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集还挺丰富的,尤其年关来了,种类更是齐全,花样百出。
其中就有遵义特产--黄糕粑。
前两天蔡鸢还打电话给我,说家里蒸了黄糕粑,秋了腊肉。
问要不要给我来上一些。
当时我给拒绝了。
一来是我们要出门,去游玩。
再一个也是懒得麻烦她。
所以我用要出门为由先回绝了她。
但她也说:“没事,等你们旅游回家了你和我说,做了你的份儿,要是不给你还真就浪费了。”
所以最终还是给我寄来了。
正好快递信息发过来。
我瞄了一眼,嫂子问我:“怎么了?”
“没事,蔡鸢给我寄来的腊肉和黄糕粑,嫂子,数量不少,平常娃儿们都在学校解决两餐,回来吃的也少。
你一会儿和我去拿快递,拿一些回家去吃。”
“哎呀,我们也有啊,你们放着让阿姨给你们做,时不时做点儿,又不是没冰箱。
我给你送回去都可以,不用给。”
“一会儿再说。我们再看看。”
我知道在这儿周旋是白搭,干脆继续逛。
瓜子花生带了一点儿。
嫂子说:“我爸妈就喜欢吃这种味道,老人家就吃这些混时间。给他们带点。”
“可以啊。”
“这个带不带?”我指着米筒问她。
“可以买点。”
轩轩也举手说:“妈妈,我要这个,我要。”
“行,给你买一袋。”我拿了两袋,问嫂子够不够?
“够了。”
嫂子说:“别带这么多,去了西双版纳吃的还不少,现在这的人都吃不了多少,象征性的买个新鲜感。”
“对,我也觉得。多半都是孩子们吃。”
最后轩轩又要了。
“你不给哥哥姐姐们都拿一点?”我问他:“自己吃独食呀?”
“对哦~~给哥哥姐姐拿一份,还有琳琳姐姐,妈妈,伯娘,要给爷爷奶奶拿吗?”
“不用。我们都不要,就拿你们小孩的。”
嫂子回。
“好吧。”
但我对这些东西比较感兴趣。
他们都不太喜欢吃甜,只有我一如既往的喜欢,口味和孩子都差不多。
“我也要一个。”我提议,伸手把最上面那一个蓝色的拿下来,找老板要了两根签子:“嫂子,咱们两个吃这一个,分了,我一个人吃不完。”
“诶,你喜欢吃这些?”
“我还可以,碰都碰到了就吃点。”
我把签子搅一团,递给她,晃了晃,她到底还是接过去了。
捏手里,吃一口。
“好甜~~”
“是吧?年轻的味道。”我说:“偶尔吃一次还是可以,也不是每天都吃。”
轩轩也拿了。
给他们几个买的让老板包了起来。
轩轩主动分享:“妈妈,伯娘,你们要不要尝一尝我这个味道?粉色的哟~~”
“好啊,那你尝尝我们这个蓝色的吧。”
“好!我们交换!”
拿了,买了年货我们去快递驿站。
蔡鸢拿的一点儿都不少!
三大块腊肉,随便得二十多斤。六个黄糕粑,两个泡沫箱子装着。
要不是嫂子和我一起来我还真带不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