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前传

文岳

首页 >> 三国前传 >> 三国前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江山美色 将军好凶猛 马前卒 抗日之兵魂传说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纵天神帝 谍影 红楼名侦探 明末之大国崛起 
三国前传 文岳 - 三国前传全文阅读 - 三国前传txt下载 - 三国前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51章 弹劾宦官,忠臣遭难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话说这第五种啊,一不小心就把权阉给得罪了,结果被流放到朔方那旮旯,可真是冤得够呛!谁知道那单超肚子里坏水多着呢,让第五种去朔方,其实就是想让他有去无回。为啥呢?因为朔方太守董援是单超的外孙,一听第五种要来,早就摩拳擦掌,准备要他的命。

第五种以前在高密侯相那当差的时候,对一个叫孙斌的手下特别好。这孙斌这会儿正在京城上班呢,听到了单超的阴谋,赶紧跟闾子直和甄子然这俩朋友说:“这盗憎主人的事儿啊,自古以来就有。现在第五使君要去那偏远的地方,偏偏碰上单超的外孙当太守,这不是去送死嘛!我打算去追第五使君,救他一命。要是我能把他带回来,就交给你们俩藏起来,这样才能安全。”闾甄二人马上就答应了。

于是孙斌带着几个侠客,连夜去追第五种。跑到太原的时候,总算是追上了。他们几下就把押送的官吏给解决了,孙斌下马把马让给第五种,自己跟在后面跑,一天一夜跑了四百里,这才逃脱了。回来后就把第五种交给闾甄两家,藏了好几年。等到单超死了,徐州从事臧旻为第五种申冤,这才得到赦免回家,总算是善终了。

单超在延熹二年的时候病死了,皇帝还赏赐了不少好东西,葬礼也办得风风光光。从这以后,左悺、贝瑗、徐璜、唐衡这四个侯啊,更加嚣张跋扈了。他们都盖起了豪华的宅子,楼阁花园啥的,建得那叫一个精巧华丽。还抢了好多漂亮姑娘当小妾,穿金戴银的,跟宫里的妃子差不多。他们的那些仆人丫鬟,也都跟着耀武扬威,坐着车到处跑。京城的人就编了个顺口溜:“左回天,贝独坐;徐卧虎,唐两堕。” 这四侯权势熏天,可就是没孩子,没办法就收养别人的孩子,还想着让这些孩子继承爵位。他们的亲戚也都跟着沾光,去当官管老百姓,可把老百姓给害苦了。

就说这徐璜的侄子徐宣吧,在下邳当县令,那叫一个暴虐无道。他看上了故汝南太守李暠的女儿,这姑娘长得漂亮,还守身如玉。徐宣派人去求亲,李家根本就看不上他,拒绝了。徐宣怀恨在心,等他当了县令,就派手下的人冲到李家,把姑娘给抢了回来。这姑娘宁死不从,还破口大骂。徐宣火了,指挥奴仆把姑娘的衣服扒光,绑在柱子上,想用强的。姑娘还是不屈服,徐宣气得拿起弓,把姑娘当成箭靶,连着射了好几箭,就这么把姑娘给害死了。然后还把尸体扔出去,随便埋在了城东。这事儿可把人给气坏了!

李家当然要去告状,可太守怕徐宣的权势,根本不敢管。正好东海相黄浮是个刚正不阿的人,不怕强权。李家就向他申冤,黄浮马上就批准了。他把徐宣抓来审问,徐宣还想抵赖。黄浮把他的家人也都抓来,一审问,有人就招了。徐宣没办法狡辩了,可还是仗着叔叔的势力,不肯认罪。黄浮火了,让人把徐宣的衣服扒了,反绑起来,推出斩首。手下的人都来劝阻,黄浮说:“徐宣这个国贼,今天我杀了他,就算明天我被治罪,我也死而无憾!” 说完就亲自去监斩,把徐宣的罪行公布在大街上,尸体也摆在市场上。大家都拍手称快。

可徐璜知道徐宣死了,恨得咬牙切齿,就去跟桓帝告状,说黄浮收了贿赂,害死了他侄子。桓帝这糊涂蛋,还真信了,就把黄浮革职,送去做苦工。后来又让左悺的哥哥左胜去当河东太守。皮氏县长赵岐,觉得给左胜当手下太丢人,就辞官回家了。谁知道京兆尹换成了唐衡的哥哥唐玹,这人和赵岐有仇,就诬陷赵岐偷了钱逃跑,派人去抓他。赵岐得到消息,赶紧躲起来了。唐玹抓不到赵岐,就把他的家人都抓了起来,还把他们都杀了。赵岐隐姓埋名,逃到北海,靠卖饼为生。北海人孙暠看赵岐长得不像普通人,就把他带回家,藏在夹墙里。后来唐家失势了,赵岐才出来,又当了并州刺史,这都是后话了。

再说太尉黄琼,因病辞职了,太常刘矩接替了他的职位。刘矩是沛人,以前在雍邱当县令的时候,用礼义教化老百姓。老百姓有纠纷,他就把人叫到跟前,苦口婆心地劝说,说生气可以忍,县衙可不能随便进,让他们回家好好想想。这两家人听了他的话,往往就和解了,所以监狱里都没什么人,他的名声可好了。后来慢慢升到了朝中的首辅,大家都觉得他挺靠谱的。

没过多久,司空虞放也因为一些事儿被免职了,就又把黄琼召回来当司空。黄琼不想干,可没办法,干了一个多月,又请求辞职回家了。于是就提拔大鸿胪刘宠当司空。刘宠是东莱人,以前在会稽当太守的时候,把那些繁琐苛刻的法令都废除了,禁止非法的行为,把会稽治理得井井有条。后来被征召去当将作大匠,他收拾包袱准备走的时候,路上遇到五六个老头,每人拿着一百钱来送他。刘宠就安慰他们说:“老爹们大老远来送我,太辛苦了吧?” 这些老头都说:“我们这些山里的老百姓,不懂什么朝廷的礼仪,只知道以前的太守拼命地收税,县里的官吏天天来催,我们都没法安心过日子。现在您来了,官吏也不追着我们要钱了,晚上狗都不叫了,我们老百姓太幸运了,能遇到您这样的好官。现在听说您要被调到京城当官,我们也留不住您,就只好来送送您。我们知道这一百钱不算什么,但是看您两袖清风,也不敢给您太多,这就是我们的一点心意。” 刘宠笑着说:“我哪有你们说的那么好呢?不过既然老爹们这么辛苦,我也不好意思不收。” 说着,他就从这些钱里挑了一个大钱,算是收下了,其余的都还给了老头们,然后就和他们告别了。后来人们就说 “刘宠一钱”,这事儿就这么流传下来了。

刘宠到了京城,先当将作大匠,又转任大鸿胪,接着被破格提拔为司空,和刘矩一起辅佐朝政,当时的司徒种暠也很有名望,这三个人齐心协力,那些宦官们也稍微收敛了一点,天下也算是太平了一阵子。

故太尉李固的小儿子李燮,被皇帝征召入朝。他去向姐姐文姬辞行,文姬就告诫他说:“咱们家差点就断了香火,现在就靠你了。你去当官,不用担心当不上,但是当了官以后,可别乱交朋友,不要随便和人来往,更不能恨梁家,也别发牢骚。不然要是牵连到皇上,灾祸可就大了!” 李燮连连点头,就去了京城,当了议郎。后来王成病逝了,李燮想起他的恩情,就按照礼节把他安葬了,每逢节日,还专门给他设个上宾的位置祭祀他。

延熹三四年的时候,西羌又造反了。护羌校尉段颎多次去讨伐,每次都打胜仗。可是这些羌人太狡猾了,一会儿在这儿,一会儿在那儿,搞得河西一带不得安宁。烧当、烧何这些羌人先去攻打陇西、金城,被段颎打退了。接着先零羌、零吾羌又去侵扰三辅,还跑到并凉二州捣乱。段颎就调集湟中义从这些兵去拦截。谁知道凉州刺史郭闳,又想抢功劳,又嫉妒段颎,就千方百计地阻拦他的军队,不让他们前进。那些义从的兵,时间长了就想回家,慢慢地就都溃散逃跑了。郭闳还上书弹劾段颎,说他不能安抚士兵。结果朝廷大怒,把段颎抓起来,送去当苦工了。这下河西就像少了一道屏障,羌人就更加猖獗了。

当时皇甫规是泰山太守,他平定了剧贼叔孙无忌,名气很大。他本来是安定人,对羌人的情况很熟悉,听说羌人又造反了,就想为国家出份力。于是他就上书说:“我自从当官以来,一直尽心尽力,多亏了兖州刺史牵颢清正勇猛,中郎将宗资讲信用、有义气,我才能顺利地完成任务,没出什么差错。现在那些贼寇被消灭了,泰山也太平了。可是又听说羌人都造反了,我都快六十岁了,以前也在郡里当官,和羌人打过交道,对怎么对付他们也有点经验。我身体一直不好,怕年纪大了,来不及报答国家的大恩,希望能让我当个使者,去安抚三辅地区,宣扬国家的威严和恩泽,凭借我对地形和军事形势的了解,去帮助各路军队。我在这偏远的地方待了几十年了,看到郡里的将领们的情况,心里很着急。我觉得与其用武力去征服,不如让天下太平;与其效仿吴起、孙武那样的军事家,不如遵守法律。以前的教训还不远,我真的很担心。所以我才冒昧地越职上书,希望皇上能考虑一下。”

这封信呈上去以后,皇帝就让皇甫规当了中郎将,拿着符节去监督关中的军队,讨伐羌人。皇甫规到了凉州,马上就安排军队,去攻打羌人,杀了八百多人,羌人就退回去了。皇甫规又用威信去劝说他们,招抚他们,很多羌人都被感化了,互相劝着投降,一共有十几万人。到了第二年,沈氐羌又去攻打张掖、酒泉,皇甫规派投降的羌人去抵抗。正好赶上春天一直下雨,传染病流行,军队里很多人都被传染了,死了十分之三四。皇甫规亲自到营帐里去看望士兵,士兵们都很感动,士气大振。羌人看到这种情况,都很害怕,就派人来请求投降。

可是安定太守孙儁、属国都尉李翕、督军御史张禀,这些人都很贪婪残暴,杀了很多投降的羌人。凉州刺史郭闳、汉阳太守赵熹,又仗着有权有势的人撑腰,不遵守法律。皇甫规就上书弹劾他们,这些人有的被免职,有的被处死。羌人更加感激皇甫规,都很听他的话。沈氐羌的首领滇昌饥猛等人,带着十几万人,到皇甫规的营帐里来请罪。皇甫规好言好语地安慰他们,让他们起来,还请他们坐下,给他们讲清楚利害关系。滇昌等人都很听话,高兴地走了。

皇甫规立了这么大的功劳,本来应该受到表彰和奖励,谁知道朝廷里的那些宦官,因为皇甫规弹劾了他们的党羽,而且皇甫规也没给他们送什么好处,就在桓帝面前说皇甫规的坏话,说他贿赂羌人,让羌人假投降。桓帝这糊涂蛋,还真信了,就下诏书责备皇甫规。皇甫规又气又急,就上书为自己辩解:“四年的秋天,羌人叛乱,从西州打到泾阳,京城都很害怕,皇上让我带兵去打仗。多亏了皇上的威严,我才能打败羌人,让他们都投降了。这为国家节省了不少钱,我觉得这是我应该做的,所以也没好意思说自己的功劳。可是比起以前的事情,我觉得我做得还不错,至少没犯错。我到了凉州以后,先弹劾了郡守孙儁,接着又弹劾了属国都尉李翕、督军御史张禀,然后又弹劾了凉州刺史郭闳、汉阳太守赵熹,把他们的罪行都报告给了朝廷。这些人在朝廷里都有不少党羽,连下面的小吏,都有一百多人受到牵连。这些人就因为恨我,就到处造谣说我贿赂羌人。要是我用自己的钱,我家里根本没什么钱;要是说钱是从公家出的,那账本上都能查到。就算我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以前汉朝还送宫姬给匈奴,送公主给乌孙呢,现在我不过是花点钱让羌人投降,这又有什么错呢?从永初以来,出去打仗的将领不少,有五个军队都被打败了,花了很多钱,那些人把钱都送给了有权势的人,还能得到高官厚禄;现在我回到家乡,弹劾了这些坏人,就得罪了他们,被他们陷害,这也是应该的。我虽然没什么廉洁的名声,但是现在被人冤枉,我真的觉得很耻辱、很痛心。就像俗话说的,鹿死不择音,我就冒昧地把这些话说了。”

桓帝看了这封信,虽然没治皇甫规的罪,但是还是把他召回京城,让他当了议郎。中常侍徐璜、左悺,还想跟皇甫规要贿赂,多次派人去问皇甫规的功劳情况,皇甫规根本就不理他们。徐璜等人恼羞成怒,又把以前的案子拿出来,要把皇甫规送到官府治罪。皇甫规一点都不怕,去官府对质的时候,一点都不屈服。亲戚朋友和下属都劝皇甫规妥协一下,还想凑钱给那些宦官送礼,皇甫规坚决不同意。结果那些人就罗织罪名,说还有残余的羌人没被消灭,把皇甫规关到廷尉那里,让他去左校署做苦工。幸好三公出面解救,还有太学生张凤等三百多人,到皇宫前面上书,为皇甫规鸣冤,皇甫规这才被赦免,回家去了。

这时候南中又出事了,长沙、零陵一带,盗贼聚集起来,攻打桂阳。艾县的贼寇也跟着响应,烧了长沙,抢了益阳。零陵、武陵的那些少数民族,也趁机闹事,到处抢劫。御史中丞盛修,奉皇帝的命令去讨伐,结果被贼寇打败了。南郡太守李肃,吓得弃城逃跑了。主簿胡爽,拦住李肃的马劝阻他,李肃竟然把他杀了。朝廷知道后,把李肃抓起来杀了,还抚恤了胡爽的儿子。然后让太常冯绲当车骑将军,带兵去剿灭贼寇。冯绲看到以前派出去的将帅,经常被宦官陷害,就请求让一个中常侍跟他一起去,监督军费的使用,于是就派张敞去当监军。前武陵太守应奉,很得民心,冯绲就把他也调去一起打仗。

他们到了长沙,应奉去劝说那些贼寇,贼寇还真的放下武器投降了。接着他们又去攻打武陵的少数民族,杀了四千人,接受了十几万人的投降,荆州就平定了。冯绲把功劳都归给应奉,推荐他当司隶校尉,自己请求退休回家,皇帝不同意。可是那些宦官向冯绲要贿赂,没得到,就唆使监军张敞,上书说冯绲带着两个漂亮的婢女,穿着军装跟着军队,还在江陵刻石记功,夸大自己的功劳,请求把冯绲送到官府审问。尚书令黄儁说冯绲没有罪,这事儿才算了。谁知道第二年桂阳又乱了,太守陈奉把贼寇平定了,冯绲却因为前面的事儿被免职了。真是狐鼠凭城,难为功狗啊!

前冀州刺史朱穆,又被起用当尚书。他看到宦官这么骄横,忍不住上书劝谏:“按照本朝的惯例,中常侍应该从士人里选。可是从建武以后,就都用宦官了。从延平以来,他们越来越有权势,戴着貂珰,担任重要的职位,国家的政事都被他们把持了,权力大得不得了,他们的子弟亲戚,也都当了官。这些人骄横跋扈,没人能管得了。那些狡猾无行的人,就讨好他们来求官;那些仗着权势的人,就鱼肉百姓,把天下搞得穷困潦倒。我觉得应该把这些宦官都罢免了,恢复以前的制度,选一些清正廉洁、明白国家大事的人来担任这些职位。这样皇上就能成为像尧舜那样的圣君,大臣们也都能成为像稷契那样的贤臣,老百姓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这封信呈上去以后,皇帝根本就不理会。朱穆等了好几天,也没见回信,就进宫去见皇帝,在宫殿前面跪下说:“我听说汉朝以前的制度,是设置侍中、中常侍各一人,让他们审阅尚书的事务,还有黄门侍郎一人,负责传递文件。这三个人都是从士族里选的。自从和熹太后掌权以来,不接见公卿大臣,开始用宦官当常侍、小黄门,让他们在两宫之间传达命令。从那以后,宦官的权力比皇上还大,把天下搞得一团糟。现在应该把这些宦官都罢免了,选一些有德行的老人来参与政事,这样才能恢复以前的繁荣。希望皇上不要犹豫!” 桓帝听了,一声不吭,脸上还露出不高兴的样子。朱穆跪在那里不肯起来,过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地站起来,退出去了。

宦官们恨朱穆说话太直,逮着机会就在桓帝面前诋毁他。朱穆心里的憋屈没处撒,结果背上长了疽,没多久就病死了,享年六十四岁。朱穆当官几十年,一直粗茶淡饭,穿着朴素,家里也没什么财产。公卿们都觉得他品行高洁,就一起上表称赞他忠诚清廉、严谨机密、坚守正道,应该得到表彰。桓帝这才下诏书褒奖他,追赠他为益州太守。

之前朱穆的父亲朱颉在陈地当相,推崇儒术,去世后,朱穆和一些儒士根据古义,给他父亲追谥为贞宣先生。朱穆死后,陈留人蔡邕和他的门人又追述朱穆的品行,给他谥为文忠先生。

前太尉黄琼在家待了两年,病情越来越重。他心里一直想着那些宦官当道,自己却没办法除掉他们,觉得特别遗憾。于是他写了一篇长达千言的遗疏,让人送到朝廷。

黄琼在遗疏里写道:“陛下您当初从藩国登上皇位的时候,大家都眼巴巴地盼着能过上太平日子。可您即位以来,这朝政实在是让人失望。那些姓梁的把持着大权,宦官们充斥着朝堂,他们官职一封再封,势力大得都能把朝廷给掀翻了。那些卿校牧守的职位,都被他们的人占着,家里堆满了各种珍宝,富得流油,权势滔天。谁要是敢说他们不好,全家都得遭殃;谁要是跟着他们混,就能荣华富贵。这就导致忠臣们都不敢说话,老百姓也吓得不敢吭声。以前太尉李固、杜乔,忠心耿耿地直言进谏,尽心尽力地辅佐朝政,一心为国,最后却被害死了,这让天下人都痛心疾首,也让大家都不敢再提‘忠’字了。还有前白马令李云,指出宦官的罪恶应该除掉,这也是顺应大家的心意,想要挽救危急的局面;弘农杜众知道李云说得对,怕李云因为忠诚获罪,还上书请求和李云一起死。他们这么做都是为了让国家清醒过来,希望李云能免罪。可结果李云被杀了,杜众也跟着遭殃,这让天下人更加怨恨,也让大家的不满情绪越来越深。

再看看尚书周永,以前在沛地当县令的时候,一直巴结梁冀,靠着梁冀的权势,犯了罪还能升官。后来看到梁冀不行了,就马上变脸,假装忠诚,用这种奸计还得了封侯。还有那些黄门宦官,狼狈为奸,自从梁冀得势,他们就紧紧抱在一起,天天谋划着干坏事。等到梁冀要倒台的时候,他们又马上翻脸,揭发梁冀的罪行,以此来换取爵位和赏赐。陛下您也不分辨真假,把这些奸臣和忠臣一起封赏,搞得忠奸不分,就像把金玉扔到沙砾里,把珪璧砸到泥地里一样。四方的人听说了,没有不气愤叹息的。

我这人没啥本事,一直承蒙国家的恩典,虽然地位高,但觉得自己没做出什么成绩来。现在我快要死了,怕带着遗憾走,所以在这临死的时候,把这些心里话都说出来。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能让皇上您醒悟,我也死而无憾了。”

这本奏章,黄琼也是知道自己快不行了,所以把想说的话都说了,希望能劝劝皇上。可桓帝就像被迷了心窍一样,看着这些宦官,就像看到了大恩人,不管他们怎么胡作非为,就是舍不得把他们赶走。结果黄琼这一片忠心,就这么被辜负了,只能含恨而终。

黄琼去世的消息传到朝廷,好歹给了个忠侯的谥号,还追赠为车骑将军。

这时候,四方的名士听说黄琼去世,都争着去参加葬礼,来了六七千人。有一个儒生也来吊丧,他的行为举止和别人很不一样。这人是谁呢?咱们下回再说。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恰似寒光遇骄阳 无限群芳谱 一级BOSS:你结婚,我劫婚 林岚秦小雅 网游之奴役众神 莽荒纪 武侠之气运掠夺 武侠之神级大宗师 灵域 我的美女董事长 汴京春深 大宋之最强纨绔 斗罗世界的巫师 超级神龙养成系统 万界之最强主角系统 洪荒之太上老子 锦绣医妃之庶女凰途 地狱电影院 北朝帝业 山河为歌 
经典收藏穿到荒年,我靠两文钱起家 名门艳旅 八一物流誉满全球 醉枕三界 刀笔吏 风花醉 犬子汉高祖 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 三国之重振北疆 逍遥侯内 玄宇宙 我在黄巾做首席军师 红楼志 大唐岭南王 古今中外奇案录 世子请叛逆 迷踪谍影 (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 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 赛克斯帝国 
最近更新关于南朝贵公子是我冒充的这回事 大唐:不让我种地,就把你种地里 三国:开局系统就跑路 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 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 狂魔战神杨再兴 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 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 紫鸾记 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 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 穿越三国做将军 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 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 十万大山:1840 
三国前传 文岳 - 三国前传txt下载 - 三国前传最新章节 - 三国前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