起兵造反,唐玄宗逃奔至马嵬驿,发生兵变,杨贵妃与兄长杨国忠被杀。李亨在此与玄宗分开,领兵北上。

灵武称帝:李亨抵达灵武后,裴冕、杜鸿渐等人上谏,请求李亨即位为天子,以安定国家。李亨起初拒绝,后经众人多次上书,于天宝十五载(756 年)七月十二日在灵武登基称帝,改元至德,遥尊唐玄宗为太上皇。

4. 平叛与统治:

收复二京:李亨即位后,致力于收复东京洛阳与西京长安。至德二年(757 年),在回纥等势力的援助下,唐军先后收复长安、洛阳。

重用宦官:李亨认为武将难相统属,乾元元年(758 年)九月,他诏令郭子仪与河东节度使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共同讨伐安庆绪,但派宦官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致使宦官势力进一步扩大。

政治改制:李亨执政期间,政治上改“三京”为“五都”体制,限制太上皇玄宗的权力;经济上任用第五琦盐铁铸钱使,实行榷盐法和货币改革,缓解当时唐朝面临的财政危机。

5. 晚年与去世:宝应元年(762 年),李亨病重,命太子李豫监国,同年五月病逝于长生殿,终年五十二岁。宝应二年(763 年)三月二十七日,李亨被安葬在建陵。

总的来说,李亨在安史之乱的动荡局势中即位,为平定叛乱、稳定唐朝局势做出了一定贡献,但他重用宦官等举措也为唐朝后期的宦官专权埋下了隐患。他的一生充满了波折和挑战,是唐朝历史上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皇帝。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肥水不流外人田 恰似寒光遇骄阳 渔港春夜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亿万盛宠只为你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逍遥人生 福艳之都市后宫 男欢女爱 官道之色戒 宋檀记事 无限之信仰诸天 艳海风波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大奉打更人 花都太子 很纯很暧昧 鬼吹灯 慢慢仙途之仙灵界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橙心如意剑 重生南非当警察 萌宠狂妃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三国之一马平川 大宋必须浪 
最近更新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 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 情牵盛世恋歌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史记白话文版 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 秦朝历险记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明朝皇帝往事 镇国世子爷 养子断亲后,带着亲爹妻儿逆袭了 
答题:从始皇开始 妖皇 - 答题:从始皇开始txt下载 - 答题:从始皇开始最新章节 - 答题:从始皇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