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前传

文岳

首页 >> 三国前传 >> 三国前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马前卒 调教太平洋 抗日之兵魂传说 即鹿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纵天神帝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抗日之铁血使命 红楼名侦探 
三国前传 文岳 - 三国前传全文阅读 - 三国前传txt下载 - 三国前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6章 魏国司马氏掌权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话说这魏主叡荒淫过度,把自己整得身体都垮了,年纪才三十五岁,瘦得皮包骨头,奄奄一息。他赶紧立了郭夫人为皇后,任命燕王宇为大将军。燕王宇是曹操的庶子,和叡关系一直挺铁,所以叡想把后事托付给他。又让领军将军夏侯献、武卫将军曹爽(曹真的儿子)、屯骑校尉曹肇(曹休的儿子)、骁骑将军秦朗等,跟燕王一起辅政。

可这中书监刘放和中书令孙资,一门心思琢磨着揽权,就不想让燕王他们入辅。他们天天琢磨着找机会进谗言,可一直没找到机会。这不,司马懿班师回朝了,燕王宇就向叡请旨,让司马懿回长安。叡这会儿都快没力气管事儿了,就由燕王做主。

有一天晚上,叡气喘吁吁,燕王宇担心有啥突发情况,就亲自去宣召曹肇他们来商量大事。曹爽在旁边还没走,刘放和孙资一看机会来了,赶紧推门进去,哭着说:“陛下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这后事到底托付给谁呀?”叡有气无力地说:“你们难道没听说朕要用燕王吗?”刘放赶紧说:“先帝有诏,藩王不能辅政,再说陛下您正生病呢,曹肇、秦朗他们借着进宫的名义,跟宫女胡言乱语,燕王也不管束,还在宫外拥兵,不让我们进宫奏事,这跟古代的竖刁、赵高有啥区别?太子又年幼,不能亲政,外面有强敌,内部又有小人,这国家可就麻烦了。我们一直蒙陛下恩宠,实在不忍心看着不管,所以冒死来跟陛下说。”嘿,这就是典型的“听风就是雨”。

叡一听,气得不行,急问刘放:“那你觉得谁能担大任?”刘放看曹爽在旁边,也不好说别的,就推举曹爽代替燕王宇,孙资也跟着附和。叡就问曹爽:“你觉得自己能胜任吗?”曹爽紧张得汗流浃背,半天说不出话来。刘放急得踢了他一脚,曹爽这才挤出一句:“臣……臣愿死奉社稷。”哎呀,曹真怎么生出这么个没出息的儿子。刘放又说:“太尉司马懿才能过人,可参与大政。”叡点了点头,说行。刘放就想请旨召司马懿。

正好曹肇进来了,刘放和孙资赶紧出去。叡跟曹肇说了召司马懿的事儿,曹肇哭着劝谏,拿董卓的事儿来警告他,怎么不直接说曹操呢。叡又犹豫了,不想召司马懿。等曹肇走了,刘放和孙资又进来,说曹肇有异心,叡又听了他们的话,让他们起草诏书。刘放说:“请陛下自己写。”叡无奈地说:“我都病成这样了,拿不动笔。”刘放就直接拿过文具,握住叡的手,勉强写了诏书,写好后就拿着诏书大声说:“有诏免燕王等官,不得再停留在殿省中。”燕王宇本来就性子温和,听了这话就出去了,献、肇、朗三人也没办法,只好流着眼泪回家。

刘放马上让内使辟邪去召司马懿。司马懿一看前后诏旨不一样,就知道宫里肯定有变故,赶紧连夜赶到洛阳,进宫求见。叡拉着司马懿的手说:“朕忍着不死等你来,现在见到你,把后事托付给你,我就没遗憾了。”嘿,要不是这样,司马懿怎么能揽权呢。司马懿赶紧磕头受命。叡又把齐、秦二王召进来,让他们跟司马懿作揖。指着齐王芳对司马懿说:“这就是将来的储君,你好好看看,别弄错了。”司马懿又不是眼瞎,能不认识嘛。又让芳上前抱住司马懿的脖子,司马懿流着泪说:“陛下放心!难道您忘了先帝临崩的时候,把陛下托付给臣吗?”叡笑着说:“那就好。希望你和曹爽一起辅佐这孩子。”于是立芳为皇太子,曹爽为大将军,司马懿仍守官太尉,辅导东宫。过了一夜,叡就死了,曹爽和司马懿奉太子芳即位。

芳才八岁,有人说他是任城王曹楷的儿子。尊皇后郭氏为皇太后,追谥叡为明皇帝,葬高平陵。给曹爽和司马懿加了侍中职衔,还假节钺,都督中外诸军事,录尚书事。所有的兴作都假托遗诏,都下令罢免。嘿,这就是司马懿笼络人心的手段。

曹爽和司马懿各领三千人,轮流宿卫,权势相当。不过曹爽年轻,威望也不高,把司马懿当父亲一样对待,什么事都去咨询他,不敢专行。司马懿呢,也假装谦虚,所以两人还能相安无事。

这时候有东平人毕轨,南阳人何晏、邓扬、李胜,沛人丁谧,都挺有才华,想通过各种办法升官。魏主叡在位的时候,说他们浮华躁竞,都给罢黜了。没想到曹爽把他们拉过来当僚佐,一秉政,就都给用上了,还把他们当成心腹。

何晏他们给曹爽出主意说:“国家重权不能轻易交给异姓,现在可以进宫跟天子说,给司马懿加个太傅,表面上推崇他,实际上要防备他。以后尚书奏事,先给大将军看,这样就不会被司马懿牵制,大权就不会旁落了。”嘿,这主意看似是为曹爽好,实际上是把曹爽当傀儡。曹爽听了觉得挺不错,就把司马懿推为太傅,又推举弟弟曹羲为中领军,曹训为武卫将军,曹彦为散骑常侍。还把吏部尚书卢毓调任为仆射,让何晏代替他,又把邓扬、丁谧任命为尚书,毕轨为司隶校尉,李胜为河南尹。这可真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大家都高兴地互相庆贺。

黄门侍郎傅嘏跟曹爽的弟弟曹羲说:“何平叔(何晏字平叔)表面上安静,内心浮躁,喜欢投机取巧,贪图利益,将来肯定会迷惑君门。希望你转告大将军,别轻易委任他。”曹羲把傅嘏的话告诉曹爽,曹爽正把何晏当宝贝呢,哪肯信傅嘏的话,还说傅嘏在中间挑拨离间,把他给罢免了。后来又把卢毓调出做廷尉,没过多久又罢了官。大家都觉得卢毓挺冤,就又让卢毓做光禄勋。

大将军长史孙礼,正直不挠,被何晏他们嫉恨,就被调出去做扬州刺史。司马懿在旁边冷眼旁观,早就看透了这事儿,不过因为曹爽对他还挺有礼貌,就跟他周旋着,没干涉。嘿,这就跟郑庄公对待共叔段似的。

过了一年改元正始,把中书监刘放调任为左光禄大夫,中书令孙资调任为右光禄大夫。这肯定是司马懿推荐的。

又过了一年初夏,曹爽和何晏他们正玩得高兴呢,突然门吏进来报告说:“吴兵三路入侵,警报已经到了好几次了。”曹爽一听,脸色都变了,着急地说:“怎么会有这种事?看来得请太傅来主持了。”嘿,这可真是“临时抱佛脚”。何晏他们也没主意,只能催曹爽赶紧入朝,跟司马懿商量军情。曹爽没办法,只好离开宴席,往朝堂走去。

到了朝堂,朝臣们都围过来问曹爽怎么办。曹爽说要等太傅来商量。于是派人去请司马懿。司马懿借口自己生病,不肯来。曹爽急得不行,又让光禄勋卢毓拿着诏书去问司马懿计策。司马懿这才出来说:“芍陂是淮南的要冲,现在由将军王陵把守,应该没什么问题。只是樊城、柤中这两处,必须派大将去援救,才能退敌。”卢毓回去复旨,朝臣们都盼着曹爽带兵出征。曹爽从来没打过仗,不敢出兵。

过了几天,樊城被吴将朱然围住,祖中也被诸葛瑾攻打,连连告急。许洛两都人心惶惶,司马懿这才说自己病好了,出来商议军事。嘿,这时候该他出风头了。正好王陵报捷,击退了吴将全琮,淮南解除了警报。

司马懿进议说:“柤中百姓十万,流离失所,樊城被围一个多月了,情况非常紧急。大将军手握兵权,怎么能坐视不管呢?”嘿,这明摆着是把责任推给曹爽。曹爽无话可说,只能说自己没本事,让太傅定夺。何晏在旁边说:“樊城坚固,易守难攻,敌人在城下屯兵,不战也会疲惫,只要用长策制御,自然能屈敌。”司马懿微微一笑,说:“疆场骚动,主少国疑,不趁这个时候出兵退敌,怎么安定社稷?大将军能去就去,要是不能去,我虽然年纪大了,也愿意带兵去。”嘿,这明摆着是在奚落曹爽。朝臣们一听司马懿愿意出兵,当然都赞成。司马懿就调动人马,马上出发南征。

少帝芳亲自率领百官,送到津阳城门外。司马懿拜别而去。才过了一个月,就传来捷报,樊城解围,吴兵连夜逃走,柤中也击退了吴人。于是宣诏班师。太傅司马懿带着军队回来,献俘行赏,又是一番热闹景象,这里就不细说了。

曹爽跟司马懿一比,可就差远了,心里难免有点失落。邓扬、李胜就劝曹爽找机会立功,这样才能跟司马懿抗衡。正巧听说蜀大将军蒋琬进任大司马,出屯涪城,打算袭魏境。曹爽就听了邓扬、李胜的话,请求伐蜀。司马懿说蜀还没进兵,没必要劳师。于是又拖了两三年。

这时候蜀后张氏已经去世,又立了后妹为继后,长子璇为太子,次子瑶为安定王,改建兴十六年为延熙元年。车骑将军吴懿又病亡出缺,所有军队都归蒋琬节制,监军姜维为副。蒋琬和姜维分别驻守汉中和涪城。到延熙六年,蒋琬病得很重,就让姜维屯涪城,另外派镇北大将军王平去守汉中。

魏曹爽得到这个消息,又打算攻蜀。征西将军夏侯玄,是曹爽的姑子,也附和曹爽的提议,怂恿他兴师。司马懿又出来劝阻,曹爽不听。于是在魏正始五年,也就是蜀延熙六年,春天发兵,与夏侯玄会师长安,总共十多万人,越过骆谷,逼近汉中,声势浩大。

蜀兵在汉中驻守,不到三万,将领们都有点害怕,打算守城等待涪城的援军。镇北大将军王平却大声说:“这里离涪城大概有千里远,援兵怎么能马上到呢?要是贼兵攻入阳平关,那就麻烦了,不能不防。”说完,就派护军刘敏带着一万人去据守兴势山,多设旗帜,绵延百里。兴势山是关口的保障,与关内互相呼应,就成了重镇。

魏兵被兴势山阻挡,前进不了。长安运饷又很艰难,沿途跋涉,不仅役夫累死,甚至连牛马都相继累死。曹爽和夏侯玄在这儿屯兵一个多月,粮食快没了,一点办法都没有。夏侯玄又接到司马懿的信,信里说《春秋》里责大德重,兴势山非常险要,已经被蜀兵占据,很难进兵,如果再不知退,恐怕会全军覆没,到底由谁负责呢?这老狐狸看得可真准。夏侯玄就把信给曹爽看。曹爽不想这么轻易回去,正犹豫呢,突然探马报告说蜀已经任尚书费祎为大将军,带兵来援。曹爽知道打不过,这才跟夏侯玄商量退师。

退到三岭,沈岭、衙岭、分水岭是汉中到骆谷的通道。岭间已经布满蜀兵,旗帜上写着汉大将军费字样,吓得魏兵胆战心惊。曹爽到了这儿,没路可走,只好让夏侯玄为先锋,自己在后面跟着,硬着头皮往前冲。连续冲突了好几次,才杀开血路,越岭奔回。所有的辎重、甲仗都丢得差不多了,十万人死伤过半,狼狈地回到了都城。嘿,这可被司马懿笑话死了。

蜀大将军费祎奏凯还朝,受封成乡侯。蒋琬本来兼益州刺史,因为觉得费祎才华出众,就把州职让给了他。于是让费祎兼刺益州,侍中董允代替费祎做尚书令,辅佐费祎。

过了一年,蜀太后吴氏去世,接着大司马蒋琬、尚书令董允也生病去世。蜀人把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称为四圣相,也叫四英,到这时候就只剩下费祎了。费祎任用曹选郎陈祗为侍中,陈祗很有技巧,喜欢耍小聪明,跟黄门丞黄皓关系很好。黄皓本来就很会阿谀奉承,得到后主的宠信,就怕一个公忠体国的董休昭(董允字)。董允一死,黄皓就没什么忌惮了,又有陈祗来侍奉,就一起狼狈为奸。而且后主从这时候开始亲政,提拔黄皓为中常侍,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诸葛亮苦口婆心地劝谏,最后都成了空话,国家难免一天天衰落。

再说曹爽回到京城后,不知道反省,还继续当首辅。少主芳虽然已经加元服,立了皇后甄氏,可毕竟年纪还小,才十五六岁,不懂好坏。郭太后深居宫中,守着曹丕的遗诏,不干预外事。魏黄初三年,命令群臣不得奏事太后,后族不得辅政。所以曹爽丧师,没人弹劾,曹爽就更加放肆了,结党营私,骄奢无度。郭太后有点意见,曹爽就把太后迁到永宁宫,派人管束。还到宫里搜寻美女,只要看到有姿色不错的,不管有没有召幸过,就都抢走。魏主叡身后遗妾,有封过才人的,也被曹爽强取了好几个,藏在窟室里轮流奸淫。嘿,这可真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他还把饮食衣服都仿照天子的规格,珍玩堆满了府中。又建重楼画阁,雕宇峻墙,白天跟私党一起喝酒,晚上跟姬妾寻欢作乐,真是事事顺心,要什么有什么。曹爽的弟弟曹羲非常担心,多次哭着劝谏,曹爽根本不听。有时候跟弟弟曹训、曹彦他们出去游玩,到了晚上都不回来。司农桓范劝他说:“将军总领万机,掌管禁兵,不应该跟兄弟一起出去。要是有人闭城拒绝,谁能进去?希望你三思。”曹爽瞪着眼睛说:“谁敢这么做?你太多心了。”桓范没办法,只好退出去。

唯独太傅司马懿又说自己生病,好几个月都不出门。河南尹李胜想回故乡做官,请求曹爽推荐。曹爽就上表推荐李胜为荆州刺史。李胜去跟司马懿辞行,看到司马懿躺在床上,盖着被子,旁边两个婢女在伺候,眼睛斜着,嘴巴张着,好像不省人事。李胜连叫了几声,司马懿才应道:“你是谁?”李胜说:“我是河南尹李胜,现在奉诏调为荆州刺史,特来拜辞。没想到太傅病成这样。”司马懿喘着气说:“并州么?你……你屈就这个州,地近朔方,要好好防备。”李胜赶紧说:“我是去本州,不是并州。”司马懿假装听错,说:“你从并州来吗?”李胜又说:“我是奉调为荆州刺史。”司马懿这才大笑说:“年纪大了耳朵聋,没明白你说的话。你现在回本州,威风凛凛,能建奇勋。可惜我快死了,不能再见到了。”李胜赶紧安慰他说吉人天相。司马懿又叹气说:“人生总有一死,我儿子师昭两个孩子,才浅识短,希望你们看在我的份上,照顾照顾他们。请把我的意思转达给大将军。”说完,声音都哽咽了,还看着旁边的婢女,用手指着嘴巴,好像很渴的样子。嘿,这装得还真像。一个婢女拿汤给他喝,司马懿把嘴凑过去,喝得不多,流到了衣服上,一个婢女赶紧拿衣服擦。司马懿累得不行,气竭声嘶。

李胜看司马懿这样,也不好再说什么,就告辞了。司马懿的儿子师昭送他出门。李胜马上跑到曹爽家,跟曹爽报告说:“司马公快不行了,形神都快没了,不用担心了。”曹爽听了很高兴。李胜跟曹爽告别后就去上任了。

何晏、邓扬他们听说司马懿病得很重,都很高兴。平原人管辂,很擅长卜易,远近闻名。何晏把他请到家里,跟他讨论易。邓扬也听到消息跑过来,坐在旁边听。过了一会儿,邓扬问管辂:“你自认为擅长易,为什么不说《易》的义呢?”何晏接着问管辂:“那你快给我卜一卜,我这官位能不能到三公呀?还连着好几天梦见青蝇聚在鼻子上,这是啥兆头呢?”管辂心里想,这家伙真是利欲熏心,就开口道:“您这还用得着卜易嘛?想当年元恺辅佐舜,周公辅佐周,那都是既谦逊又有品德,所以福泽深厚。您现在地位高权势大,却很少有人心怀德念,大家都怕您威风,这可不是小心求福的道理呀。而且鼻子就像天柱,跟山一样,高而不危,才能长守富贵。现在您梦到青蝇聚在鼻子上,这可不是啥好兆头,位置高了容易摔跟头,轻狂豪奢肯定会灭亡。您要是能从此多做善事,少干坏事,非礼勿行,这样或许能达到三公之位,把青蝇赶跑。”

邓扬在旁边听了,嘲笑说:“你这就是些老生常谈嘛。”管辂听了,不紧不慢地回了句:“老生常谈,谈的是那些不生的事;常谈常谈,谈的是大家都不说的事。”说完,袖子一甩就走了。

管辂路过舅舅家,就把刚才跟何晏、邓扬说的话讲给舅舅听。舅舅听了惊讶地说:“何邓他们正手握重权呢,你怎么敢这么说话呀?”管辂满不在乎地说:“跟死人说话,有什么好怕的?”舅舅又问:“啥死人?”管辂解释道:“邓扬走路的时候,筋不束骨,脉不制肉,站都站不稳,好像手脚都没了,这就是鬼躁;何晏看人的时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就像个木头人,这就是鬼幽。他们眼看死期快到了,有什么好怕的?”舅舅听了,还是不太相信,骂管辊是个狂徒,管辂也不在意,自顾自地回家了。

没想到过了一年,还真就像管辂说的那样,何晏、邓扬他们都倒了霉。

到了魏正始九年正月,少主芳去拜谒高平陵,曹爽兄弟和他们的私党都跟着一起出了都城。司马懿称病已久,没跟着去。曹爽心里想着司马懿病得快死了,一点都不防备。哪知道司马懿和他儿子司马师、司马昭早就暗中盯着,瞅准了机会,突然发难。司马懿先勒兵闭城,派司徒高柔假节行大将军事,去占据曹爽的营寨;又派太仆王观行中领军事,去占据曹爽弟弟曹羲的营寨。然后进宫跟郭太后说,曹爽奸邪乱国,应该废黜。郭太后因为之前被曹爽迁到永宁宫的事,心里对曹爽挺不满,就同意了司马懿的提议。

司马懿让太尉蒋济、尚书令司马孚为他起草弹劾曹爽的表章,由他领衔,派黄门把表章送到城外,去奏给少主。司马懿自己带着亲兵到武库去拿武器,然后屯兵在洛水桥。

曹爽的司马鲁芝在大将军府里,突然听到变故,就想出城去见皇帝。他跟参军辛敞商量,辛敞心里犹豫不定,就去问姐姐辛宪英。辛宪英是太常羊耽的妻子,聪明又有见识,看到辛敞慌慌张张地进来,就问他怎么回事。辛敞着急地说:“天子在外,太傅谋反,姐姐您还不知道吗?”辛宪英笑着说:“太傅这么做,就是想杀曹大将军呀。”辛敞又问:“太傅能成功吗?”辛宪英说:“曹将军可不是太傅的对手,成不成一看便知。”辛敞又问:“那像姐姐说的,我就不用出城了?”辛宪英说:“那怎么行?尽忠职守是为人臣的大义,平常人遇到困难都想着互相照顾,何况你是给人家做事的,遇到紧急情况就不管了,这可不好。你就跟着大家一起去吧。”辛敞听了,就赶紧出去,和鲁芝带着几十骑,从城门冲了出去。

有人把这事报告给司马懿,司马懿知道司农桓范有智谋,担心他也跟着曹爽跑了,就假传太后命令,召桓范为中领军。桓范本来想接受命令,他儿子说皇帝在外面,不能不跟着去,桓范就往平昌城门去了。到了城门,门已经关紧了,守城门的是他老部下司藩,司藩问他去哪。桓范举起手中的版子说:“有诏书召我,快开门。”司藩想看看诏书,桓范不耐烦地说:“你是我老部下,怎么敢阻拦我?”司藩没办法,就开了门。桓范一边走一边对司藩说:“太傅谋反,你赶紧跟我一起去。”司藩听了吓了一跳,想追又追不上,只好回去了。

司马懿听说桓范跑了,着急地对蒋济说:“智囊跑了,这可怎么办?”蒋济笑着说:“驽马恋栈豆,他不会舍得离开的,您别担心。”司马懿就召侍中许允、尚书陈泰,让他们去见曹爽,告诉曹爽赶紧主动认罪,这样还能保住身家性命。许允、陈泰去了之后,司马懿又召殿中校尉尹大目,对他说:“你跟曹将军是老相识,帮我跟他说,除了免官,其他都没什么事,要是不信,就以洛水为誓。”尹大目听了,就去照办了。

这时候曹爽正陪着少主在那射鹰赶狗,玩得不亦乐乎呢。突然有黄门跑过来,下马跪在地上把表章呈给少主。少主芳接过表章一看,上面写着:

“臣司马懿奏言:臣从前从辽东回来,先帝诏陛下、秦王以及臣,登上御床,握住臣的手臂,深深把后事托付给臣。臣认为太祖曹操、高祖曹丕也都把后事托付给臣,这些陛下都知道,没什么可忧虑的。万一有变故,臣会以死奉明诏。现在大将军曹爽背弃顾命,破坏国家法令,对内僭越行事,对外专权,破坏各个营寨,把禁兵都据为己有,朝廷的重要职位以及殿中宿卫,都任用自己人。又把黄门张当作为都监,窥探陛下,离间两宫,伤害骨肉,天下人心惶惶,大家都怀疑恐惧。这可不是先帝诏陛下以及引臣登上御床的本意。臣虽然年老体衰,也不敢忘记以前的话。太尉臣蒋济、尚书令臣司马孚等,都认为曹爽有不臣之心,兄弟不适合掌管禁兵宿卫,奏请永宁宫皇太后,下令让臣按照奏请施行。臣已经命令主者以及黄门令,罢免曹爽、曹羲、曹训的吏兵,让他们以侯的身份回府,不得逗留,以保证陛下的车驾。否则就以军法从事。臣强忍着病痛,屯兵在洛水浮桥,观察情况,特此奏闻。”

少主芳看完,把表章递给曹爽。曹爽一看,吓得目瞪口呆,脸色像土一样。过了一会儿,鲁芝和辛敞跑过来报告说城门都关了,太傅司马懿屯兵在洛水桥,请大将军赶紧定大计。曹爽和兄弟们商量,都没什么好主意。正着急呢,桓范也来了。桓范下马对曹爽说:“太傅已经造反了,大将军您为什么不请天子到许都,调兵讨伐他呢?”曹爽惊慌地说:“要是照你说的,我家眷都在城里,肯定会被屠戮呀。”真是个没出息的货。桓范看曹爽优柔寡断,又对曹羲说:“要是不按我说的做,你们的家门怎么能保得住?你想想,普通老百姓遇到困难都想求生,你们现在跟着天子,号令四方,谁敢不听?怎么能自己把自己往死路上逼呢?”曹羲听了,也没说话。桓范又接着说:“从这儿到许昌,只要一夜就能到。关南有大将军的别营,一喊就会响应,现在担心的就是粮食。好在我带着大司农的印章,可以征调粮食。事情紧急,再晚就来不及了。”

话刚说完,许允、陈泰又过来了,传达司马懿的话,让曹爽兄弟回府,可保身家性命。曹爽听了更加犹豫。过了一会儿,尹大目又跑过来,说太傅以洛水为誓,只是要大将军免去兵权,其他没什么事。曹爽听了,信以为真,稍微松了口气。这时候天已经晚了,曹爽就留在伊水南岸,调了几千名屯田兵来充当宿卫,自己在营帐里拿着刀走来走去,一直到五更,都拿不定主意。桓范进营帐催他说:“都火烧眉毛了,怎么还不做决定?”曹爽把刀一扔,说:“我虽然免了官,还能当个富家翁。”真是愚蠢到家了。桓范气得大哭,边哭边说:“曹子丹(曹真)也算个好人,怎么生出你们兄弟这么个没出息的玩意儿。我真没想到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眼睁睁看着你们灭族。”

到了天亮,曹爽竟然跟少主说自己愿意免官,把大将军印绶交给董允、陈泰,让他们送回洛阳。主簿杨综赶紧劝他说:“您带着天子,手握大权,有什么事做不成?怎么能轻易放弃印绶,去东市受死呢?”曹爽还自信地说:“太傅德高望重,肯定不会食言。”真是傻得透顶。于是把印绶交给许允、陈泰,自己就走了。曹爽兄弟陪着少主回到宫里,司马懿当然出来迎接,还让曹爽他们回家。

当天晚上,司马懿就派兵把曹爽家围了起来。第二天,廷尉上奏说,已经审讯黄门监张当,发现他把先帝的才人私自送到曹爽府,还跟曹爽兄弟三人以及何晏、邓扬、丁谧、毕轨、李胜等人一起谋反,打算在三月间起事。司农桓范知情不报,应该连坐。于是把这些人都抓起来,最后都下了大狱,陆续斩首,还灭了三族。

桓范的死,其实是因为给曹爽出主意,并不是因为出城。鲁芝、辛敞、杨综三人也被抓了起来,定了重罪。司马懿却感慨地说:“他们三个人都是为了自己的主上,不必处罚。”这还是在笼络人心。于是把这三个人放了,让他们恢复原来的职位。辛敞出狱后感叹地说:“我要是不跟我姐姐商量,差点就陷入不义了。”

这里还有个烈妇,也在历史上留下了美名,欲知烈妇是谁,咱们下回接着说。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无限群芳谱 限制级末日症候 林岚秦小雅 网游之奴役众神 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军官了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莽荒纪 大帝姬 武侠之气运掠夺 武侠之神级大宗师 灵域 我的美女董事长 汴京春深 斗罗世界的巫师 玄幻都市之超神小学生 锦绣医妃之庶女凰途 地狱电影院 北朝帝业 穿成反派世子爷的亲妹妹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大宁第一衙内 醉枕三界 刀笔吏 萌宠狂妃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风花醉 带着宝藏复大明王学军 犬子汉高祖 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 三国之重振北疆 逍遥侯内 玄宇宙 红楼志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迷踪谍影 (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 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 儒侠英豪 
最近更新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 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 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穿越三国做将军 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我打罗马?真的假的? 魂附废柴公子开启逆袭成就霸业 大秦:治粟内史的狂想宏图 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 三国:虎牢关前,开局秒杀关二爷 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 落榜当天,娶了个首富千金小娇妻 大唐:开局入狱,无奈自爆身份 异族犯边,刚成状元的我领兵出征 我是袁蜜水 穿越:我靠着金手指成神 奇门宝鉴 
三国前传 文岳 - 三国前传txt下载 - 三国前传最新章节 - 三国前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