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前传

文岳

首页 >> 三国前传 >> 三国前传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江山美色 调教太平洋 唐砖 抗战之红色警戒 抗日之兵魂传说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游戏民国 宠文结局之后 谍影 重生之铁血战将 
三国前传 文岳 - 三国前传全文阅读 - 三国前传txt下载 - 三国前传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2章 忠臣杨震愤而自裁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话说那伯荣母女,奉命去祭祀陵庙,那一路上可真是威风八面,尾巴都快翘到天上去了,简直是无法无天。这可把老天爷给惹恼了,降下各种灾祸;老百姓们也对她们恨得咬牙切齿,在背后戳她们的脊梁骨。尚书仆射陈忠,这时候良心突然发现,赶紧写了一封奏疏给安帝。

他在奏疏里写道:“陛下啊,这当官的要是没选对人,那各种事情肯定办得乱七八糟;事情办不好,这国家政策肯定就有问题;政策有问题,那可就会惹得老天爷不高兴,各种妖魔鬼怪的事儿就都来了。您看现在,东边青冀那一片,大雨下个不停,河水都决堤了;海边孙岱那地方,海水一个劲儿地往上涌;兖豫闹蝗虫,那虫子多得像乌云一样;荆扬的稻子收成也不好,少得可怜;并凉二州呢,羌戎又开始闹事造反。再加上老百姓穷得叮当响,国家的仓库也空得能跑老鼠,从西到东,这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感觉啥都快没了。我听说《洪范》里讲有五件重要的事儿,第一件就是容貌态度,这态度得恭敬,恭敬了才能严肃庄重。要是这方面没做好,就会变得狂妄,老天爷就会下大雨惩罚。以前春秋时候发大水,都是因为君主没个君主的样子,看着不威严,当官的也不把君主放在眼里,那些受宠的人专权乱政,阴气太盛,阳气都压不住了,所以就下大雨。您因为没能亲自去孝德皇的园庙祭祀,派了使者去甘陵表达敬意,这一路上,使者的车子和马匹多得数都数不过来,这也算是您孝顺了。可是我听说啊,这些使者路过的地方,那威风大得吓人,把郡县都给震动了。那些王侯和二千石的大官,见到伯荣都得在车下单独给她磕头,这简直太不像话了,都快赶上给皇帝磕头了。那些当官的吓得浑身发抖,被使者斥责,有的为了讨好,眼睛笑得都快眯成一条缝了,还征发老百姓去修路,把驿站也修得漂漂亮亮的,准备了好多吃的喝的,征的徭役也没个限度,老的少的都被拉去干活,动不动就上万人。给那些仆人送的贿赂,一次就是几百匹布。老百姓在路上累得跌倒了,哭天喊地的,心里别提多难受了。河间王开是您的叔父,清河王延平那儿有灵庙,那些拿着符节的大臣,都在伯荣面前低头弯腰,您要是不管,大家肯定以为您是故意的呢!现在伯荣的威风比您还大,国家的大权都快落到这些女人手里了,水灾的发生,肯定跟这事儿有关系。以前韩嫣靠着给皇帝赶车,到处耀武扬威,江都王不小心给他拜了一下,结果韩嫣就被砍了头。我希望陛下您能把自己当天元一样尊贵,把国家的大权牢牢抓在手里,不管大事小事,都让有才能的人去干,不能再让这些女人瞎掺和国家大事了。您还得好好查查身边的人,看看有没有像石显那样泄露机密的奸臣;尚书纳言那儿,有没有像赵昌那样诬陷好人的小人;公卿大臣里,有没有像朱博那样攀附权贵的人;外戚亲戚里,有没有像王凤那样谋害忠良的家伙。要是国家的事儿都由您自己做主,那下面的人就不敢欺负上面的人,当官的也不敢对君主乱来,这大雨大水的灾祸肯定就能止住了,各地的那些怪事也不会再危害国家了!”

安帝看了这奏疏,就跟没看一样,根本没当回事儿,还封乳母王圣为野王君。这可把那些有见识的人气坏了,都在那儿直摇头,心里想:“这安帝可真是糊涂啊!”陈忠以前因为安帝亲政,还上奏请求征召有才能的人,来帮助国家推行德化,又推荐了杜根、成翊世这些人到朝廷当官。杜根以前因为请求邓太后归政,被打得半死,后来在宜城山里当了个酒保,这次被陈忠知道了,就派官吏去把他征召回来,当了侍御史。成翊世也和杜根一样的罪名,在监狱里关了好些年,也多亏陈忠搭救,才当了尚书郎。

除了他们,还有几个隐士,被朝廷内外的大臣推荐,朝廷专门派车去请他们当官。可这几个人志向高洁,不愿意到这乱糟糟的朝廷里来,都推辞不去,后来史家把他们的事儿传为美谈,让他们名垂后世。

比如说汝南人薛包,小时候他母亲死了,父亲娶了个后妈,不喜欢他,把他赶出了家门。薛包整天哭得稀里哗啦的,可就是舍不得离开家。后妈还在他爸面前说他坏话,他爸就拿鞭子抽他,没办法,他只好在屋子外面睡觉。每天早上,他还是会进屋打扫卫生。这可把他爸又给惹恼了,不让他在外面睡,他就搬到里门旁边住,每天早晚还是按时去给父母请安,就像什么事儿都没发生一样。他父母后来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了,就让他回家住。等他父母都去世了,他的几个弟弟要分家产,各自过活,薛包也不拦着,就把家产按份分了。不过他自己专挑那些不好的田地、破旧的器具和老弱的奴婢,好的都留给弟弟们。后来弟弟们好几次把家产败光了,他还救济他们。大家都夸他孝顺友爱,名声传到了朝廷,安帝就召他当侍中,可薛包死活不肯去,安帝没办法,只好让他回家,后来薛包在家里安安静静地去世了。

还有汝南的黄宪,字叔度,他父亲是个牛医。黄宪从小就好学,品行高洁。十四岁的时候,他和颍川人荀淑碰到了,荀淑一看这孩子,就觉得他不一般,和他聊了一整天才走。临走的时候,荀淑拉着他的手说:“你可真是我的老师啊!”郡里有个叫戴良的人,很有才华,但是性格高傲,可每次见到黄宪,都得恭恭敬敬的。有一次他从黄宪那儿回来,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他母亲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就问他:“你是不是又见到牛医的儿子了?”戴良回答说:“我没见到叔度的时候,觉得自己还行;可一见到他,才发现自己差远了,叔度这人真是深不可测啊!”还有同郡的陈蕃、周举,也经常互相说:“要是一个月不见黄生,我这心里就变得自私小气了!”太原人郭泰,年轻的时候去汝南游玩,先去拜访袁闳,在他家住了一晚就走了,转而去拜访黄宪,在那儿住了好几个月才回来。有人问他为什么对两人差别这么大,郭泰就说:“袁闳的器量,就像水泛滥了一样,虽然本质不坏,但是容易看清楚;叔度呢,就像广阔的湖水,深不见底,清浊都看不出来,这才是不可限量的啊!”黄宪一开始被举荐为孝廉,后来又被官府征召,朋友都劝他出去当官,他也没坚决拒绝,到了京城,住了一两个月,就回家了。延光元年,他生病去世了,才四十八岁,天下人都叫他征君。

除了黄宪,还有周燮,也是汝南人,学问好,品行端正,隐居起来不愿意当官。郡守举荐他为贤良方正,他也以生病为由推辞了。尚书仆射陈忠又推荐他,安帝专门用玄纁羔币这些贵重的东西,很有礼貌地去请他,他还是不肯出来,宗族里的人都劝他去当官,他感慨地说:“君子要等待合适的时机才行动,现在时机还没到,怎么能轻易出去呢?”南阳人冯良,年轻的时候在县里当小吏,一直没什么前途,三十岁的时候,奉县令的命令去迎接督邮,在路上突然醒悟了,把帽子扯破,衣服也撕了,跑到犍为去求学,十年都没回来。他妻子以为他死了,还给他办了丧事。没想到他学成回来了,隐居起来,朝廷也派人去请他当官,他一直推脱说自己生病,就是不肯去京城。这些人虽然是隐居起来,不愿意当官,但也是有自己的想法,和那些只知道追名逐利的人不一样,也算是给当时的社会风气带来了一股清流吧。

再说说南单于檀投降汉朝后,北方还算太平了一阵子。前单于屯屠何的儿子逢侯,以前和师子闹矛盾,跑到北边去了,后来他的部众也散了,没办法,就又来投降汉朝。汉朝听从度辽将军邓遵的建议,把逢侯安置在颍川郡,免得他再捣乱。

可没想到,北匈奴出了个呼衍王,这家伙挺有能耐,把以前的那些散兵游勇又召集起来,凑了好几万人,又开始在边境捣乱,还经常和车师一起去抢河西那一片地方。朝廷里有人就说要把玉门关关上,只保住内地就行了。敦煌太守张璫却上书说了自己的想法,他提了上中下三条计策。上策是马上派酒泉和属国的官吏士兵,先去攻打呼衍王,再派鄯善的兵去讨伐车师,两边一起动手,把他们都平定了,这是一劳永逸的办法;中策是如果不能发兵,就派个军司马带着五百个士兵,去柳中驻扎,让河西四郡提供军粮,这样还能找机会出击,既能安定内部,又能抵御外敌;下策是如果要放弃西域,也得把鄯善王这些人接到塞内来,省得他们和敌人勾结,还得给敌人提供粮食,给自己找麻烦。这三条计策说得头头是道,一点也不瞎掰。安帝把他的奏疏给公卿们看,让他们商量商量看行不行。尚书仆射陈忠觉得张璫的中策不错,就上书给安帝解释说:

“陛下啊,我听说边疆,最厉害的就是北匈奴了。汉朝刚建立的时候,高祖皇帝被匈奴围在平城,那叫一个狼狈;太宗皇帝也因为给匈奴送东西觉得耻辱。所以孝武皇帝特别生气,一直在想长久的办法,派了厉害的将军渡过黄河,跑到沙漠里去,要把匈奴的老窝给端了。那时候,好多老百姓都死在了狼望山以北,钱财也都扔在了卢山的山谷里,国家的仓库都空了,老百姓家里也没什么东西了,连车船、六畜都算上,能用来打仗的都用上了,难道大家不心疼吗?这都是为了长远考虑啊!后来就开了河西四郡,把南羌和匈奴隔开了,又收服了西域三十六国,就像砍断了匈奴的右臂一样。所以匈奴的单于孤孤单单的,像老鼠一样到处躲。到了宣元时期,匈奴就成了我们的藩臣,边境的关卡也不用关,也不用传什么紧急的文书了。从这就能看出来,这些少数民族可以用武力让他们害怕,但是很难用教化让他们听话。西域归附我们已经很久了,那些国家经常眼巴巴地望着东边,来敲我们的关门,想归附我们,这就是他们不喜欢匈奴,羡慕汉朝的表现啊!现在北匈奴已经把车师打败了,肯定会去攻打南边的鄯善,如果我们不管,那些西域国家就都会跟着匈奴跑了。要是这样的话,匈奴的钱财就更多了,胆子也更大了,还会和南羌勾结在一起,那河西四郡可就危险了。河西要是危险了,我们就不得不去救,那就得花好多好多的钱,征好多好多的兵,这可就麻烦了。那些商量的人只想着西域太远,照顾起来又费钱又费力,却看不到以前的皇帝为了西域费了多少心思,吃了多少苦。现在边境的防御设施也不怎么样,内地的军队装备也不好,敦煌又孤孤单单的,很危险,他们来求救,我们要是不帮忙,对内没办法安慰那些官吏和老百姓,对外也没办法让那些少数民族害怕,国家的土地减少了,这可是以前就有教训的。我觉得敦煌应该设置校尉,按照以前的样子,增加四郡的屯兵,这样就能安抚西域各国,也能抵御匈奴,让他们不敢随便来捣乱。我就这么点想法,跟您说说。”

安帝看了陈忠的奏疏,觉得有道理,就批准了。而且因为以前班勇说的和陈忠的想法差不多,就任命班勇为西域长史,让他带着五百个士兵,去柳中驻扎。班勇接到命令就出发了,到了楼兰,因为鄯善是真心归附汉朝,班勇就传诏表扬他们,还特别给鄯善王加了三绶的荣誉。然后又派官吏去招抚龟兹。龟兹王白英一开始还有点怀疑,不太服气,班勇就很诚恳地跟他说,会好好对待他们,白英这才知道自己错了,就和姑墨、温宿两个王一起,把自己绑起来,到班勇那儿投降。班勇亲自给他们解开绳子,好言好语地安慰他们,让他们各处召集步兵和骑士,一起去讨伐车师。白英他们既然投降了,自然就听班勇的话,很快就凑了一万多人,让班勇指挥,直接就打进了车师前庭。

前庭这时候被后王军就占领着,军就住在后庭,北匈奴的伊蠡王在伊和谷守着。班勇带着人冲过去,没一会儿就把匈奴的营地给打破了,伊蠡王吓得赶紧跑了。军就留在前庭的那些士兵,还有被胁迫投降的人,大概有六七千,看到匈奴兵都被打跑了,哪还敢抵抗啊?一下子就跑了一二千人,剩下的都跪在地上,磕头求饶。班勇把他们都收编了,一共有五千人,还让他们住在车师前庭,自己去柳中屯田。柳中和前庭离得很近,只有八十里,互相照应很方便,也不用担心什么。班勇打算先休息一阵子,准备好粮草,等士兵们都养足精神,马匹也喂得饱饱的,再去攻打车师后王。

好不容易过了一年,到了延光四年,春天来了,天气暖和了,塞外的冰雪也都化了,草木开始生长,正是打仗的好时候。班勇就发檄文召集敦煌、张掖、酒泉三郡的兵马,一共六千骑兵,又征调鄯善、疏勒和车师前部的士兵,也有五六千,班勇亲自带着这些人,去攻打车师后王军就。军就也带着一万多人,出来迎战。没想到班勇的手下都特别勇猛,一交锋,军就的人就被杀得七零八落,军就赶紧往回跑,这一跑,部队就损失了好几千。军就一下子慌了神,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想去向北匈奴求救,又怕路太远,来不及,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守着。可班勇的兵太厉害了,乘胜直追,锐不可当,军就的人出去抵挡,不是被打散,就是被杀死。一会儿的工夫,军就的营地里就乱成一团,外面到处都是班勇的人,拿着大刀长矛,喊杀声震天。军就这时候想跑也没地方跑了,还想拼了命再打一会儿,突然听到“嗖”的一声,一支箭飞过来,他仔细一看,那箭已经到了眼前,赶紧把头一偏,可还是被射中了右肩,疼得他“哎哟”一声,就晕过去了。等他醒过来,发现自己的四肢已经被捆得结结实实,动弹不得,旁边还有匈奴的使者,也被绑着,和他捆在一起。不一会儿,就有几个人过来,像扛着牛羊一样,把他们俩扛走了。一直走到以前汉前长史索班死的地方,把他们俩的头砍下来,当作祭品。这军就和匈奴使者,真是倒霉透顶,死都死在一起,也算是一对难兄难弟了。班勇杀了军就,把他的脑袋砍下来,送到京城报捷。从这以后,车师前后庭又打通了,西域各国也都被汉朝的威风给震慑住了,陆续归附汉朝。这班勇可真是厉害,不愧是班超的儿子,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安帝听说西域又通了,心里挺高兴,就又开始逍遥自在起来,把班勇的功劳扔到一边,啥赏赐也没有。当时朝廷里最正直的大臣,就是司徒杨震了。永宁二年秋天,杨震被提拔为太尉,本来大家都觉得安帝这是用人用对了,可谁知道,后来小人越来越得势,君子却没了出路,慢慢地,安帝也变得昏庸起来,喜欢那些奸臣,把好人都给赶走了,结果这么一个朝廷的顶梁柱,最后也没落得个好下场,真是让人又痛心又可惜啊!

太尉刘恺因为生病,被免了官,杨震就接替他当了太尉,光禄勋刘熹当了司徒。安帝的舅舅耿宝,已经当了大鸿胪,他为了讨好宦官李闰兄弟,就来求杨震录用他们。杨震这人很正直,坚决不同意,耿宝就三番五次地来找他,还对他说:“李常侍可是皇上看重的人,皇上都答应让你录用他哥哥了,我就是来传达皇上的命令的!”杨震听了,脸色一沉,说:“要是朝廷想让三府征召谁,应该先下诏书给尚书,你这么私下里来说,“不敢听你的!”耿宝碰了一鼻子灰,心里窝火,气呼呼地走了。后来阎显也当上了执金吾,他也来向杨震推荐人,杨震同样没答应。

这时候,司空陈褒被免了职,宗正刘授接任。这刘授为了讨好贵戚,一听说风声,也不等别人来请托,就赶紧征召李闰的哥哥以及阎显中意的私人亲信。好家伙,这一下,这些人没几天就都被破格提拔了。

接着,又有诏书说要给野王君王圣造宅子,这王圣本就被封了野王君,现在更是大兴土木。中常侍樊丰以及侍中周广、谢恽等人,在一旁煽风点火,搞得朝廷乌烟瘴气。

杨震作为汉朝的首辅,实在是忍无可忍,于是再次上书极力劝谏。他写道:“陛下啊,我听说古代的人耕种九年,一定会有三年的粮食储备。所以当年尧帝遭遇洪水的时候,老百姓也没有饿到面黄肌瘦。可如今呢,灾害一个接着一个,老百姓穷得叮当响,连自己都养活不了。再加上螟虫蝗虫闹灾,羌虏又来抢劫掠夺,边疆三边不得安宁,战争一直没停过,兵器铠甲、军粮物资,都供应不上了。大司农的仓库里也是空空如也,这可不是国家安宁的好兆头啊!现在我看到诏书说要给阿母修建宅子,把两个坊合并成一个宅子,雕梁画栋,极尽奢华,用的都是最好的手艺。眼下正是盛夏,土地属阳,正是万物生长的时候,可现在却开山采石,还一个劲儿地催促,这得花费多少钱财啊!这周广、谢恽兄弟,和国家没有一点血缘关系,就靠着巴结那些受宠的奸臣,和樊丰、王永等人一起,分掌大权,在州郡到处托关系,让大臣们都听他们的。那些被他们招来的,都是些贪污腐败的人,收了人家的贿赂,甚至有些犯了贪污罪被罢官的人,又被重新任用。现在这黑白颠倒,清浊不分,天下人都在议论纷纷,朝廷也因此被人讥笑。我听老师说过,上面的人要是索取无度,把老百姓的钱财都榨干了,老百姓就会怨恨;要是把老百姓的力气都用尽了,老百姓就会反叛。那些心怀怨恨和反叛之心的人,可就不好再使唤了。所以说:‘老百姓要是不富足,君主又怎么能富足呢?’希望陛下您好好考虑考虑吧!”

这奏书递上去,就像石沉大海一样,一点回音都没有。樊丰、周广、杨恽这些人,恨得咬牙切齿,就连野王君王圣母女,也把杨震当成了眼中钉、肉中刺,恨不得马上把他赶走。而且因为安帝不听杨震的话,他们就更加肆无忌惮了。不但王圣的宅子修得无比精巧,就连樊丰这一帮有权的太监,也胆敢伪造诏书,调发司农的钱谷、大匠的现徒和材木,各自修建自己的宅子、园林和池塘,花费了无数的钱财。

结果呢,怪异的事情一件接着一件发生,京都还发生了地震。杨震因为屡次劝谏都没有用,心里郁闷到了极点。有人就说,他为啥不干脆辞职不干了呢?可杨震就是这么个执着的人,想着快到年底了,这时候说辞职不合适,就强忍着。好不容易等到第二年正月,他又上书直言劝谏。

他说:“陛下啊,我身为太尉,却没能好好宣扬您的德化,也没能调和阴阳。去年十一月四日,京城发生了地震。我听老师说过:‘地是阴精,应该安静地承接阳气,可现在地动了,这是阴气太盛的表现啊!’那天是戊辰日,戊、辰、地三者都属土,位置在中宫,这是中臣近官掌权用事的征兆啊!我知道陛下因为边境不安宁,自己生活也很节俭,宫殿的墙壁房屋都倾斜了,也只是用柱子支撑一下,没有大兴土木修建,就是想让远近的人都知道您推行的是清明的政治,让国家像商朝的都城一样繁荣昌盛。可是那些亲近的宠臣,却骄横跋扈,违法乱纪,征发了很多人,大修宅子,在外面耀武扬威,老百姓都议论纷纷。这京城附近的地震,恐怕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引起的。还有,冬天没有下雪,春天也没下雨,百官们都心急如焚,可他们还在不停地修建,这肯定是要导致旱灾的征兆啊!《尚书》上说:‘如果君主作威作福,就会导致天气干旱。’我可不敢作福作威,享受美食。希望陛下您能发扬乾坤的大德,赶走那些骄奢淫逸的臣子,堵住那些造谣生事的人的嘴,听从皇天的告诫,不要让威福长久地落在下面这些人手里,这样就能阴阳调和,天地自然就会风调雨顺了!”

杨震的话虽然说得很恳切,可安帝已经被那些小人蒙蔽了双眼,不管他怎么说,安帝就是不理睬。而且那些受宠的奸臣们,越来越看杨震不顺眼,经常在安帝旁边说他的坏话。慢慢地,安帝也对杨震有了不满。

不过,杨震是关西的名儒,在老百姓心中威望很高,如果一下子就把他撤职,肯定会引起轩然大波,影响到朝廷的稳定。所以这些小人虽然心里恨他,也不敢轻易地对他下毒手,毕竟还是有点怕老百姓的议论。

这时候,河间有个叫赵腾的男子,跑到京城来上书,指出当前政治的得失。安帝看了,顿时火冒三丈,心想:“你一个小小的老百姓,也敢来多嘴多舌,真是不知天高地厚!”马上就下令让有关部门把赵腾抓起来关进监狱。那些太监最恨别人说朝廷的坏话,私下里嘱托有关部门,给赵腾安了个“讪上不道”的罪名,要判他死刑。

杨震身为太尉,怎么能眼睁睁地看着赵腾被冤枉而死呢?于是又上书劝谏,说:“陛下啊,我听说尧舜那个时代,在朝廷上设立谏鼓谤木,就是为了让老百姓能说出自己的想法。殷周时期的贤明君主,听到老百姓的怨言和责骂,都会反省自己,更加注重德行。这样做是为了让自己耳聪目明,广开言路,听取老百姓的意见。现在赵腾所犯的罪,不过是言辞激烈地批评了一下朝政,和拿刀杀人的罪行相比,还是有区别的。希望陛下您能开恩,饶了赵腾一命,这样也能鼓励更多的老百姓说出自己的心里话,这对国家来说可是大好事啊!”

安帝看了杨震的奏疏,还是不听,最后竟然真的把赵腾给杀了,尸体扔在集市上示众。这时候,杨震的处境就更加危险了,有人就说:“杨震啊杨震,你怎么还不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呢?”

这一年是延光三年,安帝想出外游玩,就借着去祭祀岱宗的名义,离开京城向东去巡游。文武百官大多都跟着一起去了,只有太尉杨震和中常侍樊丰等人留在了京城。樊丰他们趁着皇帝不在,更加大胆地盗用国库的钱财,用来修建自己的宅子。

原来他们是因为这个原因才没有跟着皇帝一起去啊!偏偏太尉掾高舒,找来了大匠令史等人,仔仔细细地核查,查出了樊丰他们以前伪造诏书的证据,然后把这些证据交给了杨震。杨震因为安帝出去巡游了,觉得这时候揭发不太合适,就打算等安帝回来以后再上奏。可他为什么不派人快马加鞭地把这件事报告给皇帝呢?

樊丰他们听说这件事以后,吓得惊慌失措,每天都和自己的党羽偷偷地商量,想着要先下手为强,保住自己的性命。也许是杨震命中注定要倒霉,这时候正好出现了星变逆行的天象,这些阉党就抓住这个机会,想出了一个邪恶的阴谋。

等安帝回来,快要到京城的时候,樊丰他们急忙先去迎接,还编了个谎话,说回宫必须要等到吉时,让安帝先到太学里休息一下,等吉时到了再进宫。安帝还以为他们是真心为自己好,就答应了。

等安帝进了太学,樊丰他们就找机会偷偷地向安帝上奏,说:“太尉杨震袒护赵腾,以前因为陛下没有答应他的请求,心里就怀恨在心,现在还意图谋反。您看,天上出现了星变,这就是危险的征兆啊!所以请陛下先把杨震抓起来,这样才能安全地回宫。”

安帝听了,一开始还不太相信,犹豫了好一会儿,才对樊丰说:“杨震是个名士,难道他也会做出这样违法的事情吗?”樊丰连忙回答说:“杨震以前是邓氏的旧部下,现在邓氏已经倒台了,他心里肯定有想法,怪不得会有异心呢!”这谗言可真是厉害啊,杨震是被邓骘举荐当官的,以前的事就被樊丰拿出来做文章了。

安帝听了樊丰的话,惊讶地愣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当天晚上,就派中使去收缴杨震的太尉印绶,免去了他的官职。杨震没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被这些奸臣占了先机,这时候后悔也来不及了。他只好把印绶交出去,坦然地回到家里,关上门,不再和外界交往。

可是安帝回宫以后,又提拔耿宝为大将军。这耿宝和杨震本来就有旧仇,再加上樊丰等人在旁边煽风点火,就上奏说杨震被免了职还不服气,心里仍然怀着怨恨。于是安帝又下诏书,让杨震回到自己的家乡去。

杨震接到诏书,马上就出发了。走到夕阳亭的时候,他感慨地对儿子和门人说:“人生在世,终究是要死的。如果死得没有价值,这也是读书人常有的事情。我身为朝廷的宰相,明明知道奸臣狡猾,却不能把他们赶走;知道宠女祸乱朝廷,却不能阻止,我还有什么脸面再见日月呢?我死以后,用杂木做棺材,粗布做被子,能盖住身体就行了,我也不要求回到祖坟那里,也不用给我设祭祠了。”说完,就喝下了毒酒,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时候,他已经七十多岁了。

唉,真是可惜啊!杨震本来是个正直的大臣,一心想为国家出力,可最后却落得这样的下场。这安帝被小人蒙蔽,忠奸不分,汉朝的朝廷也越来越乱了。不知道以后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樊丰等人害死了杨震,还不肯罢休,又想着怎么去对付其他的忠臣。他们的阴谋还在继续,后面的事情肯定更加精彩,咱们就等着瞧吧!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无限群芳谱 限制级末日症候 林岚秦小雅 网游之奴役众神 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军官了 斗罗:开局十生武魂被赐婚千仞雪 莽荒纪 大帝姬 武侠之气运掠夺 灵域 我的美女董事长 玄幻都市之超神小学生 超级神龙养成系统 万界之最强主角系统 皇家小娇妻 重生都市之神级选择 洪荒之太上老子 地狱电影院 穿成反派世子爷的亲妹妹 
经典收藏满唐华彩 名门艳旅 大宁第一衙内 醉枕三界 刀笔吏 萌宠狂妃 三国神才之胖子威武 风花醉 带着宝藏复大明王学军 犬子汉高祖 三国之重振北疆 逍遥侯内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大唐岭南王 古今中外奇案录 回到明末做枭雄 大燕风华 世子请叛逆 (完结)女特工穿越成首富千金:特工皇后 儒侠英豪 
最近更新掌握天幕,行走万朝 大明:我的绝世才学震惊朱棣 重生1960:我承包了整座大山 探寻六爻之谜,一卦道尽乾坤万象 狂魔战神杨再兴 我在异世当神捕的日子 本王一心求死,为何逼我做皇帝 紫鸾记 被海盗打劫了,最后成了皇帝 三国:开局获得英雄能力 大明:书店卖明史,朱元璋懵了! 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 乱世风云之三国召唤 穿越三国做将军 什么!越娶妻越强 科举风云之张诚传奇 短视频:给古人红色震撼! 江山百美图 穿越娶妻就有奖励 西北雪原:我开局土匪头子 
三国前传 文岳 - 三国前传txt下载 - 三国前传最新章节 - 三国前传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