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前传

文岳

首页 >> 三国前传 >> 三国前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江山美色 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重生霸宠:摄政王爷太凶猛 抗日之铁血使命 明朝那些事儿 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清末之雄霸天下 重生之铁血战将 澳洲风云1876 春秋我为王 
三国前传 文岳 - 三国前传全文阅读 - 三国前传txt下载 - 三国前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4章 士大夫外戚宦官三方大乱斗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话说阎太后被徙居离宫后,那叫一个愁啊,整天以泪洗面,心里别提多憋屈了。这时候,司徒掾周举出来给她打圆场了。周举找到司徒李合,一本正经地说:“老大,您瞧啊,以前瞽瞍想害舜,舜却对他更孝顺;郑武姜要谋害庄公,庄公发誓到黄泉才相见;秦始皇怨恨母亲的行为,和她断绝关系,可后来还是听了颖考叔、茅焦的劝,重新尽孝。这些事儿可都是传为佳话的。现在阎家刚被收拾,太后一个人在离宫,如果愁出病来,哪天突然没了,皇上可咋跟天下人交代呢?陈禅那家伙说的不对,如果您顺着他的意思来,以后出了问题,大家可都得怪您啊!您得赶紧上书给朝廷,带着群臣去朝见太后,这样既能让皇上安心,又能让老百姓满意,这才是治国的正道啊!”李合被他这么一说,心里也犯嘀咕了,寻思着周举说得在理,就上书给顺帝,说不能听陈禅的,还请顺帝去看望太后。

眼瞅着到年底了,这一年就这么稀里糊涂地过去了。新年一到,顺帝改元永建,还下了大赦令。顺帝也挺听话,带着百官就去朝见阎太后了。阎太后见了顺帝,那脸上一阵白一阵红,尴尬得很。她心里也清楚,自己娘家没人了,以后的日子不好过喽。这阎太后一伤心,病情就加重了,晚上睡觉都不安稳,老是梦见顺帝的生母李氏来找她索命。这可把阎太后吓得不轻,整天担惊受怕的,病情越来越重,没几天就一命呜呼了。顺帝按照老规矩,给阎太后办了丧事,把她和安帝合葬在恭陵,谥号是安思皇后。

司隶校尉陈禅因为之前的提议不合适,被顺帝免了官。顺帝把前武都太守虞诩召回来,让他接替陈禅的职位。虞诩这人刚正不阿,上任没几个月,就上奏弹劾太傅冯石、太尉刘熹,说他们巴结权贵,不应该待在现在的位置上。顺帝也是个干脆人,直接就把冯石和刘熹给免了,让太常桓焉当太傅,大鸿胪朱宠当太尉。司徒李合也生病干不动了,顺帝就任命长乐少府朱伥接任。这朝廷因为虞诩的一句话,三个大官都被免了,大臣们都吓得不轻,心里直打鼓。虞诩可不管这些,又接着弹劾中常侍程璜、陈秉、孟生、李闰等人收受贿赂。虽说这几个人没受到什么严厉的惩罚,但虞诩可把同事们给得罪了,大家都在背后说他太较真、太苛刻。

这时候正值盛夏,监狱里关了好多犯人。公卿们就弹劾虞诩,说他不懂天时,大夏天的还关着这么多无辜的人,这不是给当官的找麻烦吗?虞诩听说自己被弹劾了,气得火冒三丈,马上上书为自己辩解:“皇上啊,我听说法律禁令就像是防止社会风气变坏的堤坝,刑罚就像是驾驭人的缰绳。现在州里把责任推给郡里,郡里又推给县里,大家互相推诿,老百姓怨声载道。都把会讨好上级的人当成聪明人,把尽忠职守的人当成傻瓜。我揭发的那些贪污犯罪的人,可不止一两个。三府的人怕我弹劾他们,就反过来诬陷我。我就是死,也要像史鱼那样,用尸体来劝谏皇上!”顺帝看了虞诩的上书,也知道他是个忠臣,就没再追究他的责任。

可是中常侍张防这时候正得宠呢,他老是干些收受贿赂、徇私舞弊的事儿。虞诩查了他好几次,每次都把证据报到上面,可上面就是不给回复。虞诩这下可气炸了,干脆把自己绑了,送到廷尉那里,上书说:“以前孝安皇帝重用樊丰,结果把嫡长子的地位都搞乱了,差点把国家都给弄没了。现在张防又在玩弄权柄,国家的大祸又要来了!我可不想跟张防在一个朝廷里当官,我把自己绑了,让皇上您处置。我可不想跟杨震一样,被奸臣陷害,那就谢天谢地了!”

这封信送到顺帝那里,张防可着急了,赶紧跑到顺帝跟前哭诉,说虞诩是在诬陷他。顺帝这时候也有点糊涂,被张防的眼泪给迷惑了,就派官员去严厉审问虞诩。两天里审了四次,审案的官吏都劝虞诩自杀,免得受皮肉之苦。虞诩瞪着眼睛,大声说:“我宁可被砍头,让大家都知道我的冤屈,也不会轻易自杀!”这虞诩真是个硬骨头。

好在宦官孙程、张贤这些人,觉得虞诩是个直言敢谏的人,被处罚太可惜了,就一起进宫去救虞诩。他们见到顺帝,孙程就说:“皇上啊,以前咱们一起谋划大事的时候,您老是恨奸臣误国。现在您自己当了皇帝,怎么还犯同样的错误呢?司隶校尉虞诩是为了您尽心尽力,结果被关起来了;常侍张防,罪证确凿,却还逍遥法外。现在老天爷都看不下去了,客星守在羽林,这是说宫里面有奸臣啊!您赶紧把张防抓起来,关进监狱,这样才能平息天怒,不然会有大灾难的!”顺帝听着孙程的话,转过头看了看张防。张防站在顺帝后面,脸涨得通红,气呼呼的。孙程眼尖,看到张防的样子,就大声呵斥道:“奸臣张防,还不赶紧滚下殿去!”张防虽然得顺帝的宠,可在孙程面前也不敢太放肆,只好乖乖地走到东厢去了。孙程又催促顺帝:“皇上,您得赶紧把张防抓起来,别让他去找阿母求情!”这里说的阿母,就是顺帝的乳母宋娥。顺帝能当上皇帝,宋娥也出了不少力,所以在宫里也有点权力。孙程知道这些内幕,所以才这么说。顺帝这时候还犹豫呢,就又把尚书叫过来,问问他们的意见。尚书贾朗跟张防关系好,就说张防是无辜的,虞诩有罪。顺帝就跟孙程他们说:“你们先出去吧,让我再想想。”孙程他们没办法,只好退出去了。

虞诩的儿子虞顗,带着一百多个同学,拿着白幡,在宫门外等着。巧的是,中常侍高梵坐着车出来了。虞顗他们就跑过去,向高梵诉说虞诩的冤屈,说着说着就给高梵磕头,磕得头都流血了。你说这为了救父亲,给宦官磕头,也能看出当时宦官的势力有多大了。高梵下了车,安慰了他们几句,说愿意帮虞诩申冤。虞顗他们千恩万谢。高梵回到宫里,就使劲儿地劝顺帝,顺帝这才赦免了虞诩,把张防流放到边疆去了。贾朗等六个人,因为跟张防结党,也都被贬官了。孙程又说虞诩有大功,不应该被闲置,顺帝就又把虞诩召回朝廷,让他当了议郎。过了几天,又升他为尚书仆射。

虞诩也挺够意思,他推荐了议郎左雄。左雄是南郡涅阳人,以正直敢言出名。虞诩的推荐表上说:“皇上啊,我看现在朝廷里的公卿大臣们,大多数都不吭声,把讨好上级当成好事,把尽忠职守当成傻事。他们还互相告诫说:‘别当那个清白的人,混混日子才能有福气。’我看议郎左雄,好几次上书给您,还拿您以前受过的苦难来提醒您,这可是真正的忠臣啊!他有周公辅佐成王的风范,您应该让他在朝廷里当官,这样对国家有好处。我可不是为了自己的私心推荐他,我是真的为了国家能多一个忠臣,让大家都能畅所欲言,国家才能治理得好啊!希望皇上您考虑考虑。”顺帝听了虞诩的话,就提拔左雄当了尚书,后来又升他为尚书令。左雄这人有啥说啥,说的都是关于国家治理的大道理。顺帝也觉得他说得好,可就是朝廷里的宦官势力太大,顺帝的很多想法都没办法实行,左雄说的很多话也都只是纸上谈兵了。

孙程等十九侯,觉得自己功劳大,在朝廷里越来越嚣张,经常在殿上争吵,也不把皇帝放在眼里。顺帝心里早就对他们不满了,有官员看出顺帝的心思,就上奏说孙程他们扰乱朝廷,留在京城是个大祸害。顺帝就下诏书,把孙程他们的官职免了,让他们到偏远的地方去当诸侯。司徒掾周举跟司徒朱伥说:“老大,您想想,皇上当年在西钟下的时候,如果不是孙程他们帮忙,皇上能当上皇帝吗?现在皇上忘了他们的大恩,就因为一点小错就惩罚他们,如果他们在路上出了什么事,大家都会说皇上是在杀害功臣,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啊!您为啥不趁着他们还没走,赶紧上书给皇上,让皇上改变主意呢?”朱伥听了周举的话,心里也犹豫,说:“现在皇上正在气头上,我上书劝阻,不是给自己找麻烦吗?”周举着急地说:“老大,您都八十多岁了,又是朝廷的大官,这个时候不赶紧为国家做点好事,还等什么时候呢?就算因为上书被皇上怪罪,那也是忠臣啊!您要是觉得我的话不对,那我以后就不在您这儿干了!”朱伥听了周举的话,就上书给顺帝。顺帝还真听了朱伥的话,把十九侯的原封还给他们了,不过让他们去封地的命令还是照发。过了一年多,顺帝又把十九侯召回京城,后面的事儿以后再说。

顺帝当了皇帝以后,一直不知道自己的生母是谁。到了永建二年夏天,身边的人才告诉他,生母是李氏,以前草草葬在洛阳城北。顺帝听了,心里很难过,亲自到墓地去祭祀,用隆重的礼仪把李氏改葬了,还追尊李氏为恭愍皇后,把她的墓地叫做恭北陵。

这时候,司徒朱伥年纪大了,身体又不好,干不了活了。太尉朱宠也因为一些事儿被免了官。顺帝就任命太常刘光为太尉,光禄勋许敬为司徒。司空这个职位,之前宗正刘授接任后,顺帝即位又换了两个人。刘授被免职后,用了少府陶敦;陶敦被免职后,又用了廷尉张皓。张皓和许敬都很有名望。许敬在三朝当官,从来不和那些皇亲国戚走得近,所以窦邓耿阎这些外戚家族倒台的时候,很多士大夫都被牵连,只有许敬一直清清白白的。张皓在安帝废太子的事儿上,和桓焉、来历等人在朝廷上争论,很受士大夫们的尊重。这次张皓被提拔为司徒,也是顺帝想起以前的事儿,觉得他可靠。张皓是武阳人,许敬是平舆人,这地方也因为出了他们这样的人而出名,不过这些就不多说了。

顺帝又想找一些隐士来当官,听说鲁阳人樊英在壶山隐居,怎么请都不来。顺帝就用很隆重的礼仪,派专人带着礼物去请他。樊英对京氏易很有研究,能通过星象算卦,预测灾异,很多人都从很远的地方来跟他学习。有一次,从西方刮来一阵大风,樊英就跟他的学生说:“成都市肯定要发生大火,得想办法化解。”说着,他就含了一口水,向西方喷去,还让学生把日期和时间记下来。后来有从蜀地来的客人说,那天成都市真的发生了大火,幸好东方出现了一片黑云,下了一场大雨,火才被扑灭。学生们一核对时间,跟樊英说的一模一样,从此就把樊英当成神仙一样看待。州郡的官员请他当官,他都不去。安帝的时候,召他当博士,他也不答应。这次顺帝这么隆重地请他,樊英还是说自己病了,不肯来。郡里的官吏没办法,就硬把他抬到车上,拉到京城。樊英到了京城,还是说自己病得很重,不肯下马车。顺帝见了,也生气了,板着脸跟他说:“我能让你活,也能让你死;能让你当大官,也能让你当平民;能让你有钱,也能让你没钱!你为啥敢违抗我的命令?”樊英不慌不忙地回答:“我的命是老天爷给的,该我死的时候我就死,皇上您怎么能决定我的生死呢?我看到暴君就像看到仇人一样,连进朝廷当官都不愿意,还求什么大官呢?我平常在家里,虽然住的地方很简陋,但我觉得很快乐,就算让我当皇帝我也不换,还怕什么当平民呢?皇上您给我的俸禄如果不合理,就算给我一万钟粮食我也不要;我按照自己的心意做事,就算每天只吃一点简单的饭菜我也满足,皇上您怎么能让我有钱或者没钱呢?”这一番话,说得顺帝哑口无言,气也慢慢消了。顺帝就让樊英去看太医,给他送吃的喝的。过了两年,顺帝又为樊英设了一个很隆重的仪式,让他当官。樊英没办法,只好接受了官职,当了五官中郎将。没过多久,樊英又说自己病了,要辞职。顺帝就封他为光禄大夫,让他回家养老。朝廷遇到灾异的时候,经常派人去问樊英,樊英说的话都很灵验。不过樊英在朝廷里当官的时候,也没什么特别突出的表现,所以当时有人说他是徒有虚名,没什么真本事。

樊英在家的时候,有一次生病了,他老婆让奴婢去问他哪里不舒服。樊英马上从床上下来,给奴婢回礼。颍川陈实以前跟着樊英学习,听说了这件事,觉得很奇怪,就问樊英为什么要给奴婢回礼。樊英说:“夫妻一起祭祀祖先,讲究的是平等,怎么能不回礼呢?”后来樊英活到七十多岁,在家里去世了。

同时,还有处士杨厚、黄琼被征召入朝。杨厚字仲宣,是广汉郡新都县人,对术数学很有研究。他进宫拜见顺帝的时候,说汉朝到三百五十年的时候,会有厄运,得提前做好准备。顺帝就让他当了议郎。黄琼字世英,是江夏人黄香的儿子。黄香学问好,文章写得漂亮,小时候就很有名,被人称为江夏黄童。黄香后来当官当到魏郡太守。黄琼因为父亲的关系,被封为太子舍人,后来因为父亲去世,回家守孝,守孝期满也不肯出来当官。这次和杨厚一起被征召,黄琼没办法,只好上车出发。走到纶氏县的时候,他说自己病了,不肯再往前走。顺帝就下诏让县吏去催他,黄琼只好又上路了。

前司徒李合的儿子李固,从小就喜欢学习,为了求学改了名字,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他一直很仰慕黄琼,就从黄琼路过的地方给他写了一封信,说:“我听说您坐的车已经过了伊洛,快到万岁亭了,是不是就要接受皇上的任命了呢?以前的贤人说伯夷太狭隘,柳下惠不严肃,所以传说说要不学伯夷也不学柳下惠,在两者之间选择,这是圣贤处世的原则。如果您真的想隐居在山里,像巢父、许由那样,那也可以;但如果您想为国家出力,帮助皇帝治理天下,现在就是时候了!从有人类以来,好的政治少,坏的风俗多,如果一定要等到像尧舜那样的圣君出现才出来当官,那真正的有志之士就永远没有机会了。我听说过一句话:‘太尖的东西容易折断,太干净的东西容易被污染。’高雅的音乐,能跟着唱的人少;名声太大了,实际的才能就很难和名声相符。最近鲁阳的樊先生,被征召的时候,朝廷对他特别好,虽然他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本事,但言行举止也没什么毛病;可是后来却受到很多人的诽谤,名声也不如以前了,这难道不是因为大家对他的期望太高,名声太大了吗?最近被征召的那些人,大多数都没什么真本事,所以大家都说这些隐士都是徒有虚名。希望先生您能有远大的谋略,让大家都佩服您,为隐士们争一口气!”

黄琼看了李固的信,就进宫当官了,也当了议郎。他经常因为灾异的事情上书给顺帝,顺帝也经常采纳他的建议。没过多久,黄琼就升为尚书仆射,还是像以前一样尽忠职守。顺帝这时候还年轻,但能虚心接受大家的意见,也算是东汉的一个好皇帝了。

不过,西域长史班勇可就倒霉了。他平定西域有功,安帝的时候没得到赏赐,顺帝永建二年,他因为出击焉耆的时候晚到了,被抓起来关进监狱。这可真是太委屈班勇了!想当年,班勇那可是立下了赫赫战功。他先是搞定了车师,重新立了后庭故王子加特奴为王,紧接着又派手下去收拾了东且弥王,也另立了新主,一下子就把车师等六国都平定了。这还不算完,班勇又带着各国的兵马,去攻打北匈奴,把呼延王打得屁滚尿流,两万多匈奴人都投降了。这一下,车师那一带就安宁了,再也看不到匈奴人的影子,城里的百姓都能安居乐业了。

可就因为焉耆国王元孟不肯投降,顺帝就派敦煌太守张朗带着河西四郡的三千兵马,去帮班勇攻打焉耆。班勇也不含糊,马上召集各国的兵马,凑了四万多人,分成两路进攻焉耆。他让张朗从北道走,自己则带着大部队从南道进军,约好在焉耆城下会合。

谁知道这张朗以前犯过罪,心里就想着这次一定要立个大功,好将功赎罪。于是他日夜兼程,像发了疯似的往前冲,很快就到了爵离关。焉耆的士兵出来迎战,被张朗一顿猛揍,杀了两千多人,剩下的残兵败将都逃回都城去了。这焉耆王元孟一下子就慌了神,赶紧派使者到张朗的营地投降。这张朗啊,也太不地道了,他不等班勇到,就自己先跑到焉耆国接受投降,然后拍拍屁股就回去了。

班勇在半路上接到张朗的军报,气得直跺脚,但也没办法,只好灰溜溜地回去了。他把事情的经过如实上报给朝廷,谁知道顺帝不但不怪罪张朗违约,反而怪罪班勇迟到,把他抓起来关进监狱。这一关就是好多天,后来大概是觉得班勇以前的功劳还挺大的,就放了他,不过官职也给免了。班勇这心里别提多憋屈了,整天郁郁寡欢,结果就生了病,回到家没多久就去世了。你说这父子俩,为国家立了那么大的功,结果落得个这样的下场,真是让人忍不住长叹一声,这世道怎么就这么不公平呢?

还有一件事,更是让人觉得气愤不已。班勇的哥哥班雄,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当过屯骑校尉,后来又升为京兆尹,结果在任上去世了。班雄的儿子班始,娶了清河孝王的女儿阴城公主。这公主仗着自己是顺帝的姑母,身份尊贵,就骄横跋扈得很,而且还特别淫荡。她竟然偷偷地把年轻的男子带到自己的房间里,做那些见不得人的事儿。班始哪能忍受这样的羞辱呢?有一次,公主竟然和她的姘夫一起坐在帷帐里,还把班始叫进去,让他跪在床下面。班始这暴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心想:“我堂堂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受这样的气!”于是他立刻冲出去拿了刀,冲回房间,把这对奸夫淫妇砍成了四段。

这事儿很快就传到了顺帝的耳朵里,你猜怎么着?顺帝不但不怪罪公主的淫乱行为,反而怪罪班始拿刀行凶。马上就把班始抓起来,关进了诏狱,还把他拉到东市腰斩了。甚至班始的同胞兄弟,也都被牵连处死。这也太惨了吧!简直就是没有天理啊!明明是公主有错在先,却让班始一家遭受这样的大祸,你说这顺帝是不是糊涂透顶了呢?

时间过得飞快,顺帝转眼间就到了十五岁,举行了冠礼,接着又到了十八岁,这时候就该册立皇后了。当时后宫里有四位贵人,都很受顺帝的宠爱,顺帝这下可犯了难,不知道该选谁好。他想来想去,竟然想出了一个荒唐的主意,打算通过祷告神灵、用抽签的方式来决定皇后的人选。

尚书仆射胡广和尚书郭虔、史敞等人知道了这件事,觉得这可不行啊,赶紧联名上书劝谏顺帝:“皇上啊,我们看到您的诏书,说册立皇后是大事,您很谦虚,不想自己做决定,想借助神灵来抽签决定。可是我们翻遍了史书,祖宗传下来的规矩里,从来没有这样的做法啊。依靠神灵和抽签来选皇后,不一定能选到贤德的人;就算选到了人,也不是因为德行而当选的。一个人是不是贤德,从她的言行举止、气质神态就能看出来。应该从那些品行良好的人家中挑选,找一个有德行的女子。如果德行差不多,就看年龄;年龄也差不多,就看容貌。参考经典书籍,再由皇上您仔细考虑决定。皇上您的诏书一下,全国的人都知道了,如果用抽签这样的方式,以后万一出了问题,可就不好了。我们这些臣子的职责就是给皇上您查漏补缺,现在我们心里很担忧,所以冒昧地向您进言。”

顺帝看了他们的劝谏奏章,仔细想想,觉得他们说得确实有道理,就决定自己拿主意。经过一番挑选,顺帝最后选中了四位贵人中的梁氏女,册立她为皇后。

这梁氏女名叫梁妠,她可不是一般人,是和帝生母梁贵人的侄孙女。她的父亲梁商,继承了父亲乘氏侯雍的爵位,在朝廷里担任黄门侍郎。永建三年的时候,梁商的女儿和妹妹一起被选进后宫,都被封为贵人,梁商也因此被提拔为屯骑校尉。

梁妠出生的时候,据说房间里出现了红光,家里人都觉得很惊奇,认为这是个好兆头。梁妠稍微长大一点,就特别喜欢做女工,还喜欢读书,九岁的时候就能背诵《论语》,对《韩诗》也很有研究,懂得很多大道理。她还经常把列女的画像放在自己座位旁边,用来激励自己,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品德高尚的女子。

梁商曾经对他的弟弟们说:“我们的祖先曾经在河西做了很多好事,救了无数的人,虽然没有当上大官,但积了不少德,肯定会有回报的。我看啊,如果我们家要出一个有福的人,那肯定就是这个女儿了。”不过他这话说得也有点奇怪,不盼着儿子有出息,反而把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可见他的眼光也不怎么样。谁知道后来梁家的兴盛和衰败,还真就跟这个女儿有关系呢。

梁妠十三岁的时候,和姑姑一起被选进后宫。相工茅通看到梁妠的容貌和举止都非常出众,就赶紧向顺帝祝贺说:“皇上啊,这梁妠可是有日角偃月的面相啊,按照相法来说,这可是大富大贵的面相,我看了这么多人,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面相呢!”顺帝听了,心里也很高兴,就让太史占卜,结果也是个好兆头。于是梁妠就被封为贵人,顺帝对她格外宠爱,经常让她陪在自己身边。

梁妠也很懂事,她曾经很温柔地对顺帝说:“皇上,我听说男子应该广泛地施恩,女子应该专一守义。只有像螽斯那样多子多福,国家才能繁荣昌盛。我希望皇上能平等地对待后宫的每一个人,让大家都能感受到皇上的恩泽,这样我也能避免被别人指责,我就非常感激皇上的恩情了。”顺帝听了梁妠的话,觉得她真是个贤惠的女子,心里对她更加敬重了。

到了永建七年正月,顺帝在寿安殿举行了隆重的仪式,正式册立梁妠为皇后。还赏赐给梁皇后的父亲梁安车驷马,增加了他的封地,又升他为执金吾。同时,顺帝还下了诏书大赦天下,把永建七年改为阳嘉元年。

过了一年,顺帝又想封梁商的儿子梁冀为襄邑侯,就连顺帝的乳母宋娥,也被封为山阳君。这时候尚书令左雄站了出来,他多次上书劝谏顺帝,言辞非常恳切。他在奏章中说:“皇上啊,我知道每个人都喜欢忠诚正直的人,讨厌那些阿谀奉承的人。可是历史上的很多祸患,都是因为忠诚正直的人反而获罪,而阿谀奉承的人却受到宠爱。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听取忠诚的话很难,而听从阿谀奉承的话却很容易。刑罚是大家都不喜欢的,而尊贵和宠爱是大家都想要的。所以现在世上忠诚的人少,而喜欢阿谀奉承的人多。这样就导致皇上您经常听到别人对您的赞美,却很少知道自己的过错,一直执迷不悟,最终可能会导致国家的灭亡。我看到您的诏书,说因为顾念乳母的旧恩,想要特别赏赐她。可是根据尚书的记载,从来没有给乳母封爵邑的制度。以前先帝的时候,阿母王圣被封为野王君,结果她却制造了谗言,导致了废立太子的大祸,她活着的时候被天下人责骂,死了以后大家都很高兴。现在阿母宋娥虽然生活节俭,给大家做了好榜样,但是和王圣封同样的爵号,恐怕不符合她的本意,也会让别人觉得奇怪。我觉得大家的心思都是差不多的,以前发生的事情大家都还记在心里,老百姓都非常害怕再出现像王圣那样的人,这种担心一直都没有消失。所以我请求皇上,像以前一样,每年给阿母宋娥千万的钱财,这样既能表达您对她的恩爱,又不会让官吏和百姓觉得奇怪。至于梁冀的封爵,现在也不是很着急,可以等过了灾年,再考虑是否合适,现在封他还太早了。希望皇上您能慎重考虑我的建议。”

自从左雄上了这道奏章,梁商就为儿子梁冀推辞封爵。顺帝一开始还不太愿意,后来梁商多次上书,顺帝才收回了封梁冀的成命。但是对于山阳君宋娥的封爵,却没有任何改变。正好这时候京师发生了地震,缑氏山也崩塌了。左雄一看,觉得这是上天在警示,又赶紧上书劝谏顺帝。

这左雄也真是个忠臣,为了国家的安危,不惜屡次冒犯龙颜,向顺帝进献忠言。只可惜顺帝有时候能听进去,有时候却又被身边的人左右,不知道这一次顺帝会不会听从左雄的劝谏呢?咱们就拭目以待吧。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无限群芳谱 林岚秦小雅 网游之奴役众神 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军官了 一切从宠物模板开始 莽荒纪 武侠之神级大宗师 灵域 我的美女董事长 汴京春深 斗罗世界的巫师 玄幻都市之超神小学生 超级神龙养成系统 万界之最强主角系统 皇家小娇妻 锦绣医妃之庶女凰途 地狱电影院 北朝帝业 穿成反派世子爷的亲妹妹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醉枕三界 刀笔吏 萌宠狂妃 建设科技大秦,从时空售货车开始 风花醉 我对恶魔果实没有兴趣 三国之重振北疆 逍遥侯内 玄宇宙 红楼志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大唐岭南王 古今中外奇案录 回到明末做枭雄 迷踪谍影 (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 魂穿大齐:我只想活命 儒侠英豪 
最近更新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 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 狂魔战神杨再兴 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 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 紫鸾记 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 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 大秦:九皇子的全能逆袭 大周九皇子 开局怒喷扶苏,这个皇帝我来当! 皇兄,这个皇位我真不要 乱三囯归墟 乱世收割列强我最强 三国:从并州开始争霸天下 
三国前传 文岳 - 三国前传txt下载 - 三国前传最新章节 - 三国前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