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题:从始皇开始

妖皇

首页 >> 答题:从始皇开始 >> 答题:从始皇开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名门艳旅 汉乡 男儿行 唐砖 古代美食生存手札 无敌天下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奉系江山 宠文结局之后 
答题:从始皇开始 妖皇 - 答题:从始皇开始全文阅读 - 答题:从始皇开始txt下载 - 答题:从始皇开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3章 范仲淹与庆历新政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范仲淹(989 年 10 月 1 日 - 1052 年 6 月 19 日),字希文,曾用名朱说,谥号文正,被后世称为“范文正公”。他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庆历新政”的发起者。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

1. 生平经历:

早年身世坎坷:范仲淹先祖为唐朝宰相范履冰,家族原本世居邠州。后因父亲范墉追随吴越王钱俶归降北宋,调任为武宁军节度掌书记,但范墉在宋太宗淳化元年(990 年)因病卒于任所,家中贫困无依,母亲谢氏改嫁长山朱氏,范仲淹因而改从其姓,取名朱说。大中祥符四年(1011 年),范仲淹得知自己的身世后,前往应天府求学。

科举入仕:大中祥符八年(1015 年),范仲淹以“朱说”之名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乙科第九十七名,被任命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后历任兴化县令、秘阁校理、陈州通判、苏州知州、权知开封府等职。期间因直言敢谏而多次遭贬谪。

戍边西北: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 年),宋夏战争爆发,范仲淹与韩琦共任陕西经略安抚招讨副使,负责指挥西北战事。他采取“屯田久守”的方针,巩固西北边防,对庆历和议的达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主持新政: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 年),范仲淹因西北边事缓和而被召回京城,授枢密副使,后又拜参知政事,主持新政变法。但因新政激起的反对声浪过大,范仲淹于庆历五年(1045 年)正月自请赴地方任职,庆历新政以失败告终。此后范仲淹先后在邓州、杭州等地任职。

晚年及去世:宋仁宗皇佑四年(1052 年)五月二十日,范仲淹在前往颍州赴任途中病逝于徐州,同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县尹樊里万安山下,加赠兵部尚书,谥号“文正”,后经屡次加赠为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追封楚国公、魏国公。

2. 主要成就:

文学方面:

散文:范仲淹的散文创作成就很高,《岳阳楼记》是其代表作。文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体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尚情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篇文章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在思想上成为了中国士大夫的精神标杆。

诗词:他的诗词也有不少佳作,如《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描绘了边塞的艰苦生活和将士们的思乡之情,风格苍凉豪放。

政治方面:

地方治理:在地方任职期间,范仲淹积极治理水患、兴办学校、整顿吏治等,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实事。例如在泰州时,他上书建议修筑海堤,成功抵御了海潮灾害,当地百姓将海堤称为“范公堤”。

庆历新政:范仲淹主持的庆历新政,是北宋时期的一次重要改革。他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如整顿吏治、改革科举、发展经济等,旨在解决当时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虽然新政最终失败,但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教育方面:

范仲淹继承和发展了儒家正统的教育思想,把“兴学”当作培养人才、救世济民的根本手段。他主张“劝学育才”,恢复制举并使之与教育相衔接。

在师资选材上,他提倡明师执教、经实并重,推荐的名师胡瑗、李觏等,皆为北宋着名的教育家。在教学内容上,他提倡“宗经”,同时注意兼授诸算学、医药、军事等基本技能,培养具有专门知识、技能的实用人才。

3. 历史评价:

范仲淹以其高尚的品德、卓越的才能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受到了后世的广泛赞誉和敬仰。王安石将他尊为“一世之师”,南宋的朱熹、刘宰等名士文人认为他是“本朝人物第一”“天地间第一流的人物”。

他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懈奋斗。

庆历新政是北宋中期庆历年间赵宋王朝推行的一场改革运动。以下是关于庆历新政的具体介绍:

1. 背景:

内忧方面:北宋立国后,政治上实行一职多官、大兴科举、采用恩荫制,导致官员数量大增,行政效率低下,“冗官”问题突出;军事上实行“养兵”之策和“更戍法”,军队数量庞大但战斗力弱,“冗兵”现象严重;财政上,养兵、战争赔款、统治者大兴土木等使得财政开支巨大,形成“冗费”。“三冗”问题导致北宋积贫积弱。同时,土地兼并严重,农民负担沉重,阶级矛盾尖锐,农民起义不断爆发。

外患方面:北宋与东北边境的契丹族和西北边境的党项族连年发生战争,且屡屡失败。宝元元年(1038 年),党项族人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与宋朝的外交关系破裂,随后宋夏之间爆发了多次战争,宋军战败,只得议和,这进一步加重了北宋的危机。

2. 主要发起者:以参知政事范仲淹为首,还有富弼、韩琦、欧阳修、余靖、蔡襄、王素等人。

3. 主要内容:

澄清吏治:

明黜陟:严格考核官吏升降,破格提拔政绩卓着的官员,撤换有罪和不称职的官员。

抑侥幸:限制中、上级官员的任子特权,防止权贵子弟亲属垄断官位。

精贡举:改革科举考试内容,重策论、要求阐述经书的意义和道理,令州县立学,规定士子必须在学校学习一定时间方许应举。

择长官:严格依照政绩考核官员,奖励能员,罢免不才,并主张由各级长官保荐下属。

均公田:按等级给官员一定数量的职田,均衡职田收入,防止贪赃枉法。

富国强兵:

厚农桑:加强农桑立法,命令全国各地重农桑,奖农桑,将农业的好坏作为考察官吏、官吏黜陟的重要内容。

减徭役:主张合并户口稀少的县邑,减少百姓的徭役,并裁减统治者的奢侈耗费。

修武备:整治军备,主张恢复府兵制,卫士每年用三个季度务农,一个季度教练战斗,寓兵于农。

厉行法治:

重命令:严肃对待和慎重发布朝廷号令,朝廷行条令事先必须详议,“删去繁冗”,一旦颁行,必须遵守,不得随意更改。

推恩信:落实朝廷的惠政和信义,若拖延或违反赦文施行,依法从重处置,派使臣巡察各种惠政是否施行。

4. 实施过程:庆历三年(1043 年)九月,范仲淹将《答手诏条陈十事》奏折呈给宋仁宗,作为改革的基本方案,朝廷表示赞同,并颁发全国。然而,由于新政触动了保守派官僚贵族的既得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和阻挠。

5. 结果:庆历五年(1045 年)五月,杜衍、韩琦、欧阳修先后遭贬出朝,范仲淹也被贬至邓州,新政以失败而告终。

6. 影响:

积极方面:庆历新政虽然时间短暂且最终失败,但它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尖锐的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统治秩序,促进了北宋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它为后来的王安石变法奠定了思想基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也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不懈奋斗。

消极方面:新政的失败使得北宋的社会矛盾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冗兵资费加倍,民族矛盾依旧尖锐。

韩琦(公元1008年8月5日 - 1075年8月8日)是北宋着名的政治家、词人。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

1. 个人生平:

早年经历:大中祥符元年七月初二(1008年8月5日),韩琦出生于泉州北楼生韩处,父亲韩国华曾任泉州知州。他四岁时丧父,跟着几位兄长生活。天圣五年(1027年),年仅二十岁的韩琦考中进士(榜眼),从此步入仕途。

仕途起伏:韩琦在仕途上曾多次担任重要官职,如将作监丞、开封府推官、右司谏等。他曾直言进谏,弹劾当朝权贵,如杨景臣、王随、陈尧佐等人,其建议多被朝廷采纳,声名远扬。

2. 主要贡献:

抵御西夏:宋夏战争爆发后,韩琦与范仲淹率军防御西夏,在军中颇有名望,人称“韩范”。在战争中,他积极采取防御策略,加强军事建设,为保卫边疆做出了重要贡献。例如好水川之战虽然宋军失利,但韩琦之后积极调整战略,加强防御工事。

庆历新政:韩琦与范仲淹、富弼等主持“庆历新政”。庆历三年(1043年),他们奉调令回到京城,同任枢密副使,积极参与政治改革。但由于新政受到守旧派官员的强烈反对,最终以失败告终。

调和帝后矛盾:宋英宗时期,韩琦参与调和英宗和曹太后之间的矛盾,确立储君之位,稳定了朝政。

3. 文学成就:韩琦有《安阳集》《谏垣存稿》等作品传世。

4. 历史评价:韩琦一生历经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功在社稷。神宗为他御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的碑文,追赠尚书令,谥号“忠献”,准其配享英宗庙庭。宋徽宗时期,追封魏郡王。清代学者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也称赞韩琦“历相三朝,功在社稷”。

总的来说,韩琦是北宋时期的重要政治家,对北宋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富弼(1004 年 - 1083 年),字彦国,河南人,历仕宋仁宗、英宗、神宗三朝,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以下是对他的具体介绍:

1. 早年经历与入仕:

富弼出生于官宦世家,曾祖父富处谦历任内黄县令,祖父富令荀任商州马步使,父亲富言是咸平年间的进士,官至都官员外郎。富弼年少时好学且有气量,大臣范仲淹对他十分赏识,称其是辅佐帝王的良才,还将他的文章拿给同僚王曾、晏殊一同欣赏。晏殊也很看好富弼,将女儿许配给他。

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 年),富弼以茂才异等科及第,初仕将作监丞、出知河南府长水县。一个月后,被知河阳军李迪召为签书河阳节度判官厅公事。天圣九年,父亲逝世,富弼辞官守孝三年。

2. 政治作为:

积极谏言:明道二年,范仲淹因抗议郭皇后不当废而遭贬谪,富弼上书称此举“一举二失”,认为皇后不该废,范仲淹是忠臣谏诤,也不该贬,他因此被贬为绛州通判。在任上,他不断提出诸多政治主张,如宝元三年,西夏王李元昊称帝后,北宋朝廷用人多有失当,富弼上疏《论西夏八事奏》,提出斩杀西夏来使以扬国威、四方征兵、征调国库钱财以作军用、减轻税收等建议。

出使契丹:北宋与西夏战事之际,契丹趁火打劫,于庆历二年派大臣索要关南领土。富弼不顾女儿夭亡和夫人临产,出使与辽国谈判。他据理力争,坚不割地,最终以增加岁币银绢了事,维护了北宋的领土完整,避免了契丹和西夏联合夹攻的可能,有利于宋辽边境的恢复、人民生活的安定和两国经济文化的发展。

参与庆历新政:庆历三年,富弼任枢密副使,与范仲淹推行“庆历新政”,提出多条时政建议,主张革除弊端,如裁撤冗官、削减地方豪强的权力等,以减轻百姓负担并增强中央政府的控制力。但因新政触动了大官僚集团的利益,富弼与范仲淹等被贬出京师,任地方官。

地方政绩显着:庆历七年,富弼以资政殿学士加给事中知青州事,兼京东东路安抚使。当时黄河以北大水灾,大批灾民外逃,逃到青州的他妥善安置,组织当地官吏分区管理灾民,并劝说青州地区的富户捐献粮食。第二年夏天,青州一带小麦大丰收,他根据灾民归家路程的远近,发给不同数量的粮食,遣返他们回家,一共救活了 50 余万人,并从中为国家招募了 1 万多名青壮年当兵。

3. 晚年经历:熙宁四年,富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被罢免相位,以左仆射之职改判汝州。之后他以司空、武宁节度使兼中书门下平章事、韩国公之职退居洛阳。退休期间,他仍然关注朝廷大事,并积极谏言。

4. 文学成就与历史评价:富弼着有《富郑公集》留世。他为官清廉,有大臣之风,历经四朝,为北宋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死后赠太尉称号,谥号“文忠”,还被列为宋朝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动漫之后宫之旅 肥水不流外人田 恰似寒光遇骄阳 渔港春夜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亿万盛宠只为你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逍遥人生 福艳之都市后宫 男欢女爱 官道之色戒 宋檀记事 无限之信仰诸天 艳海风波 花都太子 莽荒纪 很纯很暧昧 鬼吹灯 于他心上做妖精 慢慢仙途之仙灵界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我在大唐有块田 这个王爷来自地球 名门艳旅 问棠gl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我要当明君之大隋杨广 大宁第一衙内 唐枭 民国崛起之东北虎啸 血火河山 醉枕三界 游龙戏唐 萌宠狂妃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大清宫里的小人物 三国之一马平川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大宋必须浪 
最近更新祖龙修仙我监国?上朝签到人物卡 开局惨死全家:我当厂卫翻身逆袭 家父崇祯不听劝,开局秒变太上皇 穿越红楼后我竟然六元及第 人在锦衣卫,开局领悟洗髓经 情牵盛世恋歌 皇帝女儿身,开局欺君犯上 大秦:老六皇子真老六 趣翻三国之军师有奇谋 教教小兕子,大唐舰队星际归来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史记白话文版 大明战神马踏六国,震惊朱元璋! 秦朝历险记 全史人物乱入:刘备二周目人生 我今年八岁,前来酸枣会盟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水浒之书生王天下 我拔刀造反,你说我是当朝太子? 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 
答题:从始皇开始 妖皇 - 答题:从始皇开始txt下载 - 答题:从始皇开始最新章节 - 答题:从始皇开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